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教育產業化正名

為教育產業化正名

我們經常說,教育、醫療和住房是中國老百姓頭上的三座大山。在如今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年代,人們或者調侃,或者真誠的用這個苦逼的表達,足見教育、醫療、住房已成為百姓不可承受之重。

今天我們只說教育,其實其它兩項的分析思路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如果說住房貴是因為土地資源稀缺,醫療貴是因為創新成本太高,那麼教育又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教育產業化”,似乎產業化是教育問題的問題之源,迴歸事業體制就可以皆大歡喜了。真的是這樣麼?

1、教育的多輸困局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事業的重要性自然無需多言。然而,當下對於教育問題,應當說各個相關方其實沒有獲益,處於多輸困局狀態。

先看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儘管老百姓教育負擔是如此的重,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水平是非常之地的。以鄭州為例,大多數中校區的教師工資是不超過5000元/月的。

5000塊錢是什麼水平,很多人可能沒有概念,但是根據這幾年行情來看,基本上與大學生校招薪酬水平持平,遠低於同等學歷下社會平均水平的。

學生同樣有許多苦處,入學難,很多時候想送禮都找不到關係;好不容易進去了,一個班70多個學生,學習條件怎麼都不可能太好,想讓老師都照顧得到也是難上加難。更不要說各種各樣課外班費用等支出了,以及高出天際線的學區房了。

政府也非常窩心,眾所周知教育部門是清水衙門,事多、錢少風險大。力沒少出,也很難得到好評。更別說前幾天浙江省因為某項考試決策失誤,導致教育廳廳長直接被下課的悲催命運了。

我猜一定會有一些心理陰暗的人跳出來說老師可以拿黑錢,但如果你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去實地調研,真相併不難追尋。一般的學校老師,是沒有多少機會收到什麼紅包的,而且也是不允許參加盈利性質的課外輔導班,想搞點副業都被國家明令禁止。

2、什麼導致多輸

為什麼優秀的教育資源總是那麼稀缺,為什麼上學難,上好的學校難,遇到好的老師難上加難呢?因為優秀教育資源的供給不足。

為什麼優秀教育資源的供給不足呢?因為教師的待遇太低了,吸引不到足夠的優秀人才投身於教育事業。

為什麼教師的待遇太低了呢?因為教育是由國家包辦的,而國家財政又掏不出來更多的錢,所以教師的待遇太低。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只能寄希望於國家加大投入呢?理智的說,這個很難。因為如果不考慮國有企業上繳利潤的話,當然也沒繳多少,國家財政的錢都是來自於大家繳納的各種稅費。想多投入,就得多繳稅,就問你選那樣吧。

這就是現實,天上是不會掉下來財富的,幸福的生活需要我們自己創造。在當前的體制下,想要享受更好、更多的教育資源,就得交更多、非常多的稅。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當然有,事實上也已經局部運行多年,那就是教育產業化。

2、被“汙名化”的教育產業化

有人總結了教育不能產業化的原因,有以下幾條。

  • 教育事關國計民生。

請問,哪個產業又不是事關國計民生的,能舉出來個例子麼?食品行業關係國人的健康,要不要去產業化;汽車行業事關國人出行安全,要不要去產業化?

再者,請比較一下,是經過市場充分競爭的行業提供的優質產品更多,比如家電行業;還是完全由政府壟斷的行業提供的優質產品更多。

有一個可供比較的例子,郵政局的EMS和順豐快遞,從事的業務基本雷同,誰的服務更好,誰的服務劣質,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吧。

  • 教育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我想知道,什麼是社會效益,如何衡量社會效益?是隻求付出,不計回報麼?教育事業是有成本的,教師也要食人間煙火,因此就不可能無條件的做慈善。

要求教育以社會效益為重,說穿了就是慷他人之慨,佔他人便宜。高尚如您,怎麼就不以社會效益為重,不計報酬的做一名高尚的義工呢?

  • 教育產業化會導致有錢的孩子才能有學上

首先,有錢的孩子可以上好的學校,這其實並沒有什麼錯。如果無論有沒有錢,都可以享受同樣的服務,住同樣的房子,孩子可以上同樣的學校,請問還有何種必要去努力工作,努力掙錢呢?

如果大家都失去努力工作的動力,誰來蓋房子,誰來修路,誰來給您提供教育服務呢?如果不需要努力工作,我們又何必辛苦上學呢?開心的玩不是更好麼?

其次,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是政府的責任,但這並不意味這這些教育機構都必須由政府來辦。政府購買服務,遠比政府自己去做,效率要高得多。至於入學條件,政府掏錢了自然就說話管用。

第三,國家的錢都是老百姓的,目前的能力也只能支撐到初中畢業為止,再往上就不屬於義務教育了。

第四,政府的責任是讓所有人有受教育的機會,但無法做到所有人有接受優質教育的義務。因為優質資源總是稀缺的,也是相對的。想享受更好的,可能就需要付出不一樣的價格了。

第五,即使是民辦學校,處於學校聲譽、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也不會只接受有錢人家的孩子。比如鄭州幾所一流民辦學校,大部分招生名額還是要靠分數說話的。

再說個外國的例子,英國的牛津大學就是私立的,如果你很有錢,捐夠一定的費用,就可以讓你的孩子去上學。同時,只要你能考上,並且無力支付學費,就可以獲得全額的獎學金。

  • 把教育當產業來做,會讓教育不斷陷入腐敗

這個不值一駁,所有的腐敗都只會產生於權力尋租,越是市場競爭充分,政府越是放開行政限制,腐敗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們大家都會上淘寶上買東西,甚至說淘寶某種意義上已經達到了市場壟斷地位都不為過,但是有人給淘寶送紅包麼?不但沒有,淘寶還向所有買家免費提供服務,而且還親、親的叫個不停,沒事就發個支付寶紅包啥的。

  • 老師上課也就只盯著錢,哪還會有心思認真教學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到底是給高工資會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教師行列,還是進行價格管制,要求教師無私奉獻能夠吸引優秀人才?

如果我們不盯著錢,僅僅依靠愛、激情與奉獻精神,有幾個人能堅持一生呢?即使願意奉獻,也會面臨買不起房,住不起院,找不到老婆的困擾,怎麼辦呢?

3、正視自然規律,教育產業化刻不容緩

我們為什麼需要接受教育,那是因為我們希望更聰明、更能幹,受人尊敬,博學多識,希望能創造更多價值,創造更多財富。所以,教育對於我們而言,實質上是面向未來的投資。

既然是投資,就需要先付出,通俗一點說,就是需要花錢,無本萬利只能存在於幻想之中。

教育事業目前的多輸困局,其實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理解教育是一種投資的內涵。你不投入,我不投入,國家哪裡有錢投入?都不投入,又想享受服務,供給怎麼可能不出現短缺?

再不意識到這一點,教育的困局會繼續持續,並繼續惡化,直到我們真正實現物質極大豐富,人們按需分配,將工作當做本能需要的那一天。

至於說暫時沒錢的人怎麼辦,其實很簡單。國家可以提供基本的教育機會。想要更好的,希望投資未來,有一種東西叫做按揭貸款。

巨嬰社會是沒有前途的,現在借錢投資,未來還本付息,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