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政府再“停擺”凸顯美國政治分裂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2日電(國際觀察)聯邦政府再“停擺”凸顯美國政治分裂

新華社記者孫丁 鄧仙來 高攀

美國參議院22日短暫復會討論臨時撥款法案,但並未達成一致。由於此後參議院將休會至27日,22日凌晨開始的部分聯邦政府機構“停擺”預計將延續至聖誕節後。這已是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第三次陷入“停擺”困境。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政府再度“停擺”凸顯美國政治困境,反映民主和共和兩黨政治分歧愈發難以彌合,華盛頓的政治公信力也被進一步消磨。

(小標題)政治分歧難彌合

此次臨時撥款法案在國會“難產”導致部分聯邦政府機構“停擺”,主要是因為民主和共和兩黨在美墨邊境隔離牆經費問題上分歧嚴重。

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建隔離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6年大選中的競選承諾。為兌現承諾維持選民支持,他執意要求國會批准50億美元建牆經費,但遭到民主黨強烈反對。

19日晚,參議院曾表決通過一項臨時撥款法案,該法案確保聯邦政府正常運行至2019年2月8日,但不包含特朗普要求的建牆經費。在特朗普明確表示將拒絕簽署後,共和黨人隨後憑藉席位優勢在眾議院強行通過加入57億美元建牆款的修改版臨時撥款法案,但該版本21日未能獲得參議院批准。兩黨互相攻訐,絲毫沒有顯示妥協退讓的意願,最終導致部分政府部門“停擺”。

分析人士指出,共和黨方面強推加入建牆款的修改版撥款法案,是由於國會眾議院控制權將於明年1月初被民主黨掌控,爭取這筆費用將更加困難。眼看“要錢”窗口即將關閉,受到保守派選民壓力的共和黨人只能孤注一擲。

但民主黨方面一直以來堅決反對共和黨的建牆計劃,認為邊境牆低效、毫無必要且耗資巨大。由於在僅僅大約半個月後就可重新掌控眾議院,民主黨人鮮有動力在建牆問題上做出妥協。

此次政府“停擺”成為過去一年美國黨派紛爭和政治分裂的一個“縮影”。即將卸任的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保羅·瑞安日前在講話中直言,美國政治已經“破碎”。他表示,無論兩黨最終是否能就臨時撥款法案達成協議避免政府“停擺”,互不妥協而只知黨爭的兩黨未來都會面臨更大問題。

(小標題)“停擺”影響尚不明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會已通過多項撥款法案,確保了國防部、勞工部、能源部等部門直到明年9月底前的運轉經費,因此這些部門這次不受影響。剩下的包括國土安全部、財政部、國務院、內政部、交通部、司法部等9個部門及其餘十幾個聯邦機構從22日凌晨開始“停擺”,約42萬名身處執法、安檢、消防等核心崗位的公職人員將被迫無薪工作,其餘38萬名聯邦政府職員則被“強制休假”。

由於22日已是週末,此後又有聖誕假期,因此這次政府“停擺”將造成多大實際影響還有待觀察。此外,一些受影響的部門此前已表示,它們有資金維持政府“停擺”期間的運轉,將盡量降低負面影響。不過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西特日前表示,如政府長期“停擺”將不利於就業情況。

目前尚不清楚此次政府“停擺”將持續多久。分析人士指出,兩黨對立情緒明顯,立場分歧嚴重,妥協空間不大,“停擺”短期內或難以結束。特朗普22日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兩黨關於邊境牆問題的談判可能將持續很久。

當地媒體援引國會工作人員的話說,民主黨領導層正計劃在明年1月初重新掌控眾議院後推出新撥款法案讓政府再次“開張”。

(小標題)政治困境難擺脫

從歷史上看,美國聯邦政府因兩黨政治博弈而“停擺”的情況並不少見。據統計,1976年至今已發生過約20次或長或短的政府“停擺”。

美國喬治敦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客座教授約翰·帕爾古塔認為,“停擺”擾亂政府運轉,是“管理不善”的後果。美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達雷爾·韋斯特說,美國政府間斷性“停擺”是一劑政治“毒藥”。

分析人士指出,聯邦政府會“停擺”,其根源在於美國行政和立法部門的權力制衡。行政部門的預算開支方案需要作為立法部門的國會批准,而國會批准的預算案又需要總統簽字才能生效。這種制度設計原本旨在通過相互制衡避免“開支無度”,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常常淪為“黨爭”工具。而“停擺”後,兩黨通常會推卸責任、相互指責,而非著手解決問題,這也引發民眾的普遍反感與不滿。美國新聞網站“商業內幕”日前公佈的一項民調顯示,六成美國民眾表示無法容忍政府“停擺”。(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