历史上你认为被冤枉的最狠的人是谁?

浩太物联网平台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历史上被杀的最冤的人是谁”?另一种是“历史上被后世抹黑最狠的人是谁”?

但不管是哪一种解释,毫无疑问都有很多,没有“最狠”只有“更狠”。那么鉴于篇幅有限,这里我就分别说一两个我认为被冤枉的比较狠的历史人物吧!


首先第一种解释,代表人物韩信

汉初三杰之一,早年在项羽军中任执戟郎中,后投靠刘邦,任汉军的三军统帅,为刘邦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助其扫平天下,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军事能力在历史上都是BUG级别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汉王朝,是韩信成就了刘邦的帝王伟业,然而最终却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在刘邦的授意下,被吕后所杀,而当年“月下追韩信”的萧何竟然也是帮凶,韩信被杀的理由是谋反,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要知道在汉朝建立之前,韩信就已经是齐王并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与刘邦分庭抗礼了,如果韩信真有谋反之心何需等到汉朝建立,兵权被夺的时候?况且韩信临死前大呼:“毁不听蒯通之言”,蒯通曾怂恿他谋反,但被他拒绝了。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真,我相信这句话是韩信发自内心说出来的,或许他为人比较狂傲,但也不至于有谋反之心。对刘邦和大汉王朝如此忠心耿耿的人就这么被杀了,而且还株连三族,真的是太冤了。


其次第二种解释,代表人物潘美,廖化

潘美,北宋开国名将,北宋建国后,率兵先后参与平李重进叛乱,灭南汉,南唐,伐北汉等战役,屡立战功,潘美治军严谨,为人正义,深受太祖赵匡胤的重用,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被后世小说演绎成一个心狠手辣,残害忠良的奸臣—潘仁美!真是千古奇冤!

了解完潘美我们接着了解下一位

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么一句俗话耳熟能详,那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对于这句话,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团队缺乏办事的好手,只有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的意思,所以大家对“廖化”这个人的理解自然而然就是能力平庸了,可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却是“团队里面没有出众的新人,只好让年老的,有经验的人来担负重任”,这两种解释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是“能力一般”一个是“有经验”,所以根据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可以猜测廖化并非一个能力平庸之辈。



事实上廖化不仅不平庸,甚至还很厉害,他是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在军中以果敢刚直著称,先后随诸葛亮,姜维北伐,多次建功,而且廖化为人忠义,如此忠义刚直的人竟然被后人误解为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冤是不冤?


咸鱼闲聊


历史上被冤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举不胜举,冤枉程度也很难用量化的方式来比较,既然贵驾问起,我把脑子里随便想到的一个人写一写吧。

其实我想起了很多人,由于篇幅限制,也不可能都写写,那就写一个李牧吧。

众所周知,李牧位列战国四大名将,军事才能毋庸置疑。李牧此人,单纯从军事角度来看,确实是个牛人,长期守卫赵国边陲期间,总结了大量对匈奴作战的办法,为后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来卫青使用的战车摆成环形,对匈奴防守反击的打法应该是借鉴了李牧的军事经验。

在忠诚度方面,李牧无可挑剔,绝对没有任何反叛的心思,就是这么一位才华出众、忠心可靠的名将,居然死于一场手段极其简单、卑劣的反间计。

王翦率领大军灭赵,与李牧进行了多场正面交锋,都没有占到便宜,王翦深知李牧的厉害,派人前往邯郸散播谣言,竟说李牧要投降秦国。如此漏洞百出的谣言,赵王居然深信不疑,立即捕杀了李牧。

意料之中,李牧死后,王翦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攻破邯郸,赵国基本完蛋,跑到辽东又残喘几年,之后彻底灭亡。所以,李牧绝对是最冤枉的能人之一。






猫叔说历史


历史人物的对错,得由历史去评判。

说到冤,有很多正直人士被枉杀。但是真正冤的,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恰恰是千百万言不见经传的黎民百姓,他们招谁惹谁了,却有很多人无端枉死。

历史上纸上谈兵的赵括兵败,秦军坑杀四十万降卒,冤不?因为他们是战士,当死在战场上,不死在战场才冤,但不是最冤。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九江保卫战"的军民冤,南京大屠杀被日本杀的三十万中国人也冤,三光政策下惨死的中国军民更冤。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老百姓的冤屈简直太多了,只有不断发奋图强,悲剧才不会重演!那些枉死的人才会得到慰藉!


煤城飞t将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冤枉的人物当属王莽,他本是新朝(公元8年至23年)的开国皇帝(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开国和亡国都是一个人的皇帝),是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却死后没有本纪,只是在《汉书-王莽传》中记录了他的事迹,头颅更是被人当做纪念品保存270余年,本人成为篡位者的代名词。

王莽是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在他少年时,其父兄先后去世,后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当时的王氏家族是权倾朝野的外戚,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但是唯有王莽独守清净,出淤泥而不染,生活简朴,为人谦恭,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论语》。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王莽就是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由于是外戚家族,王莽很快在宫中任职,随着西汉皇帝的一次又一次死亡,他平步青云,当时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姑姑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建立“新朝”,王莽即新始祖。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天命之说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地方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王莽正是看到了问题的根源,于是在登基之后,有针对性的推出改革计划。公元9年宣布,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然后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等一些列政策,史称“王莽改制”。

但是王莽的改革有些名不副实,且推行的方式和方法不得当,引起了从诸侯到百姓的一致反对,加之新政推行的时机不对,当时旱灾、蝗灾、瘟疫流行,黄河决口改道赤地千里,饿殍遍地,对外用兵无度,造成天下剧烈动荡,农民起义不断,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时,各地农民纷起,其中形成了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军事势力。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新朝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完整的且统一中国的王朝,王莽是一位改革家和政治家,虽然王朝覆灭,改革失败,自己身首异处,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抹杀他曾经为帝王的原因和借口。

继新朝而起的是东汉,东汉王朝为了宣扬自己的合法性,磨灭王莽作为皇帝的存在,在修订《汉书》时就把王莽列作“逆臣”一类,只给立传,后世的诸多评价也受到东汉时的影响,认为王莽是“逆臣贼子”,被贴上篡位的标签,这是极不公平的。王莽作为名副其实的皇帝是够格的,是完全合法的,但是王莽这个皇帝无本纪,身首异处,成为封建时代最委屈最冤枉的历史人物。



古地出土


的确历史上有很多人被冤枉的,但这个被冤枉还是会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我个人觉得秦始皇被一直以暴君的形象传至现在,的确很冤屈。未统一之前更多的是沿袭传统,而且在当时环境下,这是最快速结束分裂的途径。统一后我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为了长治久安而做出的改变,不能以暴君二字完全定性,像焚书坑儒焚的只是民间之书,坑的只是反抗者,让中国典籍近乎毁于一旦的是项羽,再有修建长城,如果不是这条界线,可能中国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准确的定义大中原的范围。因此,历史不是后世人的历史,后世人只需要吸取其精华即可,没必要太过纠结于历史上的谁对谁错。


司马中庸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被冤枉致死的不计其数,象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他们都是爱国人士,给后人留下永远的不平与愤慨。再象清朝的林则徐,虎门销烟,何其威风?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但洋人报复以后,确让林则徐变卖家产来赔偿。这是多么冤枉与不公。但愿人间多一些正义,少一些不平,一定要正义战胜邪恶。


巍巍青虚


明末守边大将袁崇焕,后金施以反间计,又加之魏忠贤的余党盅惑,崇桢皇帝最终将袁崇焕施以最殘酷的凌迟之刑。据传闻,施刑时京城百姓无不对袁切齿痛恨,争欲食之而后快。这也是袁崇焕冤的最狠之处,连百姓都把他当成了里通外国的奸贼。(岳飞风波亭沉冤,但民间的百姓都在默默地纪念他)。直到明末张岱等文士的书中对袁亦是痛斥之辞。后清人修《明史》时,方才披露个中情节,这一千古最大的冤案才得以拔云见日,而斯人已逝,只能引起后人的悲叹!而明廷这种自毁长城的荒唐而可悲的行为,最终换来了自己的覆灭。


孤灯伴月读书人


个人感觉刘少奇


初于心动66163629


历史上被冤枉的人挺多的,我今天来说说比如隋炀帝杨广他的功劳也是挺大的开创了科举考试,(修建了大运河沿用至今有利于南北航运经济发),三征高丽等主要是急胜心切导致百姓负担不起而最终亡国被盖上了暴君的称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