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明知漢獻帝不會久居皇位,為何還要把自己的幾個女兒嫁給他?

YOYO小魚


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自己將來能稱王稱霸。


1、曹操生性多疑。


伏皇后和漢獻帝聽聞左右近侍說:曹操想自立為王,不久就會篡位。伏皇后和漢獻帝嚇得抱頭痛苦。


伏皇后告訴漢獻帝。她的父親也有殺曹操之心,於是修書一封給父親伏完。結果這封信,被曹操截獲。


曹操心生嫉恨。如果真的讓伏皇后和國丈掌握了大權,那麼曹操的一切夢想都將破滅。


更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先下手為強。決定除掉伏皇后。讓自己女兒上位。


2、女兒看起來成了曹操手中的棋子。


但是又有多少人不重視權利,地位和的和物質呢?如果自己女兒當了皇后,女兒必然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也徹底讓女兒走上了幸福人生的路。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還是天子呢。



3、如果自己女兒當了皇后,曹操就是國丈。


也算身份顯赫,也算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更何況,那時的社會,女人一直被輕視。


聽從父母安排,是天經地義的事。更何況父親給自己選擇的人家也很不錯,貴為天子。嫁給天子也許是很多女人做夢都想的。


4、女兒看起來是曹操手中的棋子。


曹操不愧是奸雄和梟雄。把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即使將來自己奪位,憑著曹操的聰明,估計也是早已心有成竹,如何妥善安排好女兒的人生。


5、俗話說,虎父無犬女。


女兒也許也願意助曹操一臂之力。就像昭君出塞。當然王昭君是後來的事。


但是大多古代女子都有奉獻精神,為了父親的宏業大計,更是為了家族。


6、也許曹操這樣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當時截獲伏皇后寫給父親伏完的信時,也許曹操從信中看出了伏皇后和國丈的野心。


畢竟那時曹操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蜀吳等天下人都看透了曹操的目的。


紛紛想誅殺曹操。但是,曹操如果真的惹惱了漢獻帝,沒準漢獻帝真的教授蜀吳兩國,到時曹操就真的沒什麼好果子吃。伏皇后傳遞給父親的信,不能不讓曹操心驚膽戰。


7、除掉伏皇后,自己的被動局面將徹底打開。


讓自己的女兒上位,即可以穩定目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又可以給自己的臉上貼金。女兒做了皇后,自己就是堂堂的國丈。


誰還會懷疑自己有篡位的居心。正好掩人耳目,為自己篡奪王位尋找更合適的機會。



8、自己的女兒做了皇后,還可以拉攏漢獻帝,消除漢獻帝對曹操的不好的看法。


我曹操把三個女兒都嫁給你漢獻帝了,你漢獻帝還有什麼不相信我曹操的,這樣的親戚關係,我曹操是不會無緣無故殺你漢獻帝的。


漢獻帝也有了定心丸。更很好的配合曹操。


漢獻帝之前也被人四處追殺,也是曹操給了漢獻帝安穩的生活,曹操這樣做,就是讓漢獻帝對自己心存感激。放棄對政權的政權的掌控,並消除對曹操存有的戒心。


9、現在經常看到的宮鬥劇中,後宮是一個是非之地。


你爭我奪,互相傷害。這說明,在古代,後宮是一個各種勢力平衡的交點,曹操如果讓女兒執掌了後宮的大權,必將牽制各方的勢力平衡。


對於維持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合理合法找到了藉口,在外人看來,曹操和漢獻帝才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讓旁人無話可說。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綜合看一下,曹操除掉伏皇后,把自己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總體是為了給自己篡權奪位做打算。也不排除對女兒們幸福生活的考量。


有書博物館


眾所周知,漢獻帝的首任皇后伏壽 ,因不滿曹操殘暴專權,寫密信給父親伏完,讓他設法除掉曹操,被人告發後,曹操廢掉伏皇后,將她幽禁至死,所生二位皇子也被鴆殺。漢獻帝另一老婆董貴妃,在伏皇后之前也被曹操所害。然後,曹操做了一件讓人大惑不解的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把曹憲、曹節、曹華三女兒一齊都送給漢獻帝劉協做了妃子,建安二十五年,二女曹節被冊立為皇后。《後漢書皇后紀下》記載了劉協娶曹操之女的事:“獻穆曹皇后諱節,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進三女憲、節、華為夫人,聘以束帛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


當時情形,獻帝已是曹操掌中之物,他為何要進獻三女呢?據《三國志》、《後漢書》記載,曹操至少有七個女兒,她們是曹憲、曹節、曹華、清和長公主、安陽公主、金鄉公主與臨汾公主。從這裡可以看出,曹操女兒不少,在古代,女人經常被作為交易物,進獻三女給皇帝也不算辱沒她們。(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但其中更多的是政治考量,第一,鑑於董貴妃伏皇后之事,後宮需要更強有力的掌控,宦官近侍自然有曹操耳目,但還不夠,皇帝老婆得是自己人才放心。果然自此以後,後宮風平浪靜。

第二,角色轉換,掩天下悠悠眾口。曹操以權臣身份,脅天子以令諸侯一直為人詬病,女兒進宮後,他就是外戚身份——國丈,比皇帝還大輩分。同時,外戚掌控朝綱,東漢有先例,如梁商梁冀何進等,朝野心理上能接受。(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以上二理由已足夠解釋此事,但以曹操為人和他常自許的“漢之忠臣”來說,可能還有第三個用意。漢朝以來,權臣不得好結局,萬一後代(曹丕)當不成皇帝,即失敗了(或代漢時機未成熟),在後宮的三女兒若生下太子,國事家事依然可為,至少不會被斬草除根。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一送就是三女,曹孟德在賭生太子的幾率。

還有一種可能是為了保存獻帝性命,過於狗血就不展開了。


南方鵬


漢獻帝劉協,有名的傀儡皇帝,先是被董卓利用,之後是董卓的部下李傕挾持,差點被餓死,最後被曹操操控,雖然衣食無憂,但這樣被人操控,任誰都不開心吧?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本已經將漢獻帝牢牢的掌控在手中,但是讓人很不理解的是,曹操為什麼還要將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

漢獻帝娶了曹操三個女兒,一位皇后兩位貴人,在後宮的地位都是很高的,曹操之所以將女兒嫁給漢獻帝,一個方面時候因為曹操的女兒確實比較多,大概有七個,所以嫁給漢獻帝也是比較好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後宮和朝廷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曹操將自己的女兒嫁入後宮之後,就能避免其他出現外戚當政的情況。

很多人都說了,漢獻帝已經是一個傀儡了還用怕他,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當時的百姓信服漢朝的,要不然曹操也不會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法,直接造反得了,所以為了其他外戚影響到自己,需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當然曹操也是非常有遠見的,他想到自己百年之後,曹丕不能成為皇帝的話,自己女兒生的兒子會成為下一個皇帝,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真的想的都非常謹慎周密,不愧能稱霸一方。


雞史


本來規規矩矩當陳留王的劉協,從董卓起,開啟了漢末軍閥傀儡皇帝的生涯。


建安十八年,曹操將三個女兒許與漢獻帝,想必是殺了受"衣帶詔"的董承,身懷有孕的董貴妃之後,將女兒們以"三抵一”作為補償。她們被封為貴人(嬪),據《魏書》記載,地位僅次於皇后。一年後曹操酖殺二皇子,並將他們的母親伏皇后幽禁至死。次年三女中曹節當上了皇后,曹操也順利升級為國丈。

為什麼曹操要大費周章地,把三個女兒都嫁給,玩弄於股掌的漢獻帝呢?

首先曹操有25個兒子,7個女兒,在他看來女兒婚姻應聽命於父,為其政治野心服務的,何況貴為君婦也是嫁得風光了。封建時代,有幾個女子能自主婚姻,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或籌碼,再平常不過了。霍光,王莽等都這樣乾的。帝王家事即國事,儒家講究以仁孝道治天下。老丈人作為皇帝的後戚,居於尊長位替天子執掌大權,漢朝屢見不鮮,為師出有名。

兒子曹丕後來還娶了漢獻帝的兩個女兒,親上加親顯得熱絡。(而曹操長女清河公主,由於曹丕和兄弟曹植的爭鬥,嫁於其好伎妾的族侄夏侯楙也不幸福。)假若生下皇子,天下仍未定,曹操未盡之野心,其子孫亦可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


至於為啥要打包嫁女,或許曹操希望劉協沉醉於溫柔鄉中,得富貴而忘權,同時在其唯一的活動的宮廷內,枕榻邊安下曹家的全天侯耳目,杜絕"衣帶詔”之類的想法

漢獻帝一無軍政實權,二無朝中勢力,三無忠勇之人,宮內太監自多曹氏心腹,荀彧等忠漢之士盡被殺,慢慢也就喪失了希望,弱君苟全性於亂世,日後被迫禪讓於曹丕,當了山陽公也算善終了。


而令劉協欣慰的是曹節,曹華,曹憲跟自己站一邊,彼此生感情深厚當曹丕要奪漢獻帝的皇位,她們都憤恨不已。還百般提防曹丕,怕他殺了漢獻帝。

除了掩蓋纂漢的野心,曹操連嫁三女與漢獻帝,也許曾慮及日後丕奪位後,不忍三個妹妹守活寡,故留劉協性命。

最終曹丕厚待劉協,准許他“行漢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算是明白曹操的苦心吧。

一🌸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鹹🐠元元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原因有三:其一,曹操先後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了漢獻帝為後,其中曹節被封為皇后,曹憲和曹華被封為貴人,這樣不只東漢朝庭官員盡歸曹氏,就連後宮也成了曹家的天下,更利於“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二,後宮曾發生依託董貴人身份,國丈董承組織“衣帶詔”事件,妄想與劉備等人密謀除掉曹操。曹操用自己的女兒充實後宮,起到監視其他貴人妃子的作用,防止此類安全事件再次發生。

其三,曹操雖然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並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讓曹氏代漢,自己可以做“周文王”,自己的兒子有沒有本事做“周武王”,還是個未知數。因為在當時的中國,許多人還是忠於漢朝的,何況還有劉備、孫權等英雄虎視眈眈。所以讓三個女兒當皇帝的妃子,生下龍子鳳女便是自己的外甥或外甥女,不管篡位成不成功,都可以穩坐皇親國戚之位。

其四、生個女兒,最好的結果便是嫁個好人家,最好的人家,無非是當朝皇后了。所以曹家的女兒,自然第一人選 ,便是當皇后。不管這個皇帝怎麼樣,但皇后之尊畢竟是皇后之尊,國母之位畢竟是國母之位。

其五、最大限度地孤立漢獻帝。之前有董貴妃時,漢獻帝還有個訴苦的人,董貴妃被殺,換上了曹貴妃,恐怕漢獻帝連苦都沒得訴。漢獻帝恨死了曹操,整日與他的女兒同床共枕,你說他得什麼感覺呢?鬱悶啊!


春秋史社


縱觀兩漢政治,後戚干政是標配模式,這是因為尊儒之後的漢代一直奉行以孝道治天下的理論,給廣大後戚提供了足夠的上位空間。從開國時的呂后家族到王莽篡漢的王氏家族,到了東漢更有六名太后曾經臨朝稱制。

曹操把三個女兒打包嫁給漢獻帝,完全秉承了這個古老的傳統。漫說曹操,即便是劉備或孫權逮到漢獻帝,幾乎可以肯定,也是同一套路,這年頭,誰沒有幾個女兒揮霍,把自己抬上皇帝老丈人的位置?

兩漢統治時間接近四百年,曹操在建安元年“挾天子以令諸侯”,到了建安十八年才打包嫁女給漢獻帝劉協,第二年才發生了伏皇后伏誅一案,又過了一年,曹操的二女兒曹節入替了位置,被冊立為後。

終曹操一生,也沒有做出像他的對手劉備、孫權那樣稱帝之舉,司馬光認為曹操是“猶畏名義而自抑也”,這種“名義”,指的是儒教階層所推崇的名教秩序和禮儀道德。曹操本人更看重實際利益,在擁有實際利益的基礎上,不妨拿出一副尊重“名義”的面孔,做一個周文王那樣的角色,把皇帝名號留給自己的子孫。

倘若子孫不濟事,或機緣不給力,曹操還伏有後手,嫁女並扶至後位就是一大妙筆。

這樣做好處多多,可以細數:

一、可保女兒富貴終生,女兒三系的後輩也擁有皇家血統,備受尊崇,得做好漢朝國祚繼續下去的預案。

二、裡應外合,配合兒孫一脈的勢力壯大,把權力牢牢抓在自己家人手裡。

三、清理掉伏皇后家族後,避免其他後系家族上位的潛在可能性。

四、隔絕漢獻帝劉協的探索和互動精神,避免“衣帶詔”之類現象重演。

五、鞏固自己的名分,國丈+魏王的名銜,更加名正言順,牢不可破。

最後,知女莫若父,曹操不可能不瞭解自己女兒曹節的脾氣,或許曹操也有保全漢獻帝性命的提前考量,所以才有曹操死後曹丕逼位、曹節怒扔國璽、大罵曹丕的橋段。


歷來現實


說起來歷史上的曹操是個聰明人,雖然自己沒有多大實力,但是他懂得依附漢獻帝,自打他到了漢獻帝身邊之後,就想控制這位皇帝,果不其然,最後成就了自己。

當然在他控制漢獻帝的這段時間,他還是會考慮皇帝的感受。曾經曹操把漢獻帝逼的太急之後,發生了著名的“衣帶詔”事件,朝廷內部很多大臣聯合起來開始對付曹操,當此事發生後,曹操害怕了,如果和漢獻帝鬧僵了,自己將失去政治權利,這是萬萬不行的。

而如果自己反叛稱帝,也行不通,這樣就會被別人看為亂臣賊子,最後也會因為不得人心而了結此生。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控制漢獻帝,讓其自願為自己辦事。

為了穩住漢獻帝,曹操也是煞費苦心,先是幹掉了漢獻帝原來的貴妃,皇后,然後就是把自己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敢這樣做的人歷史上恐怕只有曹操了。其實在當時,曹操已經預料到漢獻帝在位時間不會太長了,那他為什麼依然要這樣做?

男尊女卑。在三國時期,女性地位比較低下,很多時候她們都被當做戰利品送來送去,所以在曹操的眼中,雖然是自己的女兒,但是對於她們不是很尊重。不僅如此,曹操每次打了勝仗之後也會將對方女性據為己有。

找個歸宿。在曹操的心理,反正女兒長大了以後總歸是要嫁人的,要是將女兒嫁給一個小人物,倒不如把她們嫁給皇帝,這樣她們能過上不錯的生活,而自己也因此得到不少利益。

監視漢獻帝。“衣帶詔”事件發生後,曹操心理也有些害怕,深怕漢獻帝再搞什麼動作,而他想著女兒是自己最親的人,所以是值得信賴的,因此把她們當做眼線安插在漢獻帝身邊。只是曹操也有算錯的時候,他的一個女兒曹節後來倒向了漢獻帝,還把傳國玉璽摔了。


奇點歷史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於許都,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成了曹操的傀儡皇帝。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漢獻帝不甘心做一個傀儡皇帝,給車騎將軍董承衣帶詔,而董承是董貴人的父親,漢獻帝讓董承尋找機會除掉曹操,董承就找上了劉備、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等人。

不過,事情敗露,最後懷孕在身的董貴人被殺,衣帶詔參加者基本被殺,只有劉備以打袁術為由,逃出了許都。

漢獻帝的皇后伏皇后,寫信給自己的父親伏完,希望伏完能夠效仿董承,除掉曹操,但是伏完也不敢行動。

建安十八年,曹操讓自己的三個女兒曹節、曹華、曹憲入宮,成為漢獻帝的妃子。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的事情敗露,曹操讓漢獻帝廢黜了伏皇后,並讓御史大夫郗慮和尚書令華歆去抓伏皇后,伏皇后向漢獻帝求救,漢獻帝說,我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呢。最後伏皇后連同兩個皇子都被殺,伏氏百餘口也都被處死。

建安二十年,曹操讓漢獻帝立曹操之女曹節為皇后。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襲魏王,曹丕讓華歆找漢獻帝,讓漢獻帝禪位於他,可是讓曹節給趕回去了,第二天又向曹節索要玉璽,曹節將玉璽扔下去,生氣的說:如果上天有眼,是不會讓你長久的。

漢獻帝被封為山陽公,而曹節成為山陽公夫人,公元234年,漢獻帝病逝,公元260年,曹節病逝。

曹操顯然,魏代漢是必然的,即使不是自己,也會由曹丕來完成,那麼為什麼還讓曹節等人嫁給漢獻帝呢,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女兒成為皇后,那麼自己就是國丈了,皇親國戚,地位也會提高。

第二,董承的事情讓曹操知道,漢獻帝身邊得有人去盯著,這三個女兒就是在宮中最好的眼線。

第三,曹操光有記載的兒子就有二十五個,這幾個女兒是否能夠幸福,曹操根本不會在乎,他認為,女兒能夠嫁給皇帝,也是她們的榮耀。


歷史簡單說


曹操是魏國的實際奠基者,他在政治上最大的亮點和成功之處,就是奉迎天子,將漢獻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他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上和道義上的無比正確性。從而,逐步在群雄割據的局面中脫穎而出,成為一代梟雄。

然而,這並不代表說,曹操就真的可以置漢獻帝於不顧,斷然稱帝。他在位時,朝廷內部有過“衣帶詔”事件,也有過多次類似的反曹操聯盟,在野有劉備、孫權等一干諸侯。如果曹操敢於成帝,不僅在朝堂上會激起更多反抗,在外更是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動權。

這是因為他如果稱帝,身份則由漢室的大丞相,變成了亂臣賊子。無論是凝聚人心,還是對抗強敵,這都是極為不利的。因此,終曹操一生,最終沒有走出那一步。就像他自己所說:

若天命在吾,吾願為周文王矣。

既然曹操都認為自己無法取代漢獻帝,君臨天下,那他怎麼會認為漢獻帝不會久居皇位呢?相反,由於漢獻帝懦弱無能,沒有絲毫的血腥,出了“衣帶詔”事件後,仍然躲在宮闈之中,讓自己的貴人、皇后出去背鍋,更讓曹操看重他,希望他這個皇帝一直做下去。

至於說到送女兒給他當皇帝,那是在先後粉碎了幾次政變後,曹操把獻帝的董貴妃、伏皇后都幹掉了,為了加強對漢獻帝的控制,也為了自己身份更加高貴,曹操一口氣送了三個親生女兒給漢獻帝。

其中嫡女曹節做了皇后,她是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所生,地位尊貴。另一個是曹憲,也是曹操的長女,據說長得最為漂亮。還一個是曹華,也是卞夫人所生。因為年紀還小,當時沒有一同送入宮中,而是在家等到成年後再嫁出去。

據說曹華最後沒有能成為漢獻帝得妃嬪,所以曹操實際上嫁了兩個女兒。

那麼曹操為什麼要將女兒推向末路的劉氏呢?

首先,當時男尊女卑,女性地位很低這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三國時代,女性並不受尊重,很多時候就是戰利品、禮品、玩物的作用。曹操本人每消滅一個英豪,首先酒司霸佔對方的妻子。這種將女性當作戰利品的做法,在當時並沒有太多可供指責的地方。

其次,將女兒送給天子,並不代表不愛她們,相反也是為她們找到不錯的歸宿。女兒遲早要嫁人的,與其嫁給不知名的人,還不如嫁給當時名氣最響的男人,與其嫁給自己控制不了的人,還不如嫁給任曹操擺佈的漢獻帝。何況,畢竟是在皇家,衣食無憂,地位還崇高。不算是委屈了自己的女兒。

最後,這也是一種監視手段。曹操送女兒之前,跟女兒們說了什麼話,史書沒有記載。但曹操明顯是用女兒填補董貴妃、伏皇后,安插自己的的眼線。只可惜,千算萬算,還是沒料到身為皇后的曹節已經倒向了夫家。在後面曹丕的篡位種,曹節緊緊護住傳國玉璽,最後摔在哥哥派來的使者面前。


靜說歷史


歷史上曾出現過很多傀儡皇帝,他們雖有皇帝之名,卻無半點皇帝的權利,可以說是十分悲劇的。而漢獻帝劉協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他出生於東漢末年,從登基到禪位於曹丕始終是別人的傀儡。那麼曹操身為一代梟雄,對漢獻帝的處境比誰都清楚,可為何還要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曹操是聰明人,從不做賠本的買賣,他之所以這麼做定然有自己的打算。首先我們要知道,曹操子女眾多,僅女兒就有7個,在封建時代女子能夠嫁給皇帝是最高的榮耀,雖然漢獻帝淪為傀儡,但畢竟還是大漢皇帝,因此將三個女兒嫁給皇帝也算是光宗耀祖。

當然更多的因素還是為了穩固自身實力,有自己的女兒在後宮坐鎮,能夠避免外戚當政的局面,因為在東漢歷史上曾出現過外戚、宦官當政的先例。曹操考慮周全將女兒嫁給漢獻帝,而且一女成為皇后,另外兩女為貴人,後宮之中都成了曹家自己人,曹操縱橫天下也就省心多了。

其次,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一直令人詬病,曹操是以大局為重的人,他深知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才能更有發言權。於是成為皇親國戚成為最好的選擇,女兒嫁給漢獻帝,自己就成為名正言順的國丈,執掌政權就更加得心應手。有了這個身份,曹操今後發號施令就師出有名,更利於發展勢力。

最後,曹操其實也是為自己留了條後路,雖然漢獻帝眼下被自己牢牢掌控,但天有不測風雲,今後自己的兒子們能否成為皇帝還是未知數,畢竟曹操心裡也沒底,不過將自己的女兒獻給漢獻帝就穩妥多了。

曹操考慮的非常周全,即使兒子曹丕今後無法登基稱帝,而女兒身為皇后,所生之子有很大可能成為皇帝,這樣也算是曹家血脈,自己的親外孫成為皇帝也是不錯的選擇。由此可見曹操嫁女可謂是用心良苦,這也符合曹操一生謹慎的性格,不愧為歷史上的一代梟雄!

我是資深歷史達人,深入淺出為你解讀歷史,關注我瞭解更多歷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