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事件,雍正真的只有十三阿哥一個“盟友”嗎?

伊辛巴耶娃66


九子奪嫡可以說經過現在清宮劇的大肆宣揚,這可謂是整個清朝最讓人熟知的一段歷史啦。那麼何謂“九子奪嫡”呢?九子奪嫡值得就是康熙九個兒子參與皇位爭奪的事件,這九個兒子包括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而這九個兒子也分為大爺黨、太子黨、三爺黨、四爺黨和八爺黨這五個集團,最終四爺黨獲得了勝利,四阿哥胤禛登基為帝,是為雍正帝。

那麼在“九子奪嫡”中雍正真的只有十三阿哥一個盟友嗎?當然不是,想想看就知道啦,你覺得一個能奪的皇位的人,會只有一個盟友嗎?要知道四爺黨可是那五個集團當中實力僅次於八爺的政治集團,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被電視劇給騙了,人家的底蘊可不是普通人能夠想象的,畢竟能從康熙眾多兒子當中脫穎而出當皇帝的主,實力能差嗎?那麼這裡我就為大家一一介紹雍正都有哪些盟友吧。

十三阿哥胤祥

這個我想無需多說,看過關於康熙和雍正的清宮劇的人都知道,雍正的身邊永遠都有一個忠肝義膽,被稱為“義王”的十三阿哥胤祥啦。胤祥可以說是康熙三十七年到康熙四十七年這10年間最受康熙寵愛的皇子,這10年每當康熙要離開京城,胤祥就必定會跟隨。但是在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受到廢太子的波及,導致最終失寵於康熙。胤祥可以說是康熙眾多兒子當中與雍正關係最好的一個,甚至可以說是親密無間,而到了雍正登基之後,他的待遇可謂是天下獨一份,不但被封和碩怡親王,而且這個親王還是鐵帽子王,其允許世襲罔替,在他死後,更是被允許將“允”改“胤”,而這也成為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十六阿哥胤祿

這個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很多人都認為雍正在皇子中的盟友就只有十三阿哥胤祥,實則不然,在康熙的皇子中雍正還有兩個盟友,而這其中就包括十六阿哥胤祿。胤祿出生並不高貴,他出生之時他的生母就僅僅只是一個庶妃,而且他的母家也只是一個知縣人家,可以說是無權無勢。但是由於胤祿學識較為過人,所以比較受康熙的寵愛,康熙晚年的時候更是讓他執掌內務府,雍正元年因當時莊親王博果鐸無子,所以雍正就將胤祿過繼給了博果鐸,並繼承了莊親王之爵位。可以說雍正對於胤祿也十分信任,雍正去世之後將他選為四輔政大臣之一,由他輔佐還是少年的乾隆處理朝政大權。

十七阿哥胤禮

胤禮我想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如果我說他的王爵封號的話,那肯定有人知道,他就是《甄嬛傳》中的果郡王。胤禮的出生比十六阿哥胤祿更為低賤,他的生母是一個漢族人,而且還是宮女出生,其母家更是隻是一個皇帝的侍衛。他在康熙時期並不受到重視,但是後來由於跟隨著雍正,雍正也認為他操守清廉於是在登基之後並開始重用他,先是雍正六年被封為果郡王,後又兼任工部、戶部之事。雍正去世後他與十六阿哥胤祿、張廷玉和鄂爾泰同為輔政大臣,這四人一起幫助少時的乾隆處理朝堂大事。

肅親王衍璜

衍璜的身份可十分的高貴,他是第一代肅武親王豪格的曾孫,也是皇太極的嫡系子孫,為第四代肅武親王。他可以說是雍正在皇族中最大的依仗,其作用毋庸置疑,當然很多人會說他怎麼會是四爺一黨的呢?作為太祖嫡系子孫他沒必要摻和到皇子的皇位爭鬥當中,但是事實上他還真的參與到其中了,只不過可能隱藏的比較深而已。試想下如果衍璜沒有加入到四爺黨的陣營當中,他會在雍正八年被任命為管理雍和宮事務的主官嗎?雍和宮是哪裡?他是雍正未登基之前的王府啊,可以說是龍興之地,如果雍正不信任

衍璜會讓他去嗎?而要信任到如此程度,也只能說明衍璜曾經是四爺黨的人。

張廷玉

四爺黨當中最重要的文臣,他是雍正在朝堂上最大的依仗之一,張廷玉死後也是清朝唯一一個可配享太廟的漢臣,也這足以說明雍正對其的看重。張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的進士,康熙四十三年因作詩而被康熙挑撥為正四品並侍值南書房,康熙五十五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康熙五十九年授刑部左侍郎,康熙六十年授吏部左侍郎,可以說張廷玉在康熙時期就十分受重視,而他在康熙時期三任會試會考官就可以說明一切。而張廷玉也藉助這份信任時常都幫助著雍正應對朝廷之事,比如雍正在康熙時期被任命清查京、通兩倉之時,也正是由他的幫助才可以順利進行。在雍正登基之後,張廷玉可謂是深受皇恩,雍正一登基即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從此躋身於中樞之列,雍正六年更是被授予保和殿大學士,同時又兼任吏部尚書一職。在雍正死後,他也是四大輔政大臣之一。

隆科多

隆科多可以說是雍正能夠順利登基為帝的最關鍵人物,被當朝皇帝公開稱為“舅舅”的恐怕也只有他了。在康熙死後,是隆科多借助其所擔任的九門提督一職幫助雍正順利的登基為帝,也是他在雍正登基之後幫忙穩定朝政大局,可以說雍正當皇帝,隆科多絕對功不可沒。但是可惜的是由於隆科多身上關於雍正的秘密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他又自覺地功勞很大,所以又恃寵而驕,最終被雍正帝幽禁而死。

年羹堯

年羹堯一個文武雙全的全才,康熙三十九年中進士,之後僅僅只有九年的時間就從庶吉士做到四川巡撫一職,成為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而這個時候年羹堯才不到30歲,可以說年羹堯深受康熙帝的賞識,而他也的確沒有辜負康熙,其先後平定了斡偉生番羅都和越巂衛屬番與普雄土千戶那交等叛亂,以及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的入侵,憑藉著這些戰功康熙五十七年年羹堯升任為四川總督併兼管巡撫,康熙六十年更是升任川陝總督,成為大清西南最大的權臣。可以說年羹堯是雍正在朝堂之外,最大的依仗,沒有之一,他的存在就是在朝堂中的雍正最堅實的後背,而在雍正登基之後年羹堯更是權傾西南,但是他同隆科多一樣,一樣的恃寵而驕,最終年羹堯在獄中自裁而死。

富察·馬齊

馬齊是滿清貴族之後,他的父親是滿清鑲黃旗的佐領,死後被追贈為一等公。康熙八年馬齊藉助餘蔭取得了監生的資格,後經過考試取得了工部員外郎的職務,之後被外放至山西做巡撫。康熙二十六年因秉公處理湖廣巡撫張汧貪汙之事而被晉升為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九年馬齊走上了最輝煌的時刻,他與理藩院尚書阿喇尼一起列位議政大臣,成為滿清朝廷最具權力的文臣,康熙四十九年馬齊更是做到了首席滿洲大學士,兼任戶部尚書的位置。這裡需要提的是雍正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乾隆,他的第一任皇后就是馬齊的侄女,可惜而知雍正和馬齊的關係有多親密,而在雍正登基之後,馬齊即被任命為總理事務大臣,與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共同輔佐雍正。

戴鐸

這個不用多說,他是雍正做皇子的時候最重要的幕僚,他的重要性就是如同電視劇《雍正王朝》鄔思道那樣的重要,而且劇中鄔思道出的很多的點子在正史中其實都是有戴鐸所出,他教了雍正很多的為帝之道,及很多的明哲保身的策略。但是在雍正帝登基之後戴鐸並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最終被雍正處死。

鄂爾泰

鄂爾泰可以說是雍正帝絕對的心腹,他是雍正在皇宮中最重要的耳目,很多的皇宮秘事都是有他告知於雍正的。而在雍正登基之後,他先是被越級提拔為江蘇布政使,後不到二年又升任為廣西巡撫,之後還沒去赴任,就又被提升為雲南巡撫,併兼管雲南、貴州、廣西三省事物,而這實際上就是已經是總督了,之後又被雍正加封兵部尚書銜,可以說他在雍正一朝其恩寵少有與匹敵者啊。

田文鏡

田文鏡在中年之前一直都不受康熙的信任,他一直都在地方做縣丞、知縣、知州這樣的小官,直到康熙五十六年才被提拔到京城做內閣侍讀學士,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受到雍正帝的青睞,田文鏡也順勢加入了雍正帝的集團當中,並常常為其出謀劃策。雍正登基之後,雍正元年就被立馬被提拔為山西布政使,雍正一年先任河南布政使,後任河南巡撫,可以說田文鏡是雍正改革的最大擁護者,雍正時期的攤丁入地、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等新政策最開始實施的地方就是在田文鏡的河南,而田文鏡也的確是一個能吏,在義無反顧的支持雍正的改革,並大力推行,而隨著河南新政策的成功,各地官員也都不在反對雍正的改革,雍正的改革也得以順利進行。雍正五年田文鏡因改革有功,被升為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雍正七年加太子太保。

李衛

李衛我想看過《李衛當官》和《雍正王朝》的人肯定都知道他,但是歷史上的李衛可不是如電視劇那般是一個無賴,亦或者是雍正府邸的奴才。歷史上李衛是靠捐資獲得了員外郎一職,也就是花錢買了一個官職,而在任戶部郎中之時,因雍正在查戶部賬目之時被雍正看中,遂加入雍正的集團。雍正登基之後,不到二年就從一個雲南鹽驛道升到了布政使一職,雍正三年又升為浙江巡撫,四年又兼任兩浙鹽政使,雍正五年升任浙江總督,雍正七年加兵部尚書,正式位列從一品的朝廷大員。雍正十年又署理刑部尚書,之後出任直隸總督。可以說雍正時期,李衛是雍正最忠誠的臣子,他幫助雍正處理很多的時期,比如緝查私鹽為雍正多收了數百萬的稅銀。

可以說雍正能夠坐上皇帝寶座,隆科多和年羹堯的作用最大,一個在內掌控整個北京九城的兵權,一個在外在西北擁軍數十萬,就憑藉這兩人雍正的帝位就十拿九穩,再加上朝廷上張廷玉和富察·馬齊的協助,皇宮中鄂爾泰的協助,雍正帝的實力看似弱於八爺黨,但實際上卻要比八爺黨強大的多了,正所謂人不再多,而是在於精啊,雍正手下的人隨便拿一個都是實實在在有用處的,而八爺黨的很多都是貪官,非但沒啥用,甚至還會給他惹下巨大的麻煩。


澳古說歷史


關於九子奪嫡,是一個誇張的說法,以現有資料來看,除了皇太子外,在康熙晚年有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覬覦皇位,其中四阿哥就是雍正,在眾阿哥中其實皇太子和三阿哥和雍正關係都比較親近。

(九子奪嫡)

關於雍正的政治盟友,其實有很多例如張廷玉,隆科多,年羹堯等,還有康熙的總管太監魏珠等,但是越來越多的檔案發現康熙晚年真的有意傳位與第十四子,也就是說雍正真的是聯合隆科多篡改了康熙的遺詔。

(雍正)

首先是十四子有繼位的年齡優勢,年輕氣盛,而且從小就生養在皇宮,是跟康熙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子,得到康熙許多調教,

其次,康熙說過皇十四子最像朕,因為皇十四子性格耿直,康熙也是如此性格,不像雍正陰冷,一次康熙在下招眾臣推舉新太子的時候,看到大家都推舉八阿哥,反悔,十四子為八阿哥打抱不平,遭到康熙呵斥;

(康熙十四子)

又再次,康熙曾經說過朕萬年之後一定會為你們選一位友愛兄弟、深肖朕躬的天子,你們放心吧,但等隆科多宣佈遺詔後,眾臣尐然,一臉懵逼,簡直不敢相信雍正就是繼位的天子。

(隆科多)

最後,康熙晚年親自授予十四子王大將軍,出征規格前所未有,僅次於皇帝,讓其去西北歷練,每次十四子身邊的人回來報信,總是噓寒問暖,並親自演示給他的報信人看,讓他告訴十四子自己身體健康,放心打仗吧。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如果真的只有這麼一位十三阿哥的話,康熙是絕對不會,也不敢把大位傳給雍正的。因為那樣就算是傳給了他,他也一定坐不穩,必然會引起更大的亂子,甚至可能是毀了大清的百年基業。

除了上面幾位筆者所羅列的張廷玉,圖裡琛,隆科多和李德全,我認為當時的四阿哥還有一明一暗兩個更大的盟友。這兩位才是他得以榮登大寶最有力的幫手。

明的是年羹堯。有了這位掌管著十萬大軍糧草的陝甘總督,就足以遏制住十四阿哥這位擁兵自重的大將軍王。在荒無人煙的西北大漠,沒有了錢糧草料,這十萬大軍別說是造反了,自身生存都是個問題。這樣以來,就不光斷了外患,也絕了京城裡胤禩的外援。

這暗的嘛,就是康熙皇帝。雖然他並沒有明白了當的支持胤禛,但是這位眼明心亮的一代聖主早已未雨綢繆了。沒有他的首肯,年羹堯能坐上陝甘總督的位子?沒有他的默許,四阿哥手裡還能保留著關防大印?沒有他的授意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就那麼安分?

正因為有了這一明一暗兩個人的明幫暗助,雍正才得以兵不血刃的順利繼承大統。

僅是說劇,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把酒共東風


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的盟友,不過他的作用是在雍正登基後,九子奪嫡時,胤祥的作用不大,對雍正繼位作用最大的盟友有三個。



第一個是年羹堯。年羹堯是雍正的大舅哥,康熙六十一年,時任川陝總督。當時的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禎駐紮甘肅,軍糧物資由年羹堯供應,可以卡住胤禎的命脈。同時十四阿哥率部進京造雍正的反,年羹堯正好是隔在中間的一道屏障。可以說,有了年羹堯雍正就控制了京外部隊。



第二個是隆科多。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康熙朝後期的步軍統領,電視劇裡的九門提督,相當於今天的衛戍區司令。整個京城防務都由隆科多負責,有了隆科多這個盟友,就相當於控制了京城。



第三個是康熙。康熙是皇帝,康熙在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要聽他的。這兩個人是皇權交接的關鍵人物,如果康熙不想把皇權交給雍正,如果康熙發現年羹堯、隆科多和四阿哥胤禛結黨,他們兩個也會像索額圖和明珠那樣死得很難看。康熙之所以沒那麼做,說明他和雍正是一夥的,他也需要保護他的盟友平穩繼位。


豫有得


康熙晚年出現的“九子奪嫡”,看過去雍正帝好像只有十三阿哥這一個盟友,而八阿哥有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後來八阿哥沒有機會後,他們轉而支持十四阿哥),但其實並非如此,那我們來看看雍正帝都有哪些盟友。

隆科多,他是佟國維的兒子(佟國維是支持八阿哥的),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的弟弟,而孝懿仁皇后是雍正的養母,也就是說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而隆科多在康熙五十年就擔上了步軍統領(九門提督),康熙五十九年加理藩院尚書。

隆科多是雍正繼位最強有力的保證,而且康熙病逝於暢春園的時候,雍正並不在,是由隆科多傳口諭給雍正,讓雍正繼位的。

年羹堯,值得一說的,年羹堯並不是雍正的包衣奴才,但年羹堯是支持雍正帝的,年羹堯是康熙三十九年的進士,在康熙四十八年擔任四川巡撫,康熙五十七年擔任四川總督,康熙六十年擔任川陝總督。

康熙六十一年,撫遠大將軍十四阿哥回京奔喪,是由年羹堯與延信共同掌撫遠大將軍軍務的。

張廷玉,張廷玉的父親是張英,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的進士,康熙五十五年,擔任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康熙五十九年,擔任刑部左侍郎,康熙六十年擔任吏部左侍郎,六月擔任吏部左侍郎。

當然像田文鏡,李衛,鄂爾泰等人都是雍正的心腹,不能叫做盟友,雍正就是因為有隆科多,年羹堯,十三阿哥,張廷玉這些重要人物的大力支持,才能順利繼位的。


歷史簡單說


不止啊,雍正的盟友都在最關鍵的位置上,還都利用自己的方式給康熙施加影響,使康熙最終選擇了傳位給雍正。

一、張廷玉

兩朝老臣,始終身居高位,手握重權,是雍正最放心的盟友。

張廷玉做了哪些事呢?



①太子刑部腐敗案,張廷玉燒奏摺,似保太子,實壓八爺。

表面上成全康熙與胤礽的父子之情,又保衛了儲君,實則張廷玉已經明白太子儲位難保,焚燒其奏摺,即是暗示康熙,老八的取證不可信,須重新調查,把老八架到不尷不尬的地步上。

②木蘭秋獮,太子事發。張廷玉借凌普調兵手諭,強調“廢立太子已經不重要了”,與康熙設局。此局一設,太子被廢,八子被誑入局中,一箭雙鵰。

③重新擁立太子復位。太子已經勢頹,當務之急是擊垮強大的八爺黨,通過選儲之爭,八子胤禩遭到重創,實際上已經很難通過正常方式繼承大統了。

④康熙大壽,張廷玉壓住朝局,力求穩定,已經很明顯地看出他的政治傾向性了。

二、張五哥

這個當然不用說,自從被救,成為康熙的侍衛,他是時時處處地替四爺黨站臺。



①木蘭秋獵,利用自己的“孝子”的身份,引起康熙對老大和太子,老三的反感。

②替十三爺求情,並向康熙指出老十三的俠義心腸,使康熙留心保護。

③奪嫡之夜,毫不猶豫地交出調兵金令,還接受鄔先生指令,使雍正一舉定乾坤。

三、圖裡琛

隱藏得比較深。其實早就心有所屬,所作所為,都是向著四爺黨的。

圖裡琛本身就是老十三帶出來的,對老十三非常忠心,當然也暗中為四爺辦事說話。



①木蘭獵場,故意添油加醋地描述肖國興的喊冤,還故意錯解康熙的言語,讓康熙對老八更加厭惡。

②對囚禁中的太子和老大都故意迫害。

③用慌慌張張的表情加重康熙對八爺黨所作所為的危害印象。

四、李德全

這很好理解,其實,相對其他阿哥,雍正最大的優勢實際上就在後宮。

由於後宮得力,雍正上位,太監李德全站隊正確,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太子和老八都沒有這個條件。



①通過與德妃娘娘的交談,言語中透露康熙的意志,由娘娘通風給雍正。

②利用自己接近康熙的條件,探測情報和康熙的心理狀況,使雍正始終能掌握康熙的真實意圖。

③利用掌握後宮的侍寢,暗示康熙第三代的重要性,使康熙對乾隆興趣大增,雍正的位置重要性突飛猛進。

雍正的盟友滲透到康熙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幾乎都能從思想上從各方面對康熙造成影響,這就是他最聰明之處,而其他阿哥的盟友只是在朝堂上就事論事,完全落了下乘。


饞嘴肥貓鏟史官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個兒子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這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胤褆,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其中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是屬於八爺黨的,十三阿哥是屬於四爺黨的。


下面最簡短地分析一下九子奪嫡的情況:老大太蠢,老二爛泥扶不上牆老三智商跟不上野心,老八攤子鋪的太大,老十四就是老八的備胎,只有老四低調悶聲發大財。


面對強大的八爺黨,四阿哥胤禛如果只有十三阿哥這一個粉絲那是上不了大位的,他有很多盟友,像張廷玉、隆科多、年羹堯,戴鐸、鄂爾泰,田文鏡,李衛等等。

在康熙晚期張廷玉就已經得到重用,在存廢太子的問題上,張廷玉和四阿哥十三阿哥都是主張廢掉太子,他也曾向康熙揭發八阿哥勢力過大有逼宮的可能,這些都無疑在幫四阿哥胤禛。

年羹堯是胤禛的舅哥,他們是姻親關係,年羹堯肯定是明裡暗裡都支持胤禛,他作為川陝總督對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一黨進行了有效的鉗制,使雍正繼位無外部之憂。

隆科多是支持雍正的,隆科多在任步軍統領時,康熙讓他秘密監視被圈禁的大阿哥和皇太子的情況,以及京城王公貴族和官僚的動向,他在向康熙密報的同時也告知了雍正,使雍正能實時掌握精準情報,應對自如。 戴鐸是雍正爭儲奪嫡出謀劃策的關鍵人物,他多次寫信給雍正為他出點子 ,把雍正推上大位,戴鐸功不可沒,但雍正繼位後,戴鐸一點好處都沒撈著,反而被雍正指為貪汙被處死,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整個接近十年的奪嫡過程中,四阿哥胤禛呈現兩面派的作法,不管康熙如何修理大阿哥二阿哥還是八阿哥,胤禛是那邊都不得罪,極盡察言觀色之能,以誠孝示君父,將自己打扮成富貴閒人的模樣,極力標榜自己對皇位沒有覬覦之心,暗地裡結交人才,培養人才,最終奪得大位。


雍正頗富心機,懂得隱忍,善於審時度勢,並能抓住機遇。他深知康熙的心態,不事廣植黨羽,而裝出無意奪嫡、誠孝伺君的模樣,他有豐富的政治經驗,而且為人聰穎嚴肅,有能力治理好龐大的清王朝。在位十三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勤政的皇帝。


遺產君


其實,雍正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在奪嫡過程中的盟友,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各個都很重要。如果要排名次的話,根據他們的重要性依次是:隆科多、年羹堯、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



頭號功臣:隆科多

隆科多這個人,文學作品裡面的形象跟他的歷史形象反差很大。電視劇裡,隆科多沒有什麼政治立場,貌似誰拉攏他,他就倒向誰。然而在歷史上,隆科多卻是雍正的鐵桿擁護者。否則雍正為什麼要公開稱呼他為舅舅?又不是親舅舅……

歷史上,康熙駕崩前夕,隆科多第一個向康熙進言,應立即確定皇位大事,然後他下令全北京城戒嚴。步軍統領衙門的兩萬兵馬封鎖了皇城,將京城與外省的書信來往全部阻斷。導致八爺黨與領兵在外的十四阿哥胤禎無法內外呼應,十四阿哥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雍正騙回京城軟禁的。不恭維的說,雍正能繼位,隆科多的作用至關重要。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後來雍正將他軟禁致死。隆科多這個人愛吹牛,雍正繼位後他多次與人吹噓自己派兵戒嚴,扶持雍正登基的那點爛事。在別人聽來,他這不就是在說雍正在謀權篡位麼?後來雍正將他軟禁,也是他自找的。



二號功臣:年羹堯

年羹堯在文學作品裡面的形象,跟他的歷史形象反差也很大。電視劇裡,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一手提拔的心腹,貌似沾了點雍正的光。然而在歷史上,年羹堯卻是一個能力非常強的人,是康熙一手提拔的封疆大吏,跟雍正沒什麼關係。

電視劇中,年羹堯為了接近雍正,將自己的妹妹嫁給雍正。其實在歷史上,是雍正向康熙請允自己納側福晉,由康熙做主,選定了年羹堯的妹妹,將其許配給雍正的。因此,年羹堯和雍正的關係,經過康熙這麼一撮合,就變成了姻親關係了。

康熙駕崩時,身為川陝總督的年羹堯暗中支持雍正,對西北的十四阿哥一黨,進行了暗中的清洗。比如十四阿哥最信任的延信,就被年羹堯所架空。後來被雍正下令圈禁致死。

公正的說,沒有年羹堯在西北的支持,雍正也不可能順順利利的登基。



三號功臣:十三阿哥胤祥

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功臣成員中,文學形象與歷史形象反差最大的一個人。電視劇裡面,是胤祥帶著豐臺大營的兵馬趕到暢春園,才確保了雍正能順利登基。其實在歷史上,胤祥並沒有帶過兵,他是一個偏文官的形象。

在二月河的小說中,胤祥是一個忠肝義膽的俠王,被康熙圈禁了十年。但是在歷史上,胤祥卻是一個很有心機的人。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時,他受牽連。太子第二次被廢后,他覺得自己沒什麼希望了,開始轉而全力支持雍正。

在此期間,胤祥的記錄非常少。但是可以肯定的說,胤祥肯定不是一個人。他也有發展自己的小團隊,並帶著這群人暗中支持雍正。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麼雍正登基後,就立即封為總理事務大臣和的怡親王。(胤祥之前沒有任何爵位,他是連跳數級,直接從光頭阿哥提升為親王的。)

所以胤祥的存在,對鞏固雍正的統治,有很大的幫助。比如雍正元年,清算國庫的虧空,這個案子就是胤祥辦的。胤祥在辦案期間鐵面無私,十二阿哥胤裪還不上錢,胤祥硬是逼著胤裪把家產給賣了,才還的國庫借款。(電視劇中鐵面無私的是雍正,歷史上則是胤祥。)



四號功臣:十六阿哥胤祿

十六阿哥支持雍正奪嫡的史料記載不多,但是雍正登基的當天晚上,他擔心有大臣和皇子會造反,讓胤祿負責皇宮的警衛工作。這就是很詭異的事了!雍正憑什麼這麼信任胤祿?他就不擔心胤祿會造反嗎?

更詭異的是,雍正元年三月,第二代莊親王博果鐸(皇太極孫)去世。雍正將莊親王的爵位封給了胤祿。博果鐸雖然沒有兒子,但是他有侄子。胤祿跟胤祥一樣,康熙在世時爵位非常低。雍正將他連跳數級,直接提拔為了親王,而且還是鐵帽子親王。(莊親王是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由此可見,十六阿哥胤祿平時跟雍正的關係肯定非常好,至少也是很得雍正的信任。否則雍正不會把皇宮的安保工作和大內管家的事務交託給他,更不會讓他白撿一個鐵帽子王的大便宜。



五號功臣:十七阿哥

十七阿哥胤禮在小說中是雍正的死黨,雍正繼位的當晚,他跟十三阿哥分別帶了西山大營和豐臺大營的兵勤王,保證了雍正繼位。

但是在歷史上,胤禮的功勞卻貌似沒有小說中那麼大。雍正對他有一點戒心,是十三阿哥幫胤禮做擔保,才保住了胤禮的命。

不過總的來說,雍正對胤禮還是倚重的。雍正二年八月,雍正發上諭給宗人府,准許胤禮以郡王的身份,享受親王的待遇。這在當時是比較少見的情況。因此,胤禮肯定也是四爺黨的成員之一。否則就解釋不了雍正對他為何如此的恩寵。

只不過他的功勞應該沒有胤祥和胤祿大。不然為什麼胤祥和胤祿都是親王,而他卻只是一個郡王。(又過了好幾年才封的親王)

總的來說,雍正的支持者雖然不多,口碑也不如八阿哥那麼好。但年羹堯和隆科多兩個人的支持,就足夠讓他穩坐皇位了。再加上十三、十六、十七阿哥的支持,雍正在皇室宗親中的名聲也不會很差。相比之下,八爺黨和四爺黨都是四位阿哥,平分秋色。


Mer86


這你要看從哪個角度來看了,如果這個盟友講的是兄弟線上的,確只有老十三胤祥和雍正是一道上的。但如果是說單純意義上的盟友,那可有說頭了,康熙一命嗚呼前,宮內最親近行走尚書房的大臣張廷玉、宮門九門提督隆科多、宮外川陝總督年羹堯,哪個不和老四關係曖昧啊?!

如果說雍正上位後只是因為他們能力出眾而看重倚重他們,那為什麼偏偏是他們三個至關重要之人而不是別人?天上掉了餡餅砸頭上,還是三?!


所以,要抹死了說老四胤禛非法上崗,那未免有失偏頗,但是以上三人,加上老十三領豐臺大營,對老四榮登大寶發揮了能量,這一點總歸是跑不了的。

這裡,老十三是明眼人都知道是雍正死忠粉,我們不說。我們說說張廷玉、隆科多與年羹堯。

首先是張廷玉。

到康熙晚年時候,能說點心裡話的近臣就只有他衡臣了。乍看起來,張廷玉在立儲上雲淡風輕,可是等雍正上位對他的榮寵,甚至皇恩浩蕩讓他成為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來看,這裡面要說當年他在老四上位上沒發揮點作用,鬼都不信。配享太廟,那是多大的榮寵,一般是開國功臣才有的恩賜,足見雍正把他列在開國功勳之位上了,大家想想便懂了。

其次是隆科多。隆科多倒還好,雍正上位後依舊守著九門。從康熙到雍正來看,似乎他不偏不倚,中正的很。可是有一點,雍正卻把他當年與自己那些不為人知的曖昧抖落出來了。雍正上位後,極力地把他和年羹堯和到一塊,就差讓他們拜把子了,登基不久後時常對人說隆科多與年羹堯是他的股肱之臣,左膀右臂。年羹堯是什麼人?老四包衣出身,把隆科多和他放一塊,那個意思,不是眼瞎的人都能看明白了。他隆科多難道真就是香餑餑?區區一個九門提督不能換?!雍正又偏偏對他如此重視?

最後是年羹堯。


年羹堯當初被老四向康熙建議派到老十四西北那幫著籌備軍糧的時候,老四的心思就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只是康熙同意了而已,天下人誰不知道年羹堯是誰的人?又有誰不知道年羹堯是川陝總督,在西北的能量?一句話,只要有年羹堯在西北,老四想帶兵出西北都難。

最後還有一個人,雍正自己小兒子乾隆,康熙疼得要命,又是一個“好聖孫”不是?!也算是盟友吧哈!

所以,歷史上,雍正是持證上崗還則罷了,不然單憑他自己領著侍衛內大臣之職,內有張廷玉,有九門提督隆科多守門,有老十三胤祥豐臺大營拱衛京師,外有年羹堯照相呼應制約自己親弟弟老十四,怎麼看老四胤禛都能手拿把攥當雍正帝。


不書公子


雍正的盟友除胤祥外還有誰

《雍正王朝》裡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爭鬥中胤禛的盟友只有十三阿哥胤祥一個人嗎?當然不是,除胤祥外,四阿哥胤禛最少還有王惔這一盟友。



說王惔是胤禛的盟友也許有人會有疑問,王惔不是死心塌地的保太子胤礽的嗎,怎麼又成了胤禛的盟友了?其實,王惔是真心實意的保太子不假,後來變成胤禛的堅定的支持者成為他的盟友也是真的,王惔身為東宮太子的授業恩師,為培育太子耗盡了畢生精力,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一心指望胤礽能克成大統,成為一代明君,王惔對太子用心之誠連康熙對此都深受感動,不僅對王惔一直禮遇有加,在決定廢黜太子之前還特地把王惔請到自己的車駕上,開導安撫,極盡尊崇,怎奈天不從人願,王惔培育太子雖然盡心盡力,怎奈所琢非玉,太子不論怎樣教育培養,終究是難成大器,先後兩次從太子的位置上被廢黜下來,王惔在對胤礽心灰意冷之餘開始看好胤禛,認為只有胤禛才能成為大清合格的繼承人,在太子二次被廢后他不僅力勸胤禛爭取上位並且親自出馬解決了廢妃鄭春華,為胤禛拔除了奪嫡道路上的一顆暗雷,應該說,王惔對胤禛的幫助是實在而具體的。



不僅如此,王惔還儘可能的利用一切機會與八爺黨為難,間接幫助胤禛,關於這點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橋段,說的是朝廷準備遴選一位皇子出任大將軍,率兵赴西北平叛,在朝堂上眾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的時候,王惔竟然推舉廢太子胤礽,按王惔的說法,自古道哀兵必勝,如今廢太子胤礽不但做不了太子,而且還被圈禁,可算是衰到了家,哀到了家,由這樣一個哀到了家的皇子統兵,那不但他胤礽自己會哀,其統帥的兵也成了哀兵,所以他們必勝。應該說這種推舉理由簡直是匪夷所思,足以閃瞎眾人的雙眼,那麼王惔真的是想擁太子復出到了喪失理智的地步了嗎,其實,只要仔細想想王惔在說這一席話的時機就會明白,王惔其意並非於此。在談話的技巧中有種手段叫打岔,就是用另一個不相干的話題去隔開談話者的話題,以達到轉移話題,分散談話參與者注意力的目的,王惔在九阿哥十阿哥舉薦八阿哥胤禩出任大將軍,眾八爺黨隨聲附和,造成強大聲勢之機舉薦廢太子胤礽,其實就是在打岔,其重點在於隔斷胤俄的話,分散眾人的注意力,所以只要話的內容夠勁爆,夠吸引人就好,具體說些什麼,說的這些話是否會被別人所認可其實並不重要,果然,王惔在發表完他的高見後整個朝堂變得靜悄悄的,康熙對於王惔的奇談怪論更是又好氣又好笑,他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怎麼的,靜極思動了是吧,又想來掌握兵權了,好再來逼宮,謀逆是吧?胤礽既然這麼想帶兵,那就把他和馬關在一起好了?到這裡王惔的目的已經達到,他成功的用打岔的方式攪黃了八爺黨的提議,事實上打亂了八爺黨的步驟,不僅是與八爺黨作對,也是間接的幫助了胤禛。



應該說王惔對胤禛的支持是從對大清的江山社稷有利的角度來考慮的,他對胤禛既沒有私心,更別無他求,稱得上是胸懷坦蕩,光明磊落,這和當初佟國維對胤禩的支持完全是兩個概念,他未曾與胤禛結成朋黨,他們之間可謂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他對胤禛更多是道義上的支持,走的是坦蕩大路,行的是堂堂正事,可以說,王惔是胤禛真正意義上的盟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