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累了也得拼


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他们是服务储君的东宫官职,,东宫指的就是未来储君居住的地方,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意思就是负责保护太子安全的官员,少保是太保的副职,当然除了太保少保,还有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这四个官职这是属于太子的老师,少师,少傅是太师,太傅的副职。师教文,傅教武。

太师太保和太师少保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当时所谓的三公指的就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合称,也有成为东宫三师,再其之下有设置有少师,少傅,少保,三个副职,称为三孤或东宫三少。通常情况下三师职位为从一品,三少的职位为正二品,在隋朝以前,三师是实实在在的是太子老师,到了隋朝开始,这些职务,尤其是太子少保这个职务,更多时候变成了一个头衔,赠给有功之臣。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民族英雄岳飞便有“太子少保这一个头衔,尤其是后来到了清朝,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基本上就成了一个虚衔,就比如袁世凯也有太子少保这样的头衔,有的时候在一些时期没有立太子,也封一些官员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职务,那就只是作为一种表彰而已。

那么从一品到正二品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职呢?考虑到曾经像姜子牙也担任过三公之一的太子太师,他绝对算得上是正国级,而袁世凯得到太子少保官衔是是封疆大吏属于正部级,所以三师之一太子太保,在今天应该属于正国级到副国级,太子少保属于副国级到正部级官员。仅代表个人观点。


玄坤


一般来讲,太子就是未来的国君,是直接影响一国未来命运的人,所以历代君主都很重视对太子的教育,总是煞费苦心的为其选择良师,教他成才成器。

入职东宫教习太子的有三个职位,分别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太子三师,皆为从一品官衔。其中太子太师负责传授诗书礼仪;太子太傅负责教太子武学强身、弓箭骑射;太子太保则负责保护太子的安全。

而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分别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副手,协助他们更高质量的完成太子的教学大业。这三者合称“太子三少”,皆为正二品官衔。

太子三师、太子三少,其实都是虚衔,并无实权。只是因为他们是太子的老师,未来皇帝的指路人,将来很可能会得势,所以得此官职才分外荣耀,朝臣们也都得敬他三分。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时候太子太保、太子少保这些“三师”“三少”的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是皇帝对重臣近臣的一种恩典似的任命,并不是真的给太子上课,当太子的老师。乾隆四十七年时,和珅就曾被封为太子太保,可那时候根本就没册封太子呢!有的幼帝登基,自己还是小孩子呢,就封人做太子太保了。

古代太保是担任太子保镖的角色。如今大清都亡了,皇帝都成公民了,相当于太子保镖的官职自然也不存在了。现在一提到太保,总能想起民国时候的十三太保、八大金刚,都是有一号的硬气人物。


史论纵横


我们就只说说清朝时候的官制吧,我们对于清代里面出现的知县、知府、巡抚、布政使、总督、三殿三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六部侍郎、九门提督,这些都比较熟悉了。

那我们来说一下,类似于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这些我们比较不熟悉的官职,我们按品阶来。

正一品里面有太师、太傅、太保,他们被称为三公,也叫做三师。而在东汉三国时期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人位列郡守、九卿,三公,三公地位是很尊崇的,那个时候一般叫做司徒、司空、太尉。

三省六部制之后,三公基本为虚衔加官,是一种特殊的称号与荣誉,尤其在清朝的时候,很少人能获得这样的称号。加三公的共有二十六人,其中加太师的有两人,分别是鳌拜,遏必隆。

加太傅的有十二人,比如有年遐龄,鄂尔泰,加太保的有十八人,比如有隆科多,张廷玉,马齐,年羹尧,傅恒。

从一品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也叫做东宫三师,都是用来辅佐和教导太子的,少师,少傅,少保被叫做三孤,用来辅佐天子的。

正二品里有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也叫做东宫三少,也是用来辅佐和教导太子的。

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一共有四组,每组有三人,一共有十二人,名字里面有加太子的,那相当于太子的老师,如果没有加的话,那可以视为天子的老师。

但其实更多时候,这十二个人更多的时候,都是虚衔加职,并不是实际的天子或者太子的老师,更多的时候,是对重臣的一种名誉上的恩宠,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清代很多人都会加这些衔。


历史简单说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科层非常明确化和等级化。太子太保与太子少保都是荣誉性职衔,通称宫保,品位俸禄很高。

如果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加成,就仅仅是一个朝廷耆宿的角色。

然而,尽管它们是虚衔,已经名存职异,仅仅是一个表彰性称号,但是享有的待遇和威望很高,受到各级官员的尊重。如果还有实际职务,那就是权倾朝野、宰相之职了。为了笼络士大夫,让他们汲汲于名利,朝廷根据情况,有的大臣是生前获得,有的是死后追赠。清代著名的如刘宫保(刘墉),丁宫保(丁宝桢),袁宫保(袁世凯)。

在中国古代的皇城中,太子常居东宫。东宫便成了太子的别称,辅佐太子的随从官员,有一套固定模式。我们以清代为例,大概看看这个品位体系。

第一,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公,正一品衔,一般是朝廷亲贵担任。

第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称为三师,三公副职,从一品衔,一般是皇亲国戚或有卓越功劳的大臣。

第三,少师、少傅、少保称为三孤,三师副职,从一品衔,一般是按照功绩表彰,合称东宫三少。

第四,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为三少,三孤副职,正二品衔,合称太子三少。

其中,三公和三孤又统称为师保。他们均负责教习太子。各司其职,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负责其安全。而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

比如,著名的宰相刘罗锅也就是刘墉,敕封太子太保御前行走,那就是皇帝的近臣顾问,品位与职位都很高,意味着权力很大。再比如,乾隆四十七年,和珅就被加为太子太保。

晚清时期,丁宝桢、袁世凯、岑春煊、文丰等人,先后被朝廷加“太子少保”之衔,以示恩宠。他们都没有服务东宫的经历,只是因为这一品位演变为荣誉头衔了。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历史图文志


隋唐之前,国家实权掌握在三公手中,三公出现过太尉、大将军、丞相、司徒、司空、御史大夫等多种官职。三公位高权重,多次出现三公篡位的事件,如王莽、曹丕、司马炎、高洋等。隋唐开始分解大臣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实行三省六部制,国家实权掌握在二、三品的中高级官员手中。

高品阶的正一品(旧音读整)、从一品(旧音读宗)官员变成了虚职,不掌握实际权力。保留了正一品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为三公,从一品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三孤。都是东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以上官职从汉朝开始设立,并称太子六辅。
太子是未来的国君,能成为太子的老师,是至尊的荣耀和地位,但是却没有真正的权力。到后来三公三孤作为一种荣誉,封赏给立有大功的大臣,并不真正给太子上课。如岳飞官职很多,但品阶最高的是太子少保,所以民间称岳飞为岳少保。明谈迁《国榷:卷八十八》:“天启七年八月十四日丁未,叙三殿功,王之采右都御史,袁可立太子太保”。

明朝正一品的官员除三公外,还有光禄大夫、宗人令、左右都督等;清朝官职与明不同,太师太傅太保为从一品,三孤为正二品,正一品官员是殿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大臣、伊犁将军、绥远将军等。烟酒阁大学士原创文章,感谢点赞和关注。


烟酒阁大学士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太保与少保的区别。少保是太保的副职。

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而在古代,任何一个帝王都要学习文武。而太子拥有三个老师。

①太师,副职少师。辅弼国君之臣。负责太子的学业。

比较有名的比如封神演义的闻太师。

②太傅,副职少傅。辅佐大臣和皇帝做出决定。


③然后就是太保了,太保副职少保。本来也是官职名,负责教育太子。之后,二战爆发。德国就出现了盖世太保。然后太保的名号就臭了。


四岳


太子太保只是虚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和太师、太傅一样,作为皇帝加封给大臣的荣誉称号,而没有实权的。就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头衔之类的,荣誉教授之类的,现在很难找出与之相匹配的官位。

太子太保,古代封建社会辅佐太子的职官之一,并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统称 为“东宫三师”。其中,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而太子太保则负责保护太子安全。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东宫三师”的副职,统称为“东宫三 少”,少即副的意思。“东宫三师”与“东宫三少”,在古代合称“太子六傅”。 《明史•职官志》记载:“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 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从这里看来,这完全就是太子的高级跟班,也就是未来太子接班后智囊团的核心力量啊!

古代不少官员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这个与古代称的太师、太傅、太保不同,他们为“三公”,有实权的,正一品衔;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也有实权,是副职,从一品衔。古代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师”,没有实位的,从一品衔;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三少”,没有实位的,正二品。尤其是隋唐之后,“太子六傅”已是名存职异,只作为褒奖大臣功德的赠官加衔称号,约等于现在的“头衔”,并无实职。如宋代的岳飞、明代的于谦等因军功,曾加封过 “太子少保”的荣衔。有时甚至皇帝根本就没有太子,某些官员也被封为太子太保。 明·谈迁《国榷》卷八十八:“天启七年八月十四日丁未,叙三殿功,王之采右都御史,袁可立太子太保。”清代自雍正起,实行秘密的建储制度,不公开立太子,但官衔仍沿古代制度,给某些有功的大臣加上虚衔,以示恩宠,如丁宝桢、袁世凯、岑春煌等先后加“太子少保”之衔。

同样,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类似。比如《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以“太子,君嗣也,不要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是秦于战国时已有太子师、傅之官,但名称与后世同否,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否悉置,则无从断定。《礼记·文王世子》有太傅、少傅之名。汉惟设太子太傅、少傅、云均古官。太傅,秩中二千石,亦以辅导为职。属官有门大夫、率更令、庶子、舍人、家令、先马、仆、中盾等。太子对二傅执弟子礼。这都是一些官职的名称,后来演化成虚衔。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一时兴起就会给功臣或者宠臣封赏,但是职位始终有限,黄金又体现不出特殊荣誉,只有这些仅有的虚衔,才能满足大臣们的虚荣,又显得皇恩浩荡!

所以说,现在基本上没有这样的了,如果实在要找的话也有,你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知道,但我就不说了,至少公开说不好!


朴易堂国学易学文化


太师、太傅、太保这一官职设置最早可上溯至周代,汉承周制,继续沿用了这一官制。

《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竟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

而这“三太”前面加了“太子”二字,如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都是指古代东宫,也就是皇太子府上的官员,与此并列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分别担负皇太子的文化教育、武艺训练、安全保卫工作,他们的副职即为少师、少傅、少保。

隋唐以后,太子太保等官职渐渐化为一种虚职。清雍正后不再公开立太子,但有时也加封某些官员为太子太保,属于有衔无职的封号,一般太子太保后面还有实职,比如电视剧上经常看到的封某某人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一职。

下面是清代一、二品官员的品衔与职务:

1.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2.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 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3.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副都统,总兵;   

4.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古代实现九级十八品的官制,如今官员级别只有五级十类。

太保是正一品官阶,也就是古代最高级别的公务员了。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官阶,与各部院尚书及负责监察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一般大。六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委,但最高行政长官也就是尚书的级别高于现在的部长。这与六部职能有关,当时的部职权比较大,类似如今的大部制,如户部相当于现在财政、税务、海关等财税一类职能部门合并起来,所以尚书往往是高配领导。

二品太子少保官阶与各省总督相当。总督与巡抚是清代官制的一种,总督管着两个或更多的省,巡抚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类似于省长。但是,这两类官员之间并无隶属关系,他们都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命。相互之间关系类似于业务指导,也就是巡抚接受总督的业务指导,而非领导。

巡抚从二品相当于如今的“正部级+”,总督是正二品,太子少保也应是如此。

那么,从职务上来分析,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对应现在什么官呢?

因为时代变化了,各级领导人早期教育与其它人一样,都是通过学校完成。参加工作以后,主要是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但这种继续教育与一般大学一样,并非只针对某些特定人物,而是面向全体干部。

所以一定要说太子太保、少保对应现在什么官,勉强对应起来,只能说是一些荣誉性的职务,以及某些部门地方高配领导的待遇。


华哥杂谈


太师、太傅和太保合称三孤。太公望在周朝初年就做过太师,而大名鼎鼎的周公旦则为周朝的太傅,而召公则为太保。这个时候的太师,太傅和太保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宰相,可谓是军务政务一把抓。

与此同时,周朝负责教育贵族子女的,被称为“师氏”和“保氏”,而他们中职位最高的,也称为“太师”和“太保”。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实权职位的太师逐渐让位于“相邦”,典型的比如吕不韦、苏秦等人呼风唤雨的时候,都是挂着诸侯国的相邦大印的。诸侯国往往根本就不设太师和太保。到了汉朝,汉朝开国的时候也没有太师一职,到了汉平帝的西汉末年,才又重新出现了太师太傅和太保作为极高的荣誉,其中太师授予孔光,太保则给了王舜。

到这个时候,太师、太傅和太保已经从实权职位,变成了给德高望重或者有卓越功勋的大臣的加官。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合成东宫三师,则相应的要低于太师太傅和太保一级,毕竟加太子的是”东宫的老师“,而不加太子的是”帝王的老师“。

对应『太』的,自然是『少』。三孤的副手是三少,也就是少师、少傅和少保。而东宫三师的副手,一般称之为东宫三少,也就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按照明朝的制度,太师太傅和太保是正一品,少师少傅和少保,和东宫三师是从一品低了半级,而东宫三少则是正二品。

历史上最著名的太子少保,自然是岳飞和于谦了。岳飞中兴大宋,于谦抗击瓦刺力保大明,并且他们还都归葬在了杭州西湖的边上,受百世敬仰。就像袁枚诗里面写的: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太子少保这个官职,因为岳飞和于谦而广为人知,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来的意义,而成为一种象征了。


经史通义


名义上是教习太子,但有衔无职,仅示恩宠。

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均为东宫职位,教习太子,合称“三师“,从一品;另外太子少保、太子少傅、太子少师均为副职,合称“三少”,正二品。名义上是教习太子,但很多加封此头衔之人并没有教习太子。清朝中后期无明确太子,所以这些职位更多的是荣誉性象征,赏赐给一些近臣,以示恩宠,比如丁宝桢、袁世凯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