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ofo小黃車公司的現狀?

智迪互動(北京)廣告有限公司 - 韓小龍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近期的事件:

“ofo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

這句話是戴威在11月14日的公司員工大會上,向員工承諾的話。

然而僅在6天之後的11月20日,ofo就再一次被曝出拖欠職人社的6.5萬元招聘費用。

稍早一段時間,ofo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陷入了一個“賣蜂蜜”的風波,而就在11月24日,一直無法及時退款的用戶押金又鬧出了一個惡意捆綁網絡信貸機構的事。4天后的11月28日,創始人戴威發內部信,說“哪怕跪著也要活下去”。

一連串的事件已經讓ofo再一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而又是什麼,讓曾是獨角獸的它走到了今天的困局?

一、快速崛起的共享單車。

早期的ofo只是理想主義者戴威的一個想法,以單車為核心的“騎行旅遊項目”。後來“騎行旅遊”這個項目敗掉了他得到的第一筆投資,這個項目最終讓戴威虧到手裡只剩400塊錢,而且,該項目的營運範圍也僅僅是在北大校園而已。

2015年6月,幾乎窮途末路的戴威,想到了“共享單車”,就這樣繼續在北大校園推行了下去,但效果還算不錯,這也給戴威積累了一定的口碑。實際上是“無樁共享單車”這一模式。至今為止ofo的官網裡還把這一條作為它們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閃光點。

但實際上那時的戴威不知道的是,後來成為競品的摩拜,在這個時期已然在考慮“如何通過在單車這一端的技術搭載,去減少產品面世後可能的損耗,並通過這一系列技術問題,真正的實現共享單車的無樁化。”這種議題並投入研究與生產了。

而戴威的ofo,依舊停留在單車共享的層面,沒有技術性的搭載,儘管他將ofo鋪進了全國的大部分高校,專為大學生提供相應的“共享單車服務”,但實際上這一時期的ofo也只是“把單車拿出來共享”這種簡單的模式而已。

ofo初期僅僅使用立柱式的密碼鎖,車輛沒有搭載GPS系統,車子丟失,損壞都無法及時進行維護,運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所以才有了2016年摩拜大舉進入城市,而戴威不敢將小黃車投放在城市內這種尷尬的情況發生。

因為ofo起初的技術水準,根本不足以支撐它進入城市,將帶來的損耗將是巨大的,一旦在這種技術水準下進入城市,ofo將走向一條快速滅亡的道路。

二、矛盾

創業者與資方的矛盾屢見不鮮。戴威不願踏入城市,與資方強烈建議進入城市兩者間也出現了矛盾。

但不管在誰看來,共享單車都應該進入城市,否則規模上就無法得到有效擴張。但戴威並不同意,表面上的原因在於技術水準太差,但實際上,戴威從此時就已經開始了和資方的博弈。

戴威希望在保持自己創業公司的“純潔性”的同時,穩紮穩打,不急於擴張,如果依照資方的意願,那麼相關技術的研究,勢必需要依託資方的幫助與推動,這對於希望掌控公司並具有絕對話語權的戴威來說,是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最終戴威強硬拒絕了資方的建議,選擇了不向城市擴張。

但是天不遂人願,摩拜的入局,敲了戴威一個悶棍。2016年2月,金沙江創投領投了ofo的A輪融資。主理此事的朱嘯虎,在投資圈的部分人看來就像是錦鯉一般的人物,他參與過早期投資的公司,有很多後來都成為了行業獨角獸,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滴滴,因此他也有了一個“獨角獸捕手”的稱號。

有朱嘯虎站臺,僅僅兩個月之後,ofo再一次吸引到了真格基金的投資,整個A輪總計獲得了2500萬元的融資。但也是在這個4月,摩拜的自行車已經制造完畢,在上海開始投入了運營。

隨後,從2016年4月到2016年9月五個月的時間內,ofo沒有得到任何投資,戴威與資方在這一時期,進行了一次深度的博弈,博弈的焦點就在於“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把ofo投入城市搶佔市場。”

戴威希望能夠完全掌控這個公司,他希望自己能作為一個絕對的leader,保持創業公司的“純潔性”。所以他希望“投資人能夠尊重創業者的意志”,這也是他與投資方矛盾的根本。但投資方並不關心這些,他們只在乎利益。

摩拜的入局就像一根導火索,迅速激發了這個問題,將其擺在了戴威與資方面前的桌子上。

但戴威依舊堅持自己,而此段時間ofo在校園範圍內的成果也帶給了他一些底氣,騰訊曾成立關於ofo的投委會,戴威也與當時騰訊投資部的合夥人夏蕘交談甚歡,幾乎確立了騰訊將在ofo的B輪融資中入資。

但當這個“城市戰略”擺上桌面的時候,戴威二話不說就拒絕了。夏蕘提過三次,戴威拒絕了三次。

在2016年的9月,經緯中國最後投了ofo的B輪。與此同時,ofo終於確立了進入城市的戰略。

最終戴威還是妥協了,但並不是迫於資本的壓力,而是因為競品摩拜鮮活的數據。九月底,滴滴找到ofo,希望簽訂對ofo的投資協議。這對ofo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畢竟當時的ofo不僅缺錢,缺人,也缺少與競品相爭的經驗。但對戴威自己,心裡其實是彆扭的。“戰略投資”,雙方成為夥伴,都具有一定的話語權,這無疑將稀釋戴威的掌控力。

但其實滴滴更看好的是摩拜,在投資ofo之前,滴滴先行找到摩拜商談投資事宜,但摩拜的王曉峰害怕滴滴投資過後,自己再做共享單車,畢竟兩者都是出行領域,市場有一定重疊。所以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於是滴滴轉頭就投了ofo。

2016年10月,ofo完成C輪融資,正式進入城市。摩拜也基本同期完成了他們的C輪融資,而其中有一筆,則來自於此前與ofo關係密切的騰訊。

兩家的C輪融資金額都達到了上億美元,資本對於“共享單車”的青睞,燃起了這一產業的戰火。

三、“共享單車”的泡沫

所有人都在看好共享單車,並將曾經的網約車大戰作為模板,但其實不論是資本還是戴威,他們都錯估了“共享單車”這一模式的體量。

實際上,“共享單車”這個市場始終無法出現一家獨大,也不該一家獨大。這一產業的形態,依託於基礎的公共交通設施這一概念,那麼它的定價必然不能過高,而且“共享單車”這種公共交通設施,也可以被其他交通工具替代。

所以單憑“共享單車”這一模式,並無法達到收益的最大化。但這一產業具備一個獨特的優勢,那便是流量。依託於流量市場完成效益的轉化。反過來說,共享單車企業是永遠無法獨立存在,成為平臺的。這種模式可以是一個大型企業獲取流量和額外營收的產業,但無法成為一個企業的核心盈利模式。

ofo自2016年10月正式啟動“城市戰略”以來,就瘋狂的向城市內投放單車,但當時他們甚至連帶有gps定位的密碼鎖都還未研製成功,大量單車損壞,丟失而ofo無法進行回收,維護。但當時的ofo豪言壯語,“損壞2/3我們也是賺的”。

但在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看來,這種搶佔市場的方向與戰略是可行的,甚至在朋友圈內喊話“90天內結束戰鬥”,這也引起了摩拜背後的馬化騰站了出來,兩人為此在朋友圈進行了一次火藥味十足的辯論。

但ofo所說的“損壞2/3我們也是賺的”與朱嘯虎所說的“90天內結束戰鬥”,最後都成了無稽之談。摩拜與ofo之間的戰爭一直持續著,而ofo最終沒有拖垮對手摩拜,反而幫助摩拜理清了整個產業的本質。

而ofo則在2017年6月因為負債過多,不得不停下了整個供應鏈,哪怕之後再進行融資,對於負債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資本們此時也慢慢認清了“共享單車”這一產業的本質,2017年底,由於大家都在虧錢,本著止損與“達成市場獨佔最後的嘗試”兩方面的考慮,ofo背後的主要資本滴滴與金沙江創投開始力推摩拜與ofo的合併,並且滴滴希望成為合併後公司的控制者。

但戴威不想接受“自己創立的公司卻要別人來控制”這件事,抱著“創始人的理想”,拒絕了這一提議,而後,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將自己擁有的股權轉讓給了阿里,退出了ofo。

其實合併的提議早在一年前就曾提出過,那時候的ofo才進入城市兩個月,然而即便大量投放,ofo的訂單量也只有摩拜的1/3,彼時的提議是ofo賣身摩拜,被戴威明確拒絕。而此次滴滴希望“共享單車”這一市場整合,以快速達成資本期望的“一家獨大”,但戴威依舊拒絕,這件事也就暫時擱置了。

所以2017年底的這次合併提議,其實誰都知道戴威不會接受,只是最後的掙扎,也給了朱嘯虎一個退出的理由而已。

四、戴威騎虎難下

時間來到了2018年的4月,摩拜以27億美金的價格被美團收購了,同時美團需要承擔摩拜10億美金的負債,等於說總價是37億。被收購前摩拜的估值為38.25億美金。看上去是賣了個合理的價格。

雖然摩拜賣身他人,但實際上此時的ofo,依舊不是摩拜的對手。爭鬥的過程中,摩拜與ofo都在虧損的路上一去不復返。摩拜早期的投資人李斌,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都看清了“共享單車”是一個泡沫產業。於是決意在情況還沒有最惡化的時候,將摩拜賣出。而美團確實是個好去處,它的整個產業生態中可以有摩拜的一席之地,能夠將摩拜融入進去。

但戴威似乎還並沒有認清現狀,也沒能明白共享單車這個產業並不能獨立存在。或許他自己也明白,只是不願承認而已。

如今的ofo已經逐漸步入絕境,而滴滴與阿里也在虎視眈眈。雙方都在等待ofo倒下之後,去接手它的遺產,就像高旋的禿鷲等待垂死的獵物一般。

而作為“理想主義”的戴威,也終於騎虎難下了。


億拓資本pro


其實,小黃車個人的直觀感受是,最好騎的車,但是現在沒落得很快,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1、迭代太慢,市場反應遲緩。拿最開始共享單車出來的兩個業界龍頭來做一下簡單的對比——摩拜。

說實話,摩拜是我見過市場反應最快的產品,其他經歷不多,但是摩拜騎得多,摩拜剛出來外觀造型非常新奇,但是騎車體驗真的不如ofo。一個是車輛重,沒有減震,騎著真的很費經,還有就是坐墊不能升降,不能適應不同身高的人。

小黃車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帶來了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小黃車車胎容易出問題,車身容易出問題,到了中期的時候,基本3輛車才能找到1量可以騎的小黃車,這個可就太致命了。‘


反觀摩拜,第一代摩拜出來後,小黃車還佔據主動,摩拜馬上出了LIFt,瞬間解決了難騎的毛病,後來出了可以升降坐墊的功能,甚至出了“無級變速”的黑科技摩拜,現在存在最多,街上看到最多的摩拜也是最後的版本,座位可以升降,騎著不費勁,外觀時尚。這就是很多人走好幾里路都要選擇摩拜的原因。

2、押金問題,在收取押金後不久,當哈嘍單車出現之時,摩拜很快反應,取消押金收費,但是小黃車的押金一直在,這就加快了小黃車的淘汰。

3、運營問題,小黃車摩拜曾經一起搞紅包車活動,出現了專門拿紅包騎車的一群人,後來摩拜出了月卡寄卡,直接增加用戶粘性,小黃車依舊反應不足。


最後總結以下,對手一直在求變,自己一層不變,怎能不被淘汰?


熱浪叨金


看樓上的評價,有一樓說的很對,小黃車車輛的迭代升級太慢,也太少,新車推出的很少,最致命的就是壞車太多,用戶體驗很不好,又經歷重新收,我寧願多走一兩公里找摩拜或哈羅單車。

從一開始的風光無限到如今靠押金維持生計,搖搖欲墜的境地,ofo小黃車有點國企的風格,吃一開始高流量的老本不作為。一開始憑著市場領先,車又多的優勢,拉攏了很多用戶,也拉到了很多資本大鱷的投資,各種胡亂揮霍(騎車紅包等)。

然而可惜的是,ofo在風光了兩年後並沒有能帶來投資方想要的回報,持續的燒錢也並不能拉到更多的用戶,反而是一個無底洞。風險的持續加劇,導致投資方紛紛止損,這也是情理之中的。ofo的燒錢和京東的燒錢其本質是不同的,京東的基礎建設和利潤也是相對漂亮的。

最後說一下共享單車的希望,希望能停止燒錢迴歸本質,好好經營,給人類帶來切實的便利,而不是像鬧劇。



熊貓懶科技


只靠自行車是不行的


減速電機制造商


不是必需品,沒有核心技術,資源過剩,資本的玩物,最後結果:死……


肉饅頭16


風口上飛起來的豬,風停了總要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