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北京城建集團與中鐵亞歐簽訂輕軌項目01標土建分包建設合同;2016年7月17日,由北京城建集團國際事業部、城建道橋公司、城建亞泰公司、城建十六公司四家單位組成的項目部進駐哈薩克斯坦,開始建設阿斯塔納市新交通系統輕軌一期(機場至新火車站路段)工程(後稱“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成為“一帶一路”倡議最早落地項目的建設者。
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建設現場已建成的成型墩。圖片均源自千龍網
文 | 楊暘 黃山松
初見哈薩克斯坦,卻是歷史的“故人”
“哈薩克”最早出現在公元15世紀,歷史上的“哈薩克”與各個時期的中華民族有著密切的聯繫,歷史往來記載著兩國千絲萬縷的聯繫。1991年,哈薩克斯坦宣佈獨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其首都阿斯塔納與北京飛行時間6小時。
2018年11月15日,記者抵達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部,初次探訪歷史“故人”的同時,也記錄下城建集團員工在哈薩克斯坦的建設映像。
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南起阿斯納塔市南郊的國際機場,北至新火車站,是一條連接東北、西南方向的軌道交通骨幹線,擬設車站18座,區間17個。城建集團負責其中的13站13區間及出入段線,平均站間距1264米,全長約14.8千米,其正線全長約21.58千米,均為高架線、高架車站。
哈薩克斯坦全年近6個月的冬天,一年裡半冬半夏,冬季氣溫日常可達零下40度,趕上暴風雪會降到零下60度伴著16級大風。那半夏的幾個月是施工的黃金時間,但在撲面的冷空氣裡,記者不敢想象這裡的夏天會有40度的高溫和超強照射的紫外線。
早上8點,記者站在窗口看著依然漆黑的早晨,盼著陽光給點溫度。日出是一瞬間的事,轉身倒杯水,天就亮了。這寒冷之地似乎從視覺上一下進入快進模式,哈薩克斯坦全貌迅速立體呈現。地面都覆蓋著雪,路面都罩著冰甲。
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106站建設現場。
初識哈薩克斯坦,滿眼雪白是第一印象。
汽車在穿冰甲的路面上漂移,開往由城建亞泰建設的一工區營地。天氣很好,據說比起上週零下20多度已算暖和了。天藍無風,太陽依舊含蓄著不肯用盡全力發熱;身上套了能找到的最厚的衣服,勉強保暖。隨著每次的呼吸,快要凍成固體的哈氣從鼻子裡冒出來,吸回去的空氣好像有稜角,劃過呼吸道一路到肺裡。
一工區項目經理劉小杰是80後,他告訴我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全程以高架側式車站為主,採用“建橋合一”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主體結構現澆施工,全線樁基礎。以敷設在道路一側的兩層車站和道路中心綠化帶上的三層車站為主要建築形式。區間工程結構主要採用雙箱單室箱梁30米跨作為區間標準梁。劉小杰來哈薩克斯坦工作前,去過越南、伊朗等國家,參加了多個城建國際工程的建設,有7年的國際工程工作經驗,但對於一工區要建設的101至104站標段,他也是在摸索中前行。
雪白的世界固然美麗,但初冬11月的氣溫已近零下20度。標準規定低於5度的混凝土施工已屬於冬施,這裡超低溫嚴重影響了混凝土凝固。這對於一工區1303個樁基、370個承臺、253根墩柱的施工來說並不是好消息,更何況管線改移未完成、臨水臨電未接通、還有大環境的原因造成了工期滯後甚至數月停工的影響。
一工區面對的困境,整個輕軌項目三個工區都要面對。季節和大環境制約了工期,也考驗了施工工藝和質量,更考驗了在逆境中前進的全體員工。
施工人員冒雪施工。
開弓沒有回頭箭,在各種因素制約下,即便是隆冬季節能施工時各工區都絕不停下。因為太冷,這裡有一種技術叫做“開水施工”。劉小杰介紹,去年冬施的時候現場靠發電機發電,靠澆開水澆築混凝土,完成混凝土澆築的墩柱要整體裹上帆布保溫養護。一工區地下水位高於承臺施工地基深度,整體作業時都靠抽水機邊抽水邊施工。進入冬季,抽出的地下水剛噴出抽水機就瞬間凍成冰柱。最冷的時候,鑽頭連澆開水都會凍住。
就在這種極端環境下,今年3月18日,在幾家施工企業中城建集團冒著風雪第一個復工。7月18日,機場站101車站正式破土動工,不足百日完成了5層站廳混凝土施工作業。
2017年,完成墩柱施工12個,2018年,完成墩柱施工約168個,實現首段現澆梁澆築,這是城建標段的首榀現澆梁,從環島到機場,整體作業面初具規模。
阿斯塔納室外的溫度很低,在室外多呆一會兒都是對身體的挑戰,更不要說手拿鋼筋鐵鏟作業的城建工人。與員工座談中瞭解到,我們所在的一工區營地是在一片沼澤中建起來的。當時,審批手續還沒完成,關於營地的信息只有一組座標數據,最早去的幾位同志靠著衛星定位找到營地位置,開著推土機推平一人多高的蘆葦,墊上石子填實地基,建成了營地。
澆築預製梁。
這個項目,90後成為項目骨幹。在測量技術一線、在不同作業面的現場、在落實集團CIS文明施工中,年輕的城建員工都紮實走好每一步,他們不等不靠主動出擊,以樂觀向上的精神打好了每一場硬仗。在中鐵亞歐組織的文明施工評比中,一工區數次獲評“施工安全文明樣板工地”稱號。
再看哈國輕軌項目,這是“一帶一路”實踐的現場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實踐的現場,這裡的每一名城建員工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經歷著“一帶一路”。
任何一個宏大的工程,在建設中難免遇到困難、挫折,難免聽到批判的聲音,乃至過程中暫時的停滯。作為“走出去”的北京國企,城建集團不是順序上的先行者,卻是敢為人先的拓路人。
一工區營地座標出現在沼澤,由城建道橋建設的三工區營地座標顯示的地方卻是一片湖泊。初識阿斯塔納,這裡給三工區總工程師熊軍輝留下的印象打破了出國前對這裡的想象。苦笑中,熊軍輝和攪拌站站長李傑、實驗室主任李偉棟、副經理向勇向記者講述起艱難的建設故事。
他們都是來自國內公司的骨幹,經驗豐富、務實靠譜。他們和其他兩個工區的員工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有力使不出,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確,國際工程的打法與國內差異很大。哈薩克斯坦在物資供應上並不充足,這是初來乍到的建設者始料未及的。比起非洲的物資短缺,這裡的建築建材市場同樣是供不應求,對於勞務、大宗物料大型建設機械更是處於寡頭壟斷模式。
澆築預製梁。
他們舉了簡單的例子:抹灰用的抹子,在當地想買10把同款都難以實現。笑看工人揮舞著型號各異的抹子工作,還要叮囑他們珍惜著用,壞了焊上接著用。項目從抹子到實驗室、攪拌站、吊樑架,甚至吃飯的圓桌都是一點點淘回來的。
2017年底阿斯塔納颳了場暴風雪,十幾米高的移梁機被吹出了軌道,當時風速16級,體重稍微輕點的人根本站不住。第二天風停了又遇上一米厚的大雪封門,大家在雪面上打著滾前進,為的是把被風吹走的物資撿回來。
三工區有一個負責全線實驗檢測的實驗室,按照當地要求,實驗室和工作人員必須取得當地從業資格方可上崗。在進門的牆上,掛著三大排資格證書。這裡不僅檢驗了材料質量,還見證了中哈兩國就各類建設標準的差異與融合的過程,其中檢驗的一項內容就是梁場的預製梁。梁場將承擔城建標段內所有預製梁生產任務,預製梁的質量問題更是阿斯塔納輕軌建設管理公司、總包方中鐵亞歐、中資監理等關注的重點。在通過預製梁靜載試驗後才能取得當地頒發的出場合格證,這是本工程的關鍵性實驗,制約著下一步預製梁出場吊裝作業。
按照中國箱梁靜載實驗規範要求,採用非破壞性實驗加載到設計值的1.2倍即167噸就可證明實驗成功,質量過關。但在阿斯塔納輕軌建設管理公司的要求下,不僅要檢驗中國標準的設計水平,更要檢驗中國施工的質量極值。最終,實驗最大加載力值達到520噸,超出中國規範的3倍有餘,且未達到完全破壞。
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一方面證明了中國製造的高質量、高品質,另一方面也通過實踐達到了哈國管理部門提出的嚴苛要求,為後續施工打下了基礎。試驗之後,每天在現場檢查且非常嚴格的哈國管理人員對中國建設者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在路上遇到中國工人,也會豎起大拇指。
施工人員冒雪施工。
對於中國建設者,當地社會並不瞭解,甚至存在偏見。三工區的建設路段橫穿有當地長安街之稱的市區街道。這一路段施工,讓他們體會到因為信息不對稱的誤解造成的施工困難,通過一步一步紮實工作,履行著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他們在暴風雪後幫當地人修路築牆,在作業面勤儉奮鬥,友好對待當地工人,尊重文化信仰的差異。在鬧市區,城建人一點點地改變著當地人對中國企業的刻板印象,一點點地樹立起讓當地居民敬佩的優秀北京國企業形象。
聊施工,他們講的很輕鬆,聊到前期入場與工人在現場睡木板,他們把困難當笑談分享給記者。聊到家人和孩子,他們哭了。熊經理和他閨女約定北京下雪了就回家,然而北京那年冬天沒有下雪,他也沒能回去。李傑的閨女5歲,去機場的路上,閨女一路抱著他胳膊坐在車裡沉默,終於要下車了,閨女嚎啕大哭。
這個團隊平均年齡不到40歲,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家庭都是中堅力量。中堅力量這個詞成了他們的責任,也成了他們選擇堅守的理由。選擇堅守崗位卻必須要離開家人,李偉棟主任說這是對孩子的虧欠,但是軍令如山,無論如何在哈薩克斯坦一定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施工現場。
這就是“一帶一路”倡議實踐者的映像,項目部季輝在一篇文章中將全體項目員工比作輕軌的“墩柱”。他寫道,墩柱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堅忍不拔、吃苦耐勞、勇於擔當。城建人在阿斯塔納的“墩柱精神”印證著兩國友好發展,促進了兩國共同的前進步伐。屹立的墩柱,便是城建人的守望、堅持與見證。一群人,寒暑交替見證了勞動者的辛勞;一個家,有舍有得共築了城建的夢想;一座城,斗轉星移擁有了自己的形象。
傳遞城建文化,還原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在異國他鄉,我們就是外國人。由北京城建十六公司承建的二工區現場,項目經理劉英良和書記曹承方告訴記者,員工團隊絕大多數是為輕軌項目第一次辦的護照、第一次出國。曹承方是基建工程兵轉業,這也是他工作35年第一次因工作出國。輕軌項目上有很多和他一樣的基建工程兵轉業軍人,他們笑稱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是城建老兵在國際工程上的新開始。老兵們站在雪地上的身影,便是城建人最熟悉的軍旅文化縮影。
中國人以勤勞、忍耐、寬容的品格出現在哈薩克斯坦,這是國際事業部外籍員工娜娜(Zarina)給中國人的評價,她在中國留學多年,認為自己就是個中國人。今年6月,娜娜離開了服務3年的輕軌公司,身份也從業主方管理者轉變為城建員工。娜娜說她在中國人身上學到很多,身份轉變後確實有前同事在談判中對她出言不遜,但她為了北京城建據理力爭。她說項目經理徐希文、商務經理沙奕在她還在業主方工作時就是朋友,現在她自己就是城建員工,如果公司需要,她願意去其他俄語國家為北京城建服務。
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施工現場測繪。
2016年11月10日,娜娜還是業主方公司員工,她親眼見證了城建人在嚴寒下澆築106車站首根工程樁的場景,然而那時她還只是見證。她不瞭解的是,2016年工人尚未到場,現場指揮的是項目經理徐希文、書記朱偉、總工程師孫曉強以及三個工區在場的領導,實際操作的是三個工區在場的管理人員。
“這次冬季打樁是為了來年有效開展工作,我們沒有在極寒情況下施工的經驗,希望通過這根實驗樁、通過這個項目積累些經驗、培養一批人才、瞭解一方市場。”孫曉強告訴記者,這根試驗樁是在三個工區通力合作的情況下完成的。當時環境不具備施工條件,甚至在極寒情況下混凝土型號、配比都不確定。且在初期施工中混凝土匱乏,為了滿足試驗樁需求,北京城建國際部調集了項目全體的人力物力共同完成首次澆築。
翻譯周培茹告訴記者,當時的場景是男人都去了現場,女士留在營地給他們燒熱水送食物。採訪中,各個工區都提到了這根試驗樁澆築的故事,他們說這是一種凝聚力與責任感的體現。同樣,這個項目作為國際業務協同作戰的平臺,是城建集團國際部引領二級單位走出去的一次嘗試。
在外國人眼中,無論是總包還是分包,都是中國人。走出國門,每個中國人都是一個話筒、一張名片,當地人將從每一名中國人的言行中瞭解中國、認識中國。
項目成立了聯合黨支部,為了促進各工區與當地中資單位的融合,組織了籃球聯賽、節慶聯歡、參觀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參加上合峰會馬拉松賽、聽大使講黨課等等活動,這些活動活躍了氣氛、拉近了距離。對於千餘名工人的管理和教育也不能鬆懈,組織消防演習、安全知識講解、瞭解當地文化。每逢年節,項目上一起包餃子、吃火鍋,在異國他鄉減輕些想家的思念。
移梁機在移梁。
每個工區宣傳欄,都貼著《輕軌思路》報。《輕軌思路》是3個工區、4家單位聯合創辦的,是黨建宣傳的陣地,是文化落地的有益嘗試。這紡小小的報紙由各工區員工自寫自編,記錄了建設者的故事,也記錄了項目建設歷程。走進各工區現場,都掛有“統一目標、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統一聲音”的標語。
娜娜說她認識漢字,知道城建集團到哈薩克斯坦是白手起家,也理解這個項目的難處。背井離鄉、水土不服、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各種外界干擾,中國人都幽默、友好地堅持著,並想盡辦法解決問題。這就是中國人,勤勞、內斂、適應力極強,中國人管這些叫做“因地制宜”。
在前行的路上,總有探索、總有逆境,然而更多的是解決方法。記者去過50度高溫的非洲國家,在極熱與極寒之下,不同地域文化的對比非常強烈。同是異國他鄉,同是一樣的城建圍擋,講述著不同的城建故事。哈薩克斯坦輕軌項目由於各種原因困難重重,進展不如預想順利。但它與其他城建國際工程的建設者有一樣的標識、一樣的城建員工,他們在極寒之地選擇堅持。
這裡的黎明來的晚,但遲早會來。結局無論如何都會有,也祝福在這裡選擇堅守的同事們,寒冷裡心中不失溫暖,在“一帶一路”的探索與實踐中,經得起風浪、耐得住寂寞、留得住初心。
閱讀更多 絲路新觀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