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逆行——年齡、家庭、貧窮

健康的逆行——年齡、家庭、貧窮


健康,說來道去,都在禮儀廉孝的人倫常理之內,有沒有一點點超越?

我摸著了一點點門道,在理不在理權當聽聽。

從年齡說起,健康因年齡的增長而變化,這個道理是大家所公知的。

同樣是兩個六十歲的老人,一個疾病纏身,一個健壯硬朗,現實存在,差異巨大。

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六十歲的時候仍然做後者,結果呢?

萬分之一的可能。

如何才能做到,有同學舉手回答:

按時回家,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好好經營工作和家庭,循規蹈矩。

對嗎?

對,但也不對。

因為僅僅做成這樣,80%都是如此,結果卻不是如此,缺了什麼?

缺了變化,任何一個六十歲健壯硬朗的老人,在生命中挑戰著未知,可能有諸多愛好,三十歲打羽毛球,四十歲學毛筆字,五十歲彈鋼琴,六十歲練瑜伽,他們都想過,甚至做過。

年齡讓健康不斷的流逝,但變化卻讓健康延續。

再說說家庭,我過去一直強調家庭對健康的重要性,甚至舉例一些沒有完整家庭的人健康凋零得如此的快速。

人從直立行走開始,就是社群性動物,而家庭是社群的最小結構,能夠給個人帶感情、食物和溫暖,保存生命力。

時代發展太快,未來社會一定會有不小比率的人,因為各種原因,並不會成立家庭,或者說不必成立家庭,但是他們就不能獲得完整的健康生命週期嗎?

可以的,家庭給予的關愛、食物和溫暖都可能有其他形式獲得,多元文化也會給與每一個人這些所需的資源。

典型的一些明星,並不會成立世俗的婚姻家庭,但是每個人生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伴侶,不乏愛情,不乏社交關係,不乏關愛,也獲得活蹦亂跳的。

未來,家庭並非健康的必要條件,如何才能保持非家庭的個體健康,還有待社會進一步的文化演進,或許很快,或許很慢。

再論貧窮,貧富與健康的關係並非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是過去的時代貧富變遷加之科技進步,造成了如今大多數貧窮的群體健康狀況不如富人,這是事實。

未來,貧窮仍然會帶來健康的缺失嗎?

大概率上來說,已經不可能。貧富之間的健康認知差異,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問題的解決,從而逐漸減小。

貧窮將不再是疾病的罪魁禍首,將成為次之而有次之的因素。

朦朧之中,看到了世界的變化遠遠超過了人所預料和計劃的,關係著未來健康的新要素和新挑戰,現在或許只發生在某個特殊的個體身上,誰也預料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