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的《活著》裡,福貴所有的親人都走了,後半生又很悽慘,那麼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作者想表達什麼樣的中心思想?

俊姐姐愛生活


《活著》讀完之後,讓人久久不能平復,內心的那種鈍痛,很難被精準的用文字來形容。

福貴經歷了親人一個一個的離去,在外孫吃豆撐死的時候,我真想能鑽進書裡跟福貴好好的撕打一頓,真想好好的罵一罵這個老白痴,幹嘛煮那麼多豆!但是,當我看到富貴的痛哭,他的後悔,彷彿他那如窒息般的心痛被我感同身受一樣,我也跟著他一起痛。

而我回到封面,再看到《活著》這個題目,才明白,餘華啊餘華,你把一切都剝開,又把一切都合上,你讓我們跟著富貴痛哭,又讓我們忘記死亡本就是常態。

為什麼是《活著》?為什麼不是《福貴一生》?為什麼不是《致死去的人》?為什麼不是《懷念》?為什麼是《活著》?

因為《活著》才是真正的力量。活著不單單是福貴的故事,死去的不僅僅是福貴的家人,活著的也不僅僅是福貴。千千萬萬像福貴一樣的小老百姓如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他們隱忍,他們堅韌,他們甚至不抱怨。他們有人死了,有人又出生了,於是,“大家”就活著,活著就是真正的力量。


絨絨的貓爪


人生最痛苦的究竟是什麼?

《活著》讓人讀到眼淚漣漣。

富貴可謂集人生之大悲者也:人生起起伏伏,家道一路敗落,但這都不是最慘的。

最慘的,是親人一個個離開自己:兒子給縣長夫人獻血卻被抽光了血,女兒難產而死,妻子在失去兒女的打擊下很快也離世,女婿幹活出了事故慘死,小外孫吃豆子撐死了……

生活如此殘酷,將哪怕一點點溫情都從富貴的身邊奪去。

到最後,只有一頭老牛和他為伴。

這部小說痛苦始終佔據著主旋律,滿篇都是苦水。

人生最痛苦的是什麼呢?

是富貴經歷的這些嗎?

似乎是,又似乎不是。

其實,當你讀完了這篇小說,擦乾了眼淚,還是該唱K唱K,該刷抖音刷抖音,你並不會覺得痛苦。

因為,那些痛苦發生在了別人(富貴)身上,而不是在我們自己身上。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認為自己不應該承受痛苦!

但現實,往往會給人一記響亮的耳光!誰都無法逃避痛苦!

當然,像小說裡富貴那樣的經歷是極少見的。餘華幾乎把所有人的痛苦都壓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他怎麼看待這一切呢?

他最後說: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

佛說:諸行無常,諸漏皆苦

人的一生,不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頭百姓,都各有各的苦。

有身體的苦,有環境的苦,有遭遇的苦,有心靈的苦……

如何面對這一切呢?

有人悲觀,有人樂觀,其實,不論怎樣,人只有短短一輩子。

如果把從宇宙誕生到現在的138億年壓縮成一年,人類的誕生只是新年鐘聲敲響前的14秒。

人類所有的榮耀、戰爭、文化、制度建立都在這短暫的14秒內。

從浩瀚的宇宙來看,人類的這點小小的悲喜又算得了什麼呢?

為什麼非要去尋找活著的意義呢?

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飲水君


有個警察朋友,見多悲歡離合,說了一個他經歷的故事。那時候他在鄉鎮派出所上班,轄區村裡面一個男人報警說孩子丟了,出警到現場,男人四十多歲,普通農民,說帶著兒子幹農活,一轉眼兒子不見了,兒子是弱智,十一歲,沒上學。警察朋友仔細搜了一圈,發現農田旁邊的河裡飄著一隻白球鞋,正好被河裡樹枝掛住才沒淌走,男人說是他兒子的,朋友判斷應該是溺水。隨後調來打撈人員用滾鉤在附近水域撈人,又把情況通報下游派出所。警察朋友到男人家裡看了看,一個撿來的弱智老婆,一個臥床的老母親,家徒四壁。一週後,男人兒子屍體在下游被發現,男人大哭著就要往河裡跳,被警察朋友拼命拽住,男人接著坐在地上哭,一直哭到嗓子嘶啞哭不出來。沒多久,男人弱智老婆和老母親相繼去世,男人孤零零的住在偏僻的瓦房裡。年底派出所組織慰問貧困戶,警察朋友帶著幾百塊錢和米 油到男人家,男人呆呆的坐在家裡,形容枯槁。警察朋友說一想起這個男人,就覺得有父母妻子孩子一家人、有牽掛的人、有人牽掛就夠了,其他都是身外之物,只求將死之時,子女親人圍在身邊送別。

所以看了活著,就好好珍惜生活吧,福貴在教我們浪子回頭,在教我們要如蟑螂一樣堅強活著


筱宇3290


第一次讀《活著》這本書,很多人稱之為經典。我讀完之後,只感覺福貴這個人物是個特殊的存在。我們先來捋一下《活著》這本書,以及福貴這個人物的一生。

有慶被權貴和諂媚害死,鳳霞死於醫療的落後;二喜死於缺乏勞動保障,家珍被生活折磨死,而苦根死於貧困。福貴的一生就是這樣,他最後的結局跟一老牛相伴。

如果你讀過這本書,你會怎麼看待福貴的一生,你又怎麼看到書中這一系列的“死亡”呢?餘華在寫這本小說時,曾解釋過一個觀點:他想看看一個人的承受能力究竟有多強。

通過這本書,作為讀者的我們,有人讀出了巨大的痛苦,有人讀出了福貴的幸運,當然也有人讀出了跟我一樣的疑惑。

《活著》這本小說,是刻意堆砌的悲劇嗎?其實這個疑惑,相信也是很多讀者的疑惑,一個人怎麼可能承受那麼大,那麼多的現實苦難,生活苦難。

我個人覺得,拋開小說的文筆,故事情節,從小說技巧以及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圖來看,餘華的《活著》是刻意堆砌的悲劇。

而正是這樣的悲劇,引起無數讀者的深思: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我也一直覺得,活著的意義就是它本身。

小說前半部分,除了福貴父親、母親、妻子家珍的死存在合理的因素外,後半部分小說人物的死亡,像極了堆砌的悲劇。在餘華的敘述下,兒子有慶死於抽血過多,女兒鳳霞死於生孩子,女婿死於突發的建築事故,外孫死於吃豆子撐死。

我們在觀看影視作品時,常說到一個詞——主角光環,小說中福貴就是主角。我不反對藝術作品為達到某種目的刻意製造的“陷阱”,可是福貴這個人物,他真的太慘。

我在讀這本小說時,最驚異的不是小說內容,而是餘華的文筆,他的冷靜與冷漠,他的淡定與嚴肅,讓我想到了另外的一個作家——路遙,他們兩位作家,完全是兩個相反的作家。當然這跟作家的經歷有關,在這裡我不再細說。

作為讀者,我們在讀完這本小說時,感悟到的不應該僅僅是震驚,還應該有這樣一個思考維度:小說中單獨拿出一個人來說,他所經歷的悲劇,我們能理解,也完全能解釋的通,可是將這些悲劇疊加到一個人身上,概率實在太小。

人物彼此的死亡,我們可以理解,當所有的死亡集中到一個人身上,當所有的悲劇擱到一個人身上,這難道不是刻意堆砌的悲劇?當然,這從藝術層面上來講,完全說的過去。

我們再回到餘華說的那個觀點上:我想看看一個人,究竟能承受多大的痛苦?從餘華的這個觀點來看,言下之意好像就能說明,小說的確是刻意堆砌的悲劇。

在餘華老師的世界觀裡,死亡可能意味著的是不幸的終點,但生命還有遠遠比死於非命更加痛苦的事情,而福貴經歷的一生,就是這個觀點最好的印證。

生命中還有遠遠比死於非命更痛苦的事情。那個年代,也許遠去,讀者也無法抵達,可能活著本就是一種喜劇,可是我覺得,有些早期先鋒代表的作家,他們深受國外意識流作家的影響,多少有點被迫害的妄想症。

小說部分片段抄錄於下:我也想通了,輪到自己死時,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著收屍的人,村裡肯定有人來埋我的,我在枕頭底下壓了10元錢,這10元錢我餓死也不會去動它,村裡人都知道這十元錢是我給替我收屍的那個人,他們也都知道我死後是要和家珍他們埋在一起。

餘華的《活著》是不是堆砌的悲劇?從堆砌的悲劇這個角度看,它是否是失敗的呢?


阿瑞德日記


如果你有一個問題找不到答案,那一定是你問錯了問題。


曾經我就很納悶為什麼日本的自殺率那麼高,

後來偶然看到一部日本紀錄片——《網吧難民》。

具體內容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看看,

裡面介紹的人,

有離異媽媽帶著兩個十幾歲的女兒,大女兒在便利店打工,小女兒24小時待在網吧單間,姐妹倆每天只吃一頓飯,就是姐姐下班從便利店買的一代吐司麵包。姐姐白天餓了就喝店裡免費的飲料充飢。

有年輕小夥,努力工作想轉成正式工,但是一直無法實現,在日本正式工代表著終生制,高工資高福利同樣也高壓力,臨時工則只能拿最基礎的餬口的薪資。

還有一個大叔,本來是正式工,但是難以承受那種壓力,不僅是每天加班到後半夜的壓力,還有來自職場人際關係的壓力,不善處理的他自己辭職,年紀太大又不好找工作,也淪落成網吧難民。

如果你以為這部紀錄片只是在講日本某些社會底層的人生活艱辛的話,那就錯了。

如果講艱辛,我相信中國很多貧困地區比他們更艱辛。

這片子的主旨講的是——絕望。

完全看不到可以改變自己生活的可能。

上面講的三個人都發自內心的想改變自己的現狀,也努力認真的工作著,但是卻完全看不到改變的可能。

絕望指的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傷害,而是一個非常確定無法改變的未來。

當你不管多麼努力都很確定改變不了生活,自己一輩子都只能生活在窄窄的網吧中,

你會不會絕望,你想不想自殺?

所以日本自殺率那麼高,並不是真的有多辛苦,怎麼說也是發達國家,最重要的原因是“絕望”,即使努力也看不到改變的可能。

這一點我們中國人是很難體會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好時代,快速發展進步的時代,一個人只要肯努力肯奮鬥,就一定不會很差,就一定能感受到希望。

日本的這個時代是在二戰後,現在已經失去。

“階層固化”這個詞是一個我們現在無法體會,但將來會導致一大部分人絕望甚至自殺的罪歸禍首。

跑偏了,說回電影《活著》。

瞭解下餘華創作《活著》的背景就會明白,“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鍊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作者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受歌曲影響創作了《活著》‘’

I’m coming, I’m coming, for my head is bending low:

I hear those gentle voices calling.

我來了,我來了,我已年老背又彎,我聽見他們輕聲把我呼喚。


這句歌詞表達的是,老黑奴的親人孩子都已經死去,但他堅信他們已經上了天堂,現在我已經老了,快死了,但我不是死亡,我是要去與我的家人團聚了。


這叫什麼——希望。

有了希望,即使面對死亡也很坦然,何況生活的艱辛。


所以,《活著》中的福貴為什麼活著——因為他有希望。

被抓了壯丁後堅持一定要回家見妻兒是一種很明顯表達期望的方式,

而留著皮影不也是一種希望嗎,等戰爭過去了,我還要靠這個養家餬口呢。

如果你留意,會發現整部電影裡都有各種對“希望”的隱晦表達。

看完《活著》原著,你也會明白支撐福貴活著的唯一理由就是希望,

只不過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罷了。

教你一個小技巧,

一部電影,尤其是有如此深度的電影,

結尾一定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主旨。

那《活著》的結尾是什麼呢?

家珍:“小雞很快就長大了。”饅頭:“長大以後呢?”福貴:“長大以後……雞長大以後就變成鵝,鵝長大以後就變成羊,羊長大了就變成牛。”饅頭:“牛以後呢?”家珍:“牛以後饅頭就長大了。”饅頭:“我要騎在牛背上。”福貴最後說,“饅頭長大以後就不騎牛了,坐火車,坐飛機,那時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


皇家流浪漢TT


看過電影《活著》,這部電影給我很大的震撼,一個人的命運竟然能如此的跌宕起伏,最後又是那樣的悽慘!故事中所有的親人都先一步離開了主人公福貴,他依然活著。我認為他活著的意義,還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這是人的一種本能。



這部小說,我認為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來說明:

1.人生苦短。

縱觀人的一生,是既痛苦又短暫。來到世上從啼哭那一聲開始,也就是痛苦的開始。匆匆幾十載,光陰荏苒,經歷著各種酸甜苦辣,悲喜交加的人生,任誰也逃不脫那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和求不得。

2.人生無常。

人生無常,世事無常。在這部小說中,體現的是淋漓盡致。“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福貴從一個富家少爺淪落到身無分文的破落戶,一家人合合美美的生活到最後孤單一人,不正好說明了世事無常,人的一生都是一個變數。

3.人的本性還是“貪生”

整部小說,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表現了一種面對死亡過程的可能的態度。活著是人的天性,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佛音處處慈悲心


小子我今年25,雖然人生閱歷不足,但是看到這個問題,還是吐露一下所思所想。

文革的年代,沒有經歷過很難體會那個年代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也是聽我爺爺說起過,對,我的爺爺經歷過文革,當年從一個天之驕子被人人唾棄。從北京被打到徐州農村勞改,後來入贅到我奶奶家,索性後來時代變了,我爺爺被提拔進了銀行工作,後來生活才慢慢變好。

說一說富貴。

少年地主之家,富裕生活,吃喝嫖賭,後來從豪門敗家子,到戰場炮灰,再到作為丈夫,作為父親,作為爺爺,不同身份的福貴向我們展示了他是如何的 活著 .每次看到福貴家有一點起色,我都會為之感動, 有慶 長跑第一名, 鳳霞出嫁等.然後筆峰一轉,餘華冷冰冰的宣佈了除了富貴,家裡有慶,鳳霞,家珍,二喜,苦根,每個人的死刑,富貴從傷心欲絕到麻木再到釋然.他的人生就是過去幾十年中國社會的縮影. 大喜,大悲,但還活著。

審視我們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有人說了,為家人,為孩子;

也有人說了,經歷不同事,體會豐富多彩的人生;

小子我覺得,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人生,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的生活目標。與其思考活著有啥意義,不如重視當下,等到我們遲暮年老時候,能說一句這輩子我知足了!


珍重自己心裡溫暖的東西

最後,小子送給大家一首詩:

朝見日上天,暮見日入地。不覺明鏡中,忽年三十四。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將至。白髮雖未生,朱顏已先悴。人生詎幾何,在世猶如寄。雖有七十期,十人無一二。今我猶未悟,往往不適意。胡為方寸間,不貯浩然氣。貧賤非不惡,道在何足避。富貴非不愛,時來當自致。所以達人心,外物不能累。唯當飲美酒,終日陶陶醉。斯言勝金玉,佩服無失墜。


瘋子子貓


我來回答。

對很多人而言,活著是不能思考其意義的,一思考,就得死。我大舅,打了一輩子光棍,放了一輩子羊,年輕時候還好一點,吃百家飯,有酒有肉的,比較滋潤。五十以後,諸病纏身,尤其是腰腿疼最為明顯,放羊也不利索了,也沒人請他吃肉喝酒了,跟我三舅住在一起,生存狀態可想而知。

有一天,他的隔壁吵架,眼看要打起來,我大舅是個熱心人,上前勸架,沒想到被吵架雙方聯合起來詈罵,我三舅媽出來,也罵他多管閒事,好像還推攘了幾下,聽說而已,我沒有親見。晚上我大舅就上吊了,據鄰居說,半夜還聽到了他的哭聲。

享年六十三歲。

後來我讀了餘華的《活著》,深有感觸。福貴之所以一直活著,就是因為他從來沒想過活著的意義。就如我大舅從來沒想過活著的意義一樣。忽然有一天,他們開悟了,洞徹了,開始思考人生了,那麼他們也就不想活著了。


唐風宋月


我們為什麼活著因為有牽掛才有活著的動力。我們為什麼要傳宗接代?為什麼生命要延續下去?活著就是要好好的活出個人樣。富貴的活著,是指的當時千千萬萬的人的縮影,讓我們銘記於心。好好活著。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記得我的一個叔叔40多歲還是的光棍。人生就是那麼三個毛草屋,一個小魚塘。日子過得很少安逸,突然有一天想和別人一起打工了,去以後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心裡一下子都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感覺自己的前半生都是白活了。我懷疑他的內心肯定是很後悔沒有早點出來。。然後10年都再也沒有回家了。當時他的小茅草屋都倒了。突然有一年風風光光的回到我們村來祭祖。九幾年的開著小轎車。我們整個村子都來看,然後從車上下來一個女的,和一個孩子。還以為是走錯路的呢?最後叔叔一說才敢相信。叔叔說如果他不出去一輩子有可能都是守著魚塘,和茅草屋過了。當時叔叔說他出去手裡就五塊錢,只能靠撿垃圾維持生活,但是他想活下去,想在這個地方生存下去,然後靠撿垃圾一步一步發家致富。我想當時是他需要生存才活著吧。後來有了老婆孩子只有是為了自己的牽掛才有動力活著。他提倡我們年輕人多出去看看,轉轉。然後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應該怎麼活著。

我認為富貴活著是為了生存活著,現在的活著是為了更好的精神活著,以更高的素質活著,以更好的文明傳承活著。



陽光普照著我70094737


富貴啊富貴,誰富誰貴?看過電視劇版的富貴,感覺富貴是個樂觀的人 ,那麼苦的日子,竟然可以樂觀的活著。尤其是他兒子獻血抽死了,他怕家人知道偷偷的把孩子埋了,一夜之間白了頭髮,還瞞著家人,直到他老婆問他,實在瞞不住了才說出來。這一段看的我眼淚直流,這樣好的一個孩子就那麼意外的走了,誰都受不了,但富貴卻很平靜的接受了,我覺得他是個了不起的人。😭😭😭這個電視劇是我上初中時看的,感覺那個編輯很有水平,演員也有演技,十幾年過去了,雖然暴露年齡,但是看了真的震撼人心,強烈推薦。找找圖片。就是他年輕時扮演的富貴。演技派,真的真的演的好,不是現在的小鮮肉可以比的,那些邪魅狂娟的油膩微笑,想想就是一身雞皮疙瘩。這個電視劇看了,沒有視覺享受卻有心理震盪,會有很多反思,感覺現在活在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