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不杀了李渊?

历史的荒野


李渊对于李世民来说不仅是父亲也是皇帝,弑君和弑父在古代都是大逆不道之罪,李世民虽然有胆量杀了兄弟全家但是弑父他恐怕没这个胆子,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完全没必要杀了李渊。


我们先来看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和李渊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支持李建成的齐王李元吉,李世民本着斩草不留根的想法又残忍的杀害了他们的十一个子嗣,不得不说李世民确实有作为帝王的果断。

历史上记载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李渊正在宫内泛舟,当身披铠甲手握长矛的尉迟恭上前禀告“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李渊竟然无动于衷,当众臣推荐李世民为太子时李渊竟然说“善!此吾之夙心也。”,这完全不是一个父亲在丧子之后的正常表现。

众所周知李世民篡改历史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所以我们几乎可以断言,李世民在这段历史上做了手脚。

玄武门之变后本来已经大权在握的李世民彻底扫清了障碍,毫无悬念的被立为太子,政变发生仅十天后李渊就表示“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李渊退位后当了九年的太上皇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岁。

李渊的太上皇生活从历史上看还是不错的,六十多岁高龄又生育了几个子女,但是李渊的行动还是受到了限制,在历史记载中李渊除了偶尔出席一些宴会之外几乎从未离开皇宫,虽然尊为太上皇但是等同于被软禁。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大权在握,年逾花甲的李渊虽然贵为帝王但是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资本,只能任人摆布,对于李世民来说李渊不但不是威胁,反而可以为自己在玄武门之变中的所作所为进行开脱,所以根本没必要将李渊除掉。


一点点历史


众所周知,玄武门之变以秦王的彻底胜利而告终,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那么为什么留下了自己的老子李渊呢?主要是为政权的平稳过渡,为自己被立为太子与登上九五至尊留个好名声。


1.李渊现场妥协,稳定了局势,否则,一定会死在敌军之中.了

玄武门喋血后,凶神恶煞般的尉迟恭(后来做了门神就是这爷)披甲执锐,带领武装力量闯进后宫来见李渊,在陈述了事变经过后,李渊深知四个儿子已去了三个(三儿子玄霸早走了),精神已经跨了下去,而凶神尉迟能进后宫,说明抵抗已经无望,因而作了妥协,主动让步.如果下令顽抗到底肯定是另一番情形。

2.李渊见风使舵的本领起了作用.

政治高手李渊主动提出立李世民为太子,而这就是李世民政变要达到的目的.愿望实现了,没有必要让天下恐惶, 杀李渊会引起社会动荡,流血成河也是秦王不愿意看到的.

3.最大的和根本原因,在于李世民是杰出的政治家,政治头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渊态度作了转变后,李世民的随机应变能力突出地表现了出来,他含泪"吮上乳"以表示亲昵,把自己的被逼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另一层意义,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秦王如果是太子的话,一定会孝顺老爸,这一箭双雕之举,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此高超的政治手段已经预示,秦王不同凡响,以后亲手开创了"贞观之治"就是证明.



所以李世民不杀李渊实为彰显自己孝顺的形象以网罗天下人心,对今后政权的平稳过渡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希望星晨58298869


首先,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已经铲除了成为储君的障碍。

李渊在称帝前有有五个儿子,其中老三李元霸早夭,老五李智云在李渊太原起兵被朝廷所杀,年仅14岁。

剩余的三个嫡子便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四子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成为太子已经顺理成章,而且四弟李元吉也一并被杀,也没有了潜在的危险。

这个时候他完全没有必要再杀死李渊。

其次,杀死李渊等同弑父篡位,他的皇位将失去合法性面临谴责甚至是讨伐。

在古代弑君弑父都是灭绝人伦的大罪,这不仅将成为他不可抹去的人生污点,更将给不服者以口实,李氏家族其他人甚至是原本臣服大唐的人都有可能以此位借口兴兵讨伐李世民,大唐将陷入分裂甚至是灭亡,得不偿失。

以李世民的精明以及手下那些名臣的才智,弑父的事情是万万不能做的。

最后、李世民羽翼已经丰满,掌握了实权,李渊已经被架空。

在和李建成争斗的过程中,李世民的身边就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将,实力足以和太子集团相抗衡。现在太子被杀,李世民集团基本上掌控了朝堂,李渊失去了实权。这也是李渊为什么很快宣布退位的原因。这时再杀老爸,除非李世民疯了。


微史春秋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真正的意图是李渊,而非李建成,只不过如果要逼李渊禅让,必先除掉李建成,李世民真正的意图是逼李渊退位,传位于他,所以他不愿背一个弑君杀父的骂名这是一,李渊在位期间,多施仁德,民心是归附的,大臣是支持的,李世民若弑君,必将为天下所不容,这是二,李渊也是聪明之人,知道李世民杀了李建成玩,又带着尉迟恭来逼宫,意图已经很明显,不让位又能怎么样,而且当时李渊很可能已经被尉迟恭软禁,已经没有话语权了,这是三,李世民在唐朝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很有威望,李渊估计也有传位于他的想法,虽然一开始没有立他为太子,在这群,李建成和李元吉伊斯特,他就只剩李世民一个儿子,事已至此,不给他难道还给外人么?这是四,所以李世民无论是基于情理,还是基于当时的情况,没有杀李渊的必要,而且,我想如果李渊不同意禅位于李世民,也只会被李世民软禁,然后假传圣旨,不会杀他的。


喜欢历史的学生


一、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干掉老大、老四,又派尉迟恭这个门神挟持了父皇李渊!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亲手射死李建成,尉迟恭射死李元吉,建成的干将冯翊、冯立,齐王府的薛万彻带着二千多人,正在攻打大门。大力士张公瑾一个人用身子顶着门,外面的人没能攻进来。守卫玄武门的敬君弘、吕世衡战死。东宫、齐王的士兵又要去攻打秦王府,形势火烧眉毛时,尉迟恭拎出了建成、元吉脑袋,大喊:奉旨讨伐二贼,这是他们的人头,你们还为谁卖命?两府官兵一见就一哄而散。

李家三兄弟肉搏时,李渊正带着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尉迟恭全身披挂从岸边赶去,自报家门,直言:太子、齐王叛乱。已被秦王杀死了。秦王恐惊动陛下,特地派臣来护驾。



历史上的尉迟恭可不是老大粗,他举重若轻又举轻若重,论武的他马槊纵横天下,论文的他政治上极为敏感、下手极为老辣。他这番话话中有话,秦王没接到你的旨意,已自作主张杀掉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我通报给陛下,只不过给您点面子,你要不老实,您老就会步建成、元吉后尘,您老是明白人,您老看着办吧!您老如果不老实,我护驾立马变成绑架,您老的皇宫包括您老的这把骨头都捏在秦王和我手中!

二、李渊识时务,主动交权,秦王无需下杀手。

皇帝李渊和大臣裴寂、萧瑀、陈叔达等都已成最高级人质,他们都心照不宣,很识时务。尤其是李渊,三个成年儿子建成、元吉已死,何况世民功高盖世,不如交权,安度晚年吧!李渊和近臣们紧急磋商,决定立世民为太子。尉迟恭有条不紊:外面还没有完全平静,请陛下降旨,要各路军队接受秦王指挥。高祖乖乖照办。三天后,世民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当年八月,李渊又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彻底完成皇权交接。

三、在李渊服软情况下,世民再个杀手,就会使他的上位缺少合法性。

世民狠下杀手,已干掉哥哥、弟弟、十几个侄子。如无必要,他再弑父弑君,舆论对他不利。

世民杀太子、杀齐王,可以假借父皇的名义。父皇服软,成了自己的“提线木偶",正好使自己杀兄杀弟的恶行合法化,何必再弑君父?君父已在自己掌控之中,再弑君,就会使自己登基无法合法化!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又有房谋杜断,怎会下次蠢招,授人话柄呢?

四、毋庸置疑:如李渊不识事务,世民定会送他去见儿子建成、元吉。

如果李渊硬扛到底,世民已然两手沾满兄弟、侄子的鲜血,决不会手软少沾父亲一人的鲜血!在皇冠皇权面前,什么父子之情、兄弟之谊还不如一张擦屁股纸啊!当然,李世民决不会用宝剑,软禁几天,再弄个什么沉船事件之类的,让李渊不见血,成个失足老头就功德圆满!

您瞧!父亲李渊抚摸着世民的头,世民重回哺乳期,吮吸父皇的乳头,一组假的不能再假的恶心父子情深镜头!唯一真实的镜头是世民禁不住嚎啕大哭,他才暗自庆幸自己下手狠、下手快,终于先射死了建成、元吉,他在为杀死兄、弟、十几个侄子缓解心里压力!


苍茫大地顾炜斌


这个问题实在问得好笑,正确的提问应该是李渊为什么不杀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个被当代无限高估的偶像,实际在他有生之年,一直是以弱者形象出现的。

尉迟恭敢在宴会上出拳打魏征,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魏征敢于在朝堂上公开顶撞他,从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只敢回去在皇后面前发脾气;袁天罡和李淳风,敢公开诅咒李唐即将失去江山,不把他放在眼里……

他是皇上时,别人不怕他杀人;他是皇子时,他爹反而怕他杀爹?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兄弟后,根本不敢当面见爹。你知道窝囊的他去了哪里吗?他闯进李元吉寝宫,把弟妇睡了,蒙头呼呼大睡等死。李渊欲哭无泪,只是后继无人,只得让他胡闹了


学问发明家


李世民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得来的,李渊也成为了唐朝第一个太上皇,第二个太上皇是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的龙椅是直接被“扔掉”的。不过唐肃宗曾经想杀过唐明皇,但最终没得逞。

李世民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我相信在他兵变之时是不会有想杀过李渊的想法。李世民的确是逼宫才能得到皇位的,但是那时的唐皇子中我想也就李世民能够坐得稳这个皇位。

李渊是被逼的 ,他也懂得退步,禅让给李世民。李世民识时务且知谋略。

一方面他是自己的父亲,已经杀了自己哥哥了,岂还有弑君杀父之理,他也能够想到若是这样,后人的口诛笔伐恐怕要把自己骂死;

二来李渊并没有和李世民有过过节,说好听点父子情深嘛;

第三就是有李渊在,他能够震住一些开国功臣。而且当时政权刚安定,不易有太多的骚动;

最后就是李渊已经禅位了,李世民是不会做背信弃义的小人的;

李世民深谋远虑是不会做些愚蠢的事情来的,而且咱们在看演义小说中李世民竟然也是被逼的。虽然真正来看,从当时来说他的确是篡位夺权的。幸好从整个历史来看,李世民是个明君,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础。

如若真的没有他的兵变,大唐盛世不知会不会出现呢?


南窗问秋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不杀了李渊?

首要原因:是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即正统论。……不能弑君弑父篡位……

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又逼父禅让,继位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位杰出的帝王,富有韬略,精于权术,并且开创了二十多年的我国帝制时代少有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为唐朝繁盛奠定了基础。

作为雄才大略,审时度势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如何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已经内禅,让位于他的父王呢,弑君弑父与弑兄杀弟,那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嘛!

当然,如果需要,相信唐太宗李世民也会毫不手软地弑君弑父滴!

其次,唐太宗李世民,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

既有能力发动玄武门兵变,在掌握最高统治权力之后,更自然有能力防止其父李渊东山再起……这是李世民没有杀掉其父李渊的最重要的原因……

同时,李渊在禅让于李世民之后,更是不得不识时务者为俊杰,尽情地享受当太上皇的乐趣……上演了父慈子孝,跪而上乳,嚎恸戚天的场面……

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已经继承皇位,完全掌控全局的情况之下,根本就没有必要杀掉其父李渊……





逛一逛3


这是弑父啊。

李世民是个什么人,是一个非常注重别人对自身评价的一位皇帝,所以他才开了看皇帝起居注的先例。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里,孝道是人们所格外重视的一个传统,所以许多的君王都“以孝治国”向臣民们传递着要尊敬君父的信息。试想,如果李世民杀了自己的父亲,后人会如何看待他?他的臣民会如何看待他?



另外,就算是李渊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也没有什么理由去怪自己的父亲,毕竟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而尽管李世民战功赫赫,为李家天下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规矩就是规矩,只要李建成没范什么大错误,李渊也没有理由去废了他而去立李世民为太子。

再者,李世民心里也清楚,因为有了隋文帝杨坚废杨勇立杨广的前车之鉴,李渊在心中对这种事情也是有阴影的,李渊担心李世民会成为第二个杨广。不过,从历史的轨迹来看,李世民确实没有成为第二个杨广,顶多是提前抢了老爹的皇位吧。(关于杨广有没有弑父,现在还没有定论,只能是猜测。)

另外,李世民也没必要去杀自己的爹了,因为他已经在宣武门事变中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了,李渊的儿子就这么多,而且李世民本就是众儿子中最有能力的,所以他不担心老爹会怎样,难道让其他人来坐这个皇位,相信李渊也没这么大方吧。



就算是李渊对这个残害手足的儿子非常失望,可是,都到了那个关头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李渊还能怎么办呐,儿子手头上要兵有兵要将有将,万一惹得这李世民不高兴了,尽管不会杀了自己,可是也会给自己一点小鞋吧。干脆把皇位给他吧,反正如果没有李世民,李渊也可能得不到这个皇位,也许这便是天意吧。

这才有了斐济等人劝说把皇位直接给李世民得了,然后李渊说:“善!此亦吾之夙志也。” 然后下令把李世民招来,抚着他说:“近日已来,几有投杼之惑。” 李世民放声大哭,“哀号久之”。

一切都是这么顺理成章,而李世民又有什么理由去杀自己的父亲呢?


妙龄老翁


现代社会,你偷偷搞事故整死你哥哥弟弟,独吞家产,还要搞死你岁数很大的爹? 小编你怕是傻吧?第一次骂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