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厄尔尼诺①:厄尔尼诺将至,为何还会这么冷?

大风、降温、雨雪是近期的关键词,接二连三的大范围降温使这个冬天寒意十足。但前不久世界气象组织(WMO)预测未来三个月厄尔尼诺发生概率为75%至80%,一般来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当年冬季气温都会偏高,那为何今冬冷空气这么猛烈?

寒潮频发,到底有多冷?

12月24日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这是本月第二次寒潮侵袭我国。25日,强冷空气先头部队侵入我国内蒙古、东北地区,多地气温骤降,创下今冬以来气温新低。气象监测显示,黑龙江南部、吉林中部、辽宁中部和内蒙古赤峰、通辽等地部分地区24小时降温幅度达12~14℃。过去一天,内蒙古、京津冀、山东等地出现4~8℃降温;其中27日清晨,气温-10℃线位于河北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仅-11.5℃。月初寒潮过程,北京有连续4天(12月6日至9日)最低气温在-8℃以下,连续时间刷新了10年纪录。而这次寒潮过程中,北京将有连续6天(12月26日至2019年1月1日)最低气温在-8℃以下,将再次刷新10年记录。

数说厄尔尼诺①:厄尔尼诺将至,为何还会这么冷?

图为部分省会级城市最低气温。李慧 制图

从27日开始至31日,冷空气的活动范围将从北方推移至黄河以南地区,其中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华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超过14℃。多数地方将刷新今年以来的气温新低,南京、长沙、贵阳等都将跌至冰点或以下。且由于南方伴随着大范围的阴雨雪天气,所以接下来将连续湿冷的感觉。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指出,此次冷空气过程与12月初寒潮的影响范围、强度具有相似之处。月初寒潮气温0℃线南压至江南南部,全国共有146站次出现极端连续降温事件,22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本轮寒潮最低温度0℃线将从黄淮逐步南压至华南北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此次冷空气对南方地区尤其是江南、华南一带很不“友好”,由于前期气温偏高明显,公众或将体验到“一夜入冬”的感觉。未来几天内,两广的偏南地区日最高气温将直接从20℃掉至个位数,且伴有降水,寒冷的感觉将更加深入人心。

数说厄尔尼诺①:厄尔尼诺将至,为何还会这么冷?

图为2018年12月3-9日全国极端连续降温事件分布图

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加剧 极端事件频发

前不久,世界气象组织(WMO)预测未来三个月厄尔尼诺发生概率为75%至80%。近日,《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表示,全球变暖将会使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更加剧烈。这或将导致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也指出,过去三个十年的地表已连续偏暖于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在北半球,1831-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中最暖的30年。约自1950年以来,已经观测到了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变化。

数说厄尔尼诺①:厄尔尼诺将至,为何还会这么冷?

图为观测到的全球平均陆地和海表温度距平(1850-2012年)。上图:年均值,下图:十年均值,包括一个资料集(黑色)的不确定性估计值。各距平均相对于1961-1990年均值。

可见,未来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那么,寒潮这一类的极端低温事件也在增多。不仅仅是今年,例如2015、2016年冬季,在超强厄尔尼诺和全球平均温度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东亚屡次发生极端寒潮,我国多地突破历史低温记录。

“北极放大效应”致寒潮频发

近几年,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放大效应”这个词也频繁出现。北极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地区,其变暖速率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这种加速变暖的现象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20年以来,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量一直在损失,全球范围内的冰川几乎都在退缩,北极海冰和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在继续缩小。多重证据表明,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北极出现了大幅度增暖。

数说厄尔尼诺①:厄尔尼诺将至,为何还会这么冷?

图为观测到的多项全球气候变化指标:(a) 北半球3-4月(春季)平均积雪范围;(b) 北极7-8-9月(夏季)平均海冰范围。

而冰川的融化又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极地和极地外围热量平衡关系被打乱,一定程度上增加大气的不稳定性。

近日,一篇来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气候杂志》的文章指出,由于北极的剧烈增温,使得中高纬度的温度梯度减小,欧亚大陆上的西风渐弱,减弱的西风有利于乌拉尔地区形成阻塞高压,同时也有利于西伯利亚高压增强。这样会使东亚地区极端低温事件频发。因此,在“北极放大效应”的作用下,我国冬季极端低温事件频现也就不奇怪了。

参考文献: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Ma Shuangmei, Congwen Zhu, Boqi Liu, TianjunZhou, Yihui Ding, J. Orsolini Yvan, 2018. Polarized Response of East AsianWinter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the Era of Arctic Warming. Journal of Climate,31(14): 5543-5557.

Ma Shuangmei, Congwen Zhu, 2018. Extreme coldwave over East Asia in January 2016: A possible response to the larger internalatmospheric variability induced by Arctic warming. Journal of Climate, DOI:10.1175/JCLI-D-18-0234.1.

(策划:李慧 数据处理:李慧 部分资料来源:中央气象台 中国气象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