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中将加上将”是个什么样的军衔?你怎么看?

燕赤霞二世


知识点,为了防止将星泛滥和凸显陆军上将之威誉,根据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的铨叙条例,陆军上将的名额是受限制的,规定特级上将1人(名字不用说了)、一级上将9人、二级上将12人,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正式铨叙的三个等级陆军上将的名单上限为22人。

(何应钦是首批九名一级上将)

特级上将其它人就甭想了,因此从二级上将晋升一级上将,或从陆军中将晋升二级上将,都得排队按顺序补缺,前面没有位置空出来就得等着。比如一级上将张学良1937年被审判褫夺军衔,军委会总参谋长湘军元老程潜补缺,同年滇军元老一级上将朱培德病故,军委会副总参谋长桂系白崇禧补缺。

说明:对高级将领军衔的“追授”不受此限制,活人不能跟死者相提并论,比如“四川王”刘湘在1938年病死后立即追晋陆军一级上将。

(此时陈诚是中将加上将衔)

如果二级上将的位置出缺了,现役陆军中将们再按顺序晋升,这个数字在和平时期是基本够的,比如人民军队现在一般就维持在20几个上将的规模,但是在战争时期显然不敷分配了,战功、军职和特任都要求有更多的上将名额,但是规定又不好破坏,于是1936年补充了《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就此出现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这一军阶。

说白了,你老兄的职务、资历、军功、停年都已经够条件晋升上将了,但是前面二级上将包厢的座位满员,你就暂挂着上将军衔先干活,但是铨叙军衔仍然是中将,也拿着中将的工资,但有优先递补权,可以理解为“准上将”军衔。


(铨叙军衔任命书)

什么时候前面空出位置来了,再按顺序顶上,此时军委会铨叙厅才正式行文记档,算你真的上将了,拣几个答友们比较熟悉的说明一下:

1936年第一批获得“中将加上将衔”、开始排队晋上将的有:张发奎、余汉谋、张治中、钱大钧、陈诚、卫立煌、薛岳、孙连仲等。也就是说,早年的“五虎上将”里只有刘峙、蒋鼎文和顾祝同是正牌子陆军二级上将,陈诚和卫立煌是准上将。



张自忠将军1939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40年战死后直接追晋陆军二级上将。大家应该发现张将军后来很少佩带军衔,个人感觉应该是对这个特殊军衔的尴尬。

胡宗南1945年获授此衔,黄埔生第一名。汤恩伯、罗卓英1946年获授此衔,终兵败大陆期间此衔共颁授55名,逃台后停止。

(职务军衔任命书)



需要注意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军衔是有两套体系的,即“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前者是军人根据学历、资历、停年等逐步晋升的正式军衔(永久军衔),只要不是退役或被褫夺,就永远存在,有国民政府的正式文书;后者是根据军人担任的职位临时适配的军衔,只需军事委员会的任命书即可,一旦职务被撤销仍然恢复铨叙军衔,这才是临时军衔。

比如廖耀湘担任新六军军长时,职务军衔是中将,但铨叙军衔才到“骑兵上校”,这个之前有专答。



而“中将加上将衔”与职务并不挂勾,属于正式军衔,这就是不能称之为“临时上将”的原因,因为这有悖于正式军衔和临时军衔的区分标准,容易引起混淆。

在1946年换装美式军服前,除特级上将有明显区别外,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加上将衔”没有区别,全部挂三颗星领章。

1946年以后,特级五星、一级四星、其它为三星。




(1946年以后的肩章)


度度狼gg


中华民国陆军一阶军衔



杰哥208733768


民国时期,国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海空军还没有这么高的军衔)有一个现在无法理解的军衔称呼叫做中将加上将衔。



各国的军衔制度其实都大同小异,国军时期的军衔也不例外,分为二级上将(相当于现在的上将)、一级上将(相当于大将或元帅)。另外还有个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一人,也就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

中将加上将是指合于晋任上将者,因为员额所限,先加上将衔。待二级上将出缺,正式授予上将军衔。
中将加上将,其服制军衔与上将相同,行使上将职务,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 总结以上,就是不是不想直接给你上将军衔,只是因为名额不够。中将加上将就是你干着上将的活,拿着中将的钱,都有名额了,再给你升上将,谢谢。


军林天下


小伙伴们都知道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张将军抗日殉国前就是”中将加上将衔“的,”中将加上将衔“这是一种什么情况?

(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

为了全面了解,先介绍他们的军街衔制度。国民党军队中的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六等是: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十八级是:将官分为特级上将(五星),一级上将(四星),二级上将(三星),中将(两星),少将(一星),将官共分五级。

校官分为上校(三星),中校(两星),少校(一星),校官共分三级。

尉官共为上尉,中尉,少尉,尉官也是三级。

准尉一级。

军士分为上,中,下三级。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兵分三级。

(上图:抗战时国民党军衔图)


(上图: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军衔图)

特级上将(五星上将)1人,蒋介石。

一级上将(四星上将)是冯玉祥、闫锡山、何应钦、张学良、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 ,共8人。

二级上将(俗称上将)有白崇禧、傅作义……限制数额为22人,不能超越定额。

(”布衣将军“傅作义将军)


二级上将下面就是中将了。上将没有空缺位置怎么办?

就创造出一个名词”中将加上将衔“。佩戴上将衔标志,拿中将的工资,干着上将的活。等于明确告诉你,你就是未来的上将,好好干,一有名额马上补上,类似于”后补上将“。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被追授上将,也就是二级上将。

小伙伴们,照心回答完毕。

(图片来自网上)


天中照心


中国古代实际有一套“军衔”制度,当然和现代的不一样,但是在功能上差不多。

进入近代之后,军队开始近代化,这才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军衔。

这套军衔在开始的时候和现代是很不一样的。

比如清朝的军衔就有“都统”等名目,很大程度上是借住过去的名称。

民国建立之后,孙中山的南京政府制定过军衔,但是没有上将的说法,而是用的“大将军”的名字。比如有几位辛亥先烈就被南京真服追封为大将军。

这种军衔容易让人误会。因为大将军在古代是很高的军衔,一般授予的人数不多。而上将这样级别的在现在军队中绝不是很少的人拥有的。

袁世凯和他之后的北洋政府对军衔也做过很多工作。北洋政府的上将很奇特的使用了中国古代的冠字传统。比如吴佩孚被封为孚威上将军,冯玉祥是焕威上将军等等。

但是,在北洋时代,军队规模普遍偏小,一般的师长就是很“大”的军阀了,民国初年甚至有师长控制一个省的事情出现。所以,很多时候,军长就是上将了。这种作风一直延续到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民革命军除了最初的八个军之外,收编了大量的北洋军阀部队。这些部队基本是原建制的被接收,为了拉拢降将,他们的军衔往往就是一笔糊涂仗。上将多如牛毛。比如西北军的吉鸿昌,职务就是军长,但佩戴的是上将的军衔。

而蒋介石嫡系军队内部,也普遍存在军衔偏大的问题。基本上当上师长就是中将。比如陈明仁在30年代初出任师长,立马就是中将。正是因为早期军衔太高,很多蒋系嫡系将领大陆时期,职务军长、兵团司令、剿总司令不断上升,但军衔始终是中将不动窝。

国民党其实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30年代的时候来了一次整顿,开始正规化。这次整顿应该说还是很科学的,结束了原先的混乱。

国民政府将军衔分为职务军衔和正式军衔。正式军衔是终身军衔,需要国民政府正式批准,有严格的晋升年限等要求,拥有者终身拥有。职务军衔相当于临时军衔,是跟随职务走的,有职务就有相应的临时军衔,职务交卸,军衔随之消失。比如被任命为师长,师长一般是少将,那么就可以佩戴少将的临时军衔,而不管实际的正式军衔是多少。如果不当师长了,少将军衔也没了。

这样的规定,实际是限制了将军的数量。现代人理解的国民党“将军如毛”实际是临时军衔太多,因为战乱频仍,军队多,“将军”当然多。

至于上将,国民政府对人数有严格规定。要想升为上将,除了本身够格外,还需要名额有空缺,有人退役会死亡才可以补位。

这种制度下,很多够资格的人就无法晋升上将了,因为活上将没有想退休的。

那么为了安抚这些够资格而无法上位的老中将们,就出现了“中将加上将衔”这样一个奇怪的军衔。老中将们实际军衔是中将,但是待遇上是上将,也可以佩戴上将军衔。等有名额时再转正。这很类似于现在的某副部长后面加括号,正部长级。

其实,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比如清朝知府、道台有些比较突出,朝廷会加一个“布政使衔”,厅级干部享受省部级待遇。


故纸汇


说明点,就是给中将位置的符合晋升上将的标准,但上将员额满员,没有编制,才出现中将加上将情况。可以称呼上将,行使上将职权,拿中将的工资,等上将缺人时,中将加上将递补为上将。


周江涛613


看了那么多答案,感觉都是答非所问。上将数量是有限的,中将加上将衔可以看成是副上将衔,上将衔有了空缺就由副上将衔晋升成上将衔。明白了不?简单易懂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