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理財產品需要小心哪些坑?

頭條理財


1、預期收益率 ≠ 實際收益率

無論是銀行理財、私募基金、信託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推薦其理財產品時,總是有意無意的混淆概念,傳達給投資人一種“預期收益率 = 實際收益率”的觀念,其實大不然。

所謂“預期收益率”,只是理財產品的發行人/管理根據其歷史業績、理財計劃設計方案等要素作出的一種未來收益率的評估。

“實際收益率”,則是投資人最後獲得的超出其投資本金的收益與投資本金之間的比率,理論上說,最終的實際收益率可能會高於預期收益率,也可能低於預期收益率。

產品期限屆滿後,如果實際收益率達不到預期,則很容易導致投資人不滿,乃至發生糾紛。

2、“兜底”條款未必真能“兜底”

根據相關規定,已經明確不允許理財產品承諾“保本保息”,但仍然有不少機構頂風作案,尤以某些信託、私募為甚。

(1)信託計劃

信託計劃“剛性兌付”,是業內公認的潛規則,但隨著各項政策的出臺,“打破剛兌”成了一種必然,但由於一般信託計劃發行人在設計產品時會附加一些“增信措施”,如實際控制人承擔不可撤銷的無限連帶擔保責任、資產抵押、股權/應收賬款質押等等,似乎信託計劃毫無風險。

其實不然,

不是有實控人擔保?可以找他啊~

是啊,但是首先,你得找得到他(搞不好就出國了、失聯了、進去了),而且即使你找得到他,他得有能力償還,對不對?

不是還有資產抵押/質押嗎?

你就那麼肯定那些資產是“一抵”?那些資產一定足值?那些資產一定能順利處置?

(2)私募基金

理論上說,私募基金應該是最能體現“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投資人自擔風險理所當然,但同樣,也不乏一些小機構,為了吸引高淨值客戶,簽署“抽屜協議”(比如約定溢價回購),私底下給投資人承諾保本保息,於是,投資人好像可以高枕無憂等著數錢。

私募管理人承諾的“溢價回購”,一般是指定管理人的關聯機構或者其他第三方,在約定的條件觸發時(比如基金期限屆滿,但是尚未成功退出),由其向投資人按照一定的溢價率收購其持有的投資份額。

看起來是不是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但我想問的是,項目沒有成功退出,甚至項目失敗了,關聯方願不願意回購?有沒有能力回購?

可能有人會說,不是協議嗎?

你就確定,這樣的協議能得到法院的支持?不信的話,你可以自行去網上搜索相關案例。

“天上不會掉餡餅”,遇到“兜底”的時候,眼睛還是睜大一點好!

3、當心“飛單”

飛單,通常是某機構內部人員為了自身的利益,誘導客戶購買其推薦的理財產品,其目的也非常簡單,把客戶拉到外面去做業務能夠獲得更多的提成。

由於飛單是業務人員的個人行為,一旦客戶購買的理財產品出現兌付問題而找到該單位時,也往往不會承擔相應責任,投資人維權會相當困難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不當之處,還望指正!好讀書不求甚解,尤喜武俠、推理,歡迎朋友們相互交流學習。

西天蝸牛


  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的理財產品沒有什麼坑吧?只是收益高低不同而已。

  真正的坑無非就是兩種情況:一是買的壓根就不是什麼理財產品。比如:被銀行工作人員忽悠把保險當成理財產品,買了之後想要把錢取出來時才知道是保險,退保會遭受本金損失。二是被黑心的工作人員掉包了,表面上你是購買了理財產品,實際你的錢被人挪用了,去投資高風險項目。你和銀行簽訂的協議是假的,蓋章也是假的。很可能投資虧損了,挪用資金的人也賠不起,你只好認倒黴了。

  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是不一定等於實際收益,只是參考收益,可能最終收益高於預期也可能低於預期。任何理財產品都不保證收益率的,而且除了保本型外其他理財產品都是存在虧本的可能。

  要想避免跳坑,購買前就要做些準備工作:一是選擇正規合法渠道去購買,銀行門店、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支付寶、微信等平臺都不會有問題。二是購買前認真理財產品說明書,搞清其預期收益、投資方向、風險控制等情況。三是不要聽信推銷人員的一面之詞,哪怕他說得天花亂墜,你要看清楚你簽名的合約,是否合法,裡面的條款能否接受。

  另外還有些理財產品收益是有個一個範圍,假設某產品收益浮動範圍為2%-8%。推銷人員可能光說最高收益8%,而不提最低2%收益的事。到最後,收益不高,你再說什麼也沒用。自己買的,白紙黑字的條款寫得清清楚楚,你不能怪誰!


善行財富


首先說下預期收益是不是實際收益率,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說大部分的產品是達不到預期收益率的。那麼選購理財產品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高收益伴隨高風險這是投資理財的定律,如果有銀行說他們的產品收益率高而風險低,那麼就要注意了,裡面肯定是有欺瞞行為存在的。銀行理財產品按風險分為PR1~PR5五個等級,PR2級以下的產品比較有安全保障,多是投資於中低風險的產品。而且銀行PR3級以上的產品也很少,因為風險比較大。

很多銀行的業務員有推銷保險類理財,這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並無宣傳的那麼高,而且流動性比較差,當你需要用錢的時候,你就發現損失的不僅是收益率還有本金。而且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定要注意是銀行自營產品還是代銷產品。代銷產品,銀行只是提供一個平臺,出現任何問題與銀行無關,也不會負任何責任。容易出現飛單現象。



購買正規的理財產品一定會有雙錄,即錄音和錄像,如果沒有,心裡就要提高警惕了。 購買理財產品還要考慮到募集期的問題,因為在募集期間是按活期利率支付收益的,所以購買產品尤其是短期產品的時候,要注意募集期的問題,太長時間募集期的產品,無形中已經佔了投資者的便宜了。


坤鵬論


如今,市場上的理財產品魚龍混雜,面對著如潮水般湧現的金融理財產品,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還是需要謹慎投資,一不小心就處處是陷阱。

1、選對基金。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一開始的基金就沒有選對的話,後面的收益什麼的都是扯淡,投資者需要根據產品的風險和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找中長期業績排名穩定在前四名的基金,還有的就是貝塔係數較高的基金。

2、止盈不止損。越跌越買,只適用於定投,不適用於單筆投資。前提還是要選好基金,通過定投分散市場風險。還是那句話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懶人投資,新手投資前更需要做好功課,需要慢慢來,忌焦躁。

3、定投為主,單筆投資為輔。這個世界上沒有懶人投資法,只有你選擇正確的方法並且一步一步的認真去做,才會大大降低風險,才有可能獲得收益。定投剛好是可以最大化的降低風險,新手從定投學習開始是最好不過的了。

當然這並不是全面的,如果真的要買理財產品,還是要自己去仔細瞭解之後再做定論。


環球老虎財經


理財產品選擇時會存在一些誤區,會有一部分人理解不清楚,比如提到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問題,理財產品募集期黑洞等等,下面就這幾類共性問題說幾點。

1.坑一:預期收益於實際收益不一致

封閉式理財一般都是預期收益型,在銀行理財產品中有一部分是掛鉤型的產品,資產配置中有一定比例權益類投資,波動性比較大,預期收益率只是在設計產品是的預測數值,實際收益還要看掛鉤資產的業績表現,在銀行的非保本浮動收益性產品中都會有風險提示,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並不一定完全一致,只是大部分都能夠達到預期標準而已。

2.坑二:預期收益和到期收益差別很大

有些機構為了博眼球,會把理財產品的宣傳語上做一些小“手腳”,比如一款產品的期限是18個月,產品宣傳上會寫到期收益率是8%,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是預期收益率,實際上這是用18個月的收益來做的一個回報率,並不是真正的年化收益,實際上應該是8%*12/18=5.33%

3.坑三:理財產品募集期黑洞

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注意一點,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募集期,會有一個募集規模,在募集期內資金是不產生收益的,只按照銀行活期利息來計息,這是和貨幣基金有很大區別的,貨幣基金可以實現T+1確認份額產生收益,但是理財產品只有在募集期以後才會真正的有理財收益。一般來講銀行理財產品的募集期都在3-5天,也有長達7天甚至10天以上,以此為基礎,理財產品的實際到期收益會打一些折扣。

比如,一款91天的理財產品,假如預期收益為4%,募集期是7天,我們投資了5萬元,那麼到期後會產生的收益就是50000*0.35%*7/365+50000*4%*84/365=3.35+460.2=463.6元,年化收益率算起來應該是3.7%,募集期的越長相對的偏差就會越大一些。

以上就是理財產品中常見的一些坑,但是這些坑都是建立在你購買的是正規理財的基礎之上,如果你購買了虛假理財或者遭遇了“飛單”,那就不是坑這麼簡單了。


不立而立


一般情況下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所以只需要看預期收益和以往的歷史收益就知道理財產品風險的高低了。

但這只是一般情況,實際操作中,要靈活應用,什麼是靈活應用,就是要了解事情的本質。比如之前的P2P,年化收益可能只有10-20%之間,但實際上最後大部分投資者本金都拿不到,這是事實,所以實操中,第一你要了解資金的去向,第二你要評估這些資金所做的投資風險有多大。比如資金拿去買股票,和買股票指數風險是不一樣的。

具體到題主的問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和實際收益肯定不一樣,實際上可能相差很大,比如一隻公募基金,主要投資大消費板塊,就是買茅臺等一類股票,在2018年之前走勢相當可以,那麼標註預期收益率20%,然後你買入,在2018年就是這些股票跌得最兇,最終結果虧損30%。

理財產品募集期黑洞,前面有答主說了,募集資金之前有一個資金凍結期,一般幾天時間,這段時間不是按照那個收益算的,所以在買理財的時候要將這個時間空窗期扣除掉再來核算收益。

最後選購理財產品到底要避免那些坑,上面已經說了,要了解事情的本質,就是要看清楚產品說明書,不要懶,你今天所有的懶,今後都會為它買單。

如果實在沒有理財知識,那就老實一點買四大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相對低一點,但安全有一定保障。


本偉投資日誌,歡迎關注。不代表投資建議!


本偉投資日誌


理財產品主要看選購的品種,總體來說選擇理財產品需謹慎!

①通常情況下很多的理財產品說年收益高達20%或者更高,這些百分百都是坑!理財收益沒有那麼高的理財產品,很多普通的理財者會上當!

②理財產品通常情況下都是選擇基金、股票就好,其他的什麼衍生投資品種很複雜,風險也很大,比如黃金外匯等等!這些品種堅決不碰,只做基金或者股票的理財就好!

③基金理財中的坑:1、基金只購買指數基金、債券基金,其他基金都不建議碰。2、股票型基金風險大。3、混合基金行業內為了有好的業績,所謂混合基金其實都是股票基金。4、保本基金與貨幣基金基本上沒什麼收益,購買意義不大。5、債券基金只買長期純債基金,短期收益肯定虧損,長期來看收益非常不錯!

④股票市場購買的是上市公司,這裡面的坑就是很多投資者自己的坑,相信什麼所謂的技術分析,KDJ啥啥的,最後虧損的一塌糊塗,股市購買的是上公司,研究其公司的價值,未來這個公司的業績是否會持續的增長,這才是重點,市場對某一產品的需求不斷的擴大規模,公司的業績好股價自然而然上漲的好,那麼什麼主力資金、低吸啥的,短期操作沒一個掙錢的,長遠目光看待投資,必定收益滿滿!比如你10年花3000元購買格力空調,換成購買其格力的股權,到現在上漲多少倍了?自己算吧!

最後說理財中很多的坑,層出不窮需要的是長期的不斷學習,當有一天你自己能看一眼看懂商業時,離財務自由之路不遠了,也不會再掉進去這些坑了!


鹿哥說投資


1、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不等於實際收益率

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不能以“預期收益率”五個字來誤導投資者,統一改成歷史“最差業績”和“最好業績”,明確告訴大家理財產品的收益會在這個區間之中。但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有可能更好但大多數時候只會更差。

目前不少銀行依然未把產品說明改過來,照樣寫著“預期收益率”,大家要明白預期收益一般都是達不到的就可以了。此外,即使能達到預期收益率,由於預期收益是針對一年的投資時間來計算的,而我們的實際投資時間可能是一個月/半年或其他,實際收益率就要乘以對應的時間比例。


2、理財產品募集期黑洞是指

一般理財產品在計息前都會有一個募集期,短則7天,多則一個月,這期間我們投資的資金是沒有利息或者只有活期利息的,也就是說產品佔用了我們本金的時間成本。舉個例子——

假設某款預期收益率為5%的理財產品,募集期是30天,計息期是60天,到期立即返還,小A在開售第一天買入5萬元,產品到期後小A的實際收益是:50000×0.35%×30÷365+50000×5%×60÷365≈14.384+410.959=425.34(元),按照此收益,小A的實際年化收益率僅為425.34÷50000÷90×365=3.5%。

從5%變成3.5%,30天的募集期為這款理財產品打了8.6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理財產品募集期黑洞。


3、選購理財產品時要小心飛單和“理財保險”

所謂的“飛單”是指銷售業務員拿到訂單後,不將訂單交由自己公司做,卻將訂單放在別的公司做。就銀行的“飛單”簡單說,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佣金提成。

這類產品是業務員私下銷售的,如果出了事銀行也只會歸責到業務員身上,並不能給予客戶保障,因為銀行自家或准許代理的產品在出售的時候都會要求錄音錄像,我們也可以以此為依據,如果業務員給你推銷產品沒有進行錄音錄像操作,你得學會說拒絕!

此外,銀行很喜歡給客戶推薦理財保險,多為萬能險,以高息儲蓄來吸引大家。其實萬能險的收益只有4%左右,不高,而流動性卻很差,很多客戶到後來想取錢的時候才發現被卡住,所以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多多說錢


從銀行角度講銷售理財產品賺的錢屬於中間業務收入,賣一款年化收益在市場中游的理財產品收入只是千分之2-5,注意是收入,不是利潤哦,還要考慮稅,網點運營ect一大堆其他的成本,所以理財銷售不到達一定的規模,銀行基本不!賺!錢!銷售理財是銀行獲得客戶的手段而已。

而在理財起息之前的活期存款對銀行的意義就不一樣了,銀行只需要支付活期存款利息給客戶就可以賺取淨利息收入,再加上客戶如果經常購買一個月短期理財,一年下來活期的日子很長的(具體算賬看配圖,一目瞭然)。

追求短期流動性,犧牲部分收益無可厚非。那麼劃重點的來了!!!:::

買理財的同時,簽約一個銀行的寶寶類產品(主流的股份制銀行都有)這樣在起息之前投資者獲得的是貨幣基金收益(遠高於活期存款)起息後自動轉理財,到期後又轉成了貨幣基金,週而復始,資金年華收益可以顯著提升!



金融業的張智


選購理財產品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首先理財預期收益率與實際收益率是不同的,預期收益相當於年初計劃的收益,實際收益就是年尾實際的收益,在這一年內可能會出現各種事情導致收益波動,使得預期收益不等於實際收益,可能收益變小也可能收益變大。

二、高收益高風險。不要相信任何保證你收益15%以上的低風險投資理財產品。投資本來就有風險,任何人都無法徹底去除風險,要知道高收益是通過高風險的波動來得到的。因此,在聽別人推薦理財產品時更重要的是看清楚產品說明,用數據分析說話,而不是推薦者的承諾(看不懂的絕不要買)。

三、寡集期黑洞,是指寡集期內不計算理財收益。舉個例子:寡集期7天,你在第3天買,那就是在你買後的第5天開始計算理財收益。

最後,還是要說一點,從你問題描述可知,你對於理財的基本知識還有所欠缺,建議先惡補基本理財知識之後再購買理財產品,因為不這樣的話,很多習以為常的常規事情,你沒有這些背景知識真的會感覺遍地是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