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金陵十三釵”可怕的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後竟讓她……

比“金陵十三釵”可怕的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後竟讓她……

歷史應該被如實記錄下來,這樣的記載才不能被質疑。

——哈金《南京安魂曲》

《南京安魂曲》:歷史上的今天,不止有“金陵十三釵”

我是臨時決定把今天要寫的書評換成這本的。

本來,如我上期預告要寫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但在這兩天因為要閱讀相關同題材小說以便儘可能把客觀感受帶給各位書友,又去看了哈金的小說《南京安魂曲》。才看了幾頁我就決定要把書評改成這本。

不能寫《金陵十三釵》,那本書太輕了。

尤其是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裡。

我願意把文字獻給更好的文學作品。

相信不少書友更知道《金陵十三釵》,因為在幾年前我們都去影院看了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金陵十三釵》。那部電影當時我也看過,不能說有多驚豔,但也不能說有多失望。記得看完後和幾個朋友說,這個故事不太對勁。

沒錯。我們都知道《金陵十三釵》講述了用一群妓女去替換一群女學生送給日本兵的故事,那部電影當年也贏得了票房和話題性的雙豐收,但,要我來說?電影80分,原著小說70分。雖然,它的語言很流暢,它用“我姨媽”的視角,也就是其中一個女學生來看待這個“妓女換女學生”事件的前因後果,雖然它在不長的篇幅內塑造了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但,匠氣,是這個中篇小說最直觀的感受。

本書評轉自VX公號:碧珊私讀

歡迎喜歡讀書的你。

在豆瓣上,《南京安魂曲》無論是從評分人數還是分數上來看都是不高的。

我在看本書之前還看到餘華的推薦語,以為這又是一次礙於情面,大作家同級別之間難以推諉的吹捧,但在讀了這本小說十幾頁後我發現自己錯了。我想說,餘華的感受也是我讀它時候的感受,可能也會是書友你讀它時候的感受,下面我們詳細說。

《南京安魂曲》主要講述了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慘遭日軍屠城後,南京國民政府淪陷,不少官員棄城逃亡後,美國女傳教士明妮·魏特林在金陵女子學院開設難民營(安全區)用以收容婦女、老人和兒童,並在過程中抵抗日軍的暴行。

這個小說的故事主要史料來自真實歷史人物明妮·魏特林女士的日記,哈金在寫作幾年中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角度,最後就虛構出了一個明妮的中國女助手叫高安玲,用高安玲的視角來講述這一切的發生,並且講述她眼中看到的明妮。

這個角度的選取顯然是非常合適的,因為這樣一來可以讓我因為第一人稱強烈的帶入感去“看”、“聽”南京大屠殺後這座城市真實的處境,另一方面,因為高安玲和明妮的關係又讓我們可以“不遠不近”地近距離看到明妮的真實反映,從而得出自己的判斷。

因為明妮·魏特林在成立這個難民營兩年後回到美國治療她的精神疾病,最後因不能理解上帝為什麼不能阻止這一惡行發生而自殺。她信仰的宗教是不許可人自殺的,但她自殺了,和另一個最近兩年被廣泛關注的圖書《南京大屠殺》的女作者張純如一樣,自己不能化解這種傷痛吧。

比“金陵十三釵”可怕的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後竟讓她……

談回小說。

本書在寫作上雖然採取了第一人稱寫作,讓我們在很多場面如日軍屠殺中國人,日軍強暴中國女性,難民營的國人百態等等具有了現場感,但本書的語言是剋制又淡漠的。我一向不是很喜歡淡漠的小說,如我前面的有些書評中所寫,因為有些“淡漠”在現今的不少中國作家的作品中已經成了“高級感”的標配,或者“期刊體”小說的大略觀,但對於這本書,情況有所不同。

因為南京大屠殺這個歷史事件,和日軍佔領南京後對於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本身已經足夠具有衝擊力,如果再加上文學性的渲染和戲劇性的加強還有寫作技法的花哨(這恰恰是拉美、印度、中東作家的長項)就會必然消減了它的真實性。就好像在第二篇章“慈悲女神”中有一個情景:“我”和明妮看到池塘野地裡很多中國人的屍體,“我”數著,並在本子上畫“正”字,明妮說:歷史應該被如實記錄下來,這樣的記載才不能被質疑。

我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被點亮了。

這句話可能正是哈金選擇“紀錄片式”敘事形式的原因。

比“金陵十三釵”可怕的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後竟讓她……

本片的結構也正是遵循了紀錄片的特點,從開篇伊始就讓人看到了“正片”的序幕:

本順總算開口說話了。我們聚在飯廳裡,聽那孩子講了整整一晚上。他說:“那天下午,魏特林院長要我把進咱們難民營隨便逮人的情況報告給拉貝先生,我就去了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總部。到那兒時,被兩個日本兵攔住,一個用刺刀對著我的肚子,另一個把槍戳在我的背上。他們把我的紅十字袖章扯下來,朝我臉上打了好幾拳。然後他們把我押到了白雲寺。廟裡邊有個池塘,水裡有不少鯉魚和鱸魚。和尚們早都跑光了,就剩兩個老的,已經被他們打死,屍首給扔在廁所裡。日本兵想捉魚,可又沒有網。有個當官的朝池塘裡把手槍子彈打光了……

這是金陵女子學院裡做小工的男孩本順講述自己被日本兵抓去的經過。

序幕過後,金陵女子學院的難民營開始接納難民,各色的人開始湧入難民營,“我”要和明妮一起一邊收納難民一邊要和日本人做周旋。

難民營的接收條件是婦女、老人和不滿13歲的男童。有的母親因為兒子超過了13歲而和明妮她們爭吵。還有一些男人和老人們陸續湧進這裡,有一個被日軍強暴過的女孩說,她的父親已死,母親也被日軍強暴而死只剩下她了。難民營實際接收了遠比他們預計要多幾倍的難民,這樣的數量足以讓他們無法承擔,包括吃飯、拉撒這兩個大問題。

比“金陵十三釵”可怕的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後竟讓她……

本書在前面寫了和《金陵十三釵》同樣的情節,就是日軍來到學院告訴明妮說他們準備再次開設“娛樂業”,希望能去難民營裡面找一些妓女。這件事實際上也是讓明妮本人後來最心痛的事,因為她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日軍的無恥,被日軍軍官騙著周旋,但另一方面,難民營裡的日軍已經在抓女學生了。

小說中寫道,當然也是歷史上明妮日記中記錄到的:有12名女學生被日軍抓走,第二天卻有6名女學生又被送了回來,並且安然無恙。

看到這裡似乎有點兒蹊蹺,在明妮看來,這六個女生是主拯救了他們,而等到小說在第二個篇章“慈悲女神”中又寫到一個女生自殺,因為肚子裡懷孕要去醫務室做流產,孩子是那晚上強暴她的日本兵的。讀者才恍然大悟,原來“安然無恙”只是女學生們商量好的統一說辭,事實真相卻截然相反。

同一個情節,也被加工創作成的《金陵十三釵》。

對比之下,每位書友自有體會。

還有,在小說中能看出哈金對於女傳教士明妮的同情和肯定。

因為明妮最後是自殺去世,她作為一個懷著拯救當時的中國民眾於水火中的傳教士,開辦學校,教授女子識字,在南京淪陷後明明可以因為美國人的身份安全撤離卻留守去救助中國人,這種國際主義精神是需要有一個強大信仰支撐的。我們也在小說中通過“我”的眼睛,和明妮一同看到日軍的罪行後看到了明妮的脆弱、她的疑問、她的歇斯底里、崩潰、無助。這更接近於一個人的人性本身。比如她在得知一個女學生因為懷日軍孩子流產不成而自殺後對於“我”的憤怒,還有多次對於上帝的詢問,詢問為什麼要讓這些罪行接連發生,都能看出明妮陷入了對於自身信仰不斷矛盾的心靈掙扎中,這種掙扎皆是因為屠城後的南京城是人間地獄。

比“金陵十三釵”可怕的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後竟讓她……

小說中還有一點值得提出來,就是作者在“紀錄片”的同時,經常採用上帝般的口吻來做這樣的敘事,比如

五月末的天氣已經讓人感到灼熱,空氣悶溼又凝滯,太陽無情的炙烤著一切,給每一個生靈的內火都加了溫……

它不是在說人,它是在說“生靈”。

這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對於這個題材來說我個人覺得非常合適。

看到網上為數不多看過本書給的讀者有的說看不到這本書的好。

作為一位小說創作者我準備這樣評價它:

1、本小說最大的難度在於在寫作中讓自己回到那個年代回到屠城後的南京城。

這一點哈金做的非常好。遲子建有一本我很喜歡的《白雪烏鴉》。後記中寫道她當時為了寫這個清末哈爾濱鼠疫事件曾經在心裡畫了一張地圖,哪裡有店鋪哪裡是誰活動範圍。我感同身受。因為2008年我寫作家族女性三部曲的時候也曾這樣過。2014年至今還在寫作的“通靈”題材長篇小說所畫的地圖現在還貼在牆上。那部書店小說要容易很多,讓我鬆了一口氣,因為是以“麥家理想谷書店”——我住了一年多的地方做地理原型寫作,旁邊的街道、店鋪、公園、菜場都瞭然於心。但《南京安魂曲》是幾十年前的南京城啊,有時間跨度和地理陌生兩個難點給了哈金。做不好會讓我這樣的同行一看就有“編纂”或是“湊巧”痕跡,但本書很少,非常少。真是難得。

2、本書的高安玲是個女性身份,哈金以男作家做女性口吻寫作也是難點。

雖然有個別地方能看出他對女性把握的偏差,但總體很流暢,幾乎相信這就是個女人。

3、關於這種第一人稱英語寫作東方的異域感。

我想起另一本暢銷書《藝妓回憶錄》。它是一位美國男作家通過訪談一位曾經的日本藝伎老婦撰寫的一部“自傳體式”小說。它和本書的相似之處在於,同為英語寫作(沒錯,哈金是用英語寫作,本書是中文翻譯本),還同樣根據一個人的口述或者日記來創作出一個久遠的真實故事。因為本書是英文翻譯成中文的版,所以讀的過程中翻譯感的句子會很常見,這也是本書形成的略微拗口的文縐縐的語言特點,也是一種西方視角的陌生感。這一點和很多中國50後、60後作家的中文小說不一樣。漢語的魅力在這裡被削弱。

有一種小說是“製造”出來的,有一種小說是“從內心流淌出的”。

《南京安魂曲》屬於後者。

我在十多年前曾經去過南京,去了中山陵、夫子廟,還見到過一個寫滿陣亡士兵名字的整面牆。走在南京路上,我很難想象這樣的一個美麗的城市曾經遭受過那樣殘酷的屠城。這可能也是我對於《金陵十三釵》這本書覺得有些失望的原因。那段歷史太沉重,即使是截取歷史的一個小碎片將之放大,如果關注點還僅僅停留在“保護處女”這個階段……

如果歷史會說話,它會怎麼委屈?

幸好,還有《南京安魂曲》這部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