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的書評及其寫法(中)

其它類型傳統書評的寫法

2、讀後感

相比於前兩類的書評,讀後感就簡單了。與書評相比較,書評的格式更為客觀嚴格。書評是刻意去寫的,寫的書不一定是作者喜歡的書。

讀後感就比較隨意。通常,只要是吸引你閱讀的書,總是有吸引你、打動你的地方。看過之後,把對你有感動有啟發的地方寫出來,你的所思所悟、感想感觸寫出來,個人看法、個人情緒、個人體會寫出來,就是讀後感。

讀後感不需要格式,不需要章法,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寫。

讀後感比較好寫,但是寫得出彩比較困難。如果也要提一個標準的話,那麼你的讀後感能夠把別人沒想到的點給指出來,把別人想到的點更藝術地昇華出來,引起讀者的共鳴,那是最好的了。

好的讀後感,也會是一個藝術品。其實很多當代的學者都是把讀後感作為自己的文集寫作的,如周國平《經典閒讀》、王開嶺《跟隨勇敢的心》、餘傑(北大那位)《壓傷的蘆葦》等。尤其是思想領域的寫作,廣義來說,本身就是對經典的評價。

3、研究性書評

研究性書評是層次更高的一類書評,是從專業的角度,以一定的理論,對一部書進行的分析評價。

從作者的角度來說,研究性書評的寫作前提是系統接受某個學科領域的教育,對於學科領域的理論、歷史等有著較為全面的瞭解;從研究材料上,不僅對評價對象有較深瞭解,還要充分了解同類作品、以往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等。

事實上,這種研究性書評往往是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甚至研究生以上學術水準才可能達到的。細說起來,不是本文所能容納的,所以就不必多講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推薦的最後一種閱讀法,實際上講的就是寫這種研究性書評所需的閱讀方法。

4、讀書札記(隨筆)

從更為寬泛的意義來說,書評還可以包括讀書札記、隨筆、書話、序跋等。

讀書札記是一種較為隨意的讀書寫作。在讀某本書的過程中,隨時有感想,隨時記下來,或者僅是覺得內容比較重要,單獨摘錄下來。

在古代,做讀書札記、隨筆是文人工作的重要環節,甚至很多書就是這樣寫出來的,如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顧炎武的《日知錄》、王夫之的《讀通鑑論》等,都是讀書札記寫成的鉅著。

在網絡平臺上,這樣的讀書寫作也有其意義。簡書平臺上大量的讀書的文章,包括前面筆者寫的幾篇以及本篇,都可算是這類文章。偶有所得,與網友分享,略有啟發,便是其價值所在。這既可以讓自己認真讀書,把書讀薄,也積累材料,為寫出規範的書評打好基礎。

5、書話

在書評家族中,還有一類被稱為“書話”的文體。

書話通常是寫書人書事,談關於書的掌故、事略,聚焦於書籍的版本、收藏、流傳等讀書周邊活動。

由此,寫書話的通常是一些藏書家、愛書人。清末學者葉昌熾、葉德輝的《藏書紀事詩》(藏書詩傳)、《書林清話》(系統的書史),應該算是書話的發源。民國年代書話名家,有鄭振鐸、阿英、周作人、周越然、葉靈鳳等。

唐弢先生關於書話提出過“四個一點”,即:“一點事實”,即撿一點即可,不宜甲乙丙丁,鋪開來說;“一點掌故”,要有知識性,要鮮為人知,大家都知道,何勞你說;“一點觀點”,要有獨特見解;“一點抒情”,筆端帶情,帶有點書卷氣。

書話一體,往往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文體上比較接近散文,可讀性很強。

6、序、跋、前言

序、跋、前言等文體,也屬於廣義的書評。

序,通常是作者請業內知名人士來寫,向讀者推介書;也有作者自己寫,叫“自序”。

作者自己寫的通常叫“跋”,就是在寫完書之後,介紹一下自己寫作的動機、立意,以及有些書中未能完全表達的意思。

前言往往是出版社組織撰寫的對本書全面介紹的文字,是讀者閱讀一本書較好的嚮導和助手。

序、跋、前言是在出版時就寫好、一同印刷的;好的序、跋、序言,往往是書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舉個例子,《共產黨宣言》一書出版後,歷次翻譯、再版時,馬克思恩格斯都會寫個序言,這些序言已經成為理解此書不可或缺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對書籍本身做了補充,本身就有了獨立的研究價值。

上一篇

目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