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間傳說——鬼怪

鬼怪就是鬼和妖怪的統稱。古人相信人死神不滅,雖然死去的人不能再以陽間“人”的形式存在了,但他們卻可以保有自己的魂魄,在陰間生活,甚至在特殊的時刻重返人間。

簡單地說,鬼就是指亡靈、鬼魂。而妖怪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神話、傳說、童話中所說的形狀奇怪可怕、有妖術、會害人的精靈。古人的鬼怪信仰由來已久,先秦古籍《山海經》作為我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其中就充斥著各種鬼怪傳說。除此之外,我國還有許多專門描述鬼怪的“鬼書”。“鬼書”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六朝以後開始逐漸盛行到了明清時期更是以神怪小說的形式廣為流傳。可以說,中國人的鬼怪信仰就是藉著“鬼書”才得以世代相傳至今的。“鬼書”中記載著很多相貌各異的鬼怪,不過在民間最具人氣的鬼怪還是厲鬼和狐仙兩類。其實,民間所傳的厲鬼並不是某一特定的鬼,而是一類鬼的統稱。

厲鬼就是人們常說的惡鬼,據說厲鬼死前怨氣太重因此無法轉生,只能在陰陽兩界徘徊。人們常說的餓死鬼、吊死鬼、落水鬼、無頭鬼、欠債鬼、怨氣鬼、夢鬼以及死嬰鬼、喪氣鬼、夜叉等死前怨氣很大的鬼都屬此類。據說厲鬼若要轉世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找到仇人報仇,另一種就是在陰司路上等著自己的仇人壽終正寢。民間也有人說,如果死前穿著紅色的服裝死後就會化身為厲鬼狐仙又稱狐狸精、大仙,據說其法力高強,還能由狐狸化為人形。般民間所說的狐仙都是女性,因此人們也將媚惑男人,致其心思迷亂的女人稱為狐狸精。

民間流傳狐仙長著長長的尾巴,甚至有些狐仙長著九條尾巴,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九尾狐。關於九尾狐的傳說最早見於《山海經》。此時的九尾狐只是一個形“食人獸”,還不具有後人所傳的特性。後來,九尾狐被人們“收編”到西王母座下,成了代表多子多孫的吉祥物。狐狸在漢朝以前地位很高,甚至與龍、鳳凰、麒麟平起平坐,被視為四大神獸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狐狸才逐漸從神壇高位走下來,“轉戰民間。到了魏晉時期,狐狸被人塑造成了能夠化身為人的狐仙,自此以後有關狐仙的傳說開始廣為流傳。

至唐宋時期,民間還出現了專門祭祀狐仙的狐仙廟。因為狐狸外形可愛,皮毛精緻,深受女性喜愛,因此率先供奉狐狸的大多為女性不過將狐仙文化推向頂峰的卻是清朝人蒲松齡。在此之前,狐仙雖然有過被人供奉的歷史,但多數時候都被視為妖媚、不吉的象徵。然而在蒲松齡所寫的《聊齋志異》中,狐仙卻被說成了集人間美德於一身的仙物,甚至比偶爾貪婪狡詐的人類更顯真誠。事實上,無論是褒是貶,狐仙在我國民間鬼怪排行榜上的地位都是無法撼動的。古人對鬼怪的信仰來源於遠古的自然崇拜,是一種知識匱乏的表不僅在我國存在,在其他國家也有流傳,然而中國古人的鬼怪信仰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種頗具風味的“中國特色”。

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周公解夢》裡就有關於鬼怪的記載。有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就是現實的鏡子,夢中出現的情形都是生活的縮影。作為一部廣為流傳的解夢古書,居然也有關於鬼怪的解釋,由此可見鬼怪對古人思想、生活的影響甚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