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減產,國際油價大跌,OPEC會議能改變未來市場大環境嗎?你怎麼看?

獨狼


OPEC會議減產必然對國際原油價格形成利好,促使國際油價上漲,但是能否徹底扭轉原油價格下跌的趨勢,有待時間的進一步考證!

雖說OPEC最終達成減產120萬桶/日,為期六個月的減產協議,但是談判的過程中也充滿了坎坷與無奈!

首先,做為OPEC老牌成員國的卡塔爾突然宣佈明年1月份起“退群”,專業做天然氣開採及外銷工作。這不僅會影響OPEC組織的穩定性,更會對國際能源供應佈局產生深刻的影響!

第二,美國頁岩油產量激增,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日產能達到了1120萬桶。美國已經從原油消費國轉變成為出口國,出口量已增至320萬桶/日。這會進一步蠶食國際原油供應市場的份額,對於OPEC及俄羅斯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第三,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再加個世界各國都在極力發展並推廣新能源產業,對於石油的需求量有所減少!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已經提出2030年減少、甚至杜絕燃氣汽車的使用,而一旦需求持續降低,有可能會引發OPEC產油國進一步減產,以維持油價穩定,未來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還會面臨諸多變化!

第四,伊朗受到美國經濟制裁,且前幾天美國的約翰•斯塔尼斯號航母編隊已經開往波斯灣海域,試圖全面封鎖伊朗的石油出口海上通路。如此一來,必定會迎來伊朗強烈的反擊,進一步加劇中東地區混亂的局勢!如果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全球石油供應出現“中斷”,國際原油價格必然會迎來新一輪的暴漲!

OPEC減產,旨在保持油價穩重有升,並不期望國際油價過高

OPEC大部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對於原油出口高度依賴,而過高的油價必然會使得歐美及亞洲主要需求國會加大力度、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一旦產業技術發展成熟,必然就會大幅度減少對於石油的需求。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OPEC減產的主要目的在於維持原油價格的相對穩定,而不是去片面地追求高油價!這也正是很多OPEC成員國一開始拒絕減產的初衷所在!

總之,OPEC+會議的減產,對於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十分有限,並不能帶來油價的持續上漲!僅指望通過減產,提振油價的想法過於簡單,從近兩天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震盪、小幅上漲的走勢中就可略見一斑!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俄羅斯率先減產做出犧牲,抑制油價繼續下跌。是對特朗普石油政策的抵制,效果有。但作用不是很大,我們知道世界五大產油國,美國,沙特,俄羅斯,伊朗和墨西哥。日產量最多是美國接近1130桶/日,俄沙不相上下。美沙不限產,加上沙特國是歐佩國的主導國家。石油結算大多用美元,美國又主導油價。因此,世界油價升降的主導權在美沙手裡。俄羅斯對油價主導權力有限。俄羅斯率先限產,說明俄美開始在石油領域的戰爭正式打響。

歐佩克有14個成員國,卡塔爾近日退出。14國石油儲量佔全球72%,可日產量佔42%多點。

歐佩克內部矛盾越來越多,分為親美和親俄兩派。儲量目前最多的委內瑞拉被美國幹爬了,作用很小。量產和儲量均排行為靠前的伊朗被美國追殺,沙特國主導的歐佩克權威正在江河日下。所以,歐佩克對全球油價的影響力正在衰退,對油價走勢沒有太大作用。


何由之


改變市場大環境?基本不太可能,這不是OPEC首次召開減產會議。

1、 OPEC曾召開過減產會議

記不清是15年還是16年,國際油價跌至30美元低點時,OPEC也召開過減產會議,當時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也決定減產。隨後,國際原油價格經歷了數年的時間,才從30美元附近反彈回70美元附近。

而當時國際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也是供應過剩,現如今,國際油價又因供應過剩問題持續下跌,OPEC不得不再次召開會議延長減產。

雖然國際油價在未來幾個月可能因減產止跌反彈,但供應過剩問題依舊存在,市場大環境想要改變難上加難。

2、美國頁岩油產量持續增加

產油國不只有OPEC、俄羅斯等國,還有一大鱷“美國”。美國EIA庫存數據顯示,美原油庫存已連續幾周增長,也就導致OPEC減產緩解供應過剩,美國頁岩油持續增產加重供應過剩。

而關鍵的是,每次減產計劃,美國都是不參加的,而國際油價又是以美元為定價單位,美元的波動直接影響國際油價。美國可以不在乎國際油價高低與否,保持增產幅度,但OPEC產油國不行,因原油出口直接影響產油國收益高低。

簡單來理解,便是美國可以拖死OPEC和俄羅斯等產油國,但OPEC卻不行。所以,也就回到上面說的,OPEC會議改變不了未來大環境,本輪減產過後,供應過剩有可能再度席捲油市。

備註:歡迎關注財經孟,相互交流意見。


財經孟




截至今日,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收高,但盤中呈現出大起大落的景象。今日得知OPEC+最終已達成減產協議,但超過市場預期的100萬桶/日,減產120萬桶/日。雖然協議達成,但是減產執行率有待觀察,另外,美國原油產能亦在同時擴張,也加深了未來油價的不確定性。市場傳言,卡塔爾、伊拉克等產油國也在考慮退出OPEC,這會不會影響OPEC國家地緣安全穩定以及加深原油市場價格動盪也有待市場檢驗。雖然卡塔爾、伊拉克在OPEC組織原油產量佔比不高,但對於市場預期影響也不能小覷。



首先,全球經濟進入下行通道,需求端萎縮。

在全球產能轉換、經濟結構調整的階段,油價的需求結構調整將是常態化的。企業需求不旺盛,產能過剩,勢必減少石油需求。國內,像汽車產業,從製造到銷售全產業鏈,目前都呈現出了供應過剩導致的價格銷量雙跌態勢。但是,石油供應依然沒有明顯下滑,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原油儲備及石油美元需求所致。從供求角度看,OPEC、俄羅斯石油減產,短期有利於投資者恢復信心,有助油價企穩,但是石油作為全球戰略資源,亦是美元霸權根基,中長期看國際油價前景依然不明。


其次,雖然貿易戰談判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美國的全球霸權主義卻未停下腳步。

未來全球經濟動盪將持續,那麼國際油價就不可能獨善其身。OPEC通過市場的手段調控油價,但美國卻可以調控市場,短期油價波動是市場調控手段“治標不治本”的直接表現。


另外,美國原油儲備亦會對OPEC的市場調控行為產生影響。

不過是助推還是價格對沖,其結果需符合美國的全球利益預期(這裡不發散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新能源的有效利用、石油美元面對的新挑戰以及它的對策、全球經濟發展預期等是油價長期看漲、看跌的根本要素。



蝸牛財智


今天才收到邀請,不知道有沒有過時。

講講個人的觀點吧,首先歐佩克會議已經結束,約定減產共計120萬桶/日,超出了此前預期的80-100萬桶/日,所以上週五原油大幅上漲。但並不是當下就減產,而是要等到明年才開始,那麼當前的產量以及之前的庫存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所以週五的後半夜也是週六凌晨,原油又從54回到了52附近。重新回到箱體盤整的區間。

個人分析,原油短期將會有回調上漲,所以短期內,可以逢低做多。但原油直接從現在價位就開啟上漲的趨勢行情還沒有出現,原油或將會下探45-48美元區間,殺散戶多頭,密切關注機構的淨多頭和淨空頭持倉量吧。如果給到45-48區間,可開始佈局多單了。


丶天道無情


這是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今年由於貿易戰,使各大經濟體紛紛進入增長週期性放緩,特別是第三季度以來,各工業製造業大國,經濟普遍性不及預期,德國等國三季度增長不足1%,下降非常明顯,工業性大國均是如此,那會影響到能源的需求量減少。在加上法國黃背心運動一鬧騰,法國經濟也會放緩增長速度。

由於經濟增長速度放慢腳步,石油能源那消費必然減少,石油庫存必定增加,這就顯石油產能相對過剩,價格自然回落下去了。

由於越是需求減少,當石油價格回落後,各產油國又想保證收益不變,紛紛想多賣油,因此歐佩克成員國之間矛盾就開始了。

誰願意去減產,去犧牲自己的利益,即使俄羅斯減產,那世界石油依然是需求疲軟,導致了價格不斷走底。

世界經濟大氣候不好,供需必然會失衡,產大於需求量,價格自然就會降低了。


隨雨飄渺


石油市場自特朗普制裁伊朗伊始,就註定不會平靜,當然作為石油美元霸權的實際操縱者,美國樂見石油價格大起大落。

周所周知,伊朗石油出口,現在俄羅斯佔有相當大的份額,作為資源型國家,伊朗在美國製裁圍堵下,只有低價出售石油。俄羅斯和伊朗簽署有石油換商品協議,既俄羅斯可以通過向伊朗出售商品換來伊朗的低價石油,所以在石油價格低迷期,俄羅斯可以停產自己的石油生產,也能滿足俄羅斯石油客戶的需求,當然也有利可圖。

至於石油組織商議減產來提升石油價格,俄羅斯都無所謂,因為伊朗可以向俄羅斯提供充足的石油貨源。俄羅斯的石油利益並沒有受到損失。

不過,一心只想整垮伊朗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定是堅決反對減產石油提高價格的。因為一旦石油價格在高價位運行,伊朗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就不可動搖,美國利用制裁讓伊朗臣服的想法就不能成功。

所以俄羅斯減產對石油價格影響不大,相對的國際會議也對石油價格影響不大,真正影響石油價格的還是幕後操縱手。


詩人的眼睛83314


首先國際油價的下跌肯定不是俄羅斯減產導致的,因為俄羅斯作為能源供應大國,她的減產應該導致油價上漲才對。個人認為,是俄羅斯提前預測到了國際油價要下跌,所以她提前減產。其它OPEC國家也感覺到了國際油價下調的必然趨勢,所以召開會議商量一起減產,國際原油供應總量下降,自然會平衡市場供需關係,穩定全球油價。


老盧談古論今


俄羅斯減產目的就是就是想提升油價,提升經濟水平,但如今美國的力量也不容小視,石油產量在大幅攀升並出口!美國和俄羅斯的不和必將使美國從石油上下手來打壓俄羅斯,因為軍事選擇是愚蠢的行為!這樣一來俄羅斯減產提升油價的行為或許會變為空談!歐佩克此時開會無外乎研究石油減產問題,因為他們覺得油價太低了,還想回歸暴利時代,但問題沒那麼簡單,美國以及俄羅斯和中國都會影響油價的因素!


秀才神評


石油做為一次性的消費能源,由於它在世界各國及國際間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石油價格的任何蛛絲馬跡變動,不論是對石油生產國和石油消費國來說,都變得至關重要和舉世矚目。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決定石油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油市的供需平衡關係,如果需供大於求,說明增長乏力,出現放緩跡象,自然是油價低迷,如果供不應求,說明經濟增長勢求強勁,需求旺盛,自然是價格不斷上漲

11月29日的國際油價從電子盤的50.58美元,剛剛開盤30分鐘,便跌穿50美元的市場心理關口,上演"過山車"般的驚險劇情,自然是市場需求降低,經濟增長放緩的信號。如世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了中美歐三大經濟體的增長預期,以及市場對美國經濟復甦放緩釋放出的恐慌情緒,以及對國債將要突破萬億美美元的擔憂。

然而,從經濟學的角度也並不能全部解釋石油價格的正常波動曲線,因為美國世界的油價漲跌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油價曾經達到36.8美元的高位,隨後因需求放緩,使油價不斷放緩。在兩伊戰爭期間,為了維持油價的相對高位,在1981年至1985年間,雖然沙特自願放棄3/4的生產配額,其產量從1030桶削減為360萬桶,但是沙特的努力效果卻不理想,價格依然大跌25.%,到1985年時跌至27.6美元水平。在減產保價失敗和市場流失配額的雙重壓力下,放棄了減產策略。沙特在1985年7月宣佈產量並以低價配售,奪回沙特失去市場份額,因此油價跌至14.4美元的低位。

而當時的沙特之所以放棄減產措施,除了利好自身的因以外,還有另外二個因素,就是希望通過低油價打擊伊朗的經濟,逼迫伊朗接受與伊拉克的停火協議。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美伊兩國的特殊關係因素,當時的美國里根政府授意沙特增加產量打壓油價,而美國這麼做的好處在於,一方面是利好美國的經濟,一方面還能打壓蘇聯的經濟。

如果我們從時空穿越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否可以發現這麼驚人的一幕,今天的俄羅斯和伊朗的關係是否和三十年前的蘇聯和伊朗相似,伊朗和俄羅斯還是同樣嚴重依賴口油收入,美國依然同樣和俄羅斯與伊朗保持著嚴重的對立和衝突。

當然,這次國際油價跌穿"心理關口"還是和沙特有重要因素關係的!

2018年的油價大幅上揚,主要得益於中美經濟的亮眼復甦表現,以及歐佩克和俄羅斯協調減產,和石油庫存的減少有著一定的關係,使布倫特原油價格創下今年新高。但是隨著世界經濟放緩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面對不斷走低的油價時,沙特可以用言行不一來形容。由於受卡舒克案件影響,迫於美國低油價壓力的沙特在號召歐佩克成員國減產時,自己的產量卻不降反增,達到日產1100萬桶的新高。

然而沙特出於自身的經濟需求,以及滿足於國內開支計劃和國際支出原因,所以在美國反對高油價的呼籲下,沙特還是積極努力促成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包括俄羅斯25國在內的非歐佩克成員國,12月7日在維也納召開石油減產會議。因此在歐佩克實際領導人沙特積極努力下,經過二天艱苦的談判,25個主要產油國終於達成了一項減產協議,15個歐佩克國家減產80萬桶,非歐佩克產油國減產40萬桶。俄羅斯宣佈原油日產量減少13萬桶,沙特減產50萬桶,產量降到1020萬桶。在此之前的12月7日,受(歐佩克十)減產消息的影響,布倫特原油價格達到了63美元,比6日漲了2.98美元。

不可否認,雖然減產刺激了油價上升的空間。但是這次歐佩克的減產會議未必能改變未來市場的大環境,還是要取決於以下幾點。

一:世界的經濟表現。

二:美國對俄伊的戰略。

三:沙特是否能抗住美國低油價的壓力。

而特朗普之所以這麼堅持低油價,主要原因是,“油價一上漲,就要引發通貨膨脹,而美國一出現通脹預期,美聯儲就要加息,可美聯儲一加息,就要影響美國的出口和抑制國內的消費需求,而這種結果一旦出現,便要使美國經濟放緩,而美國經濟放緩,就如要特朗普命一樣,因為那將有許多麻煩在等著他,如彈劾,通俄門調查等等困境便會齊涮涮向他壓來,因此他無法忍受這種要命的結果。所以油價一高出他的心理預期,他便要憤怒和咆哮不止,便要發推特,直到他滿意為止。

所以綜合上述原因,歐佩克能改變未來市場的大環境希望是極低的,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卡塔爾已經退出歐佩克,做為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的伊拉克也是"缺錢,再加上美國巖頁油出口等原因,都在影響著歐佩克的地位和作用的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