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延雷
我在北京的時間長,住過東三環,也住過大興,清河,回龍觀。住東三環的時候還是90年代,那時的東三環跟現在的六環差不多,真正的郊區,大片農田,時不時的就有騾車拉著磚頭、大白菜、西瓜在眼前晃悠。當時的交通主要靠自行車,去哪兒都是自行車,不願擠公交,馬路上車少,騎車比現在方便得多。 偶爾打個車一定挑面的,心疼錢啊。那時住東三環生活其實很不方便,周圍沒有大的超市和商場,買東西要騎好久的車去遠地方,不像現在。
後來換工作住到大興,每天公交進城,那時京開剛通,南三環上車都很少。大興就像一內地縣城,又破又荒涼,但生活方便,超市、電影院、醫院離住處都不超500米。印象最深的就是901的公交司機,那幫人原來是開小公共的,被政府收編了,開車極野但技術很好,在三環上敢跟桑塔那飆車,我的暈車就是被那幫司機給徹底治好的,現在坐過山車都不暈了。
後來住到清河,交通不便,上班時不時打個黑車,開黑車的都是原來村裡的拆遷戶,特能侃,機場、西客站的交警都跟他們混熟了。早年拆遷的跟現在比起來都虧大發了,給的錢少,沒要房要錢的尤其虧。林萃路上那個有名的釘子戶,當初要100多萬政府沒給,後來兩年後政府答應給他了他又不幹了,因為那兩年房價翻著倍的往上漲,同樣的錢兩年前能買兩套房,兩年後連一套房都買不了。最後不知道是怎樣達成協議的。
這些年的搬遷,從租房到買房,從京東到京南再到京北,一路見證了北京城市的發展,也見識了人口的急劇膨脹。90年代節假日可以輕輕鬆鬆地騎車逛天安門、西單、東單,隨便在衚衕裡穿行,現在不行了,到處都是人,走哪兒都水瀉不通。生活是越來越方便了,不管怎樣,還是要往前發展。
我就是神話
我個人在二環和五環都住過,其中在二環內生活了近30年,目前居住在五環以外,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二環比五環生活要便利,無論是購物還是飲食的品質都會好些,如果去飯館吃飯更乾淨一些,口味也會好些。
2.二環內的醫療設施相對健全,三甲醫院較多,如果有個頭疼腦熱的就醫會方便,但隨著今後醫院資源的外遷,五環外的醫療配套會逐步提升。
3.教育資源主要分佈在東西城和海淀三個區域,除了海淀橫跨在北三、四、五環外,其它兩個區基本都在二環內,所以說,二環內的教育優勢還是相當明顯。
4.二環內通勤方面更便利,出行的話有多條地鐵線路可以選擇,五環外地鐵線路較為單一,如果距離地鐵較遠的話,在出行上就會受影響。另外如果你住在城裡早上上班和大多數人都是反向而行,所以早高峰對於住城裡的人來說影響不算太大,當然如果你住五環外公司也在附近那就單說了。
5.二環內大多都是老舊小區,停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所以停車來說可能是個麻煩事,這點五環外就會顯得更有優勢。
6.至於其它的差別就不太大了,完全看個人喜好,有的人可能更希望住的寬敞舒適些,就會住的遠點兒,而有的人為了孩子上學寧可住城裡老破小,這完全就是個人選擇了。當然如果有銀子,那就隨便了。
什剎海衚衕串子
我2009年在二環雍和宮附近買了一個小房子,小區帶游泳池健身房洗衣房,有底商是大超市,離著車站地鐵醫院都很近。那時候感覺時間是自己的,生活節奏可以放慢一些;2010年我把這個小房子出租了,房租5500,然後我到春秀路去租房子陪兒子上初中,老破小的兩居室,其實是一居室改造的假兩居。馬桶是壞的,油煙機按了一下整體就掉下來了,瓷磚是膠帶紙貼在牆上的,進來後把所有的能換的能修的都換了修了,一住就是三年,期間丟過一輛摩托車,每天夜裡都聽的到豪車在二環上飆車的聲音。2014年賣掉了二環的小房子,搬到了遙遠的六環外,房子變大了許多,兒子也出國了,我們每天奔波在路上,時間變短了,每天早晚都是天黑著,再也不能走著去簋街,遛彎兒去銀座,想去吃滷煮炒肝都正宗的地方了!我大順義現在還是農村,偶爾週末能去趕大集買新鮮的水果蔬菜,其他城裡人的享受都還沒有,天黑了還有些怕怕的。總之在城裡生活是自己的,時間也是自己的;在六環外點個外賣都不方便,上班像奴隸,週末像農民。
老狗愛小貓
我從小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兒時在二環邊的積水潭生活,四歲那年爺爺單位分房子給了我爸爸我們搬到了北三環外的安貞,那是1986年。三環路還沒全線貫通,記得那時候我在西直門上幼兒園,媽媽每天接我回家都要從每天的外管斜街哪裡走回家,隨著90年北京亞運會的召開,三環四環都通車了房價也隨著高了起來,記得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家小區的房子已經5000+一平米了,那時候覺得自己每月才2000多的工資這輩子也不可能自己買房了。之後幾年我結婚了,媳婦是河北人為了給她在北京能安個家,我們2013年貸款在通州梨園買了一套70+平的兩居室,均價2萬。當時安貞的房價已經9萬多了。搬到通州後也沒有覺得什麼不習慣,每天工作往返於通州與望京之間已經好多年了。
曾經的小管家
1995年來到北京,一晃23年過去了,那時候隨父母來北京北漂,那時的我15歲,跟隨父母在國貿橋下賣盒飯,和工商打游擊站,那時候和父母擠一間10平米的小屋裡,每天半夜都有聯防查夜,一轉眼到了2000年,搬到了東郊市場,那時候交通只有公交,出租車還是天津大發,一晃又三年過去了,父母又從東郊市場搬到了新發地,轉眼到了2003年非典,父母在這年沒少掙錢,就在新發地買了他們人生中做夢都想不到的樓房,一住就是十四年,這期間我也結婚生子,一直跟隨他們,不過我現在在大興六環外四號線生物醫藥基地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回望這二十多年,全部都是辛酸淚,不過現在的大興可不是十年前的大興了,大型商場,醫院,學校都很方便,最重要的是不堵車,空氣好,不願意回城裡,已經不習慣那裡的生活節奏
連曉豔13661330887
要說在北京三環內與五環外生活的區別,那真是大了去了。我住在海淀四環內,單位在房山五環外,下面我來說說區別。一是消費差別大。先說房價,北京三環以內的房價要比五環以外的房價貴很多。就拿三環以內的學區房來說,現在最便宜的也要一平方米八萬多,可是在五環以外,學區房最多也就三萬多,僅房價兩者就區別很大。再說吃,三環以內吃一碗麵得要30元,同樣檔次的飯店,在五環15塊錢就可以了。買菜也是,郊區便宜很多很多。二是教育資源。我樣命留北京生活,說白了就是為了兒子能在北京有個好的教育。北京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特別是北京有名的那些公立學校,都集中在了三環以內,這也是為什麼三環以內學區房特別貴的原因。五環以外也是近幾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的,從教育資源上來說,就和三環以內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五環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好的高校了。三是交通。北京三環以內地鐵公交,四通八達,就沒有你想去而去不到的地方,可是在五環外,交通就沒有那麼便利了,五環很多的線路還沒有開通地鐵,六環有些地方坐公交車也不是很方便。五是醫院。三環以內各種總醫院、大醫院和專科醫院,想看病、生孩子、急救都很近,也心裡踏實。五環外都是小醫院,又少又遠,心裡也不放心。六是空氣條件,這個當然是五環外好於三環內啦,身心愉悅喲!
最愛一笑而過V
我母親在二環,我在五環看看這兩環有什麼區別。從人們的生活開始說吧,超市……附近沒有大一點的超市,逢年過年買食品得做幾站地,買衣服只能在網上買了。像洗衣店沒有,連停車都不能停,每次回家車都要停在離我母親樓一站地的地方一小時十元超一小時十五。而我雖然在五環可是那是小區,首先停車不花錢。下樓三分鐘有個超市,五分鐘就能到菜市場,買水果,米油小販可以送到家。早點,麵食應有盡有幾分鐘就可以買到。洗衣店餐館都有,如果坐兩三站地,或騎車,走著就能到物美大賣場,到那附近賣衣服的,小商品應有盡有,餐飲一條街。歌廳好幾家,就是一個方便。這樣看來五環以外還是方便多了,就是有一點不好,去城裡費油。
高原紅ZKH
做為在北京呆了十幾年的北漂,我還是算比較有發言權。個人感覺,北京未來最大的發展,在五到六環間。
三環以內,因為發展比較早,配套相對齊全,但是人多、車多、路窄、擁堵、熱鬧、房租高,尤其2環內,你很難想象這是北京,到處都是窄窄的馬路,車停的特別牛,反正我是停不進去的,有同事住東直門,每天早晨7點半下去挪車,因為8點交警來貼條。住在三環內,你是真正的城裡人,但甘苦自知,沒有沒有自己的房子,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相反,生活在五環外,雖然上班路程遠了些,但因為發展晚,有點後發優勢,規劃的比較好,生活節奏稍慢,就拿順義來說,有點像個安逸的小縣城,在郊區,可能周邊工地比較多,會看到一個個大樓拔地而起,感受這塊區域的活力,由於北京人口外遷,政府也會不斷的把教育、醫療資源外遷,導致五環外越來越好,一些新建的大型項目也不會安排在三環內。整體來看,大興、懷柔、順義等都不錯,建議大家可以考慮:)
臉上褶子很迷人
哪啥,我家老宅就在王府井南河沿,現在王府中環正式對外營業了,老宅還拿了三年噪音費。在四環邊上還有宅常住。經常兩頭跑,兩頭住。體驗不同生活狀態。
說住在王府井附近,可謂是北京一環的中心,溜達去中山公園和勞動人民文化宮,夕陽夕下看東華門的角樓,以前東華門夜市還在時,晩上一片叫賣聲,燈光閃爍。王府井大街每一處吃店我都瞭如指掌。王府中環試營業時就去了,我覺的定位有點超乎想象,不怕不“高大尚”,怕是假裝的。試試開業有三四次多,可謂有一點生不逢時。建業三四年錯過了許多花季。
住在這裡,講述什麼是城市功能,從這裡走路去協和醫院用不了一刻鐘,兩站地距離還有北京醫院及同仁醫院,坐四站車是北京中醫醫院。北京東城區是最老區域了,學校及幼兒園都很多很好。現在養老社區很豐富。商業,醫院,文化教育都是近距離的展示和方便提供。
唯有不足的是,(自己以為)城市居民土著明顯少了,商業文化緑化多了,木有啥子大型超市,菜站。老百姓看燈容易吃菜不咋方便。三甲醫院眾多,人也擁擠。社區小門診過於簡陋。遠不如四五環外社區門診好。
說北京西邊四環邊上的生活故事,我感覚方便是比較出來的,與城裡中心相比,最滿意的是,社區10分鐘之內大超市很多,出門口就是首都菜欄子工程的小超市比比皆是,且社區醫院服務項目很多基本藥都全。不過去三甲大醫院(301醫院)坐車二十分鐘。對我而言,需求就是吃要方便,有病去路不要太遠。
我歡喜住在四環邊上,生活中很方便,這裡早就開了“盒馬鮮生”,十分鐘就免費送到。昨天自己還訂製挪威三文魚,這是城市中心難得到的消費。一份三文魚不到四十元,城裡就是百元。虧得城裡有宅,否則停車至少二三十元。
相信北京城市會越來越美麗,城裡城外都會有莫名情懷,在哪裡都會有故事發生,百年巨匠鉅變,所問所想也是傳說。
山人品茶
哇,這個問題我來答太合適了。
來北京後,我住了一年半的天通苑,然後在去年的秋天,搬到了北三環。
住在五環外,就天通苑來說,生活比較方便,好吃的比較多,但是上下班通勤實在是傷腦筋,五號線每天都擠得不行不行的,進站的時候還限流。有時候趕上下雨,就得排隊好久才能進站。進去了也擠得不行,曾經擠上車的時候,被後面人踩到後腳跟,踩的全是血。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早起,7點之前去地鐵站,或者走路3、4公里去趕13號線。
擠地鐵的日子,真的挺苦。夏天一整車廂的人,體味就別提了,還有那種變態、色狼。曾經遇到過一次,我狠狠的踩了那個渣滓一腳,但是都有心理陰影了。冬天穿的衣服厚,地鐵裡又很熱,往往出一身汗。
下班在外邊不敢浪太久,離家遠,晚了地鐵就沒有了,打車又捨不得花錢。當時在東五環工作,每天通勤要4個小時左右,每天上下班都有一種“討生活”的感覺。曾經幾次暈車,有好心的乘客把我扶出來,幫我撿掉在地上的手機,地鐵列車員幫我拿水拿糖,那是我覺得北京最溫暖的時候。還要感謝一下第二個在天通苑租房給我的房東,人好,房租便宜,所以最後我搬家的時候把房間打掃的乾乾淨淨。
我在天通苑的兩個房東都是東北人,我也是東北人。第一個房東就是那種典型的二房東,群租房一大群人,亂收費,退租也不退錢。第二個房東是自家買的房子,人很溫良和善,幫了我不少忙。所以說,在北京租房,千萬不要找二房東,很大幾率被坑。
後來換了工作,搬家到了3環邊上,很少擠地鐵了。有更多的時間去感受這個超級大城市,睡眠時間也多了。天通苑成為了一個記憶,再也沒有回去過。交通很方便,地鐵、公交均可,有了更多約會、陪伴伴侶的時間。但是很多時候會想起在天通苑吃過的好吃的,哈哈,沒辦法,吃貨嘛。通勤上,步行20分鐘上班,所以加班到很晚也不怕了。以前住的遠的時候,晚了就不敢加班了。有更多的時間體驗生活,逛逛街逛逛公園,在家做做飯,開始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北“漂”,開始認真的生活。
3環裡很多小區都是很老舊的,我的也是。老人多,供暖不好,小區環境老舊,這都是很常見的。找中介租的房子,供暖不好,馬桶壞了,大大小小的問題給不給解決要看運氣。去年冬天養了2只小烏龜,可能是因為房子供暖太差,最後都死掉了。
經常聽到同在北京的朋友,抱怨租房室友的奇葩事蹟,也有房東要把房子賣掉,要讓租客3天內搬出去的案例。在外漂泊,更能體會到人情冷暖。租房市場不規範,完全的賣方市場都讓我在內很多租房人頭痛。
不論住在五環外還是三環內,心態其實很重要。有條件住的近當然好,如果住的遠也不要因為每天通勤勞累影響心情。
祝在外漂泊的人,都能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