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綜藝佈局獨立音樂:火了音樂還是火了綜藝?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第2210期文化產業評論

《中國有嘻哈》爆火之後,騰訊視頻推出音樂綜藝《即刻電音》,佈局同樣為獨立音樂的電子音樂。又一款專門針對獨立音樂的綜藝節目推出,電子音樂也隨著節目熱播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那麼,音樂綜藝為何爭相佈局獨立音樂?以推廣獨立音樂為初衷,它們有沒有做到呢?

作者 | 龍宇思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039字 |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隨著《即刻電音》的熱播,又一專門針對獨立音樂的綜藝節目引發大家的熱議,電音這一獨立音樂門類也在被更多人熟知。民謠、嘻哈之後,電子音樂也開始被推向市場。從《中國有嘻哈》到《即刻電音》,音樂綜藝為何會紛紛佈局獨立音樂?儘管這些綜藝節目大都宣稱節目製作以推廣獨立音樂為目的,但回顧其傳播路徑,真正被推廣的究竟是節目本身還是獨立音樂?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什麼是獨立音樂?

獨立音樂是音樂領域中有別主流唱片公司的存在,其音樂的整個創作過程由音樂家或獨立的音樂廠牌完成。從上世紀開始,華納、環球、索尼為代表的主流唱片公司迅速發展,幾乎壟斷了整個音樂市場,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大眾音樂產品。與此同時,一些地下樂隊或社團也在慢慢發展,堅持自己對音樂品質的追求和另類的姿態,並積累了自己固定的受眾。如今獨立音樂已經從地下音樂的代名詞發展成為包容搖滾、民謠、嘻哈、迷幻、實驗等多種音樂風格的一種音樂形式,獨立音樂已經具有了更為廣泛的意義,但它的核心一直是“與音樂有關,與娛樂無關”。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歷經多年的發展,獨立音樂本身就不乏優質的音樂作品與高水準的音樂人。並且隨著戶外音樂節、Live House產業鏈的完善,豆瓣音樂等小眾社區的興起,獨立音樂擁有了更多忠實受眾,地下音樂人們甚至簽約廠牌,發行專輯。音樂節品牌的打造與互聯網的出現給了獨立音樂愛好者更為便利、更加有針對性的交流場所,他們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很強歸屬感的群體。獨立音樂也成為一種小眾文化與主流文化區隔開來,在特定的圈層內發展,始終沒有進入唱片工業體系。

音樂綜藝為何佈局小眾音樂市場?

作為一種圈層文化,長期以來小眾音樂大都針對特定受眾進行傳播,而綜藝節目作為一種主流的節目形態開始走出流行音樂文化圈,佈局不曾進入唱片工業體系的獨立音樂。碰撞的背後,是音樂綜藝對獨立音樂不斷擴大的受眾市場的覬覦,也是綜藝節目的差異化需求。

  • 全球唱片工業式微,獨立音樂發展前景空前

互聯網時代全球唱片工業的整體衰落給了小眾音樂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傳統的唱片體系下,音樂產品的製作工業化,歌手們被貼上“情歌王子”“甜歌皇后”等固有標籤,再由唱片公司選歌、錄歌、發片、宣傳,一系列活動打包出售。在這樣的體系下,歌手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被埋沒了,唱片中收錄的多為大部分人接受的流行音樂,民謠、嘻哈、電音等小眾音樂門派只能在地下發展。

而互聯網時代,大眾收聽音樂的方式發生變化,人們更多地是通過音樂APP收聽音樂,這些音樂平臺給了獨立音樂人較低的宣發門檻,自主發片;也給了受眾更多的主動選擇權,接觸到獨立音樂,甚至通過豆瓣等小眾文化社區深入瞭解獨立音樂,成為忠實受眾。相互作用之下,獨立音樂獲取了更廣闊的市場基礎,成為數字音樂產業的重要一環。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艾媒諮詢發佈的《2016-2017年度中國電子音樂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電子音樂用戶規模將持續增長

全球唱片工業的式微給了獨立音樂自由生長的機會,不斷壯大的受眾群體讓音樂綜藝看看到了市場機遇。說到底,音樂綜藝佈局獨立音樂還是利益驅動的結果。

  • 同質化內容引發審美疲勞,音樂綜藝尋求差異化

除此之外,音樂綜藝的差異化需求也是其佈局獨立音樂的重要原因。

音樂綜藝一直是綜藝市場上不可或缺的節目形態,但近兩年我國音樂綜藝的同質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歌手》《中國好聲音》《蒙面唱將猜猜猜》等反響較大的音樂綜藝都是從國外引進版權,再進行本土化改編。並且市場上迅速推出了大量換湯不換藥的相似節目,如《誰是大歌神》《歌手是誰》等,都是模仿《蒙面唱將猜猜猜》的產物。《歌手》《中國好聲音》這樣的現象級綜藝也在續集製作過程中創新乏力,耗盡了流行音樂圈的歌手、素人資源。

音樂綜藝原創性、音樂性不足,越來越走向同質化的音樂綜藝引發了觀眾的審美疲勞。改革賽制、引進外籍歌手這樣形式上“小打小鬧”的創新已經不能贏得觀眾,只有從音樂內容上進行根本的變革,跳出流行音樂圈,才行得通。從此前《中國有嘻哈》的大熱來看,獨立音樂是不錯的選擇。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綜藝運營下的推廣與妥協:

獨立音樂真的火了嗎?

互聯網時代傳統唱片工業的衰落與受眾自主權的提升給了獨立音樂走向普泛化的基礎,但真正將獨立音樂推向市場的還是爆款綜藝的打造。那麼,音樂綜藝是如何將獨立音樂推向市場的?綜藝節目的運營模式會不會有違推廣音樂的初衷呢?

  • 綜藝節目創造話題效應,將流量引向小眾音樂

縱觀爆款音樂綜藝的打造,其中不乏套路。大多數綜藝都邀請具有極高知名度或擁有極大流量的明星坐鎮,而這樣的明星本身就自帶熱度,如此次《即刻電音》邀請到的張藝興、大張偉、尚雯婕三位主理人都是擁有較高知名度的商業明星。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除此之外,節目組也常常通過後期剪輯營造戲劇衝突,創造話題效應。“freestyle”等高頻詞、導師遭到的強烈質疑,很大程度上都是剪輯突出的結果。節目通過各種各樣的噱頭將流量引向獨立音樂,《即刻電音》第二期播出之後,“張藝興點評馮提莫”、“張藝興你眨眨眼”等相關話題就在熱搜榜上掛了近一天的時間。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 綜藝節目代表主流文化,具有強大的話語權

音樂綜藝大都有自己的一套選秀模式。在節目之初,選手晉級與否是由導師來決定的,這在無形當中便建立了一種權力關係。小眾音樂想要得到進一步的傳播也需要符合導師對於音樂的標準,《即刻電音》當中大張偉對“中國電子”、尚雯婕對“怪咖”就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尚雯婕在節目中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音樂態度

拋開導師的個人色彩,獨立音樂要說服綜藝節目的大眾化觀眾,也必須做出讓步。獨立音樂中不乏探討生命意義、愛情的作品,但更多時候獨立音樂表達的是對生活的無奈、對社會黑暗面的憤怒。但這樣的價值觀是難以被主流文化所接納的,綜藝節目則對小眾音樂的價值觀進行重新包裝,用普世價值將其包裹起來。

《中國新說唱》當中大量歌曲的改編就被要求凸顯“正能量”。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中國新說唱》當中的“正能量”

曲目之一

音樂綜藝將小眾文化形態的音樂搬上主流媒體,利用明星、剪輯等帶來的話題效應以及強大的主流話語權將獨立音樂推向市場。一方面,音樂綜藝確實讓更多人注意到了獨立音樂,但另一方面,大多數人關注的是綜藝節目創造出的“娛樂性”,而不是獨立音樂本身。除此之外,音樂綜藝強大的主流話語權更是對獨立音樂進行了收編,獨立音樂不再獨立。

劉歡老師在《中國好歌曲》當中提到的:“畫地為牢,好像我們是小眾,就不屑與大眾有關係。但真正好的音樂有權利被所有人聽到,沒有哪一種音樂是因為大部分人聽不到才好”。獨立音樂作為高質量的小眾音樂需要被主流受眾聽到,但在以音樂綜藝為跳板的推廣過程當中,獨立音樂不斷遭到娛樂性與主流話語的衝擊。似乎只有妥協,才能求生。

音乐综艺布局独立音乐:火了音乐还是火了综艺?

音樂綜藝藉助獨立音樂的受眾與獨特性火了一把,而不斷妥協的獨立音樂卻很難走的長遠。綜藝運營模式下,最大的受益者還是綜藝節目本身。

結語

從民謠、嘻哈到電音,越來越多的獨立音樂門類被綜藝節目推向大眾市場。與此同時,音樂綜藝也藉此實現差異化營銷,突破同質化瓶頸。但獨立音樂在推廣的過程當中被娛樂化,甚至走向商業化或者向主流話語權妥協,表現出極強的求生欲。推廣過程中的迎合與妥協或許難以避免,但如果因此失去了獨特的藝術本質,獨立音樂火爆終將是曇花一現,收益的還是爆款綜藝本身。

//主題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