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麼話後面都喜歡加“謝謝”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神評陳毒繡


看到有人說,嘴上經常說謝謝的人做人比較虛偽,我覺得有點意思!這種價值觀,真的讓人無言以對!

生活中總是有那麼一些人,自己粗魯,反而認為禮貌的人是“裝”;自己低俗,反而認為文明的人是“假正經”;自己不守規則,反而認為正直的人是“一根筋”。更有一些人,以挑戰公序良俗為樂,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種價值觀,真的很難恭維。

其實,一個喜歡說謝謝的人就跟生活中遵守秩序按規定排隊的人一樣,這都是從小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個按秩序排隊的人,他難道不知道加塞的好處?當然知道,但是他們做事有原則底線,不會把自己的方便建立在別人的不便之上。從深層次說,這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習慣的問題了,而是一種修養。說謝謝的人也是如此。那種謝謝是多年養成的一種文明,是脫口而出的,而絕不是刻意偽裝出來的什麼虛偽!

我喜歡那些嘴巴經常說謝謝的人,最起碼他們的是一個禮貌的人,一個懂得感恩人。這年頭,誰也不欠誰什麼,自己求人幫忙,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既然人家幫了自己,難道連一個謝謝也不值得得到呢?你認為一個謝謝無關緊要,那只是你認為,但是幫你的人不見得那麼想。有時,你認為的“不拘小節”,在別人看來就是“不懂事”。

很多人為什麼人緣差,或者是朋友少,有時就是缺了謝謝二字。有些人認為,好朋友之間沒必要搞得虛頭巴腦的,錯!即便是知心朋友,謝謝該說了也要說。當然沒必要說得那麼一本正經,笑呵呵地說句“哥們,謝謝啦”,別人就知道你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幫了你,人家心裡也痛快!如果人家幫了你,你什麼也不說,人家心裡可能就會想:“這小子,忒不拿自己當外人了”!以後再找人家幫忙,人家就要思量思量了。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點贊和評論一下。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是什麼樣的人會說什麼話都帶上“謝謝”呢?我個人覺得大概是以下幾類人,讀者若有其他看法或者補充,歡迎大家踴躍發言,謝謝!

1.高素質有涵養的人

這類人的素質和涵養很高,但與學歷教育無關,體現的個人素養,家庭教育和家風有很大的關係。

2. 職業習慣的人

這類人從事的可能是服務行業,銷售行業,公共行業,公務員等等。他們說謝謝很多時候是工作需要,時間久了,自然而然。這也使得他們在下班後,平時的生活中都習慣說“謝謝”。

3.感恩的人

這類人的“謝謝”,是真的發自內心的謝謝。因為,他(她)得到了別人的幫助。感激不盡,千言萬語都難於表達內心深處那份真誠的感謝。此時,激動得只會說“謝謝,謝謝”

我也看過有的人回答說“謝謝”的人是虛偽的人。這就片面了,不要去鑽牛角尖。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中,遇到一個總是喜歡說謝謝的人,我們的心情總是愉悅的,對吧?也許,那只是別人的口頭禪,但也不影響我們的心情。如果別人是真誠的對我們說“謝謝”,我們頓時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別人的尊重,我們心中是否澎湃?是否立即覺得自己高大了起來?

所以,朋友,別人對你說“謝謝”,也請你學會和別人說“謝謝”,人人獻出一份愛,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友善,更和諧,更美好!





晨風170414292


風鈴語錄:常言把謝謝放在嘴邊的人,一般都是感恩的人。

最近在朋友圈出現一些說話的技巧的,我們來看看:

把“謝謝”改成“謝謝你”;

把“隨便”改成“聽你的”;

把“我不會”改成“我可以學”;

把“聽明白了嗎?”改成“我說明白了嗎”

溝通讓人感到尊重的溫柔!努力習慣溫柔的溝通方式。

其實也就是讓我們的溝通更加利他,讓別人更加舒服。

常說謝謝的人一般過的都不錯。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朋友一些問題,比如我們需要請教別人,這個問題怎麼做?問完後我們需要表示感謝。說上一句謝謝,對方聽起來心裡暖暖的,這樣下次請教別人,別人可能還是願意幫助你。

分享一個小故事。

外國有一個總統問一個年過百歲的奶奶,你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奶奶說: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

原來,從25歲結婚起,奶奶每天說得最多的兩個字就是“謝謝”。別人每對她說一句親切的話語,每為她做一件平凡的小事,每送她一張問候的笑臉,她都忘不了說聲“謝謝”。100年過去了,是“謝謝”兩個字使老奶奶快樂長大,使老奶奶幸福長久,使老奶奶生命長久。

謝謝你,常掛在嘴邊,讓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軒逸箐風鈴


是有禮貌的人



大遼國楚王蕭峰


贊一下,謝謝



女人不願意取名字


我就是那個經常會說謝謝的人

其實在小時候覺得這是一種禮貌,家庭的教育告訴我要這樣,不過到了現在我已經養成一種習慣了。

雖然從感知上確實沒有以前那種由衷的感謝,更像是種說話習慣,但是我也不覺得這是虛偽或者偽君子。

不說對別人了,我們家裡父母互相說話都是習慣用謝謝做結尾,雖然會給人少了點人情味兒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父母該幫襯的依然會幫襯。

給大家看下我和父母的截圖吧,裡面也有我妹妹發給我母親的話。我在以前也基本跟我父母講話是一個樣子,您、謝謝、不客氣不離口。。

我這幾年已經改變很多了,或者說我有故意改變一點,但是該說謝謝以及對自己年長的人都還會自然用您,謝謝。

我已經非常墮落了,我有看過我爸給我爺爺寫的家書,是非常工整的,開頭就是親愛的父親 您好。

雖然可能在很多人看起來我家的這種說話方式比較客套,但是其實我們是真的互相尊敬對方的。

至於為什麼我會改變一點,你們可以看到我對於父母的謝謝已經不會回覆不客氣了,這在我以前是不可能的,並不是因為我覺得這個習慣虛偽,而是我怕我擔心身邊的人覺得我是個虛偽的人、一個沒有人情味兒的人,被人評論是個虛偽的人。





richeelll


這個問題我是親有體會,因為在我們公司就出現過這麼一個人。總得來說,是一個有著老練的職場經驗,待人實行兩套標準,眼光高遠,活在理論知識上的一個人。

對於她,我們一致的印象是先很仰慕,怎麼會有如此有禮貌的人,真是說一句話就會加一個“謝謝”在後邊,“謝謝”二字就像他的標點符號一樣使用的頻繁,結合他自己的介紹,在我們眼裡樹立一個位於高層的白領佳人的形象。

留下好印象並不只在此,他第一天來面試因為我們領導工作的繁忙讓她在我們大廳足足等了一天,早上八點多她就來等著,到了下午三點多才開始和領導面談,中午吃了飯也還在等,這也是我們開始佩服她的一個方面。

入職了之後,她依然保持著我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但是好日子不長久。

鑑於她擔任的是我們剛成立沒幾天的新公司的人事總監,員工沒幾個不說,業務都還不齊,而她就開始把各種制度(考勤,考核,工資)往五百強那種大公司上面靠起,這原本是好的,到在一個新公司裡總覺得這樣讓人很不快,漸漸的,她在我們心目中的最初人設不斷崩塌。

事情是從我們的業務開始的,剛開始我們全公司的人員出動出去跑業務,誰也不例外,而她卻把精力放在的制度,考勤,考核這些死板,不變通的上面,對考勤考核還表現出一己私利的情況,漸漸的,服對於他的印象我們越來越差,後面甚至覺得她每句帶一句“謝謝”都顯得很虛偽。

鑑於她的相處經驗,頻繁說“謝謝”的人並不一定會很好相處,只有在生活中,工作中慢慢相處,確實覺得這個人夠朋友的才是真的值得交往。總之,人生百態,萬物紛雜,交朋友需要時間的考驗,謹慎交友,防止被騙!



諸葛百哥


很驚訝能看到這個問題,因為我平時日常生活中深有感觸!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謝謝,在我這裡有兩種用法,第一是別人幫你忙以後,說謝謝。例如我閨女,剛兩歲,每次我幫她拿東西,或者打開東西時,她都會說“謝謝爸爸”,然後才把東西接過去,這會讓我感到特別高興,因為我會覺得閨女特別懂禮貌,閨女尊重我幫她做的事情;第二是我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在請求後加謝謝。例如:楊老師,能幫我拿一個蘋果吃麼?謝謝!這樣我媳婦就能很高興的幫我拿東西,但是換一種說法,楊老師,你去給我拿個蘋果!這時候,往往我媳婦就會說你怎麼不自己去拿!再比如,我現在在某機構學習,每天都會有工作老師給我們簽到,每次簽完到以後,我都會說“謝謝”,這時候老師就會抬起頭來,笑著跟我說不用客氣!我覺得這是對別人工作的尊重和認了,別人也並不會覺得你在做作或者裝,相反數,我們正是缺少這種“謝謝”的儀式感。

經常對別人說謝謝,別人就回對你報以友好和微笑。在這個被移動終端模塊話,碎片化的世界,我們極其需要像“謝謝”的這種字眼去打破人機關係的支離破碎,迴歸我們最原始的感情真摯,自己表達感情,而不是藉助手機這個冰冷的機器,去表達思想!

建議大家在生活中,嘗試著對所有人說謝謝,家人,朋友,陌生人~這會讓你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小馬先生不要逃2


去醫院體檢,美女護士抽完血,我說了聲謝謝,然後她就成了我女朋友。要不,你們也試試😄



殺手有點冷28198262


昨天看到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回答,今天出門在外,一直在觀察,觀察什麼呢,觀察周圍說謝謝的評論。

今天我看到的場景有以下幾個:

在公交車上,看到一位帶著寶寶的奶奶,因為別人給讓座,而發自內心的說出來的謝謝。

在健身房運動的時候,看到一位健身愛好者,因為不會使用某樣器械而頭疼,這時候剛好經過的一位健身教練順便就幫忙教了一下,這位朋友便發自內心的說了句謝謝。

再比如我今天在路邊買了2個好吃的冰糖葫蘆,作為感謝,我也發自內心的說出了謝謝。

其實謝謝這個詞發音非常的簡單,只要嘴巴張開一點,就能發出謝謝,以至於謝謝對於外國人來說都是最簡單的中文。

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我相信謝謝這個詞99%的人說它,一定是發自內心的,畢竟這個世界善良或者正義一定比黑暗和醜惡佔的比列更多。

習慣說謝謝的人,我相信他們一定是個善良的人,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人“應該”為你做任何事,但是那些選擇主動幫助他人的人,內心一定是懷有對這個世界的愛,他們秉承著利他就是利己的信仰,當然了,這是我的眼睛看到的世界,當然了,也難免有1%的人,的確存在“虛偽”這種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