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閱讀理解20分自己僅得6分,出題者難倒原作者就很尷尬了!

前幾年就有過這樣的新聞:原作者做自己的閱讀理解只得了五分;著名作家做語文試卷只剛剛及格。這幾天又蹦出來一個新聞:蘇州高二年級語文統考中,一道現代文閱讀理解題目,摘選自王亞的一篇散文《清明》。根據標準答案打分,原作者王亞也僅能拿六分?什麼?

難道作者怎麼想的作者自己不知道?

原作者閱讀理解20分自己僅得6分,出題者難倒原作者就很尷尬了!

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閱讀理解這一塊確實是難住了不少英雄好漢,小編以前都是把這道題放在最後寫的。有時候覺得自己和作者心意相通,彷彿失散多年的同胞兄弟,所以答題如行雲流水般,考完後甚至有點沾沾自喜,可是不成想最後試卷發下來,竟只得了個辛苦分,遠遠低於自己的估分。相反,有時候思路堵塞胡亂寫一通,最後竟然拿了高分,甚至還被老師當著全班的面表揚,那一刻老師面帶笑容,親切地說:“站起來,和我們說一說,你當時做這個題時是怎麼想的?竟然和參考答案這麼接近!”

原作者閱讀理解20分自己僅得6分,出題者難倒原作者就很尷尬了!

尷尬如我,站起來只能說一番客氣的官方套話或者謙虛一番,不然能怎麼辦呢?難道要拿著卷子當著全班的面告訴老師:“老師,這是我在最後五分鐘瞎寫的!”自然是不能。有時候朋友聚在一起調侃讀書時代做過的語文試卷,那些主觀題目簡直是憑著運氣拿分。看見過一個有趣的段子:魯迅先生在文中寫到:“晚安。”然後老師在分析文章時和同學們講到:“晚,是點明時間,在晚上,而安則是暗諷那個動亂的年代,怎麼可能安呢?何以為安?”看到這裡你是否覺得這麼多年的語文白學了,小編覺得,魯迅先生可能真的只是想和大傢伙說個晚安,哪能想弄出這麼多東西來!

原作者閱讀理解20分自己僅得6分,出題者難倒原作者就很尷尬了!

如果深度剖析原文作者只拿了六分這件事情的話,小編覺得從中看到的是應試教育的弊端,或者說是悲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是閱讀理解的題目只有一個參考答案,意思相近者才能拿到高分,有時候見到老師說有的同學曲解文意,小編真的想去找原作者一探究竟,問問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小編在這裡並不是想批判語文老師,而是想和大家探討應試教育中語文考試的問題,所謂是分呀分,學生的命根,考呀考,老師的法寶。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在語文考試中拿到高分?光靠背承上啟下、前後呼應、暗示上下文這些固定的模板嗎?豈不是太過於限制學生的思維了,久而久之會不會變成清朝的八股文?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原作者閱讀理解20分自己僅得6分,出題者難倒原作者就很尷尬了!

除了語文的閱讀理解,文科性質的學科似乎都是這一個套路,一套模板走遍天下。不瞞大家,政史地的模板小編讀高中時都背過,現在見著相似的題目,小編還能說出一些關鍵的要點,比如題目問為什麼這裡的水果甜,答題模板可能就是晝夜溫差大,有機質糖分的積累,土壤肥沃等。但是話鋒一轉,如果是赤道附近,你還能寫晝夜溫差大嗎?顯然是不正確的。

原作者閱讀理解20分自己僅得6分,出題者難倒原作者就很尷尬了!

不否認在中國現在的大環境中,應試教育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說應試教育從產生到現在,是符合國情的,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經濟社會的發展,應試教育終究會讓步給素質教育,最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然而在現階段,無論我們怎麼批判怎麼厭惡它,也沒有什麼用,正可謂是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山走去,唯有努力地適應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沒有人會和分數過不去吧?所以大家有無聊發呆的時間,可以去多背幾個模板,沒準下次閱讀理解能拿滿分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