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滅金的時候金國為什麼往河南跑而不回自己東北老家?

guiguke


蒙古攻打金國初期,有人曾說,蒙古是一掬細沙,金朝是汪洋大海,然而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一掬細沙最終填平了大海。蒙古軍歷經二十三年,在成吉思汗、拖雷、窩闊臺的相繼進攻下,最後通過聯合南宋朝最終吞併金國,可以說蒙金戰爭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小國崛起、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至於當時蒙古攻打金國,而金國不回自己的老家東北,反而蹊蹺的往河南跑,這裡面的原因特別精彩而又十分複雜,下面我們慢慢分析。

蒙金世仇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916年建立契丹國,在947年的時候,遼太宗耶律德光進軍中原,在開封稱帝,國號大遼,當時的遼帝國強大無比,一個北方的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區域面積,在鼎盛時期東到日本海,西到阿爾泰山,南至河北白溝,北到大興安嶺,可謂幅員遼闊。

但之後的遼興宗、遼道宗、遼天祚帝三朝內部的激烈權力鬥爭導致奸佞當權,政治腐敗,百姓困苦,軍隊衰弱,再加上遼朝統治者採取了對東北地區“遷人棄地”的做法,最終導致東北的女真部落無人管理,之後慢慢崛起。

1112年二月十日,天祚帝到春州(今內蒙寶石鎮)巡視,召集附近的女真酋長來朝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天祚帝來了興致,命令女真各個酋長為他跳舞,其他的酋長迫於遼朝的實力只能忍辱負重,只有完顏阿骨打不肯獻舞。

從此之後,完顏阿骨打領導的部落不再聽命於遼朝,1114年春,完顏阿骨打正式起兵反遼,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完顏阿骨打率領的女真部落屢次挫敗曾強大不可一世的遼國,遼國內部開始分裂。

到了1124年的時候,十年之內,天祚帝失去了遼朝的大部分土地,自己無奈退出漠外,之後於1125年3月36日被金人俘虜,這宣示著,歷經9位帝王,國祚210年的遼國覆滅,也預示著原本弱小的女真部落創建的金國開始崛起。

金國滅掉遼朝之後,隨後又南下進攻北宋,還俘虜了徽欽二帝,此時的中國北方出現了一個富庶而又強大的金朝政權。


雖然金朝經過多年發展,人口已經發展到5000萬人,是當時蒙古的40倍之多,軍隊也在百萬以上,是蒙古的十倍之多,但得了天下的金朝似乎早就忘記當年遼朝是怎麼滅亡的了,對百姓長期推行殘酷的壓迫政策。

在金熙宗時期,鐵木真的先祖俺巴孩被金人以反叛罪釘在木驢上處死。這還不算完,到了金世宗時期,金朝人看到蒙古人丁興旺,制定了一條政策,每三年就要對蒙古部落無故剿殺,這樣的政策最終導致蒙古與金朝有了不共戴天之仇。

蒙金戰爭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之後,開啟了一系列的練兵、刺探金國情報的準備攻金計劃,金國的衛紹王本是無能庸碌之輩,在還沒即位之前就曾奉命到靜州接受蒙古的貢物,當時成吉思汗就知道他成不了氣候。

金衛紹王完顏永濟即位之後,召蒙古首領拜迎,成吉思汗得知是他為帝,厲聲道:“我以為中原的皇帝都是天子做的,沒想到是他這種無能庸碌之輩,有什麼好拜的”。從此,蒙古與金國正式絕交。



蒙古與金國的戰爭持續了23年之久,雙方互有勝負,但第一次正面的野狐嶺決戰,就預示著金國已經衰落,完全失去了當年完顏阿骨打率領的金軍原有的勇猛鬥志。

第一次正面接觸就是大決戰,當時成吉思汗親自率10萬大軍南下,金帝也舉國之力45萬兵馬應對,雙方在野狐嶺展開對決。

成吉思汗下令兵分兩路向中原進軍,其中一路由成吉思汗親自率領直取金朝中都(北京),另一路則由朮赤、察合臺、窩闊臺率領直奔金朝西京。



金帝下令完顏承裕為抗蒙主帥,但金朝士兵承平日久,畏懼術安,早年的猛安謀克已經衰落,面對蒙古的強大攻勢,只有被動防禦,處處捱打的份。

蒙古大軍在第一次大決戰中採取迂迴包圍、圍城打援、誘敵出城、力主機動的戰爭策略,最終攻破金朝中都大門,金朝朝野上下陷入混亂之中。

並且,中都守將完顏承裕戰敗

後,跑到完顏永濟面前請求賜罪,完顏永濟非但沒有降罪於完顏承裕,反而給他加官進爵,這種賞罰不明的御臣方法,勢必會造成統帥內部發生嚴重分歧,結果可想而知,宮廷政變隨即而來。

完顏永濟在士兵譁變中被殺身亡,隨後金宣宗被擁立為新帝,成吉思汗率大軍攻破金朝中都以後,金宣宗被迫求和,隨後成吉思汗撤軍,但金宣宗害怕蒙古再來攻打,不顧群臣反對,決定遷都南京(開封)。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金朝從中都遷都南京,也就是從如今的北京遷到如今的河南開封,這應該算是嚴重的政策失誤,基本上被蒙軍打傻了,中都不在了,北方的屏障基本就無從談起了,金朝滅亡,危在旦夕。


成吉思汗在滅亡西夏之後,回軍途中身體不適,臨終遺言:“聯宋抗金”,窩闊臺繼位之後,蒙金戰爭進入實質性階段。在之後的六年之內,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勝負,但總體來說,蒙古大軍處於主動進攻,而金軍處於被動防禦。

直到1234年,金朝最後一絲生機被蒙宋聯軍合手剿滅,金哀宗傳位於末帝完顏承麟以後,自縊而亡,宋軍、蒙古軍破城之後,完顏承麟被殺,至此,金朝徹底滅亡。

為何金國往河南跑而不回自己的老家?

前面提到了金宣宗委曲求全以後,害怕蒙古軍隊再次來襲,不顧大臣反對,執意要把中都遷到南京,下面,我們詳細說一下,為何金國往河南跑,不回自己的東北老家,難道是被打蒙了?

還真是被打蒙了,曾經那個“人一滿萬,天下無敵”的金兵與蒙古開戰以後,基本落入了被群毆的境地,為何?因為後代的金朝統治者在努力地為他們前代的領導者坑爹的治國能力買單。

金朝長期對自己治下的百姓實施嚴酷的政策,在對那些投降的原大遼子民實施兩戶女真夾一戶契丹的政策,這讓契丹降將心中頗有不滿。

在1212年的時候,金王朝的後院起火了,原本隸屬金朝的千戶耶律留哥在吉林隆安扯旗造反,當時聚集了十萬之眾,甚至重建了遼國,不過後來由於內部紛爭,加上蒙古入侵,遼國僅七年就滅亡了,其治下的土地也盡數歸於蒙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耶律留哥造反之初,金朝曾派遣大將蒲田萬奴平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蒲田萬奴被打敗之後也跟著造了金朝的反,還建立了大真國,不過日子也不好過,最終也是被蒙古大軍碾壓。

因此,有這兩位在金朝的後院折騰,再加上蒙古制定攻金的計劃中也有一條是斷金後路,所以,各方面的勢力夾雜在一起,金朝是肯定回不去東北老家了,當時的情況,往北行軍已經不可能。

那麼,曾經顯赫一時的中原正統金國,除了河南就沒地去了嗎?

確實沒地去了,金朝的東北老家已經反叛,而中原的河北山東等地爆發了紅襖軍起義,不堪忍受金朝嚴酷統治的人民紛紛起義,戰亂四起,金朝四面楚歌,想要南逃的金朝皇室只能遷都開封,從遷都的這一天起,就標誌著腐朽的金朝走上滅亡的道路。

因此,蒙古滅金的時候金國之所以往河南跑不回自己的老家,是因為金軍之前的根據地已經不復存在,早已異主,而蒙古軍隊強勢南下,再加上各地紛紛起義,具備低能應變能力的金朝皇室最終決定將國都遷往河南開封。可以說金朝的滅亡是統治者自己作出來的,就在蒙古軍攻掠金朝廣大之地時,金朝仍沒放棄對南宋的進攻,等到窩闊臺堅定執行成吉思汗的遺命,假道於宋聯宋抗金之時,金軍仍有十五萬兵力抗衡,但經歷三峰山之戰後,金軍基本上只剩下一些殘餘勢力困守汴州、蔡州兩城,雖然已經無力抗衡了,也談不上戰略戰術了,但金哀宗似乎在這麼緊急的情況下還看不清形勢,竟然派使臣向南宋借糧食,沒錯,兩軍正在交戰,對方忽然向你借糧,所有人遇到這種問題可能會很蒙,但南宋認清了形勢,頭腦很清醒地回覆道:不借。



小小嬴政


金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女真族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公元1115年阿骨打建都寧府(黑龍江阿城縣南),自己稱帝,也就是金太祖。金朝往河南跑自然有自己的原因,因為北方接連戰敗,又出現內鬥。往東北老家跑應該會滅亡的更快,最主要的是他們也沒有往東北老家跑的實力。

細談金國往河南跑而不往東北老家跑的原因

其一:蒙古鐵騎的不斷南侵,控制東北地區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率領大軍對金國發起攻勢,金國守將獨吉思忠沒有絲毫準備,先後丟失了烏沙堡、烏月營等多個地區,後來烏沙堡大戰完顏承裕懼怕蒙古鐵騎,原本是在野狐嶺防守,結果因為害怕退到了宣平,又退至何川,最後被蒙古軍隊擊潰,此時的中都以北失去了軍事防護屏障。

更別說金國要往東北跑,由於金國將領的不斷戰敗,金國的士兵士氣全無,金宣宗完顏珣即位之後,成吉思汗加緊攻勢,親自指揮軍隊,對金國以北大部分地區展開屠殺,金國北方面臨燒殺搶掠,最後蒙古鐵騎抵達金國中都城下,公元1214年,金宣宗為了不得已只能求和,還送去大量金帛、童男女五百、馬三千,金宣宗痛定思痛,對現在的首都簡直失望透頂,沒有一絲安全性,初步產生了遷都的想法,然而遷都也想過往東北跑,可是東北地區自己更本去不。

其二:權臣控制朝政,決定去向

經過大將紇石烈在戰爭初期就戰敗,結果因為害怕遭到追究責任,竟然發動政變殺了皇帝衛紹王,這才擁立了金宣宗,紇石烈開始把持朝政,隨後又命令術虎高琪前去抵抗蒙軍,因為蒙古鐵騎攻勢太過勇猛,術虎高琪依然戰敗,紇石烈讓他立下軍令狀,如果再敗就軍法處置,術虎高琪心想,打不過蒙軍那就殺了你,果不其然,術虎高琪殺了紇石烈,自己成了金國的權臣。

當時往河南跑,決定遷都開封,其實很多金朝官員以及百姓是不同意的,但是術虎高琪擁有兵權和內政,又挾持金宣宗,為了躲避蒙古軍隊的攻擊,毅然決定往河南去,誰反對就殺誰,因此還組織了會議討論,其實都不過是走個形式而已,說是往開封定都,實則就是往河南逃跑而已。

其三:金宣宗有勵精圖治之志,無撥亂反正之才

金宣宗從上位時就被紇石烈控制,後來又被術虎高琪控制,金宣宗一開始也並沒有說往河南跑,他提了個建議,就是加強中都地區的防守,逐漸恢復東北地區的防禦措施,以此來挽救搖搖欲墜的金國。事實上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金宣宗的託詞,最後前往河南開封,他並沒有居安思危,更沒有像越王勾踐那樣,增強自己,一雪前恥,而是苟活於開封。

所以說金國在滅亡時往河南跑,也都只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決策,也算不上是什麼好的決策,主要還是連戰連敗、心灰意冷、士氣全無的情況下決定的,東北老家又出現了內亂,加上蒙古軍加緊攻勢,金宣宗和官員不得已才往河南跑,名為遷都,實際上就是逃跑,將金國陷入了更加困難的境地。


金國跑到很難之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北方土地喪失的更多、財政也出現危機、防守形勢也陷入困境,最後才導致滅亡。


羽評郡主


金國滅亡前夕,已經江河日下,東北老家的領土已經失去,惟有河南地區尚在掌握之中,所以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南遷。



金國的興起與國都南遷

金國由女真族建立,他們確實起源於東北地區。曾經在遼國統治時期,女真族佔據了鴨綠江、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以南的大片領土。公元1114年,金太祖起兵反抗遼國,並於次年建立金國,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阿城市]。

公元1125年,金國滅亡遼國。隨後金國馬不停蹄的入侵北宋,並且在1127年擒獲徽、欽二帝,滅亡了北宋。靖康之恥後,金國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南宋、西夏和高麗等國奉表稱臣。

金國由東北一隅發展成為稱霸東亞的政權後,在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燕京[今北京]。海陵王遷都燕京的同時,還撤銷了上京留守衙門、取消了上京稱號,只稱會寧府。因此上京衰落,金國的整個政治中心南移至燕京,而東北地區的統治力逐漸衰弱。



蒙古的崛起與東北丟失

金國稱霸東亞後,曾經不斷地對周圍的政權武力征伐,而且對於蒙古地區更是殘忍的實行減丁政策,並且不斷地挑撥蒙古各部族之間的爭鬥。這也激起了周邊大部分國家對金國的反感。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並且準備並且攻打金國。當時成吉思汗為了消除後顧之憂,所以率先攻打西夏。西夏不敵蒙古,所以向金國求援,金帝完顏永濟竟然坐視不理。最終西夏倒向蒙古,成吉思汗消除了後顧之憂,準備全力攻打金國。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發動蒙古十萬鐵騎攻打金國,金國以四十萬大軍迎擊。最終金國軍隊大敗於野狐嶺,蒙古大軍兵圍中都[北京]。幸虧中都城堅固,蒙古大軍無法攻破,所以退軍。



公元1212年蒙古軍隊再次南下,包圍金西京大同府。此時金國國內又爆發嚴重的叛亂,契丹人耶律留哥在東北叛金附蒙,東北地區的金兵一敗再敗。無奈之下,金宣宗繼位後,選擇向蒙古求和,蒙金和議達成後,蒙古退兵。

蒙古退去之後,金宣宗想要將都城遷往開封府。不過此舉遭到了金國國內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都城南遷,必定會引起北方領土更大的混亂,甚至蒙古也會以此為藉口重新南下。但金宣宗已經被蒙古打怕了,惶惶不安之下,根本不考慮北方領土的得失,最終不顧眾人勸阻,選擇遷都開封。

金宣宗遷都後,東北局勢再次驟變,原本派去鎮壓耶律留哥的蒲鮮萬奴叛變,在遼東自立,建東真國,至此金國的勢力基本上退出了東北地區。



金國結怨南宋與滅亡

金宣宗南遷,不僅僅丟失了東北老家,就連山東與河北一帶的統治也岌岌可危,此時的金國能夠有效統治的地區僅限於河南和關中地帶。而當時的黃河改道,金國的實際統治區域災害頻發,國力因此一落千丈。

國力日衰的金國在蒙古的連續打擊下處於崩潰的邊緣,無奈之下準備採取“北失南補”的政策,即丟失給蒙古的土地,從南宋手中掠奪。

此時的南宋朝廷內部針對蒙古的崛起也在制定相應的政策。所有人都認為蒙古的崛起相比於金國更加可怕,所以都認為不應該聯蒙抗金,而應該聯金抗蒙,不過南宋方面先停止了歲幣。



此時金國窮兇極惡,根本不考慮南宋國內支援金國的聲音,開始以最後的國力攻打南宋,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導致南宋徹底倒向蒙古,並且聯合蒙古攻打金國。

1232年年底,金哀宗放棄汴京,東遷歸德府,由於蒙古軍隊窮追不捨,金哀宗逃往蔡州。蔡州城被攻陷前一個時辰,金哀宗傳位於金末帝,之後兩人都被處死,金國宣告滅亡。【金末帝也成為了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帝王】



從金國興起與滅亡歷程來看,金國之所以南遷,一來是因為定都燕京後,對東北地區的管理逐漸放鬆,導致了東北地區局勢混亂。二來是因為南方距離蒙古較遠,可以短暫的避開蒙古的攻擊。最後就是金國還計劃攻打南宋,企圖依靠“北失南補”的政策延續政權。結果也正是北失南補的政策加速了滅亡。


我是越關


晚年的金國已無家可歸,東北早已不是金國統治範圍!

金國迅速崛起,滅遼國侵北宋製造靖康恥!

我們知道金國的建立者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以及今天的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這裡是中國這片大地上的極寒地帶,歷來只有遊牧民族在此生活,而且生活條件十分惡劣,金國在領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落之後,1115年建立金國,定都上京(今天的哈爾濱地區),並且利用十年的時間便完成了對原宗主國遼國的消滅戰,一舉消滅了遼國,佔據了整個中國的北方和東北地區。隨後利用兩年的時間發動了對北宋的戰爭,製造了令中原王朝的漢族百姓難以忍受的靖康之恥


金朝的崛起是十分迅速的,短短的12年便完成了對遼國和北宋的軍事戰爭,並且都取得了勝利,極大的擴張了自己的地盤。隨後國與南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再加上西北地區的西夏王朝,可以說是一個新的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金國國土擴張,軍事力量隨之迅速墮落!

就在金國消滅了遼國和北宋之後,土地和軍事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和補充,然而不到30年的時間裡,金國統治者到下面的士兵迅速的腐化墮落,而且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喪失了遊牧民族本身的血性,在12世紀中葉,巾國完成了遷都中京(北京城)的計劃。窮兵黷武想要消滅南宋朝廷,然而卻在南京的戰爭中節節失利,最終再也無力組織大規模的進攻,雙方握手言和。



由此也可看出此時的金國的戰鬥力已經開始下降。這為以後的大蒙古國雄起,並且消滅金國埋下了隱患。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金國遺失北方領土!

金章宗時期,國政開始,日漸荒廢,再加上黃河頻繁的改造和氾濫,導致金國的國家經濟收入急劇下降,金國的軍事力量迅速頹廢,此時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各部落之間開始不斷擴張、互相兼併,而且蒙古族依然保持著遊牧民族勇猛善戰的性格,這使得金國的統治者慢慢無力控制蒙古草原各部,金國統治者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經常派人去蒙古草原減丁。所謂的減丁,實際上是一種十分殘忍的手段。就是將蒙古人的人口數量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對於那些人丁興旺的部落,軍事力量壯大的蒙古部落,進行選擇性殺人,消滅其急劇增長的男丁。



這種殘酷的統治不僅僅沒有起到控制蒙古部落擴張的作用,反而刺激了蒙古各部落之間相互兼併的速度,終於在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努力下,統一了蒙古各部,並且對於劊子手金國實行了反制!畢竟中國在統治蒙古各部落之時,所謂的減丁政策,便是殘忍的殺害蒙古部落的男子。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是萬萬不會嚥下這口氣的。

公元1212年,成吉思汗在消除了西夏這個後顧之憂之後,開始了對金國的作戰,蒙古騎兵迅速的席捲了華北地區,包圍了中京城。並且面對金國無力的統治,位於東北地區的契丹人耶律留哥,選擇叛逆金國的統治依附蒙古。1215年,蒲鮮萬奴在遼東自立,建東真國。此時金國的龍興之地遼東被蒲鮮萬奴與耶律留哥瓜分,而山東與河北一帶由於常年水患而激發了民變。遍地都是民變的紅襖軍,此時的金國只能控制河南、淮北地區。

大家注意,正是從此時開始,東北地區便開始不再是金國的統治範圍,因此金國在滅亡之前的最後掙扎之際,根本沒有機會在逃亡老家東北黑水畔。

金哀宗先遷商丘後入蔡州!難逃滅國命運!

公元1214年,金朝趕緊遷都到了河南開封,但是蒙古人沒有給金國太多的時間喘息,接二連三的對金國用兵,並且聯合南宋一起夾擊金國。最終金國在金哀宗的統治下又從開封遷都商丘,隨後到蔡州,沒幾年之後,公元1234年,金國徹底被蒙古消滅。結束了其120年的國家歷史。躺進了歷史的墳墓。

金國滅亡後,金國的皇家宗室子女被蒙古人帶走,這與一百年前宋徽宗宋欽宗及後宮妃嬪和無數漢家女子被金人掠走,如出一轍!也許這就是因果循環吧!


珞珈山的貓


這個題目還是很有意思的,不錯,女真民族的發源地(所謂龍興之地)是在東北,但自金宣宗放棄中都,南遷汴京時,為什麼不退往大本營的東北諸郡呢? 原因很簡單,當時金國已經失去了對東北地區的控制力。

早在金衛紹王大安三年秋,當成吉思汗率蒙古大軍取得對金軍的澮河堡大捷後,金國首都中都已暴露於蒙古鐵騎的視野之中,金廷震恐之下向各處調軍勤王,十月上京留守徒單鎰選精兵兩萬,入援中都;東北重鎮的泰州刺史術虎高琪也親領三千乣軍趕到中都、屯於通玄門外,這些來自東北地區的軍力是金國抵擋住成吉思汗第一次攻打中都戰役的最大功臣。此役後,被拜為宰相的徒單鎰曾建議衛紹王加派軍力去“祖宗龍興之地”,鞏固根本。但衛紹王卻認為是庸人自擾的多慮,未加理睬。

此後不久,金國統治的東北地區即開始進入動盪,金“北邊千戶”耶律留哥,出於契丹人對金國女真人長期壓迫的仇恨,眼見金軍連續在與蒙古作戰中失利,遂率邊地契丹軍私自返回隆安、韓州一帶,大肆招募契丹和奚族壯士,反動了反抗金國的大起義。數月間,契丹軍攻城略地、隊伍發展到十餘萬人,公推耶律留哥為都元帥、耶的為副元帥。一時遼河兩岸,金國諸城駐軍皆龜縮城內,耶律留哥的部眾縱橫四野,遼西、遼東一片大亂。

公元1212年春,成吉思汗派按陳那顏率弘吉剌部蒙古軍經略遼西,半路與耶律留哥軍相遇,留哥主動歸附蒙古,由按陳那顏保舉,成吉思汗委耶律留哥以徵遼重任。第二年,後悔莫及的金衛紹王任元帥右監軍完顏承裕為鹹平路兵馬總管,率大軍60萬大舉攻伐耶律留哥,留哥畏懼北撤,向蒙古求援,成吉思汗令按陳那顏和千戶孛都歡、阿魯都罕率精騎相助,雙方在今天的遼寧昌圖附近會戰,耶律留哥以侄子耶律安奴為先鋒,直擊金軍中軍,蒙古騎兵在兩翼包抄,結果人數佔優的金軍再次大敗,完顏承裕這個澮河堡的敗將,這次跑得更快,丟棄了所有的淄重糧草。耶律留哥以所擄獲中的大部分呈獻給成吉思汗,取得了對方的信任,成吉思汗召回了按陳等蒙古軍,以耶律留哥為東北便宜行事的統帥,以可特哥為副帥。

三月,隨著契丹軍勢力越來越大,眾將推舉耶律留哥為遼王,妻姚里氏為妃,改元天統,定都廣寧,部將耶律廝不為郡王,耶律披沙、僧家奴、耶的、耶律安奴等為百官,此政權在歷史上被稱為“東遼”,而遼河兩岸時已不見金兵蹤跡。




1214年,金宣宗為奪回遼東,任命蒲鮮萬奴為遼東宣撫司,率軍40萬北進,與留哥契丹軍戰于歸仁北細河畔,金軍再次失敗,蒲鮮萬奴收集逃奔東京(今遼陽),耶律留哥則進據鹹平,再敗金將移剌都所部。第二年春,盤踞東京的蒲鮮萬奴竟也乘亂叛金自立,分兵攻掠沈、澄、蓋諸州,耶律留哥偵得萬奴軍分散四出,東京空虛,遂乘機派耶律廝不、可特哥率軍襲取東京,俘獲蒲鮮萬奴妻小,萬奴倉皇東走。

至此,耶律留哥遼王政權達到了鼎盛時期,其部下眾將中多有推其稱帝、獨立於蒙古的建議,但留哥執意不從,謂自己曾與按陳那顏對天盟誓,誓從大蒙古國削平疆宇。今若食言自立東帝,實乃逆天,必有大難。眾將卻不以為然,繼續勸進,留哥不得已,先是稱疾,後乾脆攜諸子帶著俘獲於東京城的金銀,遠赴漠北去覲見成吉思汗去了,契丹眾將失望之餘,謀叛的行動也就加快了。。。。(東北的亂局還將繼續,因與題目關係不大,就不贅述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金宣宗在決意遷都以避蒙古兵鋒時,自然不會考慮到已陷於契丹軍之手的遼東。之後到金哀宗時,東北全境已幾乎被大蒙古國囊括,又何談“撤往老家”呢?


史海悠遊閭春暉


金哀宗往河南跑是一種主觀誤解,可以說完顏守緒一直都沒有跑出河南。

金的國都有三個:

1、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

2、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

3、金宣宗繼位後,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



金哀宗繼宣宗之後,可以說是無力迴天。宣宗遷都,本身就是在蒙古勢力壓迫下,不得已而為之。所以,金朝末年,金軍的統治力量,在稍遠離蒙古的地區,陝西、河南等地尚未遭到破壞,地方軍隊尚有一定實力,而老家東北等地,在蒙軍打擊下,已難以保全。

這樣就好分析,為何金國不往東北逃亡。



一、蒙軍圍困汴京,完顏守緒逃往歸德(商丘)。

此時,在歸德尚有蒲察官奴率領的忠孝軍,忠孝軍可以說是金末戰鬥力最強的隊伍,完顏陳和尚曾率忠孝軍大破蒙軍,逃跑時,肯定會先選有實力的地方跑。

二、再逃蔡州。

在歸德,蒲察官奴窩裡反,後又被完顏守緒收拾掉。此時金軍元氣大傷,完顏守緒可能不想重蹈被蒲察官奴軟禁的覆轍,帶領僅剩的親信逃亡地方守衛勢力弱的蔡州。

三、為何不往東北逃

實在是去不了,因為東北已經丟了。

完顏守緒後期,已經失去了陝西、山西、河北等地,之後北方盡在蒙古鐵騎之下,往北逃,是早些送死。



從史料記載來看,完顏守緒並非庸主,一路東逃最終被圍困在蔡州,可以說是形勢使然,蒙古控制西、北,南宋扼守南方,在蒙軍攻勢下,金只剩下往東這一點戰略縱深。

可以說哀宗“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歷史上有些形勢,難以翻盤,也就是所說的國運已盡。


書中望歷史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蒙古滅金的時候別說往老家跑了,河南都快不是金國的了。

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白山黑水之地建國大金,1125年滅了遼國,1126年滅北宋。後來和南宋時戰時和。


在12世紀末,草原上的蒙古人開始興起,金國時任皇帝為金章宗。金國人為了防止蒙古人勢力過於龐大,不定期派軍隊進入草原對蒙古部落施行減丁政策。但是收效不大,成吉思汗還是統一了草原,蒙古崛起已成定局。

金章宗死後,他兒子完顏永濟繼位,完顏永濟是個無能的貨色。可以說,金國就是在他手裡敗的。

當時蒙古已經統一,由於金國人長期的減丁政策和對蒙古人的控制,蒙古人對金國是恨之入骨。當時西夏和金國是同盟,蒙古人為了更好對付金國便先攻西夏。果然,完顏永濟絲毫不搭理被蒙古人攻打的同盟,導致西夏反水,反投蒙古。

金國原本有兩次聯合抗敵的機會,這是第一次,被完顏永濟浪費了。

後來蒙金大戰爆發,金國人出兵四十萬去尋找蒙古主力決戰,結果在野狐嶺被蒙古軍隊大敗。


此後他的龍興之地遼東有契丹人耶魯留哥叛變,蒙古又三番五次進攻中原地區,先後包圍金中都(今北京),西京大同府。

後來完顏永濟被手下將軍殺死,金宣宗繼位。金宣宗又是一個敗家玩意。

金宣宗時期的金國幹了不少好事,怎麼個好法呢。

當時蒙古人雖然打不過,但是蒙古攻城的能力還不強,金國完全可以通過在邊塞築堅城,和太原,中都,大同等重鎮相互為依託來抵抗蒙古人。

但是金宣宗為了防止都城再被蒙古人包圍,執意把都城遷到汴梁,想以黃河之險抵禦蒙古。但是金國的統治重心一南移,河北,山東,山西頓時就亂套了,很快就被蒙古人佔領。金國的面積大為縮水。


但是真的看不懂金國君臣的腦回路,當時金國被蒙古壓得龜縮一隅。卻絲毫不客氣的認為西夏和南宋不是自己的對手。打算通過對南宋西夏進行戰爭來取得領土,金國人甚至打算攻下四川,然後遷都成都。當時南宋朝廷已經意識到蒙古這個嚴重的問題,為了不讓當年聯金滅遼的慘禍重演,南宋朝廷很早就向金國伸出橄欖枝,提倡聯合抵抗蒙古。但是換來的卻是金國人對兩淮地區的大肆攻伐。

金國人估計活在夢裡,還以為自己的軍隊是當年被稱為“滿萬則無敵”的軍隊。在和南宋,西夏的戰爭中,不僅沒有討得便宜,自己還損兵折將,白白損耗民力財力。

更關鍵的是,金國人自己親手把原本很容易就能形成的宋金西夏三國抗元的局面給拆散了。

1230年窩闊臺三路伐金。當時金國由於連年戰爭,早就虛弱不堪。宋朝見金國已經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索性和蒙古聯合滅金,以期能在滅金後更多的撈取好處,以便日後抵抗蒙古。

在宋蒙聯手下,金國滅亡。

金國的老家東北地區,在金國還沒有被滅的時候就已經被耶律就和和蒲鮮萬奴給分佔了,且當時金國已經龜縮關中,河南一隅,和東北的聯繫早就斷啊。不可能返回東北。


守仁讀仁


蒙古滅金的時候,金國的龍興之地早已被蒙古佔領。蒙古的擴張,就是由北一路向南、向西的。而且在蒙古與金國的野狐嶺之戰以後,金國對於蒙古一直處於守勢,蒙古也是一點一點地蠶食著金國的土地,並最終打下了金國的都城中都。

因此,當蒙古發動滅金之戰的時候,金國的北部,以及金國的南部,完全已經被蒙古所包圍,而東部呢,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海。所以,在蒙古的打擊下,金國也只有往南跑了。

此外,金國的發源之地是天寒地凍的東北,金國入主中原的100多年中,早已漢化、或者已經習慣於中原的繁華,怎麼有勇氣再逃回冰天雪地過漁獵的日子?況且女真人本來就不多,就算逃回了東北。在女真失勢的情況下,也自然難以得到保全。首先不要說蒙古人的打擊了,其他的曾經被金國所壓制的部族,必然也會藉機報復。

而如果金國往南跑的話,首先南邊是富庶的南宋,金國跑到河南以後,面對蒙古的步步緊逼,金國還可以尋求往南宋方向擴張。因為金國雖然對蒙古沒有底氣,但是在對付南宋上面,金國還是很有信心的。

事實上,金國在遷都開封以後,在蒙古鐵騎面前屢屢敗北的金國,的確還大敗南宋幾次。因此,金國南逃,對於金國而言,實際上是非常正確的策略。

只不過,南宋後來選擇與蒙古結盟,共同夾擊金國,金國面臨被宋蒙合圍打擊的狀態,金國的南逃才瞬間變成劣勢。不過,金國南逃,好歹也為金國延長了幾年的國祚。


蘇綻


我是子彧,歷史如鏡,多讀可以明智。

金國遷都是在金宣宗貞祐二年,公元1213年,此時蒙金戰爭已經發生了兩年,金國北部軍事主力已經基本覆滅,金宣宗對蒙古畏懼不已,所以金國將都城遷往何處應該是兩個條件決定1哪裡更安全,軍事威脅更小;2哪裡經濟基礎更好,便於東山再起。

1哪裡更安全,軍事威脅更小?雖然對蒙戰爭中金國屢戰屢敗,然而此時領土丟失並不多,前期蒙古都以掠奪資源和財富為主,東北地區耶律留哥雖然勢盛但此時並未完全佔據東北,也不是不可能。而遷都需要原來有一定基礎得最好,因此首先考慮的是金國五都之中的一個,而此時的金國五都從安全性(離蒙古軍更遠)考慮,從東北開始看,東京遼陽府:1211年冬,蒙古哲別部進攻東京不克,佯退500裡,待進軍疲憊鬆懈後,快速回攻,攻破東京並大掠一月而歸;北京大定府:處於東京和中都之間,金軍遷都後,1214年就被木華黎攻破,可見當時也處於蒙古兵鋒威脅之下;西京大同府:1212年蒙古大舉進攻的時候曾分三路,蒙古主力在成吉思汗得率領下進攻西京大同府,並圍城打援殲滅金軍一部;而南京開封府在黃河以南,又有北部長城抵擋,蒙古人不善於攻城而且不習水戰,而且南京開封府沒有受到蒙古軍得襲擾,而南宋軍事羸弱不足以對金國造成威脅,因此最安全的只有南京了開封府了。這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素了

2哪裡經濟基礎更好,有利於以後東山再起?除了安全,還應該分析,哪裡對後面國家存活和東山再起更容易,統治很穩定。從這條分析,首先,北京大定府和西京大同府就排除了,這兩個地方都在高原個山脈之中,沒什麼經濟來源,而東京雖然也還可以,但收到耶律留哥的騷擾之後,經濟水平明顯下滑,而且東北地區當時以漁獵為主,經濟水平底下。而南京從唐後期開始就是江南賦稅轉移的樞紐,同時也是華北平原的中心,大運河的中心,經濟富庶又沒有收到戰爭的影響,是最理想的地方了。

有人說東北人口很認可金政府,統治根基最牢固,其實通過金國一百多年的統治和漢化,已經有一套對漢人的有效統治方法了。從金得科舉制可見一斑,金代科舉分南選和北選,每年錄取250人,同時期的南宋每年錄取也不過200多人,還出過很多著名的文人,如元好問等。金朝之下的文化也發展的很蓬勃,金世宗曾反對漢化都挽回不了,可見對漢文化的適應和融入。


因此,在當時,金遷都南京開封府,是最合適的,又安全,又富庶,統治根基也很牢固,至於東北老家,誰說一定要回老家的?豈不聞項羽沐猴而冠的故事嗎?


文史泛舟朱子彧


公元1114年一直被遼國統治的女真族無法忍受契丹族的壓迫,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率領女真諸部起兵造反,接連擊敗遼軍,並在第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立大金政權,並且在1125年滅亡了遼國,在1127年又滅亡了北宋。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六年,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餘萬;重創金軍於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 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九年三月,蒙古集兵於大都(今北京)城下。金國一時無法抵禦,遂遣使求和,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無數,成吉思汗大軍同意了金國的乞和,引兵退出了居庸關。金宣宗完顏珣顯然是嚇破了膽,不顧左相徒單鎰反對執意將首都由中都遷往汴京,成吉思汗非常生氣,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發兵攻打金國。

終於在公元1234年,在蒙古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下的蔡州城中,金宣宗的兒子金哀宗完顏傳位於東面元帥完顏承麟,自己則自縊於幽蘭軒,時年三十七歲。至此,立國一百二十年的金朝宣告滅亡。而他的死也為我們留下了一個疑問,在蒙古大軍咄咄逼人的攻勢下,起兵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為什麼不像西遼一樣去回東北去建立割據政權,而是在蒙古與南宋之間狹長地帶苟延殘喘呢?

這就要追尋到金剛剛滅亡北宋之後,將戰略目標轉移為攻打南宋,1129年,完顏兀朮僅率領兩萬金兵,搜山檢海”捉趙構,過長江後勢如破竹,直至臨安城。素不習水戰的金軍甚至追上大海。但終因不熟悉海戰被迫而還,在退軍回去的路上遭到了南宋名將韓世忠、岳飛的頑強阻擊,被困黃天蕩48日才得脫身。金兀朮回到金上京後仍心有餘悸,說:“南人使船,好像我們北人使馬,怎麼了的!”自此金國雖有心攻伐,但因自身實力及國力一直未能如願。但這樣的願望一直在金國的統治階級蠢蠢欲動。終於在1161年金海陵王時,金國再一次南征,雖然以失敗為結果,但是為了南征及更好的統治中原地區,1153年海陵王把都城從上京會寧,遷到中都燕京,第一次離開了東北地區。

隨後就是在我們上文中提到的,在1214年金宣宗把都城從燕京遷到了南京汴梁,原本是為了躲避蒙古軍的鋒芒,並且這時的金宣宗腦子大概短路了,竟然荒唐的認為金還是強於南宋的,試圖通過南遷進行南征企圖通過消滅南宋來給自己獲取生存空間,但是計劃失敗,南宋一時難以攻克,反而使金國腹背受敵,另外因為都城的南遷,金國對東北地區的控制被徹底切斷,東北地區的契丹遺族不斷起義反金,而派去鎮壓契丹族起義的金遼東宣撫慰史蒲鮮萬奴,在兵敗之後反叛自立,徹底切斷了金人北歸的路,給了金國沉重打擊。

所以說金在最後的時期不是不想回到東北起源地,而是歷代的遷都,和對南滅南宋的設想,讓金國的統治中心不斷南移,並且蒙古大軍從戰略上切斷了金國北去的路,而金東北地區的反叛又讓金徹底沒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