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國名中有“合作”的國家,自稱實行社會主義,經濟為地區最窮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法屬圭亞那的趣聞,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有讀者留言希望子淵再介紹下英屬圭亞那的境況。英屬圭亞那,即今天的圭亞那合作共和國,簡稱圭亞那,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名中含有“合作”二字的國家。

唯一國名中有“合作”的國家,自稱實行社會主義,經濟為地區最窮

▲圭亞那首都喬治敦

圭亞那位於南美洲北部,在印第安語中,“圭亞那”意為指“多水之鄉”。其國土面積約為2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3.6萬,首都為喬治敦。有意思的是,圭亞那自稱“六民族國家”,這一名稱是指其國內民族主要有六個,分別為印度人、非洲人、印第安人、華人、歐洲人與混血種人,因而主要信奉基督新教和印度教,是南美洲唯一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在圭亞那的西北方,是“拉美鬥士”委內瑞拉,南部則是南美大國巴西,東部鄰國為蘇里南(原荷屬圭亞那),東北瀕臨大西洋。值得一提的是,圭亞那與這些鄰國的關係並不算友好,蘇里南自不必說,殖民時代留下來的問題足夠兩國爭吵不休。而對圭亞那最不友好的鄰國還要屬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政府甚至一度宣稱擁有圭亞那三分之二國土(埃塞奎博河以西的西屬圭亞那)的主權。

唯一國名中有“合作”的國家,自稱實行社會主義,經濟為地區最窮

▲圭亞那地圖

自公元9世紀起,圭亞那便是印第安人在拉美地區的定居之地。新航路開闢後,西班牙航海家奧赫達於公元1499年率領航隊在圭亞那北部海岸登陸。16世紀初,西班牙探險家馬狄奈來到圭亞那,並在此居住10年,回到歐洲後自稱曾見到失落的黃金王國。這一消息傳出後,西歐各國冒險家相繼前往圭亞那,以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城。隨著這些探險者的到來,殖民擴張活動也降臨到圭亞那。

唯一國名中有“合作”的國家,自稱實行社會主義,經濟為地區最窮

▲黑奴劇照

首先在圭亞那沿海同印第安人進行貿易交往的,主要是西班牙與葡萄牙人。荷蘭強大起來後,也在波墨倫等海岸要地修建了移民點和炮臺。公元1621年,荷蘭西印度公司控制了圭亞那大部分地區。公元1648年,荷蘭人又強迫西班牙人簽訂《芒斯特條約》,以獲得對圭亞那的絕對統治。搶佔這一寶地後,荷蘭殖民者為賺取更多利益,開始在圭亞那大面積墾荒,種植甘蔗等經濟作物,為此從西非販進大批黑奴。隨著黑奴的不斷湧入,圭亞那的蔗糖工業與經濟開始發展,但在此期間,黑奴由於遭受殘酷的壓迫剝削,經常加以反抗。

唯一國名中有“合作”的國家,自稱實行社會主義,經濟為地區最窮

▲圭亞那印度裔

公元1763年,圭亞那爆發大規模黑奴起義,以科菲為首的起義隊伍一度佔領伯比斯達,這給荷蘭殖民者造成了沉重打擊。不久,圭亞那成為歐洲列強角逐之地,英國艦隊先是攻佔了荷蘭人在圭亞那建造的堡壘,次年法國殖民者又把英國人驅逐出去。經過幾年休整,荷蘭人再次捲土重來......三國圍繞圭亞反覆爭奪,幾經易手後,終於簽訂“倫敦協定”,圭亞那因此成為英國殖民地,1831年後改名英屬圭亞那。在英國統治時期,圭亞那的蔗糖經濟取得一定發展。公元1834年,英國議會宣佈廢除奴隸制,為補充種植園中的勞動力,英國殖民公司先後從非洲、印度、東南亞和中國引進大批契約勞工,這也正是如今圭亞那種族多元化的原因所在。

唯一國名中有“合作”的國家,自稱實行社會主義,經濟為地區最窮

▲圭亞那村莊

二戰之後,圭亞那抓住機會,於1966年宣佈獨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此後,圭亞那一直奉行獨立自主與不結盟外交政策,並逐步將殖民時代的壟斷外資企業收歸國有。經過兩個“五年計劃”,圭亞那的工農業經濟得到一定發展。1970年2月23日,圭亞那合作共和國成立,華裔鍾亞瑟當選為第一任總統。4年後,執政的人民全國大會黨公佈《莎法亞宣言》,正式宣佈該黨是“社會主義性質政黨”,並實行此前早已施行但未曾理論化的“合作社會主義”,而這也正是其國名“合作”二字的由來。遺憾的是,圭亞那“合作”了這麼多年,其整體經濟仍然是以初級產品加工為主,人均GDP僅為4725美元,低於委內瑞拉、蘇里南和巴西,堪稱是地區最窮。

參考文獻:

《列國志:圭亞那》《全球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