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弥猫深巷
三国中最狂妄无知的投机小丑:贪心糊涂送了命的许攸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许攸是三国时代中前期的一个关键人物,决定了官渡战役的胜负。这是一个有才能,但狂妄贪婪的小人。最终因为自己的独特性格,被曹操杀掉。听萨沙说一说吧。
他本为袁绍帐下参谋,并为袁绍献上过不少奇策妙计。在官渡之战最为紧张的对峙时刻,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捕而对袁绍怀恨在心,连夜投到曹操的帐下,并带去了乌巢存粮和袁军口令等关键情报,为曹操偷袭乌巢成功并击败袁绍立下了大功。不过,卖主求荣的许攸并未能得意多长时间,在曹操平定冀州之后不久,他就因自恃其功而屡吐狂言,最终因有人告发而被处死。
有些人觉得曹操这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而且心无容人之量,仅仅因为几句狂妄的话便痛下杀手,也不想想人家之前的功劳。其实,曹操真的是因为气量狭小才杀的许攸吗?曹操一代伟人,无论心胸气量是三国时代首屈一指的,不然他也成就不了统一大半个中国的伟业。别的不说,就连张绣这种就曾经先降后叛,身上背负着他老曹家好几笔血债的人,曹操都能毫不记前嫌,难不成许攸几句小小的狂言老曹就容不下?其实,许攸之死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因素考虑和他自身的一些原因,而非仅仅是因为他居功自傲的行为。
据史料记载,许攸字子远,少年时代便进了东汉政坛为官,与袁绍、曹操等人交好,并参与了很多的政治活动。董卓乱京过后,许攸跟随袁绍到了冀州,成为其帐下谋士,在袁绍与公孙瓒开战期间曾力劝袁绍与曹操结成联盟,免除了两面作战的后顾之忧;到后来袁曹两军对峙官渡之时,又曾献计轻骑突袭许昌,断曹操的后路……应该说,许攸这个人还是很有几分才能的,他知进知退,形势判断准确,而且颇具谋略水准。然而,许攸的才华水平也仅限于此,他终究是缺乏政治眼光和前瞻性,所做的一切更多都是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人品也不咋样。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早在汉灵帝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许攸就曾干出过类似于董卓的“换皇帝”之举。他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公周旌等人密谋要废掉灵帝,改立合肥侯,还劝曹操一起参与起事(曹操未同意)。事情败露过后,王芬等人畏罪自杀,许攸则背着谋反的罪名亡命江湖,躲避着朝廷的追捕……只是后来灵帝病死,何进立少帝摄政,十常侍乱宫,董卓进京……东汉朝廷像戏台子一样,台上的大戏一部连着一部,各方势力都在争权夺利,哪里还有空去理会许攸这种逃亡在外的小人物?许攸也借此机会摘掉自己“朝廷钦犯”的名头,投到袁绍麾下为谋士,要不然这顶帽子要压得他永世无法翻身。
其实在袁绍的麾下,许攸还是比较得重用的,地位与沮授,田丰,逢纪等人相仿,也是最高决策层中的一员。关于乌巢存粮的地点和守备情况,许攸都了如指掌,这可是袁绍集团的最高军事机密,这说明他确实参与了集团内的最高核心事务。然而,许攸领着袁绍薪俸的同时,又纵容家人在袁绍的领地上犯法,为自己贪污钱财中饱私囊。在家人的违法行为被铁面无私的审配发现并逮捕后,许攸心中不忿,觉得同僚很不给他面子。再加上所献的计策并未被袁绍所采纳,令许攸感到自己已经在主公面前失宠。于是,他又带着在袁绍军中所知的情报匆匆投靠曹操,希望能在曹操麾下换取自己的地位……
说白了,许攸所一直在做的都是投机,而且这一次他确实投对了人。许攸的到来使得曹操倒履相迎,他带来的情报令曹操在原本并不占优的官渡对峙中逆转取胜。随着乌巢的粮草被烧,原本军力和后勤占优的袁绍大军也迅速崩溃,仓皇中逃回冀州。这时候的许攸应该怎么办呢?最聪明的做法是,好好在曹操帐下打工,为其出谋划策,并利用自己家族在北方的影响力,为曹操收服北方四州做好应有的工作。同时,许攸还必须要保持谦和的为人和圆滑的行事手段,毕竟在河北人士看来,他的脑门上刻着“叛徒”二字。虽然当着面不敢指责他干卖主求荣的事情,但私底下肯定会在背后戳着他的脊梁骨痛骂。
然而,许攸却自峙功劳高,觉得曹操能打败袁绍拿下冀州,都是靠他许攸一人。他眼中完全没有“低调”二字的概念,反而还越来越轻慢和骄狂,就连对主子曹操,许攸也是毫不避讳自己的态度,经常在公共场合称大呼其小名……曹操虽对此颇有芥蒂,不过也没有到下手除掉的地步,觉得许攸也不过就是一介爱口出狂言的儒生,念他之前有功便不跟他计较了。不过,许攸继续纵容家人贪赃枉法,毫不客气地为自己的家族索取利益,在家族势力范围内有包揽地方大权,甚至有了拥兵自重的趋势,这点就很难为曹操所容忍了。是的,老曹已经对许攸动了杀心,但又怕背上“害贤”和“杀功臣”的罪名,所以这事对他来说很难办。曹操一直在等待机会和理由,终于等到有人告发许攸,等于是给了老曹一个台阶下,就可以毫不留情地对许攸痛下杀手。
靠着投机起家的许攸,最终死在了自己的投机举动上。其实投机二字并非是贬义词,三国时代稍微有点名气的人都多多少少玩过投机这套把戏。关键在于,投机也需要对于形势的把握和判断,不然就迟早玩完,而许攸恰恰是不明白这一点的。在官渡相持的时候,许攸的利用价值是无限大,而官渡之战过后,他的价值就明显降低了。这个时候许攸明显是高估了自己,高估了自己和曹操曾经的旧识关系,高估了自己在曹操麾下的作用,高估了自己之前的丰功伟业……对于政治家来说,你以前立下多少功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你能为他创造多少价值。一旦你带来的危险大于你所能创造的价值,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除掉你。只可惜,死到临头的许攸还是没有想通这一层厉害关系,他不明白为什么当初他立下那么大的功劳,曹操那么欢迎他,甚至在历史上留下了“倒履相迎”的佳话,最后结果却是这样……
官渡之战以前,荀彧就曾评论过袁绍麾下的众谋士,其中给过许攸一句“贪而不知”的评价,大概意思是指许攸贪图利益,虽然有一定才能,做事却不够明智。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这四个字的形容十分贴切,许攸真的是贪功,贪名,贪财样样占全,空有一些才能在身,做事却完全不知道分寸。所以说白了,许攸热衷于投机,却并非是个成功的投机者,甚至连投机小人都算不上,顶多算是一“投机小丑”。对他这样的人来说,身首异处的结局是必然的,问题仅在于迟早而已……
PS:《三国演义》上说,许攸是因为和曹操的首席护卫许褚起了冲突,被后者一怒之下杀死。当然这只是小说的剧情,在《三国志》中只提到有人告发许攸的行为,却并未指明是谁。不过,书中许褚说的那句:“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却是很好地代表了老曹军中上下(包括曹操本人)对于许攸这号“恃功狂放者”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所以,演义中的曹操在得知许攸被杀一事以后,也没有处罚许褚,只是在口头上“深责”之,完全是心照不宣的态度。之后,曹操还要以公候之礼厚葬许攸,并在许攸的葬礼上痛哭流涕,絮叨以往旧情,表示不忘之前官渡之战中所立下的功劳等……当然,曹操的目的不过是借此机会,在天下人面前再炒作一次,表达自己的痛失贤才的遗憾,以笼络人心。说白了,这也就是一场带有政治性质的表演……
萨沙
可以说,许攸之死,主要还是咎由自取,是他自己作死。
许攸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曹操忘履相迎,让许攸格外感动的同时,也持宠而娇,仗着给曹操献计偷袭袁绍的后勤基地乌巢的功劳,不断炫耀,自夸自擂,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叫曹操的小名曹阿瞒,还在市井之间传播曹操曾经不光彩的故事。
许攸的猖狂,严重的败坏了曹操的名声,曹操在众人面前强忍着没有找他算账,其实心里早就想收拾他了,正苦无奈。
许褚路过,看见许攸在众人面前揭曹操的短,还不断挑衅,许褚看不惯一刀把许攸给劈了,曹操装作惩罚许褚,内心却想正合我意,终于解决了这个麻烦。
许攸不懂人臣之道,仗着自己的功劳诋毁自己的领导,可以说,许攸之死,咎由自取。
津城沐雨
曹操战胜袁绍之后,许攸恃功自傲出言不逊,被许褚所杀。许褚何人也,曹操禁卫军统帅,老成持重不拘言笑,对主人曹操比谁都了解,许攸口出狂言,许褚察言观色必定知道曹操对许攸杀心已起,所以扮演了这个“红脸”。
那么以爱才著称的曹操为什么要杀许攸呢?个人认为并不仅仅是他口出狂言对自己不敬,更重要的原因是担心许攸仗着自己的功劳从此嚣张跋扈难以管束,也担心他一个老鼠祸一锅汤,影响谋士们的团结协作。我们读三国演义知道,曹操帐下的谋士们不仅才智过人,相互之间也是非常谦和融洽,突然加进这么个货色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天天瞧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曹老板的中军大帐因此天天鸡犬不宁,还怎么打仗?况且袁本初的失败不也有谋士之间相互倾轧的原因,这一点曹老板肯定是明白的。
十九阁
诚邀,如题。曹操为什么要杀许攸?理由很简单。
首先,许攸是叛主之臣且已经无用。
中国有句古话:狡兔死,走狗烹。对于曹操而言,许攸的价值很简单,那就是背叛袁绍助曹操夺取冀州,当冀州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时,许攸其实已经没了作用。而且曹操虽然是奸雄,但其也最爱惜忠臣义士。君不见曹操对于义字当先的关羽,宁死不降的张辽都是敬佩有加,所以曹操自己也不喜欢这些叛主之人,只是时局发展使得曹操不得不用这些人罢了。从这方面来讲,许攸的死在他投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其次,许攸太过张狂。
本来曹操就不喜许攸,如果他能够夹着尾巴做人,没准曹操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许攸这货太能折腾,不但公然在曹操部下面前称呼其小名,还公然违背曹操禁酒之令,简直可以说是“作死”,所以怪不得谁。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许攸,东汉末年的知名谋士,字子远,河南南阳人,根据目前的史料记载,其在年轻的时候与袁绍、曹操交好。兄弟三件事,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那啥啥,都是经历过的,说一句发小,铁哥们也不为过的。
当初曹操和袁绍都是官宦之子,妥妥的官X代,任性好侠讲哥们义气,放荡不羁,不修品行的,对学业那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是酷爱兵书与武艺,这些都为其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兵强马壮的,许攸也是一看碟下菜的人物,就投奔袁绍做了他的谋士。但是袁绍身边的谋士不止许攸一个,田丰,荀谌那也是不弱的主,所以许攸出了几次注意袁绍也没咋当回事儿,一股怀才不遇的不满情绪,渐渐的充斥在许攸的心中。终于在官渡之战的时期,许攸的家人因为犯法被收监,许攸恼羞成怒之下背叛袁绍投奔了曹操。
曹操听说发小许攸来投奔,光着脚丫子就跑出来亲自迎接,这超VIP的待遇让许攸瞬间就高潮了,舍我其谁?刚一投奔就迫不及待的献上一计,偷袭袁绍的重要后勤基地乌巢,袁绍后勤补给线断裂,没坚持几天全盘崩溃,带着仅存的几百骑逃回河北,曹操大获全胜。
许攸立了一些功劳,就膨胀了,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曹操团队搞团建开趴体的时候,许攸那是自恃功高,眼中无人,常常当着小伙伴们的面叫着曹操的小名,得意洋洋的表功,可此时的曹操已经不是当初的曹阿瞒了而是一方霸主曹丞相了。难道人家不要脸吗,更可气的还在大街小巷的传播小道消息,后来被人举报后,丢入打牢,终被杀。
册小吏
我觉得打个比方可能事情会很好理解。
你是一个公司的总裁,跟对面你发小的公司成为了对手,而现在你们要共同竞标,而这个标能否拿下将决定公司的生死存亡。这个时候,你的另一个发小——对面公司的总裁办公室的主任,把所有对面的底牌漏给了你,然后你一举中标,你发小的公司一蹶不振,你发小因为这个事情被气死了,然后你这个发小被你高薪聘来,给了副总经理的位置。
然后你这个发小,天天对你的总经理指手画脚,不管什么部门,是不是他该管的,他都要插手,没事就跟身边同事讲,没有你,这个公司就完了,然后还跟人讲你小时候屎拉裤子里的破事儿,好,这些你都忍了。然后你这个发小开始给自己家属在公司安排职位尸位素餐,利用职权中饱私囊,甚至开始算计你手里的股份……
换了你,你怎么办?
想和世界聊聊
曹操这辈子,杀过很多人,有的是敌人,有的是自己人,应该说,三国主要领导人里面,曹操手里的血债是最多的。他这个人,能容人也能整人,捧得起人也踩得死人,尽管有着知人善任,爱才惜才的事迹,但整体来说,曹操是个不太好伺候的领导,因为一旦被他猜忌上了,大概率是会被弄死的,且不管对方多大来头,一律移除,手段狠辣利落,不留余地。
举个例子,曹操刚出道的时候,因为自己出身于宦官家庭(宦官养子的孩子),很被当时的一些名士看不起,其中有个叫边让的,就很看不上他。
东汉末年,世家大族的形成与巩固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这些名士自己形成了一个圈子,喜欢臧否人物,互相点赞给好评,曹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融不进这个圈子,边让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瞧不起他的人。
那么曹操的办法是什么呢,一个字,杀。
扯这么远,无非就是想说明,曹操这个人,是有器量不假,但同时有着猜忌刻薄,心狠手辣的一面,敢摸他老虎屁股的,基本上等同于提前领取了一张通往地府的单程票。
许攸就是这么一个敢摸老虎屁股的人。
许攸这个人,背景还是有的,他年轻时就和曹操与袁绍交好,能够同时跟这两个猛人成为朋友,可见许攸自己也不白给。
后来,许攸跟随了袁绍,成为了他的谋士,曾力主袁绍与曹操结盟,但随着袁绍统一河北,与曹操势同水火,许攸的这一建议也就无法实现了。
官渡之战时期,许攸曾断定曹操此次一定是倾巢而出,后方空虚,建议袁绍派出奇兵袭取许都,但没有被袁绍所采纳,而许攸的家人也在此时犯了法,被留守在邺城的审配逮捕入狱,许攸于是干脆投降了曹操,成为了扭转官渡之战结局的关键性人物。
许攸献计,让曹操袭取了袁绍的粮仓乌巢,还俘获了守将淳于琼。
这里有个小插曲,许攸的人品可见一斑。
淳于琼尽管是袁绍的心腹,但和曹操袁绍也是旧相识,三人都曾是东汉末年早期的西园八校尉之一,是绝对的老资格了。淳于琼因为战败被割了鼻子,这算是奇耻大辱了,曹操问他为何落到这般田地,他则说胜败自在天命。曹操本来打算留他一命,但许攸进言道,日后淳于琼看到自己的五官不整,鼻子缺失,一定会报仇雪恨。言下之意就是要求曹操杀掉淳于琼,曹操果然因此杀掉了他。
其实,许攸这一建议,可以视为防患于未然,自己刚刚跻身曹营,需要立功可以理解,但拿以前同事的人头给自己刷功劳,总归不地道,人家曹操自己的谋士都没跳出来主杀,你急吼吼地出来嚷嚷,吃相太难看。本来作为袁绍以前的心腹谋士,他的叛逃在道德上是铁定立不住脚了,还造些可有可无的孽,这人人性实在不咋地。
官渡之战最后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也确实,许攸的计策是决胜的关键,袁绍最后的全军溃败,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军粮没了,士气涣散所致。
战后的许攸,就开始飘飘然了,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在袁绍那边因为内斗搞得自己一直不得志,他在曹操面前极为放肆,屡次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阿瞒,还说没有我许攸,你们进不了冀州城,曹操也多次配合,陪笑称是,但心里的不快,可是真真记录在史书里的。
最后,曹操果然还是杀掉了许攸,因为他的狂妄无礼。
和孔融、杨修等名士相比,许攸可谓是一把好牌打了个稀烂,凭借着官渡之战的功劳,他要是适可而止,老老实实给曹操出谋划策,捞个善终也许没问题,然而这家伙非要作妖,当众显摆,直呼领导小名,以凸显自己的地位,可以说是既得罪了领导也得罪了同事,有此下场并不意外。
像其他的降将或降臣,都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就算曹操嘴上没说啥,他们在道德上毕竟还是有过污点的,老大不提就烧高香了,自己呢,少说话多干活才是王道,像徐晃、张辽和贾诩这类人都是这么混出来的,所以最后赏赐都不错。许攸算是聪明人,跟曹操认识的时间也早,不知道为什么,对老哥们的了解反而不如这些新人,也不知道他这些年在袁绍那边怎么混的。
可见,许攸的下场,还是性格决定的,他太过恃才傲物,心态又很脆弱,在极度张狂和极度脆弱之间来回摇摆,看不出一丝的从容镇定,更遑论忠诚了。这样的缺乏战略眼光,关键时刻还会坏事的二五仔,曹操就算不杀他,也不会重用。
大葱侃侃侃
不是曹操要杀,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当官渡之战结束之后,许攸逢人就说,包括曹操在内,没有我,你们是赢不了的,等等的话。不知道低调一些谦逊一些!曹操其他的谋士像荀彧,郭嘉,程煜,贾诩,荀攸等等哪一个比他差,有他这么招摇的吗?
曹操还有那么多武将,都不是善茬,作为一个策士天天这么嚣张,谁愿意听啊!张良那么牛逼,居功过吗,口无遮拦过吗,所以得了善终!祸从口出的道理许攸是一点都不懂啊!
而且还在曹操面前当着很多人的面动不动就阿瞒长阿瞒短的,阿瞒是你叫的吗别人都叫明公或丞相。你张口闭口阿瞒,不被曹操记恨就怪了,谁都会嫉恨!
所以,许攸就是自己找死!
鹏程日志
曹操他爱才如命,但对自己不尊敬的,那不论其有多大的能耐,有多大的功劳,他也觉不容忍,格杀勿论,许攸在公共场合直呼曹操小名,揭曹操年少时破事之短,岂有不杀之?还有曹操喜欢忠勇之士,许攸背叛袁绍实乃不忠,现在能背叛袁绍,以后也会背叛他曹操,所以先杀而快之,这就是枭雄。
凉都王云勇
许攸夸功,损害了曹孟德的领袖形象。不利于政治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