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不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根據麥肯錫國際諮詢公司的研究,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大約有45%的現有職業將被機器自動化代替。這意味著今天的教育不能因循守舊,要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然而融合的難點不在技術而在教育,因為教育最難被機器自動化取代。

<strong>信息化時代,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表示,在當今和未來的社會里,<strong>人的智能是未來經濟發展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在人的智能中,決策智能最為重要。

對人的智能研究,不僅對教育、人工智能以及國家安全都至關重要。小編覺得無論技術如何發展,資本市場如何火爆,都應<strong>始終堅持教育為體,互聯網為用。

教育信息化,不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strong>教育信息化面臨哪些問題?

我們現階段的教育信息化主要面臨五個問題:

<strong>一、“互聯網+”和“+互聯網”的概念混淆。

“+互聯網”是在傳統的行業裡利用信息技術擴大服務範圍,從而提升服務質量,但並沒有改變行業本身。“互聯網+”則是由信息技術主導,並對行業進行重塑。所以“教育+互聯網”是物理變化,“互聯網+教育”是化學變化,但很多人對“互聯網+教育”的認識可能還停留在“教育+互聯網”的概念上,認為教育信息化可有可無。

<strong>二、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能夠真正融入到教學的過程還很長。

<strong> 三、全社會特別是教師的信息化素養都需要提高。

<strong>四、教育的制定者對於信息化給教育帶來的變化以及教育決策、教育政策的變化要有清醒的認識。

<strong>五、邊遠地區的互聯網接入條件有限,需要擴大基礎設施,提高邊遠地區的網絡接入能力。

教育信息化,不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strong>中國處在教育信息化的哪個階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教育信息化分為起步、應用、融合、創新四個階段。

目前,中國的教育信息化處在從應用向融合前進的階段,有一部分已經出現了創新。

雖然在線教育在中國已經有20年,但慕課還是一種主要的形式,然而慕課的教學方式並沒有太多的創新,主要還是“聽講+練習”。不過慕課卻開了一個首創,也就是跨越學校界限來提供學習課程,進行優質資源共享。

同時,慕課還把整個把高等教育的服務碎片化了,可以算得上是教育服務模式上的一項重要創新。

<strong>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為學生獲取學習內容和資源提供了方便,但我們更希望看到教育信息化對學、教、評方式的深層次提升。

教育者不要被技術綁架,要合理使用技術和信息化。我們特別渴望和呼喚的是<strong>信息化對於教育本質的推動,不要為了時尚而時尚,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信息化使教育克服了時空的限制,也給教育帶來了挑戰。過去傳統的信息化教育錄一堂課40分鐘,必須從頭看到尾。那麼,教育者能不能設計出能隨時隨地學習的內容,能不能符合時代需求,怎麼正確使用信息化給教育帶來的便利才是教育者需要關注的重點。

<strong>廣州一瓢U教云為高教教學場景量身打造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為校區的師生架起溝通互動和知識傳遞的橋樑。我們正在為建設新型高校教學空間而努力,期待與教育生態合夥攜手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