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闖關東的人為什麼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東北

前幾年,電視劇《闖關東》著實火了一把,電視劇中講述了清代末期山東大旱,山東人朱開山為求生計帶領一家人闖關東的故事。通過這部電視劇大家都知道,清末因為山東經常鬧災荒,百姓生活困頓,不得已都去闖關東了,但他們為什麼不去江南呢?讓我們細細道來。

清末,闖關東的人為什麼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東北

19世紀中葉,古老的中華大地仍處於清政府統治時期,為了應對沙俄對我國的蠶食,朝廷撤消了在東北推行了近兩百年的封禁政策,鼓勵關內百姓前往東北開墾荒地。電視中李幼斌飾演的朱開山正是這群早期開拓者中的一員。當時山東作為一個人口相對密集的省份,本來就人多地少,加之遇上災荒,那隻能出去逃難了。

清末,闖關東的人為什麼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東北

再來看看當時江南的情況。江南在當時雖然富庶,號稱“魚米之鄉”但也同樣是人多地少,江南並不是平原一塊,丘陵起伏、水網密集,本就沒有那麼多適合耕種的土地,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併,明末清初時,江南一帶就已經被開發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說沒地種了。

另一方面,對於逃難的流民,自然是不會受歡迎的,在當時即使沒有國家的禁令,江南的州府也絕不能輕易讓大批流民遷入的,特別是闖關東那個時期,正是全國各地頻發災荒的時期,江南當地居民對於流民的恐慌和地方州府的控制更不可能鬆下來。

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清末江南農民的生活也是很悲苦的,經常遇到水災不說,賦稅也很高,從明朝以來,江南地區的糧食稅就比華北重。

清末,闖關東的人為什麼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東北

綜合以上情況,山東人闖關東就是一條不錯的出路了,畢竟東北當時地廣大人稀,有的是土地,而且非常肥沃,對於當時的農民來講,有了土地就是有了機會。當時大多數闖關東的人不是去了我們現在說的北大荒一帶,而是很多留了在瀋陽附近。

清末,闖關東的人為什麼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東北

話又說回來,正是因為當年山東大量人口的遷徙,才使得東北這塊土地變得富饒起來,從當年的無數荒地,變成了一片片肥沃的良田。山東人對於東北,也是做了很大的貢獻的。另外闖關東還緩解了邊境的危機,開發邊疆,促時了民族融合,這是很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