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系统的声音是个跷跷板

我一直比较喜欢用比较和比喻的方法说事情,比较容易说明白。另外,任何事情,都有内含对立而又统一的二个方面,所以,当你遇到某个问题,并且思考问题其中的一个方面的时候,一定还要静下心来,留意组成这个问题是否还有对立的一个方面,对立的那个方面是什么?他们的关系是什么?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髓,简而曰,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本质并非和稀泥,而是深暗矛盾中对立之二方面的关系,以求得其中的平衡,太极图即为其深刻内涵的形象的表示。

HI-FI系统的声音是个跷跷板

关于音响系统的声音,所有描述其特点的用词,都是具有对立的那个方面。比如,薄与厚、朦胧与通透等等等等。最简单与最基础的,就是高、中、低三段均衡。高频多了,低频就少;低频多了,高频就少;高低频都少,中频就多了,中频少了,高低频就显得多了。这是最简单的道理。而有的时候,一个系统,你感觉高频多,就判断他一定是高频多,你切不可这样完全断定。很有可能是它的低频少,才会显得高频多。这仅举个例子,告诉各位这就是一种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明白了上面,就应当能够明白,一个系统在某些方面比较强,也许在另一个方面就比较弱。或许,这某些方面的强,正是你需要的,所以,你会喜欢。而另外一些人也许喜欢的是与你对立的那个方面。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平衡,他不喜欢某些方面太强。

那么,某些倾向性的声音,为什么会有些人非常喜欢,喜欢致极。道理在那里?难道这样倾向性强的声音,没有其缺点吗?下面剖析一下典型的胆机好声。

HI-FI系统的声音是个跷跷板

现在大家认可的胆机至顶的好声(应当说是部分人认可,分析过后,再说这部分人是那些人),就是单端300B或2A3的声音。分析这样电路所看到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不大不小的失真成分里面,基本上的成分是偶次谐波。偶次谐波为什么会好听一点?如果你懂一点乐理或乐器,应当知道,除了旋律以外,为好听而使用的手段,就是乐器中的和弦或歌唱中的和声。好听的和弦不是那些不和谐和弦。和谐和弦比如1、3、5和弦或八度和弦这些基本常用的,在声音频率上面,都是以偶次倍频为主要关系的。这样的和弦,声音都比较丰满、圆润。但是,乐曲中,有的时候,合弦同等的响度,会掩盖旋律的音准,所以,合弦运用的时候,通常会把旋律中的那个正音,奏得响一些,其他的和弦音弱一些。和弦使用时,声音饱满圆润,回味悠长,没有和弦的时候,主音就会觉得比较干,比较孤立和单薄。而在音响电路里面,当具有一定偶次谐波成分的时候,也就会产生类似丰满和堂音回声的效果。但是,就像乐器和弦一样,偶次谐波成分太多,主音也会不清晰。说到这里,你就明白了,这种单端胆机有倾向性的好声,是什么样的声音。而我在这里,也就可以告诉你,喜欢这种倾向性好声的都是什么人。既然这种声音在好听的时候,也会对主频声音的清晰度有影响,那么,一般情况下,当所放音乐或歌曲中的频率或内容比较简单,不是复杂频谱成分的时候,这种器材,会对原本比较单一简单的声音内容添加一些丰满的东西使它好听。比如,独唱人声、乐器独奏、小作品、爵士等等。而对于复杂作品,比如交响,因为信号中富含大量复杂频谱,而这时候需要的,就是要把它放清楚。所以,你看听300B单端的,大多都是听前面一类节目的人。另外,就是他们所听录音的影响。就录音技术的发展阶段来看,较古老的录音,多是在录音过程中没有什么后期处理,所以,对于这种录音中的信息内容比较简单的节目,就发觉用这种典型的倾向性胆机来听,声音会变得好听。所以,这些人里面又有很多人是在听LP。我曾经发过一个录音的帖子,大意是讲到了录音技术的进步和碟片声音特点。对于现代录音,很多已经由录音师进行了处理,碟片中已经包含了你需要的足够的信息成分。所以,你需要的,只是系统把它回放清楚。这些喜欢听得更清楚的人,他们所需要的,是声音的平衡。

HI-FI系统的声音是个跷跷板

这就是倾向性好声与平衡性好声的适应性,你喜欢哪种?当然,做好它们都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