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陳友諒的勢力已經超過朱元璋,為何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一誠不染


陳友諒原來是縣政府的一個小官,還是有點文化基礎的,1351年,陳友諒投奔徐壽輝的農民起義軍。因為有政府工作經驗,陳友諒在農民起義軍中很吃得開,很快成為一員大將。1357年,陳友諒的領導倪文俊計劃殺死主子徐壽輝,但倪文俊沒殺死徐壽輝,反而被手下陳友諒殺死。此後陳友諒自稱宣慰使,率軍攻下江西全境,和安徽、福建等部分地區,一時勢如破竹。

從當時的情況看,陳友諒的地盤和兵力的確比朱元璋多很多,但是陳友諒也有明顯的缺點和不足。

1.陳友諒的綜合素質比朱元璋差很多。朱元璋對領導郭子興、主子小明王很夠義氣,多次捨生相,朱元璋樹立的是有情有義的形象,為此深得人心。陳友諒光天化日之下殺領導倪文俊、殺主子徐壽輝、殺兄弟趙普勝,樹立的是無情無義的小人形象,以至於陳友諒不得人心。

2.陳友諒的部隊正規化建設也不如朱元璋。朱元璋對部隊和手下的約束是比較強的,要求部隊守紀律講原則,不侵犯群眾的利益,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對膽敢以身試法的手下,絕不寬容,自己唯一的親侄子朱文正觸犯了法律,朱元璋照樣嚴懲不貸。

所以朱元璋的部隊凝聚力很強,很有戰鬥力。相反,陳友諒的部隊比較鬆散,攻堅能力差,打惡戰和硬仗的能力差,後來不少人都投奔朱元璋。

3.陳友諒手下的人才不如朱元璋多。朱元璋文有李善長、劉伯溫、宋濂、朱升等人,武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馮勝、湯和等人,謀臣如雨、猛將如雲,算是集合了當時最優秀的人才。陳友諒相形見絀,不會用人才、不會籠絡人才,是陳友諒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坐看東南了


陳友諒,朱重八都是下層出身,一個是打漁出身,陳漁夫生性多疑,狡詐。另一個放過牛,要過飯,當過和尚,朱和尚膽大,心智超群!元朝末年,陳友諒勢力遠超朱重八,兵強馬壯,已經是一方雄主。軍事實力,朱重八遠不如陳漁夫,但人才方面,陳漁夫遠不如朱重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朱重八手下雖然是一幫泥腿子圍在周圍,但一些鐵哥們熟讀兵書,精通兵法,徐達,湯和,常遇春……猛將如雲!謀士,軍師:有智多星劉伯溫,策劃大師李善長。要想奪天下,人才是關鍵,朱重八深深地懂得!朱重八有眼光,雄才大略,從小就想當皇帝,並不滿足於現狀,盤踞一方。陳漁夫滿足於現狀,手下軍師,大將遠不如朱重八!經典戰役《潘陽湖大戰》朱重八實力弱小,兵力遠不如陳漁夫,狹路相逢,勇者勝!朱重八就是不退兵,膽大心細,詭計多端,失敗一次,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正面吸引陳漁夫大船,分散其注意力,背後以三人一組裝滿炸藥,用大批小船,敢死隊,用狼群戰術,襲擊陳漁夫大船。陳漁夫是超大船,上面上千將士,大量火藥,一旦被重八的敢死隊襲擊,引爆,大量大船距離相當近,後果可想而知!結果被裝滿炸藥的小船襲擊,連片起火,陳友諒大批將士驚慌失措,爭相跳入潘陽湖,潘陽湖裡人擠人,水花四濺,哭喊聲,咒罵聲,炮炸聲形成一部交響曲!乘此機會,朱重八命令大批弓箭手放箭,跳水將士大批被弓箭手射死,沒有射死的,也因為疲勞而淹死!朱重八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大獲全勝!




百花長廊


陳友諒在勢力超過洪武帝的情況下,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其原因主要是:

1,陳公是以反元起義起家的,卻殺了同為義軍領袖的徐壽輝,吞其部。蒙元未滅就剷除同道,將個人利益,置於漢家復興大業之上,為反元義士所不齒。

2,據說陳友諒私下和蒙元政權接觸,接受了蒙元的冊封,這就進一步在道義上喪失了話語權。

3,反元義軍的主力並不是一般的底層民眾。而是自南宋滅亡後,一直嘯聚山林反抗蒙元的南宋遺民及其子孫。因此義軍主力是為了光復漢人江山而來,所以只會忠於致力於光復漢人江山的義軍領袖,所以陳公的行為不會得人心,而洪武帝才會得到天下義軍的衷心擁護。

4,洪武帝堅定反元,堅持恢復漢家江山,而且他的確有帝王之才,也有帝王的運數。因而洪武帝有很強的號召力和象徵性,當時已是天下有志之士,心中認可的共主,所以才能最終一統江山。陳友諒部,並非完全是被打垮的,很多陳公舊部棄暗投明,主動投奔了洪武帝。

5,當時的蒙元政權,人心喪盡,實力不足,已不足為懼,對大局起不了什麼作用了。


鬼影147951010


陳友諒與朱元璋之爭勝負在於陳的傾國一戰戰略目標不明確,鄱陽湖水戰運氣又太過倒黴,自己掛了隊伍就散了,如此而已,於“得民心”與否無關。

陳傾國順江而下欲於朱決戰,又受阻於洪都城下,裹足不前,給朱主力回師南京的時間,充分說明陳的戰略格局比朱要差。其實,陳只需在湖口布置少部分的水軍堵住洪都守軍進入長江的入口,防止其切斷陳軍補給和退路。陳自己帶領主力部隊火速進攻南京,趁朱的主力回軍不及迅速拿下,讓朱無家可歸,再回頭拿下洪都輕而易舉,那時長江以南就姓陳了,再集中力量決戰江淮,天下誰屬亦未可知。


灰太狼大王9527


天意不可違!











湖南安化茶文化


陳友諒先是殺害手下將領趙普勝,又殺害收留自己的徐壽輝,篡位奪權,引起其部下強烈的不滿,後稱帝立國,國號漢。使自己成為元朝廷攻擊的首要目標。而朱元璋則接受劉基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使自己避開了元軍的鋒芒,得以一心發展勢力。在1363年陳友諒與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中,早已離心離德的陳友諒軍中,原徐壽輝和趙普勝部下紛紛投靠朱元璋,這才是陳友諒失敗的主要原因。


野山cium


得民心者得天下,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誰得到百姓擁護,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王秀平418


勝和敗的因素很多,一兩句說不清楚。舉個例子吧,共產黨為什麼能打敗國民黨?這個問題就清楚啦,道理是一樣的。


用戶60617313087


從陳友諒背信棄義不擇手段殺了徐壽輝,人心就涼了!因為公道自在人心!

再看看人家朱元璋,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遣廖永忠迎接韓林兒返回應天府,途徑瓜洲時,韓林兒沉入江中不明不白被淹死,朱元璋“嚴懲”了廖永忠,哭的死去活來!

境界不同啊!


剋勀


成大事到最後拼的是格局:陳友諒殺自己經理、老闆,不得人心;老朱穩紮穩打,謀略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