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勇校尉
二戰德國戰敗的確是希特勒的錯。誰叫你有事沒事去打蘇聯,沒事去打英國、法國,誰叫你發動二戰。所以作為德國的最高領導人竟然發動二戰,那麼二戰的失敗也必須由他來承擔。
不過曼斯坦因將所有責任都推給希特勒就稍微有點過了。要知道在閃擊西歐的時候。國防軍的高級將領們都不怎麼認可曼斯坦因以裝甲部隊從阿登山區突破英法的防線這一個戰法,他們仍然沿用一戰時期施裡芬的“右勾拳”戰法,但是唯獨希特勒慧眼識金大力支持曼斯坦因以及古德里安的做法,從而保證了德國在西歐戰事上的順風順水。
所以在進攻蘇聯之前,德國國防軍的許多將領們對希特勒還是很佩服的。哪怕就在進攻蘇聯前期希特勒都經常聽取國防軍將領們的意見。不過從1942年的冬季作戰開始後希特勒開始變得“昏庸”起來,特別是在庫爾斯克會戰時,希特勒一直要求等兵力全部聚集以及等待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投入戰鬥才開始發動“堡壘計劃”,而曼斯坦因則希望在蘇軍防線還沒建立起來時突擊蘇聯的防線,但是同樣的德國的兵力也並沒有完全聚集。就從此之後,希特勒就頻繁的干預,做出了現在看起來是錯誤的決定。所以戰後許多將領甩鍋給希特勒,反正他已經死了,你也死無對證了,想怎麼說還不得看你自己咯。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在整個二戰裡,希特勒下達的命令很多,其中肯定有些命令確實是錯誤的,但是有些命令未必是錯誤的。
比如先打基輔再打莫斯科,有意見認為這錯失了攻打莫斯科的時機,但是換個角度來說,基輔不先打的話,側翼有幾十萬蘇軍,德軍也未必能集中力量攻擊莫斯科。這一點一直有爭議,哪個方案更正確,也不好定論。並不能說先打基輔再打莫斯科失敗了,那麼先打莫斯科再打基輔就一定能勝利。
有些則純粹是亂扣帽子,比如敦刻爾克,戰後一大批將領回憶是希特勒下令停止進攻的。但是卻沒人說這是因為A集團軍的龍德施泰德將軍先提出的,而龍德施泰德提出這一建議是因為掩護側翼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上報, 不少於5個師的敵軍在幾百輛坦克的配合下對他發動進攻(實際盟軍兵力為一個步兵營+1個坦克連),加上前線部隊進展太快,指揮混亂。也沒人提希特勒確實同意了龍德施泰德A集團軍暫停進攻的要求,但是同時下達了北面的B集團軍加強進攻的命令。只是B集團軍沒有及時發起進攻而已。
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想法是對的,戰後就會按照自己思路提出來。第二種則是純粹甩鍋了,反正希特勒已經死了,說啥也不會反駁。
不沉的經遠
曼施坦因元帥、古德里安將軍、隆美爾元帥、博克元帥、萊布元帥、龍德施泰特元帥等等,每一位都是二戰之中出類拔萃的德國將領,既有理論、又有實踐。
既著有深厚的戰爭理論學,同時又兼具出色的戰場指揮能力,都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
即便是擁有眾多的戰爭人才,但戰爭最後輸的卻還是德國。
關於德國最後打輸的原因,那些所有能夠活著下來的將領比如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以及那些在戰爭尚未結束就已經喪生的將領比如隆美爾等,都一股腦的把戰爭失敗的責任推到了希特勒頭上。
希特勒當然要對戰爭的失敗負全部責任,因為他是決定著德國前途命運的最高統帥,他不負全責、誰負全責?
但如果按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里安所說的希特勒要對戰役的成敗負全責的話,這就不得不說曼施坦因這些人有點推諉責任了,甚至說是一派胡言!
希特勒既然能從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窮小子,一步登上德國最高元首的位置,此舉足以說明他有一定的過人之處,不是人們所說的那樣他只是一個出色的演說家、政治家和狂人。
其實他也是懂一定軍事的,如果不是這樣他怎麼能擔任德國的陸軍總司令。
對於希特勒進行軍事幹預的事,特別是莫斯科會戰時期,以博克元帥和古德里安將軍,還有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和勃勞希奇元帥是對希特勒有著很大意見的。
這主要表現在希特勒命令中央集團軍群暫停對莫斯科的進攻,調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團軍南下配合南方集團軍群合圍蘇聯基輔守軍,從而導致了莫斯科戰役的失敗。
其實,這是德國將領一廂情願的胡說八道。
當時的德軍如果不按希特勒的這一命令行事,後果比這還要嚴重。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蘇軍攻打柏林之前是怎樣做的:
1945年1月的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中,主客服的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百萬大軍在20天的凌厲攻勢中,向前挺進500多公里,直抵奧得河邊。此時的朱可夫面對的形勢比1941年夏季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更為有利,他的先頭部隊距柏林僅60公里,只是一天的路程。
而這時的柏林防禦空虛,朱可夫只要命令作為前鋒的坦克集團軍度和繼續前進,拿下柏林似乎是輕而易舉。但朱可夫為了消除敵軍在東波拉美尼亞德重兵集團對其側翼的威脅,斷然停止向柏林前進,掉轉兵峰殲滅這一集團。
為此蘇軍對柏林的戰役推遲了兩個多月,當四月份進行柏林戰役時,德軍已經完成了對柏林的防禦準備工作。
結果是蘇軍對柏林的進攻打的是殘酷而激烈,併為此付出了30萬人的傷亡代價。
但在戰後,參與攻打柏林的三位元帥朱可夫、科涅夫和羅科索夫斯基在討論朱可夫這一決定時,都一致的認為,朱可夫是正確的!
朱可夫這一決定,與莫斯科會戰之前的基輔戰役如同出一轍。
因此,德軍將領把莫斯科會戰的失敗推到希特勒頭上是不客觀的。
其次是希特勒命令進攻蘇聯的高加索油田在戰略上也不見得有錯,錯就錯在這些戰役都沒有取得成功!
其實,美國一參戰,德國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東方中華不敗
希特勒對二戰時期前線德軍的干預指揮主要是在蘇德戰場。必須承認的是,在閃擊蘇聯後,希特勒的戰略方針確實改了好幾次,讓前線將領非常尷尬。在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莫斯科未果後,氣急敗壞的希特勒把中央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調往南方集團軍群,試圖拿下高加索地區的石油,但是沒有裝甲突擊力量的中央集團軍群根本啃不動莫斯科,德軍因此失去了拿下莫斯科的最後機會,因為德軍兵敗莫斯科時,蘇聯守軍也快撐不住了。希特勒的這次轉向,被認為是指揮失誤。
在庫爾斯克會戰前夕,蘇聯的軍工產業已經步入正軌,德軍此時已經失去了戰略優勢,而且蘇聯地大物博,有極大的戰略縱深,德軍已經不可能靠拿下莫斯科來結束蘇德戰爭,但是希特勒認為,如果此時後撤,德軍就失去了最後拿下莫斯科的機會於是庫爾斯克會戰爆發,德軍慘敗。個人認為,如果德軍能避開庫爾斯克會戰,那德國與蘇聯談判的機會仍然存在,因為此時德軍主力尚存,而蘇聯也沒有多少信心能徹底擊敗德國。
第三,德軍兵敗庫爾斯克後,希特勒沒有果斷下令德軍大步退卻,而是一直想要謀求進攻,所以德軍和蘇軍始終保持著戰役級別的軍事接觸,結果蘇軍的連續十次斯大林突擊,讓德軍被追著打,一直打出蘇聯國土。
第四,也是最要命的,希特勒規定,裝甲部隊的調動必須通過大本營,也就是說,德軍裝甲部隊雖然配屬給前線各部隊,但使用權在希特勒手裡,因為希特勒格外看中裝甲部隊。但這個規定顯然很不合適,嚴重影響了前線將領的臨場發揮。
但是希特勒干預前線戰事,也有可取之處。莫斯科兵敗後,德軍後撤五十公里,失敗的情緒開始蔓延,希特勒果斷下令撤換各集團軍群司令,這種撤換,確實穩定了軍心,阻止了失敗情緒的蔓延,戰線暫時得以穩固,有利於德軍重整軍備。
毒刺劍客
在二戰之後,幾乎所有的德軍將領都將失敗原因歸責於希特勒的失誤,但是這個觀點實際上像甩鍋,而不是事實,從戰爭進程來說,希特勒本人的軍事才能不低,在許多決策上是相當成功的。二戰之前的德軍整軍備戰階段,希特勒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早期的戰役,從波蘭戰役以及法國戰役的表現看,希特勒的決策也沒有問題的,從三軍統帥的角度說,太合格了!
在蘇德戰爭早期的幾次重要戰役當中,希特勒的決定也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所謂希特勒失誤的第一個指責,集中在1941年秋天的基輔會戰,這場戰役有許多人認為希特勒應讓德軍直接進攻莫斯科,但是重新研究一下戰局的話,如果蘇軍基輔集團不被德軍殲滅的話,那麼在莫斯科戰役中,將會給德軍造成很大的麻煩,在戰後有關的許多歷史學家都曾經認可,不能消滅這支力量的話,那麼進攻莫斯科就是不可能的說法。
1942年,德軍的戰役決定也沒有什麼大的失誤,真正的問題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決策,但是這個事情與其說是希特勒的問題,不如說是蘇軍的反應超出了德軍的預料。至於1943年的決策問題,希特勒沒有什麼大錯,很多決定只能說存在爭議,說錯的太少了。真正的問題還是1944年以後的問題,這才是指責希特勒的地方,但是那時德國已經是大勢已趨,是否正確,已經不是改變什麼了。
麥田軍事觀察
二戰之中,德國以一己之力挑戰全世界,本來就是難以完成的任務,但是德國敢於發動二戰,首因還是一戰。正是一戰之後《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苛刻,當時就埋下了二戰的種子。德國人是懷著一股復仇心態看待英法,而希特勒也正是利用了德國人的這種心態才得以發展起來。從希特勒上臺的程序上看,希特勒是被德國人選出來的,德國人為什麼選他,對希特勒的那一套德國人不清楚嗎?即便德國民眾不清楚,德國的資本家不清楚嗎?興登堡不清楚嗎?可是這些資本家和擁有巨大威望的興登堡為什麼都要捧希特勒,提拔希特勒,還不是因為他們心裡有著很多和希特勒共同的想法。
包括當時的德國國防軍宣誓效忠希特勒,僅僅是勃勞希契這樣的軟人不敢反對希特勒嗎?不是。整個德軍也與國民一樣,也想復仇,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奪取土地。曼施坦因在希特勒崛起後只是箇中級軍官,如果他真有良知,完全可以不給希特勒出那些主意,但是他猴跳的厲害。在德軍入侵歐洲和蘇聯時,曼施坦因表現很積極。在德軍順風順水的時候,德國有幾個去質疑希特勒?失敗了就把責任一股腦兒推到希特勒身上,只能說明這些人也都是些慫人,沒有什麼擔當。(S)聯合防務
1943年3月,希特勒訪問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時與曼施坦因元帥握手,後者由於在哈爾科夫的漂亮反擊而獲得了希特勒的信任,但這種信任並未維持太長時間,他們之間的分歧最終導致曼施坦因於1944年3月被解職。
在看到這個問題時,筆者想起經典戰爭影片《大決戰之遼瀋戰役》中的片段,美軍顧問團團長巴達維將軍精闢地評論了國共雙方在軍事指揮上的不同:“毛澤東和南京方面的最大不同是他沒有專用飛機,他只好呆在自己的指揮室裡等待捷報,而不可能飛往各地代替前線將領去行使作戰指揮權。”暗示蔣介石對於前線指揮干預過多。此外,大家也都熟悉的中國傳統軍事信條:“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無論是巴達維的評論,還是中國古語,其實都說明了一點:最高統帥不應將軍事指揮權抓得過緊,應該信任前線將領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戰場形勢做出正確合理的戰鬥決策,而不應該過分干預指揮。畢竟,一線將領對於前線情況要比遠在後方的統帥有更清晰的認識。
一戰時在德軍中服役的希特勒(坐者右一),他沒有受過正規軍事教育,也沒有軍事指揮經驗。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希特勒是一位政治強人,他對於政治策略和戰略形勢的判斷有著異常敏銳的嗅覺和非常堅定的信念,從而使他在重大戰略問題上能夠力排眾議,做出有利於德國的決策,這一點從戰前的無血征服到戰爭初期的節節勝利都已經得到了證明。但是,希特勒並非是一位受過完整軍事教育、具備作戰指揮經驗的職業軍人,他的軍事經驗僅限於一戰時期作為前線士兵的經歷,他沒有上過軍校,他對軍事戰略的理解也遠遠談不上深邃,更多依靠直覺行事,具體作戰指揮絕非希特勒的強項。
1939年9月波蘭戰役期間,希特勒在前線視察,向行軍的士兵們揮手致意。在戰爭前期,希特勒對於戰場指揮通常不予干預,由前線將領自由發揮。
需要注意的是,基於希特勒的社會出身和激進的政治立場,他從未真正信任過德國傳統軍官團,只不過在戰爭前期他依然需要依賴軍隊將領們的才能推進戰爭,所以維持著與軍官團的合作。在具體作戰指揮上並不加以太多的干預。關於暫停進軍敦刻爾克的決定其實並非希特勒本人的獨自決定,當時前線集團軍以上的很多德軍將領都贊同這一決定,更何況還有戈林在一旁推波助瀾。至於1941年基輔和莫斯科孰先孰後的爭議其實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以莫斯科戰役的失敗為分野,希特勒與高級將領們的分歧徹底破壞了他們之間脆弱的信任關係,特別是由於莫斯科戰役後在希特勒的強硬命令下,德軍頂住了蘇軍的浩大反攻,沒有再現拿破崙大軍的潰敗,更加增長了希特勒對於軍事指揮的信心,他自任陸軍總司令就凸顯出這種傾向。
1942年6月,希特勒在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裡與高級將領們討論“藍色”方案,正由於他的決定,德軍同時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上同時作戰,釀成1942年的慘敗。
從1942年的夏季攻勢開始,希特勒對前線軍事行動的干預愈發明顯,在藍色方案中的分兵之舉、堅持圍攻斯大林格勒以及禁止第6集團軍突圍,無一不是希特勒個人意志的體現,而其造成的後果早已人所公眾。到了戰爭中後期,希特勒甚至連前線一個營的調動都要過問,而且時常頑固地命令部隊不顧實際情況就地死守,無視前線將領的合理建議,令德軍常常陷入本可以避免的困境中,造成了很多無所謂的損失。所以,也難怪曼施坦因等人對他頗為不滿了。
崎峻戰史
曼因斯坦說得沒錯,但也不全面。
希特勒嚴格意義上說不是軍事家,是政治家。開始對外擴張,德國國防軍的高級將領對這位奧地利下士出身的元首不屑一顧。他們對希特勒決定佔領蘇臺德地區《捷克德語區》惶恐不安,生怕英法干預。之後,希特勒又佔領奧地利,結果都是一帆風順。英法還和德國簽訂《慕尼黑協定》。接著,希特勒又指向波蘭,雖然英法先後宣戰,但僅用兩週便佔領波蘭。然後,德軍繞過馬其頓防線,從比利時包抄法軍,數週內戰略幾乎整個歐洲大陸。
從此,德國國防軍對希特勒佩服得五體投地,幾乎到了崇拜的地步。而此時的希特勒得意忘形,在毫無軍事常識頭的納粹頭目的大肆吹捧下,希特勒忘乎所以,做出了許多昏招;狂轟濫炸英倫三島,意圖迫使英國投降。沒有結果,又啟動巴巴羅薩計劃,攻打蘇聯。
總之,希特勒政治戰略的失敗,預示著德軍必敗,盟軍必勝。那曼因斯坦說得都對,也未必。德國國防軍在對蘇作戰中也有不可饒恕的責任。比如,後勤補給一直沒有事先規劃,在技戰術問題方面,也有犯錯。
業餘國際問題專家
曼施坦因說的也沒錯,尤其是東線戰場德軍的失敗希特勒負責主要的責任,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初期的波蘭戰爭和法國戰爭,這些輝煌的勝利締造者也是希特勒,哪次不是希特勒力排眾議,斷然決定發動對波戰爭和對法戰爭的,也是希特勒大力支持古德里安的裝甲兵戰術才使得德軍的戰鬥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總結來說蘇德戰爭就是一個分水嶺,初期的勝利歸功於希特勒,後期的失敗也是希特勒所致,真是“成也希特勒,敗也希特勒”。
無論是在波蘭戰爭還是法國戰爭,當時的德國陸軍總司令部都是反對發起戰爭的,他們害怕陷入兩線作戰,也擔心兵力上不能取得優勢。尤其在法國戰役中,陸軍總司令部不願意進攻,認為以德軍現有兵力無法快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戰爭會陷入僵持,所以他們希望通過防禦來拖延時間爭取政治上的和解。而希特勒則看法不同,他認為英法不會坐視一個強大德國的崛起,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讓英法軍隊更加強大,德國的國力終究不可能敵過兩個強國,到時候德軍的優勢也會喪失,所以必須立刻發起進攻,在英法沒有發揮出戰爭潛力時打敗他們。
至於蘇德戰爭嘛,最大的特點就是戰線太寬,而蘇聯的人力資源和軍事工業也非常強大,德軍在數量上無法同蘇軍相比,只能通過機動作戰的方式來大量的殲滅蘇軍的有生力量,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要強調機動作戰,或者也要在加固的現代化防線中進行堅守,尤其在中後期德軍兵力不足時更要這樣做,一定要注重節省兵力。可是希特勒既不採取彈性的防禦手段,也禁止在後方建立一道“東壁”,在簡易的野戰工事中執行硬性防禦,德軍的損失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什麼後期德軍的防線總是被突破,因為兵力太少了,任務太重了。
希特勒在政治上的天賦締造了一個強大的第三帝國,而他在軍事上的無能毀滅了這個依靠軍隊締造起來的帝國!
小小狼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使德國揹負了鉅額債務,法國元帥福煦說過“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多麼有預見性,德國精英的憤怒,民眾食不果腹!壓迫下的德國!民眾有多仇恨英法美等國。當年美國許諾不賠償,不割地!德國投降後,全變了!許諾成了空話!希特勒的崛起,完全是民眾想擺脫壓迫!尋求有人拯救民族!希特勒許諾拯救經濟危機,讓民眾過好日子。希特勒上臺後,的確做很多措施振興經濟,降低失業率,利用美國貸款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崗位!增加大型軍工項目,修建高速公路。民眾生活的改善,更多人擁護納粹,參加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復仇的行動,隨著軍隊的強大,開始收復失去的國土,首先收復萊茵工業區,和奧地利合併,又通過慕尼黑協定收復蘇臺德地區,佔領捷克全鏡。整個歐洲很多人崇拜希特勒和他的演講!看過《意志》的片子,都會震撼,希特勒的語言天才!很多把他看成“聖人”!實際上希特勒採用尼采的思想,把世界看成叢林法則,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只有戰鬥才能生存。不同情弱者,當年日本侵華時,德國正和中國增加貿易,同時德國把中國當潛在的“盟友”。一但中國戰敗,丟失南京,馬上就招回軍事顧問,放棄軍事援助!希特勒的這種思維,不可能有真正的盟友。想利用日本抗衡蘇聯,但是日本人狡詐,根本不會幫助他。
希特勒的戰略先西后東,先打敗法國,英國,再打敗蘇聯,想學英國殖民印度一樣,殖民蘇聯!希特勒派外長和斯大林談好瓜分波蘭。蘇聯人也恨波蘭人,一直想收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蘭佔去領土!兩拍一合。當時希特勒根本沒想到英法會為波蘭向他宣戰。但現實中英法不可能看到歐洲出現巨無霸不制約!曼施坦因在書中說他不同意希特勒打波蘭,認為波蘭可以阻擋蘇聯的侵略,利用波蘭制衡蘇聯。打敗英法後才能去打蘇聯。希特勒戰略完全是短視,開始打波蘭順風順水,閃電戰幾周結束戰鬥。又打敗法國,才用六週,歸功於曼施坦因制定的作戰計劃,古德里安的閃電裝甲戰術!打英國碰見丘吉爾軟硬不吃的主,德國轟炸機損失殘重!希特勒怕吃虧毛病又顯露出來。不打英國,轉頭去打蘇聯,搶資源。希特勒太高估自己的力量,日本人又偷襲美國珍珠港,日本人讓希特勒對美國宣戰,德國領導沒人同意,日本不向蘇聯宣戰,不幫德國忙,反到讓德國幫日本打美國!希特勒腦袋短路,競然同意日本人,打美國!這種沒戰略思維的人能不失敗嗎?當時德國已經打癱了英國,潛艇把英國商船快打沒了!又消滅500萬蘇聯軍隊!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比全歐洲總和還多!德國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