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活動由過去簡單的民間玩耍、民間競技轉變為今天的全民健身運動之一。隨著賽鴿商品化的發展,賽鴿的價值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的賽鴿運動、賽制快速與國際接軌,由二十世紀中期的遠程、超遠程競賽,轉變為當今的中短程競賽。
賽鴿飛行靠翅膀,翅膀是賽鴿飛歸的最根本的硬件,羽翼的寬窄與長短,主羽的大小及形狀,與鴿子飛行中產生動力的大小有著密切的關係。羽翼結構能產生最理想的浮力和推力,減少賽鴿的飛行阻力,降低賽鴿在飛行中所消耗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相應的飛行速度。因此,我們必須要運用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結構動力學的基本規律,結合大量的賽鴿競翔實踐去研究、探索不同賽程的賽鴿羽翼。
“一歲鴿組”冠軍、19362羽總冠軍翅膀
中國的賽鴿運動在長期推行的遠程、超遠程賽制的競翔環境中,對賽鴿翼羽的形狀結構形成一種固定的喜好,具有長寬羽翼形狀的賽鴿成了鴿友們崇拜的翼型,尤其是對十根主翼中三根邊羽翼更為重視,不但要求長需齊尾,而且要求羽翼幅寬頭圓,三根一樣齊。這樣的標準一度形成了一種時尚,鑑鴿唯審翅膀,不論血統如何,能適應什麼賽程,只要羽翅寬長齊,定是一羽好鴿。加之一段時間內,有關信鴿的書刊,按寬長齊的標準列出典型的超遠程獲獎鴿的彩色羽翼圖片,作為範例推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產生了強大的影響。
大羽數亞軍翅膀
近幾年來,隨著信鴿運動與國際賽制接軌,中西方賽鴿文化及海峽兩岸賽鴿文化交流不斷加強和加深,一個多元化、大縱深、多角度的賽鴿運動正日異興盛。西方、臺灣的中短程賽制也備受大陸鴿友推行和喜愛。在諸多鴿友重視血統、追求肌肉、講究羽質、注重結構的同時,已把羽翼的形狀、結構作為制勝的重要參數進行研究。
2016年查特魯Ⅰ國家賽成鴿冠軍翅膀
在經過反覆對各賽程比賽以及不同品系在不同賽程中的獲獎鴿所發揮的優勢中總結髮現,適應短、中、遠程、超遠程不同賽程的鴿子,它們羽翼形狀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具有長寬羽冀的鴿子並不能超自然規律在短中程比賽中奪魁。根據空氣動力學的基本原理及本人多年的實踐對不同賽程的賽鴿羽翼形狀,作如下分析:
一、中短程賽鴿羽翼形狀
中短程是指500公里以內的賽程,除賽鴿的定向能力,歸巢意識之外,主要比鴿子的爆發力。因這樣賽程的比賽,獲獎鴿正常氣候條件下分速都要逾千米。一般300公里需4小時左右歸巢,500公里需7小時左右即可歸巢。歸舍途中幾小時不進水食,要高頻率扇翅。
從空氣動力學的原理分析,鴿子要增加飛行速度,就必須增加扇翅的頻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在支付同樣力的情況下,只有能產生最大動力的和最小阻力的羽翼,才能產生最高的飛行速度。因鴿子飛行扇翅的次數、速度與空氣的磨擦係數成正比,而羽翅的形態、結構的合理參數與空氣的阻力及磨擦係數成反比。比賽飛行中每向下、後扇動一次的前提是,先向上、前伸舉一次,長寬的羽翼與空氣的接觸面大,磨擦係數高,所以阻力大,必然削減了鴿子扇翅的頻率與扇速。隨之,將不可能產生高速飛行所需的推力,這樣就必然降低了賽鴿的飛行速度。
亞精頓3萬羽幼鴿冠軍的翅膀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中短程賽鴿前三根邊羽不宜過長、過寬。主羽前幾根邊羽均要有一定的彎曲度。長:不齊尾端黑線;寬:不小於副羽寬度;彎曲:以弧狀排列,前稍為流線形,頭尖則為上品。以減少羽翼的阻力,增加排風和搏風能力,減小相應的磨擦係數,阻力降低了,速度也隨之提高了。
二、遠程賽鴿羽翼形狀
遠程是指在700公里至1000公里賽程,正常氣候條件下,賽鴿的飛行時間是一天至一天半。700公里當日歸,約需飛行9小時以上,千公里很難突破當日歸。所以,這類賽鴿羽翼要適應較長時間的持續飛行。
對羽翼的基本形狀要求是:整個翅膀較中短程賽鴿羽幅略寬長一些,尤其是主羽不能像中短程賽鴿那樣趨窄、趨短。當拉開翅膀後,前四根主羽端頭夾角較大,羽條端頭略圓,第七至第九根呈弧形排列。 這樣的主翼羽形狀,飛行浮力大,阻力小,不需加快扇動頻率也能保持較高速度,同時節省了體力,有效減少了能量消耗,恰好適應了遠程飛行的要求。對遠程賽鴿的副羽要求,應是羽輻要有一定彎度,排列緊密,基礎羽翼要有良好的硬度,遮蓋完善,不漏空氣。這樣的羽翼結構,使得搏擊的氣流向後流動併產生向上的浮力和向前的推力。遠程賽鴿的主羽切忌過長(齊尾),因為過長則扇動頻率低、沒有速度;同時也不能過短(不及尾端黑色部分),過短,扇擊頻率高,消耗能量過快,沒有耐力。
三、超遠程賽鴿羽翼形狀
所謂超遠程,主要是指1500公里以上級別賽程。這種超遠距離的飛行,對一羽鴿子來說可謂是長途拔涉,通常最少要3天以上的連續飛行才能歸巢,需要幾十小時甚至百餘小時的連續飛翔。不但要求身體結構具有較好的適應性,更要求有一雙合乎自然要求的雙翼。
外翼的基本要求是:羽軸粗壯、羽幅寬長、排列慎密、前端圓齊。
羽軸粗壯:就是要發達粗壯,有韌性;羽幅寬長:即主羽中段明顯比副羽寬,而且長要齊尾;排列慎密:就是一根緊貼一根排列,不留間隙,前三根大羽一樣長,且羽端圓。
還要求羽軸應有良好的彈性,羽脈勾結緊實、不易分離,以適應長時間光照,雨霜風塵、朝露侵蝕。這種羽翼形狀雖不能長時間、高頻率扇動而產生爆發力,但是扇動中與空氣接觸的截面大,產生的浮力也大,便於滑翔飛行,能更有效地節省能量消耗。
超遠程賽鴿在歸途中都是低空飛翔,這樣可有效地利用地面上升的氣流,勻速向前飛行。賽鴿站立時,副羽會蓋滿背部,其主翼羽齊尾或略長於尾。
總之,賽鴿快速飛歸,是智力、體力、毅力、血統以及體型結構和羽翼結構等綜合因素最佳發揮的集中體現,互為彌補,缺一不可。因此,我們要將羽翼作為選育不同賽程的賽鴿重要參數之一去評審、鑑定,找出不同賽程的最佳羽翼形狀,去參加短、中、遠和超遠程賽事,在不同賽程的賽事中摘金奪銀。
閱讀更多 鴿界事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