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临终前向崇祯交待魏忠贤“忠贞可计大事”,弟弟为什么读不懂哥哥的一片苦心?

一德格天1


这话到底是不是天启亲口所说,还得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才是。但魏忠贤的死,的确给大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倒不是指他个人的灭亡,而是他背后庞大的阉党

关于崇祯杀魏忠贤是自毁长城的说法,在下不敢苟同。但在处理阉党遗留问题上崇祯却犯下致命的错误,由于他的矫枉过正,导致明朝权力中枢发生了巨变

原本是三权角力,皇帝太监站一边,现在却变成了崇祯一人唱独角戏,独自去面对忠奸难辨的群臣

魏忠贤的死,导致明末权力的彻底失衡,也标志着党争即将达到祸乱朝廷巅峰的开始!


忠贞可计大事的魏公公,真的一无是处么?

虽为在宦海沉浮过的魏忠贤,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虽然靠的是阴谋诡计和残忍歹毒,但他却实现了短暂的“平静”。朝廷之上人人皆阉党,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都唯九千岁马首是瞻,本着有财一起发、有钱一起赚的心态,大家捆绑在了一起,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有人说,天启在位的七年是大明最黑暗的七年,但对于无数黎民百姓来说,却不见得是这样。虽然魏忠贤很贪也很奸,但他从来不欺负底层平民,下黑手的也只是富商巨贾和士绅阶层。从一组数据可以得出,魏公公掌权期间,大明的税收实现了翻番的增长,国库也逐渐充盈起来,虽然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却未有民变发生

这证明了一点,至少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不至于吃不上饭、活不下去。毕竟但凡能吃上饭的谁愿意去造反呢?反倒是那些官商阶层苦不堪言,受尽了魏公公的压榨

不得不说,这要归功于魏公公的“策略”,不说他的动机如何,至少结果是好的。这也算是这个超级人妖为大明做出的贡献了吧!

曾经权倾天下的九千岁,为何短时间内便一败涂地了呢?

掌权期间的魏忠贤,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生祠遍天下,儿孙满朝廷。一呼百应都不能表达魏公公曾经的权势之高。毕竟作为他的侄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简直这个叫魏良卿的人身上得到了最佳诠释!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可这孩子不仅受了禄,还大到一定的地步,位列三公不说,都能和张居正一样成为活太师,不得不说魏忠贤的势力实在是大的不行!

可就是这样一号人物,却斗不过刚刚即位的崇祯,着实是让人怀疑。但问题回来了,是魏忠贤真的斗不过么?还是说他被崇祯所欺骗?亦或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按照当时魏忠贤的势力,的确可以轻松搞掉崇祯,然后宗族内挑选一个更容易控制的藩王即位,毕竟按照他当时在朝野中的势力,就算有人反对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而已。可魏忠贤最终却放弃了这样的想法,任由崇祯做好准备并将他一锅端

事实证明,崇祯是极具政治天赋的皇帝,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瓦解了阉党,缓和了与魏忠贤紧张的关系,并在合适的时机出手,一刀毙命。

高手,真正的高手!只可惜,也就高到这儿,就结束了

干掉魏忠贤并非错事,但虎头蛇尾却葬送了一切!

随着九千岁的落马,潮廷之上人人自危,毕竟大家同为阉党,跑是跑不掉的,倒不如想想怎样把损失降到最低,比如说书面检讨、自我批评、罚款......

一时间奏疏如雪片般飞到崇祯面前,内容无一例外,上来就是大骂魏忠贤并表示自己和他不共戴天,顺道向领导禀告自己某些无良同志的不齿行径,表达自己对于阉党的痛恨和愤怒。言辞犀利,主旨也很明确——领导啊!他们都是阉党,和我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就这样,上疏的奏折堆积如山,昔日的同事也纷纷反目成仇,大家齐心协力的向领导崇祯表示——魏忠贤是奸臣,阉党是奸党,至于我们,您就当个屁给放了吧!

毕竟大家都是混饭吃的,而且基数很大,毕竟魏公公当权,就算是心恨之,表面上也得奉迎一下子吧。所以人人皆阉党这句话,虽然过了点,但也不无道理。崇祯总不能都给杀了吧!朝廷谁来干活呢?想到这儿,大家放心了很多

很可惜,崇祯属于少数派,他下令彻查阉党,最终满朝文武600来号人,收拾了将近一半。而搞笑的是,主管此事的韩大学士,查阉党不积极,整人倒是不遗余力。是阉党的未必写进去,而骂过他的就一定是阉党,必须写进去。就这样,本着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的心态,崇祯彻底解决了阉党,并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大坑

阉党的覆灭是大快人心,但东林势力的抬头,却让人无比揪心。虽然魏忠贤为祸朝廷,霍乱朝纲,但他做事儿却有底线——光明正大,给钱就办!

而崇祯在位十七年间,再也没有像魏忠贤这样的“实诚人”帮他做事。随着太监权力的急速削弱,皇权和臣权间的博弈也不再处于平衡状态,明朝以文制武的弊端也在后院起火、民变四起后暴露了出来

名将卢象昇,间接死于杨嗣昌之手;最后一根支柱孙传庭,因杨嗣昌错失力挽狂澜的最佳时机;崇祯有意与后金求和力图攘外必先安内,被群臣阻挠;南迁之事迫在眉睫,却被大臣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驳回;更别说国难当头,大学士陈寅一毛不拔,却在李自成进京后怒捧四万两了!

崇祯喊出文臣人人皆可杀,不是为自己的无能辩白,却是侧面印证了他在处理魏忠贤及遗留问题上的重大失误!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崇祯皇帝励精图治17年,大明王朝却江河日下,有人说明亡于嘉靖,亡于万历,亡于天启,可没有人说明亡于崇祯,但明朝却又是实实在在的毁在了崇祯帝手上,这位“死社稷”的君王在临死前说了一句“文臣人人可杀”,又说“厚葬忠贤”,大概在那时候他才明白了原来他的哥哥“木匠皇帝”不是真的傻。


魏忠贤,明朝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宦官,天启年间深受天启皇帝信任,自号“九千岁”,朝廷内外皆是九千岁的人,时人谓之“巨恶”,天启皇帝驾崩之时对崇祯皇帝言道“忠贤可计大事”,然崇祯不听,一意除魏贼。

其实天启说的这句话没有错,魏忠贤是一位能够托付大事的人,也是一位能给明朝延命的人。首先一条太监永远是和皇帝在一起的人,在明朝所有的人都有退路,唯独太监没有退路,文臣武将不行还可以辞职回家,太监只有帮着皇帝做事才有出路,所以魏忠贤对于皇帝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


其二,魏忠贤有这个能力帮崇祯。虽说当时朝廷不正之风挺严重的,但是无论是天灾还是犯边,魏忠贤都给挡下来了,不管他是用什么办法,至少是挡下来,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和皇帝绑在一起的,要想享福,就得做事,事情还得做好。

忠贤救大明朝,这就像一个人治病,用麻醉药或许能够麻醉痛苦,但绝对解决不了痛苦,可离开了麻醉药可能一刻都挺不了,崇祯皇帝只看到了麻醉药的毒,却没考虑到当时的国家已经是四面楚歌。

纵观明朝近250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原来历史是惊人的相似,比如说嘉靖帝和天启帝,一个不上朝,一个不管事,魏忠贤和严嵩父子,一个是权宦,一个是权臣,然而嘉靖皇帝用了严嵩20年,时人诟病,可东南倭寇,北边鞑靼犯边都挡下来了,就是因为嘉靖知道严嵩有办法能够解决,至于重整朝政,就是下一代的事情了,也才有了“隆万大改革”,崇祯皇帝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世事不是黑就是白,所以明朝亡了。


历史十二郎


天启临走前专门叮嘱崇祯,“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为什么朱由校在临死前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呢?想必是多少参杂些个人因素,但是最主要的是作为阉党是平衡皇帝与士族的天秤。

我们先来看魏忠贤这个人,他巩固权势,滥杀政见不合者,贪得无厌,但他也有他独特的一面。比如敢于任用孙承宗、赵南星等忠义之臣,而且力排众议大胆任用辽阳之战惨败的熊廷弼。而且当时国内形式也不算太差,辽东暂时没有大碍。

在看崇祯,颇有一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气势。看起来崇祯日理万机、兢兢业业颇有一番明君之气质!即位之后就直接把阉党铲除了!直接铲除了!本来阉党还能做为一个天秤平衡一下矛盾,这下子只剩下皇帝与士族两个阶级了!皇帝为何称之为“孤家寡人”,在这里很明显就体现出来了~

煤山处,歪脖子树前,崇祯在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见太监的那句“忠贤若在,事不必至此”的话后,回想起自己的哥哥临终遗言,百感交集...只不过距离他上吊前还有五天。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鲁迅的小迷弟


有网友问:天启皇帝临终前向崇祯交待魏忠贤“忠贞可计大事”,弟弟为什么读不懂哥哥的一片苦心? 近期,开始有很多人因为东林党抵挡不住清朝入关,又开始怀念起阉党的魏忠贤,说有了魏忠贤就可以制约那些文臣武将。

我们先看看,天启一朝对后金的战绩,是不是比东林党为首的文官掌权的崇祯一朝更好。天启朝与后金第一战,就是辽沈大战,当时明朝以大军13万进驻辽沈,增发鸟枪7000支,200斤以上大炮数百门,70-80斤大炮数百门,百子炮上千门,各种盔甲刀枪数十万件。

随后明朝再次从全国征兵到辽东抵抗后金,包括川军,土兵,毛葫芦兵,各种将领的家丁家将,甘肃,宣府,大同,宁夏,固原,蓟镇,保定等边军精锐,一共9万人增援辽东。并且增派辽饷520万两白银当做军费。

结果就是20多万明军主力惨败,70多城向后金投降,削发投诚,用黄纸写着万岁字样,在辽阳迎接努尔哈赤进城。

天启年第2大战就是广宁之战,13万明军再次惨败,40多座城市堡垒全部失守。“东事一坏于清抚,二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

广宁之战的明军总指挥王化贞就是一个魏忠贤保举的阉党分子。广宁一战以后,明军其实在辽东的战局,已经近乎彻底无望了。正是天启一朝,两战就把明朝30万精锐主力全部丧失,从此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断增加辽饷等加派,也导致了崇祯元年的各路农民大起义的发生。

有人说,魏忠贤主政时期,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要不是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袁崇焕,以及大学生徐光启等人引进西洋大炮,建立起宁锦防线。在天启朝,后金就要打进关内了。

孙承宗坐镇辽东的四年,“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是谁把孙承宗倒腾下台的?正是魏忠贤,至于太监监军,那更是明朝军事最大的败笔之一。

当然,我们也承认在天启皇帝的眼里,魏忠贤是一个办事得力,兢兢业业,而且从来都不会惹他不高兴,让他烦恼的好人,一个得力之人。但是当时代已经进入到17世纪的时候,一个庞大的帝国,就指望一个文盲太监来挽救了吗?

即便不与17世纪的其他国家英才相比,无论天启,崇祯,还是魏忠贤,其才能其实,都远不如皇太极,多尔衮这些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拖住后金,等其内乱,可惜的是,确实大明首先从上到下,爆发了无法遏制的内乱。


深度军事


历史学家孟森说:“熹宗为至愚至昧之童蒙”。还有的学者甚至称熹宗是“文盲”“一字不识,不知国事”。当然这种说法不免有些夸张,但点到了要害,熹宗确实是明朝诸帝中最无知无能的一个。

熹宗这个人一向昏馈,但对皇后、还有弟弟朱由检却十分注重情义。有两件事最能说明问题。

其一,一日宫内发现匿名传单,上面列举魏忠贤的种种劣迹,魏忠贤怀疑此事出于皇后之父及被他迫害等人之手,他想借处理此事来动摇皇后的地位,好让自己的侄儿魏良卿之女取而代之。顺天府丞刘志选得知魏忠贤的意图后,首先上疏诬陷张国纪(皇后父亲),御史梁梦环与之一唱一和。熹宗果断下旨谴责刘志选,使魏忠贤等人不敢轻举妄动。

其二、某日,熹宗来到皇后宫中,看到书桌上有一本书,全部皇后在看什么书?皇后回答说《赵高传》,熹宗听了默然不语。魏忠贤得知此事,认为皇后以赵高隐喻他,怒不可遏,次日便在殿内埋伏全副武装的士兵。熹宗在发现埋伏,命押送东厂、锦衣卫处置。魏忠贤企图借题发挥,诬告张国纪“谋立信王”,借此镇压异己。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一向唯魏忠贤之命是从,这次却极力劝阻,因为他深知皇上的脾气,说道:“主上凡事憒愦,独于兄弟夫妇间不薄,如有不测,我辈就没命了。”魏忠贤听了大惊失色,匆匆杀了那些士兵以灭口。

熹宗病危时,单独召见了朱由检。朱由检和熹宗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有着一种同胞手足之情,但当时魏忠贤专权,气焰嚣张之极,朝廷内外人人危如累卵,身为信王的朱由检也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威胁,不得不表现出淡于权势的姿态,长称病不朝。其实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韬晦之计,以称病不朝的手法,躲避权势的威逼,不致引起魏忠贤的猜忌。

这次召见,熹宗叮嘱他入继皇位后注意两件事,一是“善待中宫”就是要善待皇后,二是“忠贤宜委用”。这前一点是不成问题的,对于皇嫂他一向尊如母后;这后一点却颇为棘手。他平常总是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印象;借此消除魏忠贤对他的疑忌,现在要他即位又要委用魏忠贤,使他感到如骑虎背,进退两难。

几天后,熹宗驾崩,魏忠贤封锁消息,秘不发丧。显然,魏忠贤是别有用心的。魏忠贤对朝政久有觊觎野心,妄想从“九千岁”再进一步,,他与大臣们议论到由他垂帘居摄的事,意欲把到未来的皇帝当作傀儡。内阁辅臣施凤来说:“居摄远不可考,且学他不得。”魏忠贤听后很是生气。

自从熹宗召见信王以来,魏忠贤就心存异志,曾与手握宫廷禁卫大权的锦衣卫都督田尔耕秘密商量搞宫廷政变,田尔耕唯唯诺诺,不敢表态;他又与兵部尚书崔呈秀议及此事,崔呈秀不答腔,再三追问之下,才说了一句话:“恐外有义兵。”魏忠贤这才打消了念头。

有熹宗的遗言在先,魏忠贤及其党羽不敢轻举妄动,皇后张氏对立信王的态度非常坚定,终于使魏忠贤的阴谋彻底化为泡影。魏忠贤曾派人向皇后吹风,想阻止信王继位,皇后虽知安危操于魏忠贤之手,仍义无反顾地断然拒绝。她对来人表示:从命是死,不从命也是死,一样是死,不从命可以见二祖列宗在天之灵。经此事件后,皇后密劝熹宗尽快召立信王。熹宗说:忠贤告诉我,后宫有二人怀孕,他日生男作为你的儿子而立。皇后以为不可,熹宗方有所悟。秘密召见信王,要他接受遗命,信王欲推辞,皇后从屏风后走出来,对信王说:皇叔义不容辞,而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信王这才接受遗命。

魏忠贤无可奈何,不得不在熹宗驾崩的次日向外宣告皇后的懿旨:“召信王入继大统!”

对于信王朱由检而言通往登基的道路上还会发生什么波折,尚难预料,似乎有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当魏忠贤派来的忠勇营提督太监涂文辅把他迎入宫中时,他念念不忘的是入宫前皇嫂对他的秘密告诫:“勿食宫中食!”因此他是在袖子中藏了些小饼,才隨涂文辅入宫的。

当时宫中的形势颇为紧张,信王朱由检知道魏忠贤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抱着一种警惕心情静观事态变化。一夜,朱由检都没有合眼,一直是秉烛独坐。有一个巡视的宦官佩剑走来,朱由检把他的剑取下,装作观赏一番,然后留在桌上,许诺给以重赏。可以看出,朱由检取剑是想对付不测之事。为了和夜间巡逻的禁卫人员搞好关系,他要近侍太监取来酒食,遍加犒赏,众人听了欢声如雷。

朱由检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皇位,想不到竟在如此战战兢兢的氛围中进行。如果说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平庸之辈,日后不是成为魏忠贤的傀儡,便是被他所废。然而朱由检并非等闲之人,他有胆识,有魄力,在度过即位危机之后,必然要给魏忠贤及其党羽给予严厉打击,对于崇祯来说,魏忠贤是如梗在喉、如芒在背,必要除之,这是势所必然的。

至于魏忠贤的所作所为,我在上篇文章《崇祯该不该杀魏忠贤?魏忠贤真的是晚明的“中流砥柱”吗?》中详细讲述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就不在这里占用篇幅来讲了。

我是明月清风话古今,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来交流探讨,我在这里等你!


明月清风话古今


天启再怎么说,也是从太子走向皇帝的,是接受过当皇帝的培训的,且又有孙承宗这个老师教导,所以天启在待人处事和理国理政的方面还是要胜于崇祯的。要说没受过皇帝培训突然继承大统,且表现优异的也有,天启爷爷的爷爷嘉靖,这种无师自通又牢握大权的皇帝,天生聪慧,但很明显,崇祯不是这样的人。

他们的父亲,明光宗。虽然只在位一个月,但他的儿子算上天启和崇祯总共有七个。天启23岁就英年早逝,生的孩子也都因各种事故而夭折,除去天启剩下六个人,除了崇祯,其他藩王竟全部都死了,天下大统自然就落到了这未曾了解为君之道的人身上。


崇祯继位时仅17岁,性格反复,脾气急躁。他眼中的朝廷是昏暗的朝廷。他眼中代表光明的东林党被魏阉杀的一败涂地,一个宦官成为了帝国的统治者,还被人尊称为“九千岁”,而这权宦却又祸国殃民,使得内外混乱,在不整治,大明亡国有日,或将重蹈前唐之覆辙,宦官乱政。

这一切,都是皇上不作为导致的,养虎为患。这个观点自他还是信王时就已扎根于脑中,而他成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后,他便于东林党越走越近,这也是崇祯铲除阉党后众正盈朝的原因。

他没受过皇帝的教育,所以他不懂为君之道,所以他勤政却搞垮了大明,所以他虽是明朝历史上少用的勤政之君,评价却不如嘉靖万历等所谓“不理朝政”的“昏君”。

他不会用人,他不知道怎么用人。对事物抱有过度的理想化,只看着东林党口诵圣贤之语,却不干实事。只看着阉党祸乱朝纲,却不知道阉党虽看起来黑暗,但真正听命于皇室的正是阉党而非东林党,魏忠贤是一条听话的狗,东林党才是祸乱朝纲的人。

天启时期搞党争,搞的最后输给了阉党。崇祯时期搞党争,搞的明朝变成了南明。南明时期搞党争,清军都快来了,钱谦益这边还在想太子上位后对己是否有利。

崇祯毕竟太年轻了,只看得到表象。如果天启真的昏庸无道,为何泰昌会立天启为太子而非其他皇子。被世人称为不干正事的明宪宗,看起来同样不理朝政,但他统治的这段时间,却被修明史的清朝史官称为“斯幸小康”。

说到底,没经受过皇帝教育的人,他就是不如人,性格总是会有一点缺陷。


回形针行动


前几天回答过一个关于和珅的问题,我说过和珅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贪官之一,那么之二也就是魏忠贤了。如果做一个排名,和珅还不及魏忠贤。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自封九千九百岁的著名宦官,原名李进忠因为备受宠信,被赐名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时,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直至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朱由检是朱由校唯一的弟弟,在当时魏公公把持朝政的宫廷中,存在感基本为零。其实信王晋升到崇祯帝的时候魏忠贤是最后悔的:因为本来朱由校是有过三个儿子的,却都让魏忠贤给弄夭折了。新皇帝不仅不再信服宠信自己,反而直接将自己一巴掌给拍死了。



不仅魏忠贤担心,其实刚升级为大BOSS的崇祯更担心,有件小事就是未亡人张皇后在崇祯的耳边说了句悄悄话,崇祯作揖称是,众人皆以为她说的是以后当皇帝要勤政爱民,实际上张皇后说的是,要是想活命,就不要吃宫里的食物!甚至于登基大典,崇祯的袖口里藏的都是从自家带来的麦饼。

接下来的日子,两边更是明争暗斗。魏忠贤始终不放心,他要摸一摸新皇帝的底,于是提出辞职回家养老。要是皇帝同意,他就准备让手下的人立即动手,然后准备新皇帝因病突然猝死的后续事宜。

崇祯立刻召见了他,说:公公,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崇祯说:我哥死的时候,拉着我的手儿、看着我的眼睛,无比郑重地告诫我:要想大明江山固若金汤、长治久安,就必须无条件全身心地信任和倚重两个人。一个是嫂嫂张皇后;另一个,就是三朝元老、德艺双馨、鞠躬尽瘁、为国为民唯独不为自己的魏公公你啊。 然后崇祯也拉着魏公公的手儿、看着他的眼睛,诚恳地说:我哥的遗言,我一个字都不会忘记。所以公公你现在不能走,我需要你,大明需要你,人民需要你。魏公公,我爱你。


魏忠贤是真真的被感动哭了。真的留了下来继续做自己的九千岁,崇祯说的确实是实话,他没有忘记自己哥哥临终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相信他哥哥所说的每一个字。

关于后续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其实崇祯和魏忠贤身后,是一心要上位的和一心拒绝下台的两股势力。崇祯和魏忠贤,只是两种势力的法人代表而已。在扳倒魏忠贤的过程中,有明面上台面上的较量,但更多的是暗地里看不见的博弈。无论如何,崇祯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魏忠贤也绝不是轻易放权的那种人,不然他早死了无数回。


二大爷的米


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分析的是天启皇帝这个人的水准,从而推出这句话是否正确。

1.天启的所作所为。天启皇帝说到底就是个“木匠”,劳民伤财的将建筑建了又拆拆了又建,这就忍了。他还不理朝政,将国家大小事物一并交由魏忠贤处理。你说他用魏忠贤是为了“帝王权衡之术”的需要,还是洗洗睡吧。这太看得起他了,他无非是觉得魏忠贤说话好听,同时魏忠贤的妻子(太监也是可以娶妻的),也就是他的奶妈和他关系很不错,极力推荐魏忠贤而已。天启和他的这个奶妈的关系可不寻常,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

2.天启的文化程度。可以说天启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使得他从小便没有怎样好好学习。远的像像明成祖朱棣、近的像嘉靖皇帝朱厚熜这些先辈们的优良品质、御下之术等是一样没学会,好色,不理朝政倒是学的十足十。最为搞笑的是,当街头巷尾都在传杨涟所写的《二十四大罪》时,天启竟然由于不识字,要魏忠贤帮他念出来给他听。每每《明史》看到这段我都觉得,天启他这是在逗我玩吗?

所以综合天启的一生,他确实是个好人,对身边的人如魏忠贤,奶妈这些都很好。同时他也是个很好的木匠,可以没日没夜的做。可是他却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有才学的人,就更不要说什么具有超前的眼光,审时度势这些了。所以这句“魏忠贤可大用”,也根本无需理会,到他死时应该都仍旧沉浸在魏忠贤是忠臣的美好幻境中。

唉,明朝可以说是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其它王朝都是越到末年人才凋零,百姓凄苦,皇帝昏庸暴政。但是,明朝末年却是猛人辈出像洪承畴,孙承宗,孙传庭等等一干人等,都可以说是名将。同时百姓的生活也算是过得去,此时,资本主义已经萌芽,明朝仍旧是世界经济的中心,除去西北部分地方由于天灾连年干旱外,其他地方都挺富足的。与此同时,崇祯皇帝真的算是不错了,他一登基就要面对各项繁琐的事情。前任皇帝的烂摊子,明朝“气数已尽论”也在这时候达到了顶峰,并且国库由于明朝历史上几个“作死”皇帝, 也变得非常空虚。但他还是每天兢兢业业的批改奏则,倾己所能的攘外安内。并且,日常生活也是颇为节省,他身上的衣服都是他的妻子也就是皇后补了几次的,他仍然不舍得扔。

纵观明史,只能说天数使然,人不能抗也。其实,我看到最后,会觉得非常压抑和为明朝感到可惜,可是我都会对自己说,明朝创立的辉煌没人能磨灭,有了这个还不够吗?

你们觉得呢?




伈随风11495633


崇祯不配做皇帝,乱世需要能带兵打仗的。不是区区发布使令的窝囊皇帝。



而且崇祯有很多大臣可用,比如袁崇焕,卢象升等等,如果用好了绝对能可胜,可惜自己不会打仗,却要瞎指挥,为自己争功积誉,不亡才怪。



诸葛亮说过亲贤臣远小人,可是他呢背道而驰。虽然杀了魏忠贤,却又依然信赖太监,对忠臣之语置若罔闻,他的一切努力不过是无用的瞎操心,瞎琢磨,如果做一个小管家可绰绰有余,做皇帝真不合适。



兵法讲究诡辩,他却一味追求固守,不知变通。从此可知此时他只会做皇帝,却不会争天下,不亡哪里跑!

清兵不过区区数万,大明几百万,却迟迟不能取胜赶尽诛绝胡虏,又不能赏罚分明,偏听偏信,不亡何为!

打或和犹犹豫豫,纵有千万天兵也无为!大明实力最强,终却亡于流寇,历史上不多见。

清朝时期能重用曾国藩,明朝却有卢象升,袁崇焕等却不用。不亡何为!


诗词尚品


看看有些二货写的东西,真恶心!真是毫无逻辑一滩烂泥,魏忠贤真要是想进位,崇祯有活的可能?写的真恶心,一点逻辑没有,学人写东西,明朝时宦权是绝对忠于皇权,懂不懂?作为皇权的延伸,崇祯作为番王时时刻处于被宦权被魏忠贤监视敲打的位置,被迫害妄想症,懂不懂?那也是对天启的忠诚。错的是崇祯,自己的角色都转变不过来,毫无帝王思维,为私怨就被文官忽悠罢官魏忠贤,刚刚上位的皇帝能轻而易举的铲除魏忠贤的势力,说明了什么?现在什么脑残都可以招摇撞骗写一些脑残东西骗人了?魏忠贤时期,宦权文官相互制衡,朝廷财源充沛,对后金战事向好,北方天灾都可以得到赈济,国家稳定趋好。北方很多地方百姓自发给魏忠贤修生祠,现在这个世界很闭塞吗?这些简单的信息了解不到?明朝怎么亡的知道嘛?就是文官利用崇祯做番王时积累的对魏忠贤的私怨,灭了魏忠贤,然后文官做大,皇帝再也无法向其背后利益集团征税,财政枯竭,军队无饷银,天灾无赈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