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寻人启事刷爆朋友圈,温州乐清虹桥镇走失一名11岁男孩,其父几近崩溃,并一再提高寻子酬金到50万,一时间,这起寻人启事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同情与关注,12月4日传来孩子已找到的消息,网友们松了口气,但让人无语的是,12月5日,警方发布通告,此事件是该男孩的某家属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被耍弄的善意,引出了“狼来了”的舆论评价。
此次乌龙事件除了警方一纸通报批评,对制造虚假警情的人还有什么进一步的惩罚也成了大众的关注点。骂的是耍弄善意的人,疼的是低成本的善良。网络的发达对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网红盛行,不受关注就意味成赚不到快钱,同时也意味着得不到更多的善意帮助。网络筹款也有筹集金额够了但转发量不够就不能提款的设定,不去讨论这种条件设定的考量,至少侧面印证一个问题,受关注意味着很多,网络上尤其如是。因为被关注的重要性日增,用各种花样吸引人眼球成了网络风气,哗众取宠几乎成了吸引网络流量的必备手段,先被关注才有“混”网络的条件,当然这种说法有些偏激,网络也为很多有真材实料的人提供了晋升的平台。高扩散性带来了低成本的宣传福利,只是难免被人滥用,过于在意“被关注”本身,目的倒成了其次,“后果”也就不可控了。善意的成本降低带来一个副作用,恶意的成本也降低了。
为什么男孩家属虚报警情,不是局中人难于得知真相。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其后果就是不但占用了宝贵的警力资源也践踏了广大网友真诚的善意,为其他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埋下了隐患。虽然此次事件并没有发生孩子走失的悲剧,算是万幸,但不能不说这样的行为性质太恶劣。诚心的善意如果有被嘲讽的“后果”,势必有善良的人以后不愿“多此一举”。伤了善心,这个责任谁有负得起?至今还有许多人对扶摔倒老人这个问题顾虑重重,家里没矿不敢扶摔倒老人的笑谈背后是被伤透的助人之心。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里善良是离不开的主题,可近年“善良要有锋芒”的观念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锋芒这样一个刚硬的词汇与善良这样柔软的词汇联系在一起总是让人感觉有些心酸无奈。古语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善良的人不愿意总带着这样的防备去施予善意,偏偏总有人用践踏他人善意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病态的虚荣心和肮脏的利益。如果善良有“后果”,那善良就成了需要被掂量的事。万一承担不起“后果”,那还该不该继续善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不是更好的选择?凉了的善心,谁来让它重新温暖?只愿善良的人每一次都选择继续善良,因为做善良的人并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因为我们坚信,坚持善良是对的事,但我们不能愚善,增强判断能力,为自己的善良设置底线是必要的。当“后果”发生时调整不平衡的心态,坚持做善良的事才能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有关部门该做的是给善良的人创造一个尽可能低成本的良好环境,过滤恶意,善良才能生根发芽,抵挡风雨,美丽而强大。
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坚持善良直到你的善良坚不可摧。
閱讀更多 萬象入星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