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鐵管網建成,國家大基建的牌如何打下去?

這幾日到呼和浩特出差,晚上幾個人去吃飯,地方挺遠的,從高新區直接開車到新城區。呼市的道路按說廷寬敞的,這一路卻不怎麼順,主要是沿路各種圍起來搞整修,像當年的武漢一樣。當地人說是在修地鐵,今年就要通第一條地鐵。

當時我就在想,地廣人稀的內蒙也是要搞地鐵了,繼高速公路、高鐵外,國家搞基建的目光該瞄準地鐵。後面查了一下,原來不僅呼市的地鐵,內蒙的地鐵都是命途多舛。

高速公路、高鐵管網建成,國家大基建的牌如何打下去?

2017年底,國家發改委提高城市地鐵申報門檻 ,總投資規模高達300億元的包頭市軌道交通項目被叫停,呼和浩特的3、4號線地鐵項目也被叫停,讓地鐵市場大震動。

2018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頒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號) (以下簡稱“52號文”)。7月30日,長春的8條地鐵項目獲批。很多人認為陷入停滯的地鐵審批正式重新啟動,地鐵審批放寬的跡象表露。

52號文規定,在申報城市的地區生產總值方面,地鐵門檻大於等於3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地鐵的門檻大於等於300億元;在人口方面,市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

呼市市域面積為17224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為311.5萬人,市區常住人口215.2萬人。這麼一看,似乎呼市並不滿足,

但是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嘛!要提升經濟,大基建是明牌,畢竟這玩意比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互聯網金融要靠譜點,那是實實在在的沙子和水泥,建起來肉眼可見,還體現了中國速度。

既然要基建,總要造水泥和鍊鋼鐵,只要能動起來就是GDP了。就算空氣質量要下降點的,但是保經濟增長就是保就業,事關穩定,事關大局。

空氣質量差點也就那些北京上海深圳的小清新白領罵罵娘。對於二三線城市來講,吃飯問題總比綠水青山來的重要,領導更操心的是經濟的增長速度是多少,再說霧霾也就一兩個冬天,熬熬總會過去的。

高速公路、高鐵管網建成,國家大基建的牌如何打下去?

2015柴靜拍了《蒼穹之下》,於是16年、17年經濟放緩,要想環境好點現在的中國總要付出代價的。

現在天變藍了,風水輪流轉,環保本身是燒錢和增加企業成本的,不知道背後有多少企業也罵,雖然那些企業製造了汙染也實實在在貢獻了GDP。

如今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拼命也要發展,也記得霧霾瘋狂的那幾年房價啥情況吧,現在雖然樓市政策一直很嚴,但造好基建之後,周邊的房子總要賣,而且賣得更貴些吧。

兜兜轉轉,歷史總是相似的,全社會想著高質量發展,但是土地和房子才是我們民族的信仰,也是小民能看得見的財富。

(喜歡飛鳥的觀點,麻煩點一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