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名”與“欲”
本段最妙的九個字,就是“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先讓自己清靜無為了,萬事萬物就進入您的境界了。
做人、做事、創業,都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一直急急忙忙,天天發瘋一樣躁動,執意非要成功不可……對不起,到了最後算總賬的時候,恰恰是不成功!這也就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做事情能夠勤勞、一念萬年、無所求、不求成果、亦不放棄努力,最後一定是成功的。
關鍵方法就是:內觀自己
這個關鍵,就是要時時內觀自己;要時時打破生命系統在演化過程中形成的結構僵硬化,以便永遠保持身體與人生的使命感與天性的靈動,以維護生命航船的永久平安。
我們要利用好人間眾生鏡來內觀自己——老子讓我們要在人生旅途中看到,很多生命體是從來都沒能持續地讓“把愛傳出去”真正成為自己生命的自主行為的,因而也就很少有人能夠衝破自己原有生命版本的路線圖;很少有人生命可以逃脫“物壯則老”的原有結局。從這個角度看,“鎮之以無名之樸”的觀點是超絕古今的。
對打坐靜修而言
老子在這裡所說的“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這是為了呼應第一段的論點的“道常無為而不為”。
比如說您每天打坐,坐在那裡做什麼呢?坐在那裡就是修一個無為——讓自己心念放空,讓自己心清淨,清淨放空就是無為。但是這個“無為”,您卻很難空掉!如果您能空掉了“無為”,那就可以“無不為”了——身體也轉好了;也可以祛病延年了;也可以走進心靈世界來了;智慧也來了;習氣也轉了……
可惜的是,人很難做到無為!坐在那裡,天天想求神通,時時求智慧;再不然想求身體的健康、求財富、求好運;再不然就搞氣、搞脈,忙得很;再不然千里迢迢去尋找人算命;再不然坐在那裡說是“修無為”,實際上樣樣都要,結果什麼都得不到。
道的方法論永遠是簡單無為的,“無為”是呼應“無不為”這句話的。道的作用則是“無不為”的——“無不為”的意思就是處處起作用!
從生命角度而言
用無為來養樸,用無不為的樸來養生。人類的生命體若能甘守無為的道性,無名之樸就會慢慢生長;隨著樸的生長,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自然健康繁殖,自行產生調節轉化;身體也將自胖自廋,自形自色——這就是生命的自然平衡,這就是身與樸所要達到的統一、和諧的緣故。
在身體發展轉化的過程中,倘若受到外來邪魔的侵襲,這些外魔是指煙鬼、酒鬼、賭鬼、色鬼、怨鬼、痴鬼、懶鬼、饞鬼、膽小鬼、恐懼鬼、貪吃鬼、餓死鬼、暴躁鬼、衝動鬼、是非鬼、爭鬥鬼等等……那麼我們人類自我心就將以靜來守住自己人生第三層樓上的道之樸。用道之樸來鎮懾邪魔,邪魔得以被鎮懾。鎮之以樸,不再產生違背大道的妄念、語言、行為,那麼,心情就會安定,身體自然百邪不侵,從而健康長壽。
道德,是人類共同的信仰
綜上所述,《道德經》中所講的道,他不同於任何宗教中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則是非人格化的。道創造萬物,但又不主宰萬物,順任自然萬物的繁衍、發展、淘汰、新生。所以“無為”實際上是不妄為、不強為。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不為”了。
所以,《道德經》中講的自然規律、生命規律不屬於任何宗教。不管您是信什麼教,您都是自然規律崇尚者,您都是生命規律崇尚者。所謂“道德”有二層含義,道是表示自然規律、生命規律;德是按照道的規律去學用、去踐行。
所以,道德是全人類共同的信仰!
閱讀更多 佛之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