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臨死前為何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

冠霄之衝


為這個題幹,我特地查了史書,結果表明,秦武王並沒有遺詔指定贏稷為繼承人!

大概受電視劇影響,傳出這麼個說法。

正史記載的贏稷繼位,以及羋月、贏稷、贏蕩、秦惠王彼此之間的關係,跟電視劇截然不同,有點顛覆三觀。

先說說贏稷如何繼位的。

秦武王舉重意外死亡,他沒有子嗣,也沒有留下繼位遺詔,由此造成了王位之爭。這場最終造成王室血流成河的爭鬥歷時兩年,極大地傷害了秦國的實力,一度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當時的鬥爭分成三派勢力:

  • 一派以惠文後為代表,支持公子壯;

  • 一派以羋月為代表,支持公子芾;

  • 一派以趙武靈王、魏冉為代表,支持公子稷;

與電視劇描述的不一樣,羋月支持的並不是兒子嬴稷,而是另一個兒子公子芾。很奇怪的是,趙國和燕國在秦國嗣君問題上硬插了一槓子,他們力挺當時正在燕國做人質的公子稷為秦王。

按理來說,秦國和趙國互為敵對方,秦國不大可能接受趙國的要挾。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力量相互滲透得比較厲害,王室關係也是錯綜複雜。秦國因為王位之爭,內部早就兵戎相見,趙國乘機發兵榆次,直逼秦境,加之秦國內部有魏冉一派力挺公子稷。在這種形勢壓迫下,嬴稷歸國,強行登基繼位。

所以,昭襄王嬴稷繼位並非秦武王指定,而是在趙國威逼下,在魏冉一派支持下,強奪了王位!這場王位之爭,包括惠文後、公子壯及其他諸公子,幾乎被屠殺殆盡!

再辨析一下歷史上羋月、嬴稷、嬴蕩及惠文王之間的關係

電視劇以羋月為正面形象,刻畫了羋月母子的賢能,以及經歷的種種磨難。同時把惠文後及嬴蕩母子描繪成心狠手辣、道德不堪的反面人物。尤其是關於惠文王對待這兩對母子的態度上,似乎以羋月母子為心尖尖,但本欲改立嬴稷為太子,卻被嬴蕩“弒父奪位”了。歷史真相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差距太大。

  • 一、嬴稷真的很受惠文王寵愛,並準備被立為太子嗎?

史書上雖然沒有直接說明惠文王對嬴稷的態度,但從嬴稷自幼被送到燕國做人質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嬴稷受寵純屬扯淡。

不但惠文王對這個兒子沒多少感情,就連他母親羋月,恐怕對他也談不上有多愛,所以她力挺的是身邊的兒子公子芾。不是說羋月有多冷漠,想想看,自幼就分離,常年不在一起的母子倆,感情怎麼可能有多深?

實際上,惠文王駕崩之時,嬴稷根本就不在秦國,哪來的父王寵愛?

  • 二、秦武王嬴蕩真的那麼不堪嗎?

秦武王在位時間太短,只有四年就死於“舉重運動”。死得太難看,但這不能說明秦武王就是一位荒唐君主。實際上秦武王是一位非常有開拓精神的有為之君,在他短暫的帝王生涯中,他連越制楚,平定巴蜀,伐宜陽,定三川,打通了秦國問鼎中原的門戶。這對日後秦國統一六國創造了最重要的一個條件。

正史中沒有任何關於秦武王和嬴稷的齟齬,我估計這兄弟倆一輩子都沒見過幾次面,不存在多深的感情,也不存在利益衝突。

當然,秦武王弒君,更是黑白顛倒的事。

  • 三、魏冉為什麼不跟羋月一條心,不支持公子芾?

沒有直接的史料能回答這個問題,我估計魏冉也是迫於趙國的壓力,不得已轉而支持嬴稷。包括羋月在內,被迫放棄最心愛的兒子公子芾,好在公子稷也是自己的兒子,還是可以接受的。

綜上所述,嬴稷能夠登基意外成分很大:嬴蕩作死給他創造了可能性;秦國內部分歧給他爭取了時間;魏冉支持成為他的內援;趙國干預成為重要砝碼!


尋根拜祖


秦武王是秦惠文王(就是車裂商鞅的那個秦王)的兒子,20歲即位為秦王,只當了3年秦王,就因為舉鼎而死,死時年僅23歲,既沒有指定接班人,也沒有留下一兒半女,秦昭襄王贏稷並不是秦武王指定的繼承人。

秦武王是意外身亡的,他的死也算是秦國的一大幸事,秦武王在位雖短短三年,卻做了不少事:平定巴蜀叛亂、攻佔宜陽、新置三川郡,秦武王崇尚武力,喜好爭強好勝,重用大力士為大將,秦武王這種用人原則,實在讓人難以恭維,打仗不是比力氣大小,大力士力大,就能打贏仗?



秦武王身為一國之君,居然以身舉鼎,導致壯年身死。一個國家的國君,沒事總喜歡跑去和大力士比比力氣大小,角鬥一下,那麼他的治國水平,著實讓在擔心。

秦武王的舉動與趙武靈王非常類似,都是武力驚人,政治能力低下,如果秦武王一味的爭強好勝下去,秦國雖國力強大,也經不起連年爭戰,實力也沒有強大到能夠獨自消滅六國,到最後必然窮兵黷武、國力衰弱,民生凋零。

所以說秦武王的死對秦國來說,實在是一大幸事。秦武王一死,秦國國君之位就空缺,秦武王死的時候只有23歲,多麼美好的年紀,而且當天被鼎砸了腳,晚上就去世了,還是在東周的太廟,不在秦國,一切繼承人都沒有安排,就去世了,消息一傳到秦國,馬上就帶來了國君之位相爭。



秦國對於新任國君的即位,主要分成兩派政治勢力,一派以秦武王的母親惠王后及秦武王的妃子武王妃為首,主張立秦惠文王的庶長子贏壯為國君,另一派以秦惠文王的妃子羋八子(後來的宣太后)及她的弟弟魏冉為首,先是主張立羋八子在朝中的兒子公子芾,而兩位丞相樗裡疾和甘茂主要持中立觀點,靜觀事態發展,維持秦國朝政正常運轉。

這一切的爭論由於趙武靈王這個外部勢力的加入,而顯得大局已定,趙武靈王出於自身因素的考慮,選擇在燕國為人質的公子贏稷為國君,並以武力相威脅秦國,由於公子贏稷也是羋八子的兒子,羋八子和魏冉立即接受趙武靈王的要求,形勢對惠文王后及武王妃明顯不利,在秦國內部一系列的協調妥協之下,惠文王后及武王妃迫不得已接受了贏稷為秦國國君的要求。



那麼起決定原因的趙武靈王為什麼要擁立贏稷為秦國國君呢?

1、越武靈王此時剛剛胡服騎射,並且準備對中山國動武,不想再與秦國發生衝突,送還秦國公子贏稷為秦王,條件之一就是讓贏稷保證秦趙之盟;

2、擁立之功。趙武靈王派人將在燕國做人質的公子贏稷送回秦國即位為秦王,贏稷之所以成為人質,必然是在秦國不受秦王的歡迎,趙武靈王將贏稷推上王位,贏稷必然感激,對將來趙國的國家利益會有好處。



無論秦國是否接收趙武靈王的建議,趙國都會取得好處:

一、如果秦國不接收,趙國可以攻打秦國,此時的趙國在趙國靈王的領導下是強大的,而秦國沒有國君,趙若攻秦,秦不好辦,以秦的國家利益來看,答應是大概率事件。

二、如果秦國接收,那麼趙武靈王有擁立之功,秦趙兩國也會結盟,趙國就能安心對付中山國,一石二鳥。

在趙武靈王的堅決干涉下,秦國兩派勢力作出妥協,共同擁立公子贏稷為秦國國君,隨後宣太后和魏冉就掌握了秦國國政,秦國之後又發生了公子壯的叛亂,所有涉案大臣、諸侯、公子全部在叛亂中被殺,惠文王后及武妃王后的勢力徹底淡出秦國政治舞臺。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首先回答樓主問題,秦武王嬴蕩死後秦昭襄王繼位,其實並不是嬴蕩自己選的,嬴蕩的死是個意外,他那時候還年輕沒有兒子,所以他死後群臣把在燕國做人質的公子稷接回,是為秦昭襄王。

秦武王死亡原因

秦武王嬴蕩(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蕩是一位短命皇帝,他才活了23虛歲,而他的死因也非常奇葩,他不是和許多皇帝一樣縱慾過度精虛而亡,也不是死於宮內奪權爭鬥,他是跟人家比賽舉重,結果被重鼎給砸死了。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秦武王從小體力過人喜好武力,公元前307年,嬴盪出巡周都洛邑,不知道是不是這仁兄用膳用的過多的原因,他突然提出要和烏獲、孟賁比賽舉鼎,可能是那鼎實在太沉,他竟然在比賽過程中雙目出血,並且被鼎壓斷了脛骨,而且更倒黴的是到了晚上他就因為失血過多直接嚥氣了,這還把周赧王給嚇了一跳,他急忙親自趕往哭喪。

秦昭襄王繼位

秦昭襄王嬴稷和秦武王嬴蕩是親兄弟,他們都是秦惠文王的兒子,嬴蕩發生事故歸天之時,身在燕國當人質的嬴稷並不知道這個消息,因為畢竟那時候的通訊技術沒有這麼發達,不過雖然嬴稷不知曉,但是秦國的那些公卿大臣卻炸了鍋,自己的皇帝莫名其妙作死歸西,可給他們留下了難題,因為嬴蕩死的時候膝下無子,那到底該由誰來繼承大統就成了一個天大的問題,對此!一幫大臣爭論不休,最後還是趙武靈王想辦法把嬴稷從燕國救回趙國,然後又給送回了秦國,不過雖然嬴稷回國了,但是秦國許多大臣還是不同意他繼承王位,最終他還是在魏冉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才成功繼承王位,因為畢竟他是嬴蕩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所以他上位後那些大臣也就不再反對了。

秦昭襄王想說:當個皇帝不容易

秦昭襄王在歷史上是一位好皇帝,可是他上位的過程卻是充滿曲折並且還有一些運氣成分,為什麼這麼說,咱們可以看看嬴稷的成長史,嬴稷從小身世坎坷,他老爹死後,哥哥當了皇帝,可是他只能去燕國當質子,後來要不是他哥哥嬴蕩把自己作死,他可能一輩子與皇位無緣,這一點算是他的運氣,而他上位的過程也是不容易,嬴蕩死後,首先他從燕國回秦國就是個問題,在這裡他就要感謝趙武靈王了,人家把他接到趙國又把他送回秦國,也是非常不容易,後來回國之後,由於他年紀太小,所以他在朝中有很多人不服他,不過還好那時候有他母親宣太后(羋月傳就是以宣太后為原型)和魏冉幫他執掌政權,這樣他才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後來他年紀大了才收復了宣太后和魏冉的大權,成為了一個獨擋一面的好皇帝。

總結

可以說秦昭襄王的繼位是天定,有一定運氣成分,但是他能夠坐穩王位,並且還能做出不錯的成績就是人家的後天努力了,勤奮之人自有天助,古人誠不欺我,至於秦武王…只能說no zuo no die了。


獨舞酒歌


秦武王臨終前選擇公子稷繼位,乍一看確實出人意料,但從當時的情況看,確實是一步妙棋,也許他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愚蠢自大。

他受重傷時年紀還很輕,繼位才不到三年,並未來得及生下任何子嗣,而根據繼承法則,既然沒有兒子,他就要退而求其次,選擇自己的一位同父異母弟弟繼承王位。他最終選擇的是公子稷,當時他還在偏遠的燕國當質子,遠離咸陽政治漩渦。

目前並不清楚這裡的原因,推測可能是公子稷的繼承順位相當靠前,注意,秦武王從受傷到去世,只經歷了很短時間,也就是說他是很快做出這個決定的;而且當時秦國朝堂還有一位重臣也在,他是左丞相樗裡疾,戰功赫赫又位高權重,他也沒表現出任何反對,公子稷繼位之後,他又繼續擔任了一段時間丞相,可以說公子稷的繼位是政權的平穩交接,後面的季君之亂也說明不了什麼,最大原因只可能是庶長壯認為公子稷一直在燕國,在咸陽的勢力還不夠壯大。


張不叄讀秦史


因為秦國本來就是我們兄弟二人的,咋滴?你有意見????



大秦武王嬴蕩


因為秦武王從小跟召襄王感情很要好,再一個他的人品好。


巖太子


當時蠃稷在燕國,是趙國武靈王將人送回秦國的,再合謀權臣魏冉,擁立公子稷上位,魏冉在秦朝權力很大,是嬴稷的舅舅繼承人不是他自己選的,嬴蕩死時沒有兒子,於是群臣迎接秦武王異母弟、在燕國作人質的公子稷回國繼位,是為秦昭襄王。


淺談小郎君


言簡意駭的說三點:

一,秦武王沒有子嗣.

二.惠文後是個婦道人家.

三.贏稷有個好舅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