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謙信是被後世稱為日本戰國時代“軍神”的戰國大名,一直以來也都以“軍神”與“大義”的形象活躍在各種藝術作品之中。實際上,後來被轉封至會津的上杉家的發家史,其實和“大義”一點也沾不上邊。
上杉謙信出身于越後守護上杉家的家臣守護代長尾氏,在其父長尾為景時期,長尾為景殺害了主君上杉房能,即便在戰國時代,這樣強硬的下克上也是非常罕見的。不過,長尾為景並沒有完成對越後國的統一,就在疾病中逝世,長尾氏的家督由長尾為景的長子長尾晴景繼承,可是長尾晴景非常病弱,這使得長尾氏開始面臨存亡的危機。
按照室町時代的習慣,幕府將軍通常會將沒有家督繼承權的兒子送到寺院裡出家,防止家裡出現家督之爭,許多大名們便也有樣學樣,例如今川家,再比如長尾家。上杉謙信原本以及在寺院出家修行,卻被長尾晴景命令還俗,取名長尾景虎,協助兄長對付反抗長尾家的勢力。上杉謙信在平定反抗長尾家的戰爭中非常活躍,其卓越的戰功與韜略也受到了長尾家家臣的青睞,在家臣們的擁戴下,上杉謙信於天文十七年(1548年)繼承了長尾氏的家督,正式開始了自身的戰國大名之路。後來,上杉謙信收留了被關東北條家逐出關東的“關東管領”上杉憲政,併成為上杉憲政的養子繼承了山內上杉家,改名“上杉政虎”(後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下賜“輝”字又改名輝虎),謙信則是他的法號。
謙信的家臣團
關於上杉謙信的家臣團,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史料,不過永祿二年(1559年)的《侍眾御太刀之次第》以及天正三年的上杉家軍役帳卻可以作為上杉家家臣團組成的參考資料。
《侍眾御太刀之次第》是為了慶祝永祿二年上杉謙信(時名為長尾景虎,下文統稱上杉謙信)二次上洛歸來,家臣們獻上太刀表示祝賀的名簿。名簿中的“直太刀之眾”為長尾景信為首的三位一門眾,“披露太刀之眾”為中條藤資為首的五十餘名國眾,“御馬廻年寄分之眾”則是上杉謙信的八名側近以及譜代。永祿初年上杉謙信的家臣團的情況大致是劃分為一門、國眾、譜代三個部分。同樣,在天正三年的上杉家軍役帳中,也是按照上杉景勝為首的一門眾、中條景泰為首的國眾、松本鶴松為首的旗本側近,同《侍眾御太刀之次第》的家臣劃分是一樣的。
永祿二年以後,上杉謙信對越後國的支配加強,諸如齋藤朝信、柿崎景家、北條高廣等上·中郡國眾,以及新發田長敦、竹俁慶綱等下郡國眾雖然都在上杉謙信的麾下,但是上杉謙信卻給予他們保有軍隊、城下町,自行下發判物的權力。因此,早期上杉謙信的權力基盤,實質上其實說是一個戰國領主的聯盟也不為過。
在《北越軍談》中卻提到,在上杉謙信的家臣中有被稱為“四天王”的武將,分別為“甘粕、直江、宇佐神(美)、柿崎”四人。在《甲越信戰錄》裡的上杉四天王則是“直江山城守兼繼(續)、宇佐神(美)駿河守定行、甘粕近江守員直、柿崎和泉守景家”四人,同書中還提到,上杉四天王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中非常活躍。不過,直江兼續出生於永祿三年(1560年),是斷然不可能參加次年的川中島合戰的,宇佐美定行也是後世創作的上杉謙信的軍師人物,並不存在。因而該書中的“直江山城守兼繼”與“宇佐神駿河守定行”,實際上應該是直江景綱與宇佐美定滿,加上柿崎景家與甘粕景持,剛好組成上杉家的四天王。
上杉四天王的活躍
上杉四天王之首的直江景綱是越後國與坂城城主,亦曾用名直江實綱、直江政綱,其一直作為上杉謙信的側近在上杉家負責內政與外交等事務。在上杉謙信初立時期,直江景綱、本莊秀綱就作為擁立謙信的有力支持者活躍在政權中樞,儘管上杉家的政權隨著領地的擴大有所變動,但是直江景綱卻仍然長期處於政權中樞中。永祿四年開始,直江景綱與新參家臣河田長親成為政權中樞的重臣。直到晚年,直江景綱方才離開了上杉政權中樞,在元龜三年(1572年)被派往越中國,並在天正四年(1576年)成為能登國石動山城城主。
與內政型的直江景綱相比,剩下的三位天王活躍的地方就主要在戰場上了。不過其實在四天王生活的年代的史料中並沒有出現上杉四天王的概念,四天王主要形成於軍記物語盛行的江戶時代。
在《甲陽軍鑑》中,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時,上杉謙信發覺了武田信玄的策略,在妻女山留下了甘粕景持作為守備部隊,應對武田軍的別動隊,同時任命直江景綱作為負責後勤物資運輸的小荷馱奉行,自身率領主力軍隊前往八幡原尋找武田信玄決戰。
在八幡原的戰鬥中,柿崎景家作為上杉軍的前鋒率先與武田軍交戰,柿崎景家被稱為是剛強的大將,根據《甲越信戰錄》的記錄,在這場合戰中柿崎景家討取了武田信玄的親信山本勘助,而宇佐美定滿則討殺了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在武田軍的別動隊趕到戰場前,上杉方一直掌握著戰局的主動權,在別動隊趕到以後,戰局形勢逆轉,上杉軍方才主動撤軍。
《甲陽軍鑑》給了妻女山殿後的甘粕景持非常高的評價,稱其大概是上杉謙信秘藏的侍大將。甘粕景持雖然只分到包括雜兵在內的千餘人防守妻女山,但是在面對數倍於己的武田軍攻擊時,依舊沒有慌亂,沉著應戰,即便後來因為人數差距不敵後撤,也沒有發生全軍總崩的態勢,而是在甘粕景持的指揮下渡過千曲川,靜候上杉軍的撤退。而在《甲越信戰錄》中,在甘粕景持後撤時,直江景綱率軍支援,武田軍也因為直江景綱的到來而停止了追擊。
而宇佐美定滿活躍的軍記物,主要是以《北越軍記》而出名,在該書中,宇佐美定滿是傳授上杉謙信兵法的老師。因為上杉謙信出色的才能,讓宇佐美定滿感到敬佩,因而產生了要守護上杉謙信的意志。永祿七年(1564年)七月五日,宇佐美定滿與長尾政景一同前往野尻池乘船垂釣遊玩,在出行前宇佐美定滿特意鑿穿了船體,再用活塞堵上,等到了野尻池中央時,宇佐美定滿突然把活塞拔出,讓船體進水,與長尾政景一同淹死在了野尻池裡。《北越軍記》中的說法是,長尾政景作為上杉謙信同族,長期與上杉謙信不和。為了解決長尾家的內鬥,又不傷到上杉謙信的威名以及引起上田長尾家的叛亂,宇佐美定滿只得出此下策,將罪過全部攬到自己的身上。
因為長尾政景之死對上杉謙信來說是一件大幸事,使得上杉謙信在與上田長尾家的內鬥中徹底佔據主動權,再加上當事人都死去,因而也有人懷疑宇佐美定滿的舉動其實是受到了上杉謙信的指示也說不定。
歷史上的四天王
在軍記物中,上杉四天王非常活躍,幾乎是上杉謙信的左膀右臂,是支撐著上杉家的重要支柱。但是,如果從當時的史料中來看,上杉四天王似乎也沒有像軍記物中那樣活躍,許多四天王的事蹟,大多數都是江戶時代形成“上杉四天王”概念後牽強附會的編造而已。
直江景綱的經歷在前文提到過,因為是上杉謙信繼承家督的有力支持者,長期活躍在上杉家政權的中樞。
而柿崎景家其實也是上杉謙信的親信重臣,永祿初年柿崎景家就開始在上杉謙信麾下活躍,在永祿末年,又成為上杉謙信與今川家、北條家外交的取次。永祿十一年上杉謙信與本莊氏對立之際,柿崎景家也與直江景綱作為上杉軍的先遣軍隊前往本莊氏的領地。另外在上杉謙信與北條氏康的“越相同盟”中,柿崎景家的兒子柿崎晴家也被作為人質送往了北條家的小田原城,從側面來看,這也是他國大名對柿崎景家身份的一種認可。
同屬上杉四天王的宇佐美定滿則曾是上杉謙信的父親長尾為景的敵人。天文十七年(1548年)上杉謙信繼承家督之後,與上田長尾氏的長尾政景嚴重對立,宇佐美定滿正是在這個時期加入了上杉謙信的一方。至於傳授上杉謙信兵法之事,則有可能是後世捏造創作出“軍師型”武將宇佐美定行後的附會了。永祿七年時,宇佐美定滿與長尾政景一同在野尻池淹死,事件的真相則永遠成為了謎。
被《甲陽軍鑑》給予高度評價的甘粕景持實際上雖然可以確定其在上杉謙信麾下,但是在謙信時期的動向則不明,《甲陽軍鑑》中的敘述是否屬實也不得而知。甘粕景持真正的活躍時期是在上杉景勝時期,自天正九年(1581年)開始被上杉景勝封為三條城城主,並在天正十四年攻伐新發田時重創了新發田的軍勢。上杉家轉封會津以後,甘粕景持也隨同上杉景勝一同前往了會津。
在上杉四天王中,除了宇佐美定滿以外,甘粕景持、直江景綱、柿崎景家的名字中都有上杉謙信實家長尾氏的通字“景”字,但是這個“景”字是否是從上杉謙信處拜領的(上杉謙信原名長尾景虎),就還需要更多的考證了。
閱讀更多 指尖看日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