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對外侵略戰爭?

京鹿子SAMA


自古以來中國地大物博,多數的戰爭現在只能歸納為內戰,歷史上多次蹂躪朝鮮和越南,蒙古入海侵日本,西漢橫掃西域三十六國,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對外侵略戰爭了,還有些不為人知的對外侵略、或者參與侵略的戰爭下面列舉一些。

圖為吳哥窟的巴戎寺,大量浮雕展示了當年宋與吳哥聯軍出征的景象。

歷史上的柬埔寨有個吳哥王朝,大名鼎鼎的吳哥窟就是那時候的產物,兩宋時仰慕中原王朝的繁榮發達,吳哥臣服於宋朝,派駐遣使,定期朝貢。蘇耶跋摩二世時期為剿滅回教蠶族,宋朝曾派軍隊以僱傭軍的形式,坐船遠赴南洋作戰,最後協助吳哥王朝佔領了佔婆和湄公河地區,在今天的吳哥窟在大量浮雕展示了宋朝軍隊的英姿。

王玄策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他早於玄奘到達印度,更舉大國之義,號稱一人滅一國,王玄策一生多次往返印度與西域,開通線路,也才有了後來的玄奘西行,圖為王玄策墓誌銘。

唐朝有個神人叫王玄策,他曾以唐朝使節身份出使中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地區,後來中天竺內亂,阿羅那順奪取政權後時常騷擾吐蕃等西域各國,正在西域出使的王玄策上報朝廷後,以大唐帝國的名義在吐蕃招募兵勇,長驅直入,大敗中天竺軍隊,俘獲阿羅那順及其後宮宗室押解至長安,獲悉中天竺慘敗的東天竺國大驚,忙向大唐俯首陳臣,獻上奇珍異寶。

劉綎,武狀元出身,有萬曆第一猛將之稱,北擊朝鮮,南克緬甸,在對抗後金薩爾滸之戰之戰殉國。

明朝時期,在緬甸地區有個東籲王朝,莽應裡即位時窮兵黷武,大肆對中南半島用兵,不可一世的莽應裡開始覬覦明朝雲南地區,屢次騷擾。其實東籲和明朝關係密切,起初明朝以為只是地區內亂,直到莽應裡攻佔了大旦、騰越、順寧等重鎮才醒悟,令劉綎、鄧子龍等人率十萬大軍剿滅,一路打到今天的曼德勒地區,使東籲王朝大片北方領土納入大明帝國囊中。


圖文繪歷史


確實有不少鮮為人知的對外戰爭,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二:

1.漢平南越之戰

發生於公元前113年,西漢滅南越,當時南越不僅包括兩廣、海南,也包括了越南北部、中部地區,兩年之後,漢朝軍隊將之納入漢朝版圖之中。


2.漢滅朝鮮之戰

發生在公元前109年至前108年之間,西漢對衛滿朝鮮國王發動進攻,結果毫無疑問是漢朝軍隊取得勝利,不過衛滿朝鮮跟現代的朝鮮不同,當時是叫古朝鮮,結果被漢朝滅國了。

3.唐滅高句麗之戰

發生於公元645年,高句麗被滅後,其他各小國紛紛聯合起來對付唐朝,不過最終被唐朝掃滅,唐朝攻滅了百濟、高句麗,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


4.唐朝新羅戰爭

發生於公元668年,當時,唐高宗立安東都護府,想要控制整個朝鮮半島,不過遭到曾經的盟友新羅的抵抗,結果就爆發唐朝新羅戰爭,這也是算是唐朝主動侵略當時的朝鮮半島了。

5.明錫蘭山國戰爭

明朝時期,中國主動入侵他國的情況也不少,像明錫蘭山國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佔領了錫蘭山國,攻佔其首都,並將其國王擒獲,作為囚徒送往中國。


6.明朝哈密爭奪戰

1404年明朝軍隊占強了哈密,並把這裡改為哈密衛,史稱明朝哈密爭奪戰。

此外,十三世紀的蒙古大軍就更猛了,直接打到了歐洲那塊地方,在建立元朝後,也曾兩次東征日本,只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


金兔歷史


諸位說了很多中國歷史上所謂的對外侵略戰爭,然而毫無例外都是中國從黃河流域擴張到當今960萬平方公里的歷次戰爭,確切地說這些都不能算對外侵略戰爭,因為這些擴張的土地都成了當今中國的領土,是國際上所承認的,只能叫做內部紛爭或內戰而己。

而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對外侵略戰爭,必須是當今世界聯合國所承認的主權國家當中,中國曆朝歷代對其所征討而未能將其征服的戰爭才叫對外侵略戰爭。比如:中國曆朝對朝鮮半島的征服戰爭,最終中國未能將其納入自己版圖,朝鮮半島最後形成了朝鮮和韓國,此兩國可以在其教科書中宣稱中國是侵略國。

同樣,中國曆朝對越南的征服戰爭中,甚至都統治越南達數個世紀,最終越南成了當今聯合國的成員國即主權國家,越南就有資格在教科書中稱中國是侵略國家。

另外還有蒙古,無論是成吉思汗的鐵騎攻滅了西夏、金、吐蕃、南詔、南宋等中國大地,還是皇太極的八旗軍攻滅所有蒙古部落,以及北洋的徐樹錚將軍收復獨立出去的蒙古,但最終中國和蒙古分離成當今聯合國所承認的兩個主權國家,兩國在教科書中可以互稱對方為侵略國,不過中國博大胸懷,將蒙古和元朝納入自己的歷史,稱成吉思汗為中國的民族英雄。不過寡肚雞腸的蒙古就不這麼認為,堅稱滿清和北洋政府是侵略國。

日本也加逃不了,蒙元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後,忽必烈派二十萬水軍征服日本,然而那場該死的風(日本稱神風)導至元朝大軍全軍覆沒。當今主權國家日本在教科書中大書特書,消滅了元朝侵略軍。

此外還有緬甸、尼泊爾。清朝時,乾隆帝派清軍進攻緬甸,然而戰爭進行得很艱苦,雙方都打不下去了,最後以緬甸稱臣納貢而結束。同時,廓爾喀(尼泊爾)入侵西藏,福康安、海蘭察率領清軍收復西藏,並乘勢攻入廓爾喀,逼使其稱臣納貢。當今緬甸、尼泊爾這兩個主權國家在教科書中堅稱中國在歷史上侵略了他們。



清朝福康安將軍

如果中國在歷史上將朝鮮、韓國、越南、蒙古、日本、緬甸、尼泊爾、爪哇(今印尼)統統滅國,納入自己版圖,當今國際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稱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是侵略國。因此所謂的侵略戰爭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張飛腦殼全世界亂飛


第一、西漢時攻擊大宛


當時漢武帝得知大宛有種寶馬,很是喜歡便派使者去出使大宛,當時當時大宛首領不領情,還把使團給殺掉,漢武帝知道後大怒,便讓李廣利帶領大軍去攻打首戰失利,漢武帝便很生氣,命令軍隊不能過玉門關,於是軍隊全部從敦煌度過春節,後召集很多奴隸組成軍隊,再一次發動攻擊,最後贏得了勝利,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汗血寶馬。

第二、曹操攻打烏桓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打敗了袁紹,不久後袁紹就因此病死,他的兒子帶領剩下的殘兵敗將投奔了烏桓,曹操為了以絕後患,便發兵烏桓,烏桓大敗。


第三、清朝派遣福康安攻打尼泊爾

當時的廓爾喀以賦稅太重為由,進攻西藏區,是乾隆派遣福康安去攻打廓爾喀,於是福康安在尼泊爾地區,開始了激戰,但是戰爭之後福康安和將士們有了輕敵的念頭,於是敵軍趁虛而入清軍損失慘重,廓爾喀也退出西藏地區,並且發誓永不侵犯。

第四、唐明皇攻打南詔

唐玄宗在位期間前期政治比較清明,後期的政治十分的昏暗腐敗,尤其到天寶後期,當時楊國忠和李林浦擾亂國家朝政,當時楊國忠多次請求攻打南詔國,但均以失敗告終,前後損兵折將共計20多萬,地方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田地因沒有人去種也荒蕪了下來,許多家庭妻離子散。


歷史小呆呆


侵略戰爭一般指一國突然攻擊另一國,達到掠奪和奴役該國目的的軍事行動。

中國曆朝歷代的對外戰爭,多半是在敵方攻擊自己後奮起反擊,然後本著“斬草除根”的思維進而滅亡敵國。這樣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

第一、漢匈戰爭

這是華夏民族與遊牧民族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在漢武帝時期改變了以往被動挨打的局面,確立了“寇可往、我亦可往”的戰略原則。將戰爭引向匈奴的地域,並且打擊目標不僅僅只針對於匈奴,對於周邊與匈奴關係密切的邦國都予以打擊。

經過漢武帝一朝長達30多年的戰爭,漢朝北面包括匈奴在內的各遊牧民族都遭到沉重打擊,今後上百年內都沒有恢復元氣,西域等地一度成為漢朝的勢力範圍。

第二、唐朝初期的對外戰爭。

唐朝初期對外戰爭也是從反擊北方遊牧民族——東突厥汗國的入侵開始的。唐太宗滅掉東突厥後,緊接著又消滅了企圖蒐羅東突厥殘部圖謀不軌的薛延陀部落。這樣一來,北方遊牧民族再一次臣服於中原王朝,唐太宗因此被各民族尊稱為“天可汗。”唐王朝的勢力範圍囊括了蒙古高原和西域。

但是好景不長,西域的高昌和青藏高原邊緣上的吐谷渾勾結反叛唐朝。盛怒之下的唐太宗隨即派出兩路大軍跨越大漠雪原,一舉滅掉了這兩個國家。

遊牧民族問題解決後,唐太宗又將目光瞄向東北亞那個消滅隋王朝百萬大軍的高句麗政權。經過兩次御駕親征,雖然沒能滅掉高句麗卻使之元氣大傷。唐太宗去世後,唐高宗緊接著繼續對高句麗用兵,終於將其消滅。

第三、元朝進攻日本。

這個算是一場正兒八經的侵略戰爭。因為日本不肯臣服,元世祖忽必烈於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兵從朝鮮半島出發,東征日本。第一次一度登上九州島,但是因為兵力太少(總兵力僅2.5萬人)未敢深入作戰,同時害怕日軍偷襲,部隊於是回船休息。不想當晚颳起颶風,元軍戰艦大部分傾覆,官兵死亡大半,只好撤兵回國。

忽必烈不甘心失敗,於1281年挾滅宋餘威,再次出兵攻打日本。這次元軍出動兵力超過10萬人以上,兵分兩路從朝鮮半島和江南出發向日本進攻。由於江南一路軍失期未能按時抵達預定戰場,致使朝鮮半島一路軍一直處於孤軍奮戰的狀態。等到兩軍會合兵臨日本本土時,不幸再一次遇到颶風,幾乎全軍覆沒。第二次進攻日本的戰爭再次以失敗而告終。


大將軍威武K


以不同的標準會有不同的答案,最重要的基點是何為中國。但是如果過分強調這個定義(比如以中國現有疆域為劃分侵略與否的標準)未免有詭辯之嫌因為現有疆域是眾多歷史事件的結果,其中當然也包括了侵略。如果從華夏文明的角度出發,“中國”的侵略大體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華夏肇始一直到清,時間跨度很漫長但是性質很清晰,這個階段的擴張應該用融合更恰當,地理邊界是東亞農業區(隨著氣候變化與技術發展這個邊界有變化),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對中原狄夷還是自秦漢至南宋對嶺南的開發均是在適合農業經濟的地區,以更適宜的農業文明(華夏文明)融合其他部族,在這個漫長的階段,有武力侵略的成分,但是水乳交融的色彩也絲毫不差。早期更是如此,比如歷史地位極高的舜、孔子其實都是東夷人,嚴格來講算不得炎黃子孫,但從沒聽說過有某個華夏主義者種族歧視他們。可見這種融合是比較順暢的。後來也是一樣,史籍裡從沒有出現過哪個大漢族主義者歧視李世民、尉遲恭,或者其他姓宇文、長孫、呼延的人。融合的過程裡當然充滿著戰爭,但是從結果看真挺像內戰的。與西方對照,很像羅馬早期的擴張,華夏與東夷像極了拉丁與薩賓,李世民則像愷撒(都是外族融入的後代)。在這個階段裡“中國”只是在華夏文化圈裡你打我、我打你,(無論匈奴鮮卑都自認為炎黃後裔),“中國”對圈外的領土沒有興趣,從未嘗試長期實質統治(都護府之類的只是為了安全,並非為了實質統治)。到了清則是第二個階段了,滿清在這方面真的有想法也有辦法,對不同的文化圈採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實現了長期的統治,或許管理有效性不及漢地,但是完全超越了以前的都護府,不是一個層級。從這個角度看,對蒙古、西藏、新疆的佔領應該算是侵略了。


伯倫不歸792


不為人知的我也不知道。

我說一個較少被人熟知的對外侵略戰爭吧。這次戰爭發生在春秋初期,地點在周朝的西部地區。交戰雙方一方為周朝在西部的軍事代表秦人,另一方為幾個西戎國家。戰爭的結果,經過65年的激戰,秦國成為當時天下最大的國家,為爭霸中原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為周王室鎮守西部邊疆

秦人早先是給周天子在西方養馬的一個家族,後來因為馬養的好,周天子就賜給秦人一座城市,讓他們在那裡繁衍,並且稱他們為秦嬴。

於是,秦人在這裡成了周朝的代表,一直與西方各族打交道。但是好景不長,到了周厲王時期,周朝國內爆發內亂,結果西戎各族開始藉機侵略周朝的西部邊疆,還殺了很多人。所以,等周宣王繼位後決定反擊西戎,任命秦仲為大夫討伐西戎,秦仲與西戎連年作戰,自己也戰死在沙場。隨後,他的兒子莊公在周宣王的支持下繼續和西戎作戰,並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是,此時的西周已經開始走向沒落,對西方的控制也逐漸降低,秦人在缺少周王室支持的情況下對西戎的戰爭也不順利,把犬丘也給丟了。

在西周末年救援王室,被封為諸侯

這時到了周幽王時期,周幽王這個人執政能力低下,為了取悅襃姒玩起了烽火戲諸侯的把戲,讓忠於周王室的諸侯們被涮了一把。

這還不算,周幽王竟然廢長立幼,而且還不把諸侯們當回事。其實,能幹出烽火戲諸侯這種事的人,在他眼裡諸侯們只不過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奴才罷了。可別忘了,這些諸侯手握兵權,在自己的國內也是說一不二的大佬,甚至很多諸侯手下的軍隊並不比周王弱。

看到周幽王這麼對待自己,諸侯們於是不再聽從個周幽王的號令。周幽王也沒辦法,大家聽他的時候,他以為整個天下都是自己的,當大家不聽他的了,他也無可奈何,只能接受現狀,這種人也是挺可悲的。

這個時候申侯趁機聯合犬戎攻打周幽王,不僅攻破了西周都城鎬京,還將周幽王殺死在驪山腳下。

早已齒冷的諸侯們幾乎沒有來幫忙的。但是,對王室忠心耿耿的秦人在族長秦襄公的帶領下還是來救援了,並且多次與犬戎作戰,救下了周王室,並護送王室前往洛陽。


(王室東遷)

不過這個時候秦襄公還不是諸侯,只是鎮守西部邊疆的西垂大夫,為了表彰秦襄公救駕的功勞,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並把周朝的龍興之地西岐賜給了秦襄公。不過,此時西岐已經被犬戎佔領,秦襄公想要得到這塊封地只有拿刀到犬戎手裡去搶了。

擊敗犬戎

秦人開始向犬戎發動反擊,戰爭一共打了21年,到了秦襄公的兒子秦文公16年的時候,秦人才把盤踞在西岐的犬戎擊退。

隨後,秦文公把岐山以東送給周朝,在岐山以西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秦國。

繼續向西攻擊

建國後的秦人繼續爆發出旺盛的戰鬥力,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秦人不斷向西攻擊,不僅報了當初犬戎攻破鎬京的恥辱,還滅掉了好幾個西戎國家。

秦文公19年,秦人奪得陳寶;27年,討伐南山大梓;

秦文公的兒子秦寧公繼位後,繼續向西攻擊,在秦寧公2年討伐蕩社。第二年就成功將蕩社滅亡。

秦武公元年,秦國軍隊攻打彭戲氏,大軍一直打到華山腳下。

秦武公10年,期秦軍攻打邽戎、冀戎,幾乎將這兩個國家滅亡。

秦武公11年,滅掉小虢。

從秦文公19年到秦武公11年,在大約65年的時間裡,秦國通過兼併西戎各國,終於成長為春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為此後秦穆公與中原各國爭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經過65年的戰爭秦國終於成長為春秋時期大國)

以上!


歷史風暴


多了去了。

漢代時期,還有“江夏蠻”、“五溪蠻”等稱呼,分佈在湖北、湖南一代。為什麼叫“蠻”?因為他們壓根就不屬於王朝統治下的臣民。後來這些蠻怎麼消失了?因為被戰爭征服了。這就是侵略戰爭。

以江夏蠻為例,建寧二年(169),舉兵反漢,為州郡官兵所平。光和三年(180),復起事,與廬江黃穰連結,眾至10餘萬,攻沒4縣,累年不散,後為廬江太守陸康所破。

實際上整個南半個中國都是侵略得來的。當地本來的越人等和中原政權沒關係。中原政權往北打不過,往南一直沒停。從楚人開始,楚王族就是周王室的殖民先鋒。後面每一代都沒停過,一直到清朝也還在往雲貴推行改土歸流,也是侵略的一種方式,不過不是戰爭的形式。


白完家


自古中華民族就是熱愛和平的,從古致今總是與周圍各國保持友好親密的關係。不曾對他人領土有過凱視。

我們雖然熱愛和平,但卻總是遭到那些不懷好意的貪婪之輩的凱視,領土不斷受到掠奪,民族自尊不斷受到打擊,人民日益憤怒,有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奮起抗爭,爭取那可憐的被傷害了的自尊心,爭取那來之不易的和平,以撫平人民的憤怒!

漢有匈奴南下而掠劫,百姓攜家帶口而避之,唐有阿拉伯東侵中國,高仙芝率忠國之士將其拒國門之外,雖人兩萬,卻戰未來進化之人二十萬,使其自滅歹意。

清有沙俄吞我領土六百萬,菇毛飲血,火炮攻,先丟貝加爾,再丟一大島,還有江東六十四屯,黑龍江面浮屍漂流,民國時期日本侵華,製造大大小小難以數的大屠殺,比較人知的像南京大屠殺,人民死傷幾千萬。

最後中國終於出來了個大救星。


奮進之光


在歷史上根本不存在誰侵略誰的事情,也沒有侵略這個詞。華夏民族地理位置優越,思想文化先進,是周邊民族嚮往的地方,所以就會產生戰爭。中華民族是個農耕民族,喜歡安居樂業,我們的老祖宗要是有侵略意識,現在的西伯利亞早就是我們的領土了。當然了也存在自衛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