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區簡介

牧野區

牧野區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位於新鄉市市區中北部,東西橫穿整個新鄉市區。牧野區轄7個街道、轄區人口33萬(2016年)、總面積80平方千米。2017年牧野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5.8億元。

牧野區古屬冀州,商湯時期為京畿之地。境內遺存有春秋時期衛國賢人蘧伯玉故居和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以及太公廟、興國寺等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新鄉市第四區,1955年更名為郊區,1959年改公社,1966年復置郊區。

1996年,郊區位於新鄉市區四周,面積89.2平方千米,轄王村1鎮,平原、牧野2鄉。區政府駐北幹中路。

牧野區簡介

牧野區在新鄉市的位置

2003年12月25日,國務院批准同意新鄉市郊區更名為牧野區。將紅旗區的東干道、北幹道、榮校路、花園4個街道和原新華區的新輝路、衛北2個街道劃歸牧野區管轄;將新鄉縣洪門鎮的定國、呂村、堡上、孫村、東聶莊、秦莊6個村劃歸牧野區管轄。將原郊區平原鄉的孟營一村、孟營二村、孟營三村、城關、東關、駱駝灣、馬小營、張莊、段村、留莊營、飲馬口、西馬小營、臧營13個村劃歸紅旗區管轄。將原郊區的平原鄉(不含孟營一村、孟營二村、孟營三村、城關、東關、駱駝灣、馬小營、張莊、段村、留莊營、飲馬口、西馬小營、臧營13個村)劃歸衛濱區管轄。調整後,牧野區轄和平路、東干道、北幹道、榮校路、花園、新輝路、衛北7個街道和王村鎮、牧野鄉。區人民政府駐學院路。

2004年2月區劃調整後更名為牧野區。

2004年,牧野區轄東干道、北幹道、花園、榮校路、新輝路、衛北、和平路7個街道和王村鎮、牧野鄉,共57個行政村和34個社區。

行政區劃

截止2017年末,牧野區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2個鎮。

7個街道:東干道辦事處、榮校路辦事處、北幹道辦事處、花園辦事處、衛北辦事處、新輝路辦事處、和平路辦事處;

2個鎮:王村鎮、牧野鎮。

區政府駐榮校路街道學院路。 [2]

街道轄區東干道街道河師大社區、建設東段社區、東風路社區、和平路北段社區、雙崗路東社區、東干道北段社區、雙崗路西社區榮校路街道中原路社區、二十二所社區、榮校路社區北幹道街道清和苑社區、風雲社區、豫新社區、工人街社區、壇後社區花園街道羅莊街社區、釣魚臺社區、金龍社區、西和園社區衛北街道幹南社區、幹北社區、新電社區新輝路街道北幹道南社區、北幹道北社區、新輝北街社區、西幹道社區、西段社區和平路街道中原社區、秦莊村、聶莊村、定國村、呂村、堡上村、孫莊村、韓光屯村、卜奇屯村、東曲裡村等王村鎮牛村社區、李莊村、大里村、尚灣村、窯場村、小裡村、高灣村、西王村、慄屯村、馬莊村、西冀場村等牧野鎮天太社區、西牧村、東牧村、新牧村、尚村、十里鋪村、豐樂裡村、前河頭村、後河頭村、臨清店村等參考資料: [2]

人口

1996年,郊區(牧野區前身)人口22.3萬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郊區(牧野區前身)轄王村1鎮,平原、牧野2鄉,總人口141856人,其中:王村鎮30467人、平原鄉53705人、牧野鄉57684人。

2004年,牧野區總人口2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26萬人,農業人口7.26萬人。

截止2016年,牧野區人口為33萬。 [1]

位置境域

位置

牧野區位於河南省北部、新鄉市市區中北部。總面積80平方千米。

氣候

衛濱區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秋涼春早,歷年平均氣溫14℃。7月最熱,平均27.3°C ;1月最冷,平均0.2°C ;年平均降水量573.4毫米,無霜期220天,2012年日照時間約2400小時。 [3]

經濟概況

綜述

2004年,牧野區實現生產總值95587萬元,比2003年增長1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640萬元,增長0.6%;第二產業增加值66479萬元,增長18.6%;第三產業增加值16468萬元,增長8.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366萬元,一般預算支出9447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483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9元。

2005年,牧野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27億元,較上年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15億元,較上年增長54.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423 萬元,按可比口徑較上年增長28.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4256元,較上年增長10%。

2006年,牧野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2.5億元,較上年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9億元,較上年增長71.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6億元,較上年增長26%;工業總產值完成48.6億元、增加值12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60%、37%;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4685元,較上年增長10%。連續多年居新鄉市首位。

2010年,牧野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1億元,增長1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0207萬元,增長38.3%,增幅居新鄉市第一;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7億元,增長55.6%,增幅居新鄉市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02元,增長18.1%。

2017年牧野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65.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66.8億元。全年千萬元以上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03.3億元。突出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產業體系更趨合理,工業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 [4]

第一產業

牧野區進行農業產品結構調整,以無公害和綠色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化格局。牧野區蔬菜種植面積2214公頃,擁有各類特色品種30餘個,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6個,蔬菜產量達到1.52億公斤。現有奶牛養殖小區3個,生豬規模養殖場25個,無公害畜產品認證企業18家。牧野區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6家,農業專業合作社達到21家。2010年牧野區涉農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0億元,實現利稅2億元。

第二產業

牧野區以形成了電池

牧野區簡介

牧野區

電源、車輛及汽車零部件兩大特色產業和輕鋼結構及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包裝印刷、白色家電四大支柱產業。2010年,牧野區工業總產值完成150億元,增長3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103.6億元,增長30%,增加值完成23.5億元,增長30.1%,實現利潤5.6億元,增長50%;兩大特色產業和四大支柱產業佔牧野區工業經濟比重達到60%。積極申報各類科技項目。牧野區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達到10家,總數位居新鄉市前列;爭取國家和省、市科技項目10個;省名牌產品達到8個、省優質產品達到12個。牧野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

2010年,兩個產業集聚區入園企業達到190餘家,完成工業總產值90.3億元,增長117%,實現利稅6.7億元,增長219%。牧野轄區內有新飛集團、河南環宇集團、七五五廠、七六〇廠等大型企業。

第三產業

牧野區圍繞商貿中心、特色街區、專業市場、現代物流等多種業態謀劃現代服務業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精品房地產、貨運物流、商貿服務業等為重點的服務業發展新格局。文化宮城市綜合體、綠都塞納春天、金宸國際、太陽城、維多利亞城、古龍市場、貨運東站、勝利物流、水產品大世界二期、茹崗農產品配送中心等一批三產項目進展順利。2010年,牧野區服務業增加值完成4.1億元,增長2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牧野區境內擁

牧野區簡介

有河南師範大學、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

截至2010年共有10個項目列入省、市科技計劃,其中省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2個。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兩基"成果得到鞏固提高,改善辦學條件,全部消除D級危房,信息技術教育走在新鄉市前列。

社會保障

截至2008年,建成區、鄉(辦)、社區三級再就業工作體系和服務平臺。開發就業崗位1.64萬個,新增就業人員10568人。社會保障覆蓋面繼續擴大,"兩個確保"得到加強,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首個基層社區勞動保障網站開通2004年2月25日,該區東干道辦事處建東社區開通了全省第一個基層社區勞動保障網站。該網站與河南省勞動保障網實現互動鏈接,使求職和用人單位真正享受到"一點登陸、多點查詢、就近服務"的便利。

歷史文化

興國寺

西牧村興國寺,位於牧野區牧野鄉西牧村南。始建年代失考,明萬曆年間重建,清代重修。山門、廂房已改建,現存正殿一座,座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大殿為四梁八柱木質疊架而起的磚木結構,硬山捲棚式綠色琉璃筒瓦頂,屋脊上有脊飾。寺內有明碑1通,記"縣碑牧村周武王伐商之所。"另有明磚砌水井1口。 1961年被新鄉市人民委員會公佈為新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比干廟

比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因進諫而遭剖

牧野區簡介

比干廟

心的忠臣,是歷代為官的榜樣,比干廟也受到歷朝統治者的重視而多次修繕,現存的比干廟建築群多為明孝宗皇帝所建。佔地 113000平方米,主體建築有照壁、山門、二門、木坊、碑廊、拜殿、大殿、石坊、配殿、墓碑亭等,鱗次櫛比,各具特色,四周朱牆環圍,古柏交柯,碑碣林立,比干廟前方有比干雕像、神道、牌坊等,廟內的"開心柏、板柏、平冠柏、龍鳳柏"為世間罕見,被稱為書法寶庫的古建碑廊裡的北魏孝文帝碑,唐太宗貞觀碑及大殿前的乾隆御碑等也都是稀世珍品,還有"沒心菜、天葬墓、孔子劍刻碑"為世間三絕,比干廟還有許多美好動人的傳說。 [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