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28年,唐文宗在宣政殿對前來參選“舉薦賢良方正”的士子們進行面試。儘管唐文宗是由宦官頭子王守澄扶持上位的,但他不甘心做傀儡皇帝,於是摩拳擦掌,打算培植一幫得力臣子,將可惡的宦官們一網打盡。
在獲得殿試資格的士子當中,劉蕡(fén)尤其引人注目。他生性耿介,疾惡如仇,在考卷上針砭時弊,對宦官們盡情開炮。考官們無不被他鞭辟入裡、振聾發聵的高見戳中內心,感動得痛哭流涕。然而,等到錄取結果公佈,大家驚愕地發現,錄取榜上並沒有劉蕡的名字。頓時,輿論譁然,人人都為劉蕡抱不平。被評為第一名的詩人李郃公開為劉蕡叫屈:“公認第一的劉蕡沒被錄取,我們這些才能遠不如他的人卻被錄取,實在令人羞愧。”他甚至上奏朝廷,提議將自己的官職讓給劉蕡。但朝廷對這位職場新人的意見視若無睹。
劉蕡的一紙答卷引來讚譽無數,同時也拉了仇恨無數。把持朝政的宦官們對他恨得牙癢癢,開始不惜一切代價封殺他。到這時,眾人還樂觀地以為,劉蕡的事還有轉機,唐文宗還沒拍板呢。哪知道,唐文宗此時無能為力,眼睜睜地看著劉蕡成為宦官討伐的箭靶子,從此在官場無立錐之地。
而在這場風波里,最淡定的卻是劉蕡。當初決定寫下那篇六千多字的策論時,他就已經預見到自己的未來:“戮於權臣之手。”但哪怕有性命之憂,他也毫不後悔。
然而,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宦官集團,不能容忍他過上好日子。朝廷的一紙貶謫調令壓下來,牛僧孺徒有高官厚位、愛才之心,也不得不安排劉蕡去荒僻的桂林郡(今廣西柳州一帶)當一名小小的參軍。
心繫劉蕡的人們開始心灰意冷:就連牛大人都保不下他,劉蕡這下子是徹底被權勢熏天的宦官毀了。而另一邊,宦官們總算鬆了一口氣,無不彈冠相慶:從此,這胡言亂語的渾小子就只有自生自滅的份了。
又一次被踩得低到塵埃裡的劉蕡在柳州一隅過著被上司詰難、被同僚排擠、水土不服的艱難生活。但那些如影隨形的刁難打壓,從未澆滅他心底想要為民謀事的滿腔熱情。
眼見老百姓因養殖的泥鰍莫名其妙地大量死亡而悲痛欲絕,他苦苦思索,憑著自己的學識,翻找大量書籍,最終找到了破解泥鰍難養的法門:在泥鰍下種前,在養殖塘裡撒生石灰消毒。這個法子一普及開來,柳州百姓的生活便少了悲苦多了歡笑。直到今天,劉蕡的這個方法依然惠民無數。
閱讀更多 過去記憶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