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民國才女蕭紅顛沛流離的一生

由許鞍華導演,湯唯主演的電影《黃金時代》,採用了類似紀錄片的形式,力圖用人物訪談、史料式鏡頭、信件的再現、人物自述來講述民國女作家1911年6月1日到1942年1月22日,一共31年的生命故事。

蕭紅為世人熟知,是因為她一生創作了一百萬字的作品,其中廣為流傳的是《呼蘭河傳》和《生死場》,魯迅評價蕭紅在《生死場》中所描寫的“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但是如同在電影中蕭紅所說的那樣“我在想,我寫的那些東西,以後還會不會有人看,但是我知道,我的緋聞,將會永遠流傳。”許多人知道她的,不是因為她的作品,而是她和蕭軍的愛情、和端木的婚姻。

我們大可不必去理會蕭紅這一生中的這些緋聞,因為短暫的生命中,除了作品,似乎只有愛情可以讓人去唏噓一番,而事實上,這個傳奇女子的一生,從16歲開始就伴隨著那個時代女性的抗爭,只不過蕭紅忘了,出走的娜拉始終只有兩條路,要麼回來、要麼墮落,而至於第三條路,同為民國四大才女的呂碧城給出了答案,經濟獨立的自主之路,但是最終也難免孤老終生。

同時,她少時的經歷,讓她太渴望愛了,又或者說在那個時代裡,女性走出家庭,想要掙脫男性的依靠,本來就是難事。本來,她可以用後續的人生經歷來向世人洗白自己的曾經,可惜英年早逝,留下來的也只有緋聞和批判。

《黃金時代》民國才女蕭紅顛沛流離的一生

《黃金時代》,可說是明星陣容強大,

湯唯和馮紹峰分別飾演了蕭紅和蕭軍,蕭紅原名張乃瑩、蕭軍原名劉鴻霖,他們的筆名是在和魯迅的通信中起的,寓意是“小小紅軍”,而影片中也真實再現了這群東北作家受到山西民族大學的邀請去任教,只是抗日戰爭將他們帶到了分手的邊緣,去打游擊或是去西安,成為了二蕭面前的選擇,出身軍旅的蕭軍選擇了參加革命打游擊,最終去了延安,在蘭州遇到了相伴終老的妻子,並且生了8個孩子;而蕭紅,和端木蕻良輾轉到了重慶、武漢等地,最後到了香港,在最後的三四年間,蕭紅得到了安靜的寫作環境,創作了《呼蘭河傳》、《小城三月》、《馬伯樂》等作品,雖然影片中端木蕻良並沒有好好的對待懷孕的蕭紅,但是不可否認和端木的婚姻,並不是那麼的嘈雜和無奈。

影片基本按照史實資料講述了蕭紅一生的顛沛流離,從表哥陸哲舜的懦弱開始,再到未婚夫汪恩甲的逃跑,以致到蕭軍的放手,直到最後端木蕻良的逃跑,都和男人有關係,這也讓很多人評價蕭紅是“作女”,本來沒有和表哥陸哲舜私奔,身為呼蘭河望族的張家小姐,可以不留懸念的嫁給汪恩甲,一輩子也就是生兒育女的過日子,不至於兩度懷孕嫁人,也不至於兩度孩子夭折,只是可惜,蕭紅沒有做到。

蕭紅為什麼會顛沛流離?

自小缺乏父母之愛的蕭紅,渴望愛,同為民國四大才女的張愛玲,和蕭紅一樣的家庭成長環境,也在遇到漢奸胡蘭成後,飛蛾撲火般投入到胡的環抱,哪怕是二女共侍一夫的事情也做,只是需要一個溫暖的環抱,而無論對方是什麼樣的人,蕭紅在私奔後,生活窘迫投奔了追來的未婚夫汪恩甲。

追求安靜的寫作環境的蕭紅,忘記了任何人都不能孤立的生活在這個世上,如果想要某個極致的目標,就意味著另外的目標的失去,蕭紅和蕭軍的分手,不可不說是因為蕭紅忘記了在純粹的寫作在戰火中,本來就是很難得的,她執拗的個性最終沒能在愛情面前妥協,匆忙的選擇了端木。

作家敏感而又固執的想法,決定了蕭紅不會委曲求全,犧牲自我內心真誠的感受,也就意味著她無法在生活的要求中退卻,如同在懷了蕭軍的孩子後,她還是毅然的嫁給了端木蕻良,太過於自我的任性和直爽,總會在這個世界上格格不入;

總是遇人不淑,蕭紅沒有幸運的遇到一個能夠包容她、保護她的男人,蕭軍認識蕭紅之初,他是肯定她在繪畫和寫作的才華的,可是在後期和朋友們的交流中,並不是十分認可蕭紅的才能,而影片中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特意講述了蕭軍婚姻,那時二蕭徹底分手後不久,我們也不得不說蕭軍不是一個負責人的男人,能夠和別的女人結婚,卻不能和蕭紅結婚,況且當時蕭紅已經有了他的孩子。

任何人都不能逃離所在的時代,我們看待蕭紅,就要從她出生的大時代來看,當時的女性剛剛受到西方思想的啟迪,有一大批封建家庭的女性,渴望逃離封建包辦婚姻,獲得自由和獨立,但是隻是思想上的獨立,是不足以過好一生的,蕭紅的一生,是貧困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的一生,她追求愛情,也對家庭生活充滿嚮往,如同她在和端木蕻良的婚禮上說的那樣:


《黃金時代》民國才女蕭紅顛沛流離的一生

我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


正是如此簡單的願望,卻總是沒法子獲得,而當時的女性能夠想到的自由解放,終究還不能像現代社會的女子一樣,完全不依靠男性而獨立生存,也正是因為如此的原因,蕭紅的人生命運才越發顯得悲哀,如果沒有她的偉大著作,或許我們不會知道還有一位這樣情路坎坷、身世飄零的民國才女,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蕭紅認為的黃金時代是這樣的:

1936年11月,日本,有一天夜裡,月光從窗子流進來,蕭紅給蕭軍寫信:“窗上灑滿著白月的當兒,我願意關了燈,坐下來沉默一些時候,就在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鐘似的來到我的心上: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此刻......自由和舒適,平靜和安閒,經濟一點也不壓迫,這真是黃金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