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苍鹰
曹操是三国当中首屈一指的枭雄,也是中国历史当中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的领袖之一。
曹操在其生涯中,做得最“过火”的一件事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事天下豪杰们很有成见,为了更名正言顺,为了与皇帝刘协距离拉得更近,曹操想出了一个绝好的办法,那就是成为皇亲国戚,如何成为皇亲国戚呢?
嫁女儿。
嫁女儿给汉献帝,曹操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曹操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曹操就成了国丈,这个身份有了后,曹操就有点名正言顺了,帮助女婿做点事,符合情理。
嫁了女儿,除了能堵住悠悠众人之口,能放开手脚做点事外,还能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监督皇帝的人,皇帝的动向可以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如果自己方哪些事没有做好,汉献帝刘协也会给自己几分薄面,很难撕破脸。
总之,女儿嫁给汉献帝刘协,好处多多。
但是,皇帝贵为天子,可不是只有一个老婆,如果自己的女儿失宠了呢?岂不是算盘打错了?
这样的事情,曹操早已考虑到了。所以,曹操嫁女儿,第一次就嫁了三位给汉献帝,不得不说是大手笔,有三个人轮流陪伴在皇帝身边,就可以全方位监控汉献帝了,厉害!
嫁了三个女儿,曹操又有新的问题了
曹操嫁了三个女儿给汉献帝,最大限度的地保证了自己方的利益。但,曹操还是有所顾虑,这三个女儿,毕竟会人老色衰,到时候,自己家族如果碰到其他强势的外戚,一切努力都就会大受影响。
那怎么办呢?
曹操想了半天,又有主意了,那就是让汉献帝和自己四个幼女定亲,这样,前三位姐妹老了后,后四位又接班了,如此操作,汉献帝基本跑不掉了,这样基本能保证自己曹氏集团的利益。
曹操的做法真是别具一格,将七位女儿许配给了汉献帝一个人,其中三位已经嫁了汉献帝,还有四位也陆续订了婚,只等未来当皇妃。
但,曹操的算盘打得虽好,但不足还是出现了。
曹操二女儿曹节当了皇后,情况完全变了
公元213年,曹操三个女儿进了汉献帝的后宫,都被封为贵人。同年,伏皇后被曹操废杀。
公元215年,曹操二女儿曹节被封为皇后,也许是曹节的三从四德学得好,也许是汉献帝刘协魅力大,总之,曹节开始处处维护刘协的利益,这让曹操颇为失望,这给曹丕上位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但,大势不可逆,曹操一派党羽众多。公元220年,曹操离世,新上任的曹丕耐心是没有的,曹操去世不久,就威逼汉献帝禅位,汉献帝无可奈何,退了位,这让曹节伤心不已。当,曹丕派人来取玉玺时,曹节扔出玉玺并说道“上天不会原谅你们!”
看来,曹节已经彻彻底底成为了汉献帝的人了。
曹操承诺的另外四位女儿,在汉献帝退位后,也退了婚约,另行选择幸福。
总而言之,曹操计划嫁7个女儿给汉献帝,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汉献帝。
蓝风破晓
曹操有20多个儿子,女儿也不止7个。曹操的女儿都是政治婚姻,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目的是为了控制皇宫内廷。
1,曹操的女儿们
在史书上有记载的曹操的女儿们:
曹宪,汉献帝贵人。
曹节,汉献帝皇后。
曹华,汉献帝贵人。
清河长公主,夏侯楙之妻,夏侯楙是夏侯惇的儿子。
安阳公主,荀恽之妻,荀恽是荀彧的儿子。荀彧是曹操的主要谋臣,担任尚书令十几年。
金乡公主,何晏之妻。何晏是前大将军何进的孙子,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
2,汉献帝是一个有胆量、有心计的皇帝
董卓带如狼似虎的西凉兵进京时,路上遇到刘协和少帝刘辩。刘辩吓得哆哩哆嗦,而年龄只有9岁的刘协却不畏惧,让董卓暗暗称奇。
董卓掌权后,就废了少帝,把刘协立为皇帝,就是汉献帝。
建安元年时,汉献帝15岁,曹操把他接到许昌安顿下来。当时因为董卓死后其部下相互攻杀,各地诸侯割据,汉献帝的朝廷连饭都吃不饱,是曹操提供了物资。
但曹操有自己的野心,他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专横的态度,让渐渐长大的汉献帝越来越不满。
汉献帝也对曹操说过狠话:
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你曹操能真心辅佐我,那你是真的厚德;如果不是,请你开恩舍弃我吧!
当时把曹操吓得汗流浃背,心想:这小子哪天说不定叫人把我一斧子砍了!从此以后,曹操就很少上朝去见汉献帝。
建安五年,汉献帝19岁,算是成年了,他想把权力收回来,但手中没有兵权,连皇宫守大门的都是曹操的人。当时袁绍和曹操正在官渡相持。
汉献帝觉的时机到了,就让董贵人的父亲董承传衣带诏,秘密联络王服、种辑、刘备等人,诛杀曹操。
曹操发觉后,就把董承一家人、王服、种辑全部杀掉,连怀孕的董贵人也不放过。刘备因为到徐州做外应而躲过一劫。
这时,曹操对汉献帝是完全不信任,但曹操也没有胆量杀掉汉献帝,一旦这样做了,曹操就成了第二个董卓。
汉献帝也体会到深深的无力感。
3,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目的是为了控制皇宫内廷。
曹操打败袁绍和他的儿子后,不打仗时,经常住在邺城,把朝廷的大部分官员也都搬到邺城。只给许都的汉献帝留一点充当门面的人。
曹操当然对汉献帝不放心,留下了一条忠心的看门狗王必来监视汉献帝。
王必虽然掌握许都的军权,但也无法天天刺探汉献帝的内宫生活,这是一个大漏洞!
建安十八年,曹操早已击败马超,在南方也挫败了孙权,至少统一了大部分的北方。曹操就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曹操的野心早已膨胀得很臃肿了,只是他不想做王莽和董卓,因为他俩都死得很惨!
曹操自己想当“周文王”,必须加引号。曹操的德行与周文王相差十万八千里,他只不过是给儿子曹丕铺路而已,曹操自己不当皇帝,让儿子当皇帝。
为了控制汉献帝的内宫,曹操就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贴身刺探情报。
很快就有了情报,第二年就把汉献帝伏皇后的旧事翻了出来。原来董贵人被曹操杀死后,伏皇后非常担心,就秘密给自己的父亲写密信,策划怎么搞倒曹操。伏皇后的父亲胆小,阅后即焚,当作什么事也没有。
曹操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后不久,就把这个天大的情报刺探出来了。
曹操害死了伏皇后,并且把伏皇后与汉献帝生的两个皇子都杀了。
曹操的女儿曹节成了汉献帝的新皇后 。
朝廷内外都是曹家的天下,等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曹操将自己的七个女儿全都嫁给一个女儿,却不曾想到二女儿当上皇后后,却成了自己儿子的绊脚石。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天下大乱,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终有成就。天子被挟持,自然有人非议而欲讨伐曹操,曹操便心生一计,若是自己成为皇亲国戚,那么也就不存在挟持与逆反之说。
但曹操和皇室家族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却有几个貌美如花的女儿。自古以来都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更何况皇帝可以是后宫佳丽三千,多拥有几个美人也未必是坏处。
曹操这一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作为父亲就算是九分为自己,也得留一分为女儿们考虑。那么曹操到底是怎么考虑的呢?
其一曹操刚刚取得政治上比较高的地位,但朝中大臣不一定都站在他这边,况且自己一个外人如果直接要挟汉献帝,岂不被天下人议论纷纷?
就算自己今后夺得天下,也得落个谋权篡位的罪名,但若是女儿成为皇后,自己就皇上丈人,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汉宫中之事。
意义上便是辅佐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而对于刘协以及诸大臣自然是稍稍对曹操放松了警惕,这样曹操就拥有更多的谋权空间了。
其二女儿毕竟是自家人,哪有不帮娘家人的道理?若是女儿们掌控后宫权利,那么自己的势力也会扩大不少。更何况若是女儿有话语权,朝廷大臣怎么也得对他礼让三分。
再者献帝也不得不给自己妻子一点儿颜面,而重用曹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皇上身边安插眼线,利用女儿来协助自己获得一些机密。
最后曹操也许是为了汉献帝与自己女儿的未来。曹操把女儿嫁给献帝,表面上自己插手政事是理所当然的,但天下人都知道他这是想造反,想要除掉他的人大有人在。
但自己若是谋反不成功,自己女儿有了皇家后代,那么对她们理应也被网开一面,曹氏也得以保全。若是自己成功夺位,逝世后,自己儿子继位,对于自己姐姐的丈夫也不会赶尽杀绝,留他性命。
而曹操将七个女儿都嫁给献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后宫之大,嫔妃争宠,尔虞我诈,一两个女儿自然对付不过来,若是多几个姊妹,在后宫的斗争中胜算会更大。
加上自己这个老丈人又握大权,后宫权利自然是曹氏说了算。但人老色衰,不能保证几年后刘协依旧宠爱自己的女儿,而曹操前三个女儿在可以嫁人时,后四个女儿都还未成年。
三个女儿先嫁过去,等四个女儿长大后再嫁,如今先订亲,那时若是刘协厌了前三个,而后四个也是艳丽群芳,刘协怕是不得不爱了。
曹操这一计可谓高瞻远瞩,不得不服。但曹操却未曾料到自己处心积虑的计划中,二女儿曹节却成了曹氏称帝的一个绊脚石。
曹操死后不久,曹丕要求汉献帝效仿先人之法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并且几次命胁迫刘协交出玉玺,但作为皇后曹操女儿、曹丕妹妹的曹节却三番五次死死护着玉玺,并且大骂使节,但最终还是迫不得已交出了玉玺。
但在交玉玺之时,却不递给曹丕,而是将其摔在台阶上,还咒骂说:“天不祚尔”,赤裸裸地诅咒曹丕,那么曹节竟为何如此对待自己的哥哥而不如自己父亲所愿乖乖交出玉玺支持兄长呢?
如果按照年龄来当选皇后,那这个位置自然轮不到曹节而是曹宪,但由于曹节是卞夫人所生与曹丕、曹植及曹彰是亲兄妹,也是曹操的嫡女,身份比曹宪要高,自然是封她为后。
但是曹节是封建社会的典型女子,受三纲五常所束缚,奉守伦理纲常之要典。嫁给刘协之后,自然是维护刘协的利益。但也有可能是曹节不想让曹氏背上谋权篡位的罪名而以此制止,但一个弱女子又能奈何?
汉献帝被废,那么嫁给他的那些女儿自然不再是贵妃,那么她们最后的结局又如何呢?
刘协被废为山阳公之后,曹节也被贬为山阳公夫人。据说最后在曹节的坚持下刘协脱下官服,他们深入民间,做起郎中,一起上山采药,悬壶济世。
公元234年,刘协逝世,按照汉家天子的礼仪葬于禅陵。曹节享年65岁于公元260年逝世,以皇后礼仪与刘协合葬,谥号献穆皇后。
曹宪乃曹操的大女儿,历史上对她的记载极其少,只通过一些零碎的资料推论出她是一个贤惠且姿色甚佳的女子,与汉献帝相敬如宾。和曹节一样先被封为夫人,后为贵妃,刘协被废后,便再也没有了她的记载。
曹华也是卞夫人所生,得曹操深宠,却也被父亲硬硬生生拉去做了棋子,嫁给了刘协。和曹宪一样,先封为夫人后为贵妃,至于其他的史书也未曾记载,也就不知其境况。
本应该也成为刘协妻子的其他四个女儿却在曹丕夺权后就此作罢,而清和长公主、安阳公主、金乡公主与临汾公主的称号应当就是曹丕当上皇帝后赐予的,但其他的找不到任何史料记载。
本人认为要么是未嫁而被司马家杀害或者贬于民间,或者和其他公主一样被迫嫁给了曹丕想要利用的人吧。
史之策
首先纠正题主的一个错误说法,那便是曹操根本没有将七个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人,再者若真这么做了,也绝对称不上是明智之举,古代权贵联姻往往是有一定政治意图的,七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这和“吊死在一棵树上”的做法又有何区别呢?
不过曹操将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倒是确有其事。民间相传曹操有七个女儿,然据史料记载,曹操的女儿现今可考证的只有六位。
《后汉书》中记载曹操有三女嫁给了汉献帝刘协,分别是曹节,曹宪和曹华。《三国志》中记载曹操之女安阳公主为荀恽(荀彧之子)之妻,金乡公主为曹操养子何晏之妻,清河公主为夏侯楙(夏侯惇之子)之妻。
曹操将女儿嫁给汉献帝自然是为了政治所需,这个做法很好理解,也确实是很明智的做法,不过曹操为何要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呢?这样做真的值得吗?事实证明,确实是值得的,至少其利有三:
杜绝外戚之祸
支撑东汉政权的三大势力是什么?即外戚,士族以及宦官。特别是外戚在当时的权利非常之大,当然这一现象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汉代历史上,外戚执政的局面频繁出现,这也是汉史中的一大“特色”,如西汉初的吕氏,汉武帝时期的卫霍,西汉末年的王氏(王莽),东汉的窦宪,梁冀等等。
到汉献帝时,汉室虽然衰微,然任不乏有一批忠贞爱国之人,而国难之时,外戚与皇家则更是团结一心,一致对外。曹操迎立汉献帝到许昌时,名义上虽尊奉天子,实际上是将汉献帝掌控在自己手中,自己成为了汉末最有权势的权臣,如此一来,汉献帝与曹操之间便有了矛盾,随着曹操借天子之名四方征战,地盘不断扩大,汉献帝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由此引发了后来的衣带诏事件。
衣带诏事件是由汉献帝与外戚董承密谋策划的,其意在联合忠心于汉室的旧臣一同诛灭曹操,时董承凭借自己外戚的身份取得了王子服、吴子兰、刘备等一众忠心汉室之人的响应,只可惜最后事情败露,尚未起事便被曹操诛灭。而汉献帝与外戚密谋诛杀曹操的事情还不止这一次,曹操因献帝与外戚密谋先后诛杀了董贵人和伏皇后,并将董,伏两家尽数族灭。
而曹操经历了两次这样的事件后,也对此深感忧虑,在伏皇后一家被诛后不久,曹操便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彻底杜绝了献帝联络外戚反对曹操的事件发生。
使自己掌权更加“名正言顺”
前面说到了汉代外戚专权似乎成了“惯例”,而曹操将自己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自然自己便成了外戚,有了外戚这一层身份,曹操掌握政权也称得上是“名正言顺”了。
彻底将汉献帝掌控,为“曹魏代汉”做准备
将三女都嫁给汉献帝,一来可以打消汉献帝宠信其他妃子的念头,二来汉献帝的后宫自然牢牢被曹家给把控了。可以说汉献帝至此,一举一动皆在曹家的掌控之内,完全沦为了曹氏的傀儡。由此“曹魏代汉”也不远了。
有如此三利,曹操献上这三女到真不是一桩亏本的买卖!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诚邀,如题。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为何要将自己的女儿全部嫁给软弱无能的汉献帝呢?小编以为原因有二。
首先,曹操需要在宫中有自己的势力
汉献帝虽是傀儡,但他始终是皇朝正宗,大汉天子。在东汉儒学十分繁荣的时期,每个士子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对皇帝的忠心,或者说是敬畏。
所以曹操自己一开始或是畏惧汉献帝,也可能是畏惧天下人的非议,并不敢直接对汉宫中的事插手,不然也轮不到献帝写什么衣带诏了,曹操将女儿嫁给献帝,小编以为是为了名正言顺的在皇帝身边安插自己的眼线,以便第一时间得到内幕消息,揣摩皇帝心思“高枕无忧”,毕竟给皇帝娶妻子无可厚非。
其次,曹操也许是为了保住汉献帝
曹操虽是枭雄,但是终其一生,曹操都对献帝礼遇有加,就算在衣带诏事件后,曹操也只是限制了献帝的自由,并没有废其帝位。应该说,曹操也许对献帝还有一些仁心。可是曹操百年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曹彰对献帝可都没有好感,况且这几个货想做皇帝,献帝绝对是一个不得不清理的障碍。
所以为了保住汉室的一丝血脉,曹操把自己的女儿,包括与曹丕曹植关系极好的姐姐曹节嫁给了献帝,希望能以此在曹操死后保住献帝,果不其然,曹丕登位后并没有对献帝下手,反而封其为最高的公爵,颐养天年。这其中虽有曹丕笼络人心的原因,但多多少少也有点姐弟情深的意思吧。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两汉四百余年江山,外戚干政始终贯穿其中,从吕后开始,将自已的外甥女嫁给儿子,开启了外戚进入政权的大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的首位皇后无一例外,都是皇帝的母亲或祖母为了同辈的富贵而指派同族的女子嫁给皇帝,这个方法成为外戚获取富贵最简单可行的方法。
到了东汉,支撑东汉政权的三驾马车是:外戚、宦官、士族。宦官与士族都是身份的限止,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而外戚只要把女性亲戚嫁给皇帝,就能得到外戚的地位,进一步成为朝廷的权臣,东汉末年的窦武、何进,都是外戚掌权的先例,而嫁女儿给皇帝成为最简单可用的方法。
曹操自从迎立汉献帝到许昌后,成为汉末最有权势的权臣,起初曹操对待汉献帝的态度非常必恭必谨,与大臣对待皇帝的态度一样,这让东逃西藏、缺衣少食的汉献帝非常感动,觉得遇到了忠臣。
但好景不长,随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大时,曹操开始次意妄为了,这也让汉献帝感到不满意,毕竟是东汉朝廷正统的皇帝啊,于是汉献帝与曹操开始产生矛盾。
汉献帝与曹操的矛盾第一次爆发体现在衣带诏事件。公元199年,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车骑将军董承,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谋杀曹操,结果还没起事,就被曹操诛杀。
董承是谁?汉献帝的岳父,董承的女儿是汉献帝的妃子,董承是标准的外戚,事件发生后,连董承的女儿,汉献帝的董贵人也被曹操杀害。
衣带诏发生后不久,汉献帝的皇后,当时是伏皇后,也很害怕,害怕曹操会对自已下手,于是写信给自已的父亲屯骑校尉伏完,让父亲想办法诛杀曹操,但伏完害怕,不敢行动。这件事直到214年才被曹操知道,当时的屯骑校尉伏完已经去世,曹操知道后大怒,把伏家灭族,并且将伏皇后禁闭而死。
这两起事件,均是由汉献帝的外戚引发,让曹操对引发汉献帝不安稳的因素-皇后及妃子产生不信任,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在伏皇后死后,曹操一口气将自已的3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最大的原因就是杜绝再发生类似反对曹操的行为。
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基本上形同傀儡,宫中的武士都是曹操的部下,朝廷的官员都是曹操的亲信,而唯一不安全的因素汉献帝的皇后及妃子,也被曹操换成了自已的女儿,这下子汉献帝彻底沦为曹操的傀儡。
当然曹操是出于自已的考虑才这样做的,主要是以下原因:
1、杜绝皇帝身边产生不安定的因素。汉献帝的皇后及妃子都是自已的女儿,自已的女儿曹操总信的过,而自已女儿的亲戚也就是曹操的亲戚,算起来都是曹操的人,不会带来一些不受掌控的大臣,故不会对曹操的地位产生威胁。
2、东汉有外戚掌权的传统,现在曹操把自已的女儿嫁给汉献帝,自已就是外戚,同时也是掌权的权臣,曹操可以明正言顺的掌握政权。
3、曹操为了自已纂位的名声。曹操生前,一直否认会纂位,不仅向天下人写下《让县自明本志令》,以示自已不会纂位,而在行动上曹操封公晋王,离皇帝仅一步之遥,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自已不会纂位,而将自已的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表明自已只是掌权的外戚而已,并不会纂位。
4、曹操将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也有让汉献帝不宠信其它妃子的原因,如此,不管曹操自已或者曹丕是否纂位,汉献帝都在曹氏的掌控之中。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曹操的女儿据如今考证的还不足7位,难道拿儿子去嫁吗?虽然实际上曹操的女儿可能大于7个,但是没有考证的东西,你能确定她嫁给谁了吗?
汉献帝享福吗?
据考证,曹操有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那么汉献帝享福吗?很显然汉献帝还是蛮悲剧的,不仅当了曹操的女婿,还当了曹丕的岳父,这关系貌似有点复杂。为何这样复杂?不还是因为汉献帝不是一个兴国之君,救不了大汉。当时又群雄并起,曹操得了汉献帝,汉献帝又不想挂,所以这傀儡还是得当的。
政治牺牲品
汉朝当时虽然有些女子有选择自己爱情的权力,但是很多权贵人家出身的女子还是充当了政治的牺牲品。曹操的女儿当然亦是如此,纵观曹操的女儿嫁的人,应该给其选择的空间也很狭小。不过有时候感情会从嫁过去之后开始培养,这也是古代富贵人家常见的,所以即使一开始不情愿,到后来又爱的死去活来也不是不可能。
要论曹操最明智的举动是什么,就是把汉献帝接到了自己身边来“供养”着。而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一是为了姻亲关系,二是监视,三就是向天下表率。汉献帝看似享了福,其实也只能背后默默的两行泪。
淡看天上月
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特别严重,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属品,为了男人的“大业”,女子好多时候都是需要牺牲自己。诸如历史上许多政治联姻,无一不是把女子作为筹码,来换来双方的信任,说得好听点叫结为“秦晋之好”,说得不好听那就是政治绑架。
而曹操在当上丞相控制了汉朝的军政大权后,一股脑的把自己的七个女儿全部嫁给了汉献帝,他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扫除政治隐患
曹操在迎接汉献帝到了许都后,开始慢慢经营自己的权力,一步步将汉献帝架空。而汉献帝也曾经想摆脱这种傀儡的局面,在董美人的哥哥董承的撺掇下,爆发了著名的“衣带诏”事件,这是外戚企图恢复皇权的一场政治斗争。
可惜,最后事情泄密,董承、王子服等人尽皆被杀,汉献帝也失去了翻盘的机会。曹操鉴于此次教训,决心将外戚来一个釜底抽薪——那就是自己做外戚,让皇帝只宠幸自己的女儿,也就不会再有其他外戚来与自己叫板。
给天下做一个榜样
我们知道,汉朝四百多年,一直伴随着外戚的专政,例如西汉时期的吕氏与窦氏,以及后来东汉的梁冀和何进。作为外戚掌控权力能最大程度消除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也是给世人做出一个榜样,表示自己没有野心,只是作为外戚帮助皇帝治理国家而已,并且能够维护皇帝的统治。
怎奈嫁出去的姑娘如同泼出去的水,曹操本是想把女儿们作为一份政治筹码,可其中有个女儿曹节却深深爱上了刘协,以大汉国母自居,鄙视自己的娘家人欺凌君主的行为。到了曹丕篡汉时,大骂曹丕忘恩负义,可是事已至此,任何人都无力回天,还好,曹丕还算有点良心,封刘协为山阳公,让他安度了晚年,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一方面,用血缘关系把皇帝套牢,另一方面,是给自己女儿们一个相对安全的结局。
曹操是不做则已,一做惊人。这样做,有相当的政治智慧与非凡谋略考虑在内。七个女儿嫁给皇帝,是倾其所有,我为皇家贡献出一切,您老就高枕无休,继续做您的黄梁美梦吧,反正我老曹是大权在握,“挟天子以号令天下”,别人休想踏进皇权一步。
我的好女儿们,就好好伺候皇上吧,反正都是咱老曹的天下,用不着争风吃醋,邀功请赏。相反,那皇帝老儿的一举一动皆在我的掌控之内,旁人不得染指皇帝老儿。
“一荣得荣,一损得损”,老曹下了血夲,下了赌注,是为了子孙千秋万代计,至于女儿幸福与否,全都不管不顾了。想想,做老曹的女儿有多难,有多荣耀就有多苦辛。
微言微语傲江湖
曹操三国时期大家公认的一个英雄,但是,他这个英雄之所以能成名,很大关系上和汉献帝有关。正如大家所说的他挟持了汉献帝,当时有很多效忠于大汉的臣子,在为汉献帝效力的同时,也是在为曹操效力。
毕竟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实际操控朝政者是他曹操。像当时的名士孔融,荀彧等人,在为曹操建功立业,以及招揽人才上出过不少力发过不少光。
曹操一生之中所打的成名战,赤壁之战,正是荀彧帮他的结果,可以说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一生的辉煌。
随着曹操的权利越来越大,汉献帝的傀儡皇帝的身份也就日益的突出了。发生的这些事情,效忠于大汉的臣子们当然是清楚的了。
甚至汉献帝的皇后,也就是伏皇后,都有了联合自己的父亲,把曹操杀掉的打算。
这件事伏皇后没有做成,因为消息早早的就透漏给了曹操。
曹操在得知后,就命令人把伏皇后给杀了。你看当时的曹操多么的无法无天,连皇后他都敢杀。
当然这件事也给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后宫这里还是一片空白,若是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女儿当了汉献帝的皇后,这块空白不就算是填补上了吗。
没想到曹操竟然把自己的七个女儿全部都嫁给了汉献帝。
正是因为曹操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比,汉献帝不敢怠慢,所以,他只能把曹操的女儿立为皇后,这样整个后宫也就控制在了曹操的女儿手中。
曹操的女儿当了皇后,一旦宫里有个什么事,他的女儿肯定会在第一时间给老爹曹操报信的。
可以说曹操的这七个女儿就是藏在汉献帝身边的间谍,当然她们在汉献帝身边,防的不仅仅是汉献帝,还有那些对曹操不满的臣子们。
但是,一旦曹操的女儿成了皇后,那些对曹操不满的人,也就不敢大发牢骚了。
一是曹操的耳目太多,说对曹操不利的话,很容易被泄漏出去。二是曹操是汉献帝的老丈人,这就给了他一种特殊的身份,他怎么可能去抢自己的女婿的皇位呢?
所以说,这就是曹操的英明之处。
你看虽然我很想篡夺你们大汉家的江山,但是,我只能一点一点的窃取,这个窃取的过程,我要慢慢来,还不能让你们产生过激的反应。
大家都知道曹操一生征战无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打仗度过的。
若是朝中有个什么事,或者有人在背后里给他穿小鞋,他就不得不撤军,回去给汉献帝解释,但是,当他把自己的几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之后,这样的事情他再也不用担心了。
这些正是曹操的英明之处,他嫁女儿给汉献帝,说白了就是为了好窃取人家的江山。
虽说曹操的一生都没有敢越雷池当皇帝一步,但是,到了他儿子曹丕的时候,大汉的江山还是被他们曹家的人给取代了。
不得不说这就是曹操提前步好的局,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最后曹操的儿子没有篡汉成功,他曹操也是人生赢家,因为他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
以后汉献帝和他女儿生的孩子就是未来的皇帝。
未来的皇帝身上也有流着他的血液,所以说无论怎么算曹操都是最后的赢家,这就是曹操最英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