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瀏覽器混戰:為什麼技術救不了 Edge?

隨著 ,並基於 Chromium 引擎重啟新的瀏覽器,我想借此機會分享一些有關當前 Web 瀏覽器格局的想法。

2018年的瀏覽器混戰:為什麼技術救不了 Edge?

Edge:註定要失敗

在推出 3 年之後,從市場份額來看,Edge 無疑是失敗的。根據用戶的使用數據來看,它的份額僅為 4-5%。這個數字居然是來自一家半壟斷運營桌面操作系統的公司,而它曾經擁有 80-90%的市場份額,幾乎是完全壟斷的。

更糟糕的是,如果再算上移動市場,市場份額急劇下降至 2%左右。在 2-5%的範圍內,Edge 與一大堆沒人真正關心的瀏覽器(比如 Opera、Vivaldi,或 Samsung Internet)混在了一起。當然,每個瀏覽器都可能擁有忠誠的粉絲,他們甚至可能認為它們是利基市場中的優秀瀏覽器,但它們不是主要的參與者,開發者也不會太過關注它們。

與 Opera 等小型瀏覽器相比,Edge 的情況實際上更糟糕。至少那些瀏覽器與 Web 兼容,但 Edge 使用的是自己的引擎,試圖讓現代 Web 反過來兼容 Edge。

Edge 在移動設備上幾乎不見身影,在桌面市場也無法獲得足夠的吸引力,難怪註定會失敗。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想法,或許如果 Edge 真的這麼做了,就不會是目前的慘狀:

  • 在推出期間就錯失了獲取市場份額的大好時機。無論你多麼厭惡 IE,但不得不承認,數以億計的用戶已經被固化了“互聯網”的概念。有些是因為他們被迫使用 IE,有些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有更好的替代品。當微軟推出 Edge 時,沒能捕獲到這麼多的用戶。從 IE 到 Edge,沒有給用戶提供任何指導,在 IE 用戶看來,Edge 是個陌生的東西,因為他們在這些年裡都沒有使用過其他新瀏覽器。微軟其實可以試著保持圖標不變,然後在背後切換渲染引擎來捕獲這些用戶。然而微軟並沒有這麼做,所以沒有人切換,或者切換的人也是鳳毛麟角。而這一切都發生在一個令人困惑的 Windows 8 時代。
  • 對於那些比較瞭解瀏覽器以及知道還有其他瀏覽器競爭對手的 IE 用戶來說,他們並不知道與 Chrome 相比,Edge 是不是會更好。它似乎在很多方面都沒有表現得更好,但在某些方面卻表現得要糟糕得多。而且,Edge 採用了觸控優先的設計,這無疑進一步疏遠了傳統桌面用戶。
  • 對於開發人員來說,Edge 只是另一個 IE,另一種痛苦。它比 IE 更好,但在功能和 Web 標準方面仍然是落後的,它所採用的渲染方式和其他瀏覽器不同。不過這不是 Edge 團隊本身的問題,在與他們的互動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其實非常棒。他們都是偉大的工程師,開放 Web 的支持者。在我看來,或許是缺乏足夠的資源,因為 Edge 團隊相當小。此外,微軟堅持將瀏覽器更新作為操作系統更新的一部分,這一策略是失敗的。要知道,競爭對手每 6 周就發佈一次新版本。
  • 缺乏營銷。有時候,微軟會因為走老路而陷入困境。他們認為,只要他們交付的軟件就會得到大規模的採用,就像它過去長達數十年的主導時期一樣。但那些好日子結束了,你需要參與競爭,贏得市場和人心,並長期堅持下去。但微軟為 Edge 這麼做了嗎?沒有!

但以上的這些原因並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微軟做對了這些事,或許份額會從 4%增加到 6%,但肯定不會讓 Edge 在市場份額方面成為主角。

真正重要的原因是:移動。如果一個網站現在有 50-60%的移動流量,並且如果數十億人以移動設備作為唯一的入口,而移動方面卻不見你的身影,那麼可以肯定地說,在瀏覽器大戰中,你已經是個輸家。

桌面仍然是一個大而有趣的市場,在這方面,微軟發現自己可以與谷歌相抗衡。谷歌擁有全球最重要的 Web 服務,可以輕鬆將 Chrome 推向數十億用戶。但微軟做不到,因為它沒有這些服務。谷歌甚至可以讓他們的服務限制在 Chrome 上,他們迫使 Android 製造商將 Chrome 和其他無數的谷歌應用程序作為默認設置推向數十億用戶。

所以我得出結論,Edge 註定要失敗,而它的下一個版本從一開始同樣註定要失敗。原因很簡單,微軟對瀏覽器的安裝方式幾乎沒有發言權:在移動設備上作為默認應用程序,在桌面上通過谷歌控制下的網絡服務進行安裝。切換到 Chromium 對市場份額不會帶來什麼影響,因為現在競爭的關鍵在於 UI,而不是引擎。

Chromium 上的 Edge

Edge 使用 Chromium 作為渲染引擎意味著什麼?

首先,不會帶來太多的市場份額增長。它可能會有微小的提升,因為 Edge 將與 Chromium 主導的 Web 更加兼容,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用戶。但我不認為這會帶來太大影響,因為它並沒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對於開發者來說,他們可以少為一個瀏覽器引擎操心了。他們的測試工作量減少了,特定於瀏覽器的錯誤修復也減少了,生產力提升了。

對於開放的 Web 來說,這有點複雜。如果我是一個務實的開發者,我不認為瀏覽器引擎之間的競爭會帶來多大好處。實際上,我希望在輸入並運行代碼時能夠看到相同的結果,而不管使用的是哪個引擎。看到不同的輸出結果或者錯誤並不是一種好處,而是一種痛苦。引擎之間的功能差異很大,這意味著需要為同一個東西構建不同的版本。你可以給它一個很好的名字,比如“漸進式增強”,但從純粹務實的生產力角度來看,這並沒有改變它的糟糕之處。

那麼擁有不同引擎的意義是什麼?可能是為了速度,但我現在幾乎不認為速度會是一個問題。從目前來看,每一種引擎的速度似乎看起來都差不多。

在實際當中,雖然太多的引擎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痛苦,但它們有時也會為整個開放 Web 帶來好處。瀏覽器供應商發明了一些最終成為 Web 標準的新功能。當然,新功能也可以內置到共享的開源引擎中,比如 Chromium。如果那個引擎的開源真正具有民主性,那就對了。

在我看來,瀏覽器引擎並不是保持 Web 開放的驅動力。如果是這樣,那麼在 Chromium 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開放 Web 就不存在了。相反,我認為是 Web 標準決策過程中的多樣性、競爭和協作。

更明確地說,在 W3C 會議或標準討論會中,參與者不應該有 60-70%的谷歌員工。同樣,谷歌不應該對像 Chromium 這樣的“開源”項目擁有否決權。微軟、Mozilla、Adobe 等公司應該獲得同等的發言權,這樣,即使引擎數量變少了,我們仍然享有對這些引擎的所有權和決策權。

瀏覽器創新的另一個方面是在引擎之外,也就是在 UI 部分。關於這一點,很多人都跟我持相同的看法,沒有什麼異議。

至於微軟為什麼轉向 Chromium,我們只能做出推測。我認為微軟意識到他們無法通過 Edge 獲得顯著的市場份額,他們發現花了錢卻看不到隧道盡頭的曙光。以高成本開發一個瀏覽器引擎卻無法獲得任何商業利益,這是很痛苦的。由於失去了移動市場並且逐步成為一家提供服務的公司,他們無論如何都要將所有產品做得與 Chromium 100%兼容。即使是在微軟內部,Chromium 也是一等公民,而不是 Edge。

人們可能會想為什麼微軟想要推出另一款瀏覽器。新的瀏覽器在市場份額上肯定不會超越 Edge,那麼為什麼微軟還要這麼做?我認為他們可能想將一些 Windows 設備獨有的功能集成到瀏覽器中,例如網頁繪圖功能。此外,如果微軟發佈的操作系統裡沒有了瀏覽器是很令人尷尬的,因為那樣人們就無法下載 Chrome。

Firefox:越跑越偏

如果你認為 Edge 的情況已經很糟糕,後面還有更嚴峻的。我一直認為 Firefox 會成功,不是因為我認為他們擁有最好的瀏覽器,而是出於感情上的原因:他們是唯一的獨立瀏覽器,是開放 Web 的守護者。與其他公司相比,他們具有優越的人性價值,我希望他們能夠做好。

然而,他們卻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他們已經輸了。首先,他們的 Firefox OS 計劃失敗了,就像微軟一樣,他們在移動設備領域沒有了立足之地。它在移動市場的份額幾乎不到 1%左右,比 Edge 還低。

我們可以在這裡重申一個簡單的結論,即如果沒有抓住移動市場,你就輸了。大多數網絡流量都是以移動為入口,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但同樣,桌面並不完全消失。然而,Firefox 在這方面也慘遭失敗:

2018年的瀏覽器混戰:為什麼技術救不了 Edge?

Firefox 位於低市場份額分組的上方,它曾經足以被認為是一個主要的瀏覽器,一個嚴肅的玩家,但現在不行了。根據眾多消息來源,Firefox 已經跌破 10%的桌面市場份額。儘管他們努力進行營銷,但顯然沒有奏效,或者還沒有開始奏效。

跨設備市場份額則更令人震驚:

2018年的瀏覽器混戰:為什麼技術救不了 Edge?

在 8 年內,從超過 30%的市場份額高峰掉到幾乎完全不剩。上圖很清楚地表明,隨著 Chrome 和移動 Safari 的興起,移動革命是造成 Firefox 敗退的主要原因。

Firefox 現在已經成為總市場份額中不相關的瀏覽器,而在桌面市場也逐漸失守,這種跡象已經清晰可見。在過去十年中,沒有哪個 Web 開發人員開發的東西會在 Firefox 中運行不起來,如果運行不起來你一定會受到嘲笑。Firefox 曾經是開發人員的默認瀏覽器。

然而,這些已成歷史。我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網站在 Firefox 中無法正常運行,但卻沒有人關心這些。漠視 Firefox 的行為變得越來越普遍。所以,關於 Firefox 是否已經變得無關鍵要的問題,答案很明顯了,剩下的問題是它將變得有多無關緊要。

Mozilla 手握兩把武器,用來對抗市場份額的下降,但它們最終都會慘敗。不是因為我希望他們失敗,或者過於消極或悲觀,而是因為這兩把武器都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一把武器是技術。從工程角度來看,Mozilla 在重寫瀏覽器方面做得很棒。Servo、Rust、WebRenderer 都看起來非常具有創新性,最終會得到一個更好的瀏覽器。從技術角度來看,他們可能很快就能夠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桌面瀏覽器。

像我一樣的 Firefox 死忠肯定會喜歡它,但僅此而已。瀏覽器市場份額的巨大變化不是由瀏覽器功能或性能引起的,而是由移動革命和主導方(谷歌)向數十億用戶發佈默認瀏覽器引起的。非技術用戶不會根據功能或速度有意識地選擇瀏覽器,即使他們會這樣做,現代瀏覽器已經都很快了,所以速度對於用戶來說並沒有多大差異。Firefox 的下降和競爭對手的急劇上升並非由於工程,因此解決方案也不在於工程。即使你堅定地認為工程就是解決方案,但我確定你也未必是谷歌的對手。你可以贏得一場戰鬥,但不會是整場戰爭。

第二把武器是理念傳播。Firefox 是隱私的守護者,是一股獨立的清晰之風。我很在乎這些,而且我有情感方面的原因,但我不得不說,大多數人並不在乎。在便利性和原則之間做選擇時,大多數人會選擇便利性。或者,他們甚至都不花時間思考,因為他們沒有聽到你講道,或者甚至都不知道你的存在。肯定有人關心 Firefox,但恐怕這些人不足以拯救 Firefox。在 Facebook 收購了 WhatsApp 之後,人們擔心隱私問題會導致用戶放棄 WhatsApp,但實際上沒有人這麼做,Whatsapp 用戶在那一年反而增長了很多。

對於 Firefox 的現狀和未來,這是多麼慘淡的一副景象。最好的結果也無非是他們阻止下降並穩定在當前水平。但即使他們做到了,他們的市場份額仍然會隨著手機的持續增長而下降,而 Firefox 在移動領域並沒有什麼立足之地。桌面市場份額可能會變得穩定,但不太可能顯著上升,因為我想不到有任何可能性。

最糟糕的情況是,它們在桌面市場也會繼續下降到 5%或更低。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它就將變得完全無關緊要。

請注意,我所說的無關緊要,並不是指死亡或無意義或沒有未來。作為擁有 5%市場份額的瀏覽器,仍然可以為 1 億用戶提供服務。我說的無關鍵要是指與全球範圍內的瀏覽器戰爭無關。

微軟放棄 Edge 和他們自己的渲染引擎,可能是對的。如果它與 Mozilla 合作,可以成為一個強大的聯盟,反對 Chromium/Chrome 的主導地位。至少在桌面市場上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同。

但微軟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一條簡單的短期路徑。因為只有失敗者才會做正確的事,比如像 Firefox 這樣。好人到最後卻敗了,至少在這場戰爭中。

Chrome,也就是那個“Web”

關於 Chrome 的討論已經不絕於耳了,我對它的看法非常複雜,或者說是有“層次”的。

首先,嚴格來說,就個人用途而言,我認為 Chrome 是最好的瀏覽器。它速度快,具有非常好的用戶界面,擴展支持非常好,開發者工具也很出色。這並不是說其他​​瀏覽器都是垃圾,它們也都很好,但 Chrome 會稍好一些。

在開發人員看來,它是最好的開發工具。更重要的是,Chrome 瀏覽器通常會首先發布新的 Web 功能。作為一名開發人員,我幾乎沒有遇到在 Chrome 中無法正常運行但在競爭對手瀏覽器中可以運行的情況,反過來的情況倒是經常碰到。

Chrome 讓我變成一個愉快的用戶和開發者。這是一個很棒的瀏覽器,可以說,Web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比谷歌為了改善 Web 平臺而做出更多的工作。

是的,他們有資源這樣做。微軟也有,只是它大部分時間在破壞 Web。或許,改進 Web 可能符合谷歌自身的利益,但如果沒有谷歌在改進 Web 方面的力度和速度,從技術方面講,我們將處於一個黑暗的時期。

如果你從未經歷過那些黑暗時期,我可以總結一下:瀏覽器從不發佈新功能,即使是最簡單的新功能也需要 5 年時間才能得到廣泛使用,但可能仍然無法正常運行。谷歌讓 Web 成為一流公民,近年來幾乎獨攬了讓 Web 成為可持續應用平臺的工作,或者至少是一股最大的驅動力。

當然,Chrome 是一款好瀏覽器,而好瀏覽器可以有機地增加市場份額。Chrome 的部分市場份額增長是因為瀏覽器本身的質量,畢竟它是用戶首選的瀏覽器。

但數十億用戶集體決定將 Chrome 用作默認瀏覽器,不可能只是因為它是一款好瀏覽器那麼簡單。口口相傳的速度不會那麼快,人們也不會基於技術因素來選擇一款瀏覽器。

顯然,Chrome 市場份額急劇上升是谷歌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的:

  • 如果你想在 Android 設備上添加 Playstore,也必須將谷歌的整個應用套件放在設備上,其中就包括 Chrome。如果沒有 Playstore,你可能都不想打開設備。所以很簡單:如果你不是蘋果公司,但想要推出移動設備,那麼一定會帶上 Chrome。你可能會說,還是有不使用 Playstore 的 Android 利基市場,但它不會改變絕大多數設備的整體情況。
  • 除了能夠將 Chrome 強制推向數十億用戶之外,谷歌還提供了一些使用最為廣泛的網絡服務。搜索、地圖、Gmail、Youtube 等,它們在 Chrome 上都運行得更好,或者包含了安裝 Chrome 的廣告。
  • Chrome 還可以通過各種其他方式發送給用戶,而無需用戶觸發操作。將 Chrome 作為其他軟件包的一部分進行發行就是一個例子。

我認為通過在市場 A 中的主導地位來捕捉市場 B 是一種反競爭行為。對於一家公司來說,這是一種常規做法,並且通常這樣做是被允許的。福特可能會推出一款福特汽車收音機(我知道這可能不是個好例子),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麼不妥,因為它合法,而且也沒有攪亂二級市場。

但從壟斷規模方面將,這就是另一碼事了,這與微軟被定罪的行為相同(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後果)。

你可以不同意,你也可以說,任何公司都可以在自己的操作系統或 Web 服務上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但無論如何,結果不會發生改變。谷歌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有能力通過移動優勢和 Web 服務優勢向這麼多用戶提供默認瀏覽器的公司。

Chrome 被推向數十億用戶之後,結果證明它是一款非常出色的瀏覽器,而且谷歌服務在 Chrome 上運作良好。Chrome 本身是一款非常好的瀏覽器,再加上被推向數十億用戶,所以市場份額達到了 60-70%。然後,它成為開發人員默認開發工具,以及各種各樣項目(如 Electron 和各種 Chromium 克隆)突然出現,進一步加強了 Chrome 的主導地位。

所以很明顯,Mozilla 和微軟都無法贏回失去的市場份額。他們幾乎沒有移動設備和有意義的 Web 服務。微軟有能力通過 Windows 推送瀏覽器,但他們搞砸了。現在,無論他們是否有能力開發出好的瀏覽器,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它們無法大規模搶回市場份額。

所以,我們現在生活在 Chromium/Chrome 的世界裡,或者已經生活了一段時間。這似乎又回到了微軟之前主導 IE 的那段時期,但實際情況卻是截然不同的。

微軟有一個臭名昭著的瀏覽器(IE6),而谷歌沒有。微軟的瀏覽器不遵循標準,而 Chrome 基本上是基於標準的。微軟沒有投入一分錢來改進 Web,而且好多年都沒有碰觸 IE,反而在破壞 Web,使其流血至死。谷歌正好相反,他們積極投入改進 Web。

所以,谷歌處於一種更好的主導地位,它像一個友善的獨裁者。但說到底,它仍然是一個獨裁者。在短期內,對於開發人員來說一切都是積極的。一款偉大的瀏覽器,一款偉大的瀏覽器引擎,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用它。開發人員日常關注的是交付代碼,而這在單一的文化中會更容易,無論他們喜歡與否。

我不認為其他人可以通過一款瀏覽器或瀏覽器引擎來打破這種主導地位,這就是為什麼我會重申我已經說過的內容:在創建 Web 標準的過程中,參與方必須具有同等的代表性,以及用於確定實現優先級順序的決策過程。然後我們會有更少的引擎,基本上只有一個,但它的開發決策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一個開放的決策過程,然後在單個引擎中實現,這也是一種開放的 Web。

我知道這算不上是一種理想的開放 Web,但它比控制於單個組織之下的單一引擎要好得多。

Safari

由於蘋果公司在移動領域的成功表現,以及對用戶可安裝瀏覽器(或更準確地說,他們可以使用哪種瀏覽器引擎)的鎖定,Safari 佔據了顯著的市場份額。雖然不像谷歌那樣占主導地位,但也是不可小覷。

我們仍然可以說,微軟和 Mozilla 不能做到像蘋果那樣的推送或鎖定,因為它們基本上在移動方面沒有立足之地。這說明了 Web 瀏覽器的質量或功能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如果它們確實很重要,那麼 Safari 可能已經死了。

移動 Safari 肯定不會是因為它的功能而佔據了 15%的市場份額。實際上,Safari 算不上好瀏覽器,在功能和 Web 標準支持方面,它落後於 Chrome、Firefox,甚至是 Edge。那些市場份額接近零的任何一款基於 Chromium 的瀏覽器都比移動 Safari 強。

當然,Safari 的落後是故意而為之的。你可以看看 Safari 的發行說明,一個 bug 開了好多年都沒有得到修復,當發佈一個新的 Web 功能時,通常是不完整的,甚至可能無法使用。

作為一家價值萬億美元的公司,蘋果公司可以通過投入更多的錢來超越谷歌,或者至少可以嘗試一下。他們還可以將他們備受讚譽的質量思維模式應用到瀏覽器中,但他們沒有。他們投入的資金只保證不會讓它流血致死,但絕對不足以讓它成為一個強大的應用程序平臺。因為任何一個不屬於蘋果公司的平臺,即使它再強大,也都不會是蘋果公司優先考慮的事項,甚至不是威脅。

我再一次說,瀏覽器背後的團隊沒有錯。他們都是出色的工程師,他們支持開放 Web。只是因為出於利益考慮,他們所在的公司束縛了他們。我知道,這種事情通常發生在大公司,因為我也曾經在這類大公司工作。

IE

關於 IE 還有什麼可說的?除了它是歷史上死得最慢的瀏覽器之外,沒有什麼可說的。甚至微軟的埋葬並沒有殺死它。現在,很多開發人員可以忽略掉舊 IE,或者幾年前就開始這麼做了。

但請不要低估了其他的一些人。例如,我在一家醫療保健公司工作,客戶似乎很喜歡 IE。我說的是 10%的市場份額,這樣的份額大到不容被忽視。而且這個數字似乎沒有下降多少,這一點確實令人感到沮喪。在構建現代 Web 體驗時要兼顧舊 IE 就像是為特斯拉添加方形木輪。

然後是企業內部,有些企業還在使用蹩腳的老式 IE 應用程序。每個人都討厭它們,但又不得不繼續運行。我總是在想,這些系統的所有者在期望什麼,他們可能想要保持系統運行,但最好不要投入一分錢,好像無所作為就會解決問題一樣。老系統已經死了,必須被替換,只是等待並不能解決問題。

總結

Web 現在運行在單個引擎上。除了 Safari(基於 webkit,一個與 Chromium 同類的引擎)之外,沒有一個移動瀏覽器使用的是非 Chromium 引擎。

在桌面系統中,Edge 不再使用自己的引擎,這意味著 Firefox 成為最後一個對抗 Chromium 主導地位的瀏覽器。但 Firefox 已經從懸崖上掉下來了,加入了“微不足道”的瀏覽器群體。因為它們在移動領域幾乎沒有立足之地,以及在推動瀏覽器安裝方面缺乏控制,因此它們也是束手無策。

如果你在等待一個幸福的結局,我只能很遺憾地說:沒有。就像 IE 時代一樣,新的壟斷不是通過最好的瀏覽器贏得公平競爭而創造出來的,世界比這要糟糕得多。新的壟斷是通過對市場的控制,以及以微妙的方式將瀏覽器推向數十億用戶的能力而創造出來的。只是這一次,它是通過一個功能強大的瀏覽器(Chrome)來完成的,與上一次(IE6)不同。

誰贏誰輸已經非常明顯,除非其他參與者能夠以非常激進的方式發生變化,否則不會恢復之前的那種平衡。所以,在平衡重新出現之前,享受 Chromium 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