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金陵十三釵》:重新審視那段民族災難的痛苦記憶!

今典花園的17.5影城,環境比我想象的要差,屏幕不大,影廳不高,播放影片時仍有辨得清人臉的光線透入。

起初聽說金陵十三釵,以為在拍紅樓夢的故事,只是在裡面的十二釵裡面多加了一釵。後來發現還有蝙蝠俠的主角,詳細瞭解之後,發現是抗戰題材的電影。黑暗騎士和俠影之謎都是很早之前看的,比較近看的鬥士中,認為貝爾飾演的哥哥的確出神入化,甚至搶過了沃爾伯格的風頭。首映前嚴歌苓還來學校進行了一個預熱講座,儘管沒有去看,但確想有很多人問到關於十三釵的問題。後來十三釵入圍了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豆瓣和時光的評分從之前的七點幾跳躍到八點幾,我覺得是有必要看下了。

張藝謀《金陵十三釵》:重新審視那段民族災難的痛苦記憶!

電影的背景南京大屠殺,女學生的視角來敘述故事,約翰的自我救贖和十三釵的慷慨赴義。影片中的戰爭場面,均為冷色調,幾為黑白,而在教堂中,無論是人物臉色,還是圓形的玻璃窗,則是色彩鮮豔,極富暖感,整個前半部影片,有關戰爭的場面,畫面始終在顫抖,有一種紀錄片的風格,後半部分在追殺二釵的時候,又是一個連續的長鏡頭,似乎站在日本兵的身後來拍攝,愈加緊張了氣氛。

張藝謀《金陵十三釵》:重新審視那段民族災難的痛苦記憶!

電影有表現大屠殺的殘酷,但畢竟是一個側面,和真實的屠殺相比,這太微不足道了。更多的是,他拋給了大眾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關於對妓女的看法,我們是把他們作為一種道德敗壞的人,還是僅僅是一個三百六十行中的一個職業,我們在否定了這個職業的同時是否也否定了這類人群,我們天生的不願與這些人交談和接觸,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些人的一切不平都是自作自受,因為不理解,所以偏見,並且越來越深。關於漢奸的問題,也有很多影片表現過這種兩難的境地,為小家,還是為大家。漢奸在選擇做漢奸之前,就知道了漢奸這個詞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不被理解,意味著被人辱罵,中國人又習慣性的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上進行批判。再一個關於女學生與妓女的問題,大敵當前,妓女們在抽菸飲酒,女學生們在為搶廁所爭執不休,一顆子彈同時驚醒了兩個群體,原來日本人,才是最致命的敵人。妓女和女學生們的孰生孰死,通過約翰的話也表達了出來,每個人是公平的,都是弱勢群體,沒有理由要求妓女為學生去死,這是給每個人的一道選擇題,可惜的是,所有的女學生在做這道題的時候都選擇了躲避,我們為她們的閃避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理由,他們尚幼小,尚在花季,所以妓女們的為人赴死,是死得其所。

張藝謀《金陵十三釵》:重新審視那段民族災難的痛苦記憶!

真實的歷史是否如此,不得而知,影片也並不是膚淺的表達為婊子立牌坊,它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看似自私的選擇,任何一種無比低賤的死亡,它的背後都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