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指揮有用嗎

指揮從哪來

樂團的靈魂是指揮嗎

讓我們在指揮篇裡聊指揮……



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指揮的舞臺生涯平均比獨奏家、歌唱家來得長,尤其是大師級的指揮家更是身不由己地退而不休,繼續在指揮台上為作曲家“鞠躬盡瘁”。1992年,有三位指揮大師歡度八十壽誕:切利比達克、索爾蒂(Sir George Solti)與汪德(Gunter Wand)。其中以索爾蒂大師的指揮事業最為飛黃騰達。


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 音樂童年

1912年10月21日,索爾蒂出生於布達佩斯一個猶太家庭。他五歲半開始學習鋼琴,天資聰穎,進步神速——九歲即擔任歌唱家姐姐的伴奏,十二歲能教鋼琴賺外快。他生性好動,喜愛足球;但母親卻嚴格督促他練琴。童年時他總是心生不滿,“為何鄰家孩子能無憂無慮在外踢球,我卻必須刻苦練習音階?”足球是索爾蒂一輩子的嗜好,即便到八十歲高齡,他還親自指導孫兒踢足球。


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 李斯特音樂學院

13歲時,索爾蒂進入李斯特音樂學院主修鋼琴。某一日,艾利希·克萊伯指揮《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把索爾蒂深深震撼。他走出音樂廳後,暗中發誓,“這才是我今後走的路。”回到家之後他跟自己母親說要做指揮,母親只是冷冷的回答,“想要做指揮?你需要先把鋼琴彈好。”索爾蒂一生都在感謝母親當年的理智與實際,他跟Szkely學習鋼琴,老師生病時巴托克來代課,次數雖然不多但給索爾蒂往後的音樂與人格成長樹立了良好典範。1990年索爾蒂帶領芝加哥交響樂團榮歸故里,就以全場巴托克作品來緬懷這位匈牙利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此外,索爾蒂與作曲家Weiner學習音樂理論和曲式分析,Weiner的課程以嚴厲出名,索爾蒂通過考驗時年僅18歲。索爾蒂後來說,“如果人生能過重來,我還是會選擇李斯特音樂學院,因為如此紮實的音樂基礎學習別處找不到。”


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 薩爾斯堡音樂節

索爾蒂畢業之後來到布達佩斯歌劇院擔任音樂教練,沒什麼指揮機會,但他不眠不休地拼命學習,為歌手伴奏,學會如何與歌唱者同呼吸,這對日後樂句處理有莫大幫助。索爾蒂曾說如果自己的後輩想做指揮,也會建議他從歌劇院的教練做起。而自己也是以這樣的身份躋身薩爾斯堡音樂節的:1937年,他在托斯卡尼尼指揮的《魔笛》中彈奏鋼片琴。54年後,索爾蒂在莫扎特年的薩爾斯堡音樂節上再次彈奏《魔笛》中的鋼片琴,不過這次他是以指揮身份去重溫舊夢。

二戰在歐洲爆發,索爾蒂流亡瑞士,以鋼琴演奏養家餬口,期間他還榮獲1942年日內瓦國際鋼琴大賽金獎。


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 天生的音樂總監

1946年,二戰結束後,形式對於索爾蒂十分有利,因為大部分德奧指揮在沒有洗清納粹嫌疑之前都被盟軍禁足了。通過在盟軍當軍官的老同學引薦,索爾蒂順利當上了位高權重的巴伐利亞歌劇院音樂總監。在六年任期內,他指揮過45部歌劇,每一部都是生平第一次。這個秘密多年之後才被揭開,大家不僅驚訝的張口結舌。

索爾蒂的下一站是法蘭克福歌劇院(1952-1961),然後是倫敦柯芬園歌劇院(1961-1971)。前後25年的歌劇院音樂總監生涯,索爾蒂覺得足夠了,他想換個工作,找一個好樂團,認真演奏一些音樂會曲目。1969年,他接管芝加哥交響樂團,重振萊納當年雄風,將樂團提升到全美第一,長達22年之久。22年的工作關係,索爾蒂說這是“美滿的姻緣”。他自稱天生的“音樂總監”,因為喜歡為樂團打基礎,看著他們茁長成長,幫助他們擴展演奏曲目,最後印上自己的音樂標記,成為指揮與樂團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


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 芝加哥之聲OR索爾蒂之聲

索爾蒂自稱是無可救藥的“聲響迷”,聲響本身就會給他帶來靈感。芝加哥樂團人人技藝高超,沒有什麼困難能難倒他們;索爾蒂盡興地提高要求,他樂於跟團員們一起工作,向更美好的聲響之路邁進。索爾蒂指揮時像個超級運動員,力大無窮,在臺上他神采奕奕,動作大起大落,用頓挫分明的拍點給音樂注入一陣陣強心劑,就算輕聲細柔的樂段,他的大手也能舉重若輕。臺下的時光,他還是閒不下來,猶如箭在弦上,隨時待命。他撒發出的熱情十分驚人,經常人還未踏上舞臺,觀眾席就已瀰漫著騷動的氣氛。聆聽索爾蒂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在卡內基音樂廳的年度演出,你會覺得他們都是有備而來,盡是展現管絃絕技的大麴目,如馬勒的《復活》、德沃夏克的《新世界》、布魯克納交響曲、柏遼茲的《浮士德天譴》等,爆發力之強,只能用“屋頂要被掀翻”來形容。

索爾蒂的神經比較“大條”,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對作曲家的樂譜有些反應過度,但現場氣氛如此沸騰興奮,誰還會糾結於細節。所以索爾蒂與芝加哥交響樂團所向披靡,所到之處受到狂熱的歡迎。索爾蒂的確把芝加哥交響樂團帶到了與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三足鼎立的地位。


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 唱片的豐功偉業

索爾蒂是卡拉揚之外另一位由唱片事業造就的指揮大師。1946年他與迪卡(Decca)合作了第一張唱片——是以鋼琴家身份與德國小提琴家庫倫坎普(Georg Kulenkampff)合作的貝多芬、勃拉姆斯奏鳴曲。從此,迪卡公司成了索爾蒂唱片事業最長的獨家代理。他自嘲地講,“這是指揮世界裡罕見的‘愚忠’行為,不忙著跳槽。”1957年,索爾蒂指揮弗拉格斯塔(Kirsten Flagstad)演唱《女武神》第三幕,表現傑出。製作人卡爾蕭慧眼識英雄,邀請他取代不愛錄音的長老大師漢斯·克納佩茲布什(Hans Knappertsbusch)開始了劃時代的唱片大製作——首套立體聲完整版瓦格納《尼伯龍根指環》樂劇。這部錄音史上的里程碑代表了六十年代瓦格納音樂的新風貌,也帶領一代代新聽眾走進瓦格納世界。

索爾蒂得到的格萊美獎也是無人可比(流行也算在內),到1992年為止總計36座,可見他受大家歡迎程度。迪卡以25張的“Solti Edition”為他慶生,並特別出版了一部袖珍小書,裡面記錄了索爾蒂自述的片段回憶。在他自傳尚未出版之前,樂迷可以通過這本小書一窺索爾蒂的自身說法。不過歲月似乎太過悠長,他的故事也有太多版本,甚至有時自己也說不清……


老當益壯,索爾蒂大師


  • 好,還要更好

索爾蒂認為指揮對於他來說是自學成才,因此他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好,還要更好”,督促自己一學再學,遇到問題一解再解,絕不鬆懈怠慢。他希望留給世人一些美好的演奏錄音,至於後人的評價反倒不那麼操心了,在他看來,“只有作曲家才需要操心這樣的事情。”

卡拉揚80歲時已經是步履維艱,索爾蒂卻依舊健壯的像個拳擊手,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八十歲後的他有個夢想是打破托斯卡尼尼87歲還在指揮的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