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請您將批改變為評價

變批改為評價 

細細品味,作業“批改”這種說法有一定的侷限性。所謂批改,一般就是對作業的正誤進行判定。這樣,作業就純粹作為一種鞏固和反饋的手段,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標尺。作業固然是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徑,但同時也是培養非智力因素的有力載體。因為作業還顯露出學生的能力、態度和情感,這些不是簡單的對錯所能夠評判的。所以,有必要將批改作業轉變為評價作業。

教師,請您將批改變為評價

一、多元標準,提高學習積極性

當批改作業成為一項機械重複的工作時,帶來的最大弊端就是單一的評價標準。對全班學生的作業用一把尺子來丈量,結果導致中上等學生輕而易舉就達到要求,長久下去產生懈怠情緒;學困生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付出了努力但仍達不到要求,學習積極性受到挫傷。

作業評價的目的不是“選拔”和“淘汰”,而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所以必須要改變“一刀切”的做法,變單一標準為多元標準。在作業常規方面一視同仁,例如:審題要標註、書寫要認真、格式要規範、頁面要整潔……在解題評判上則依據不同學習水平,側重點有所區別:優等生要關注知識的拓展和解題策略的多樣化;中等生要關注知識理解的深刻性和解題方法的熟練程度;學困生則要關注認知的正確性和解題思路的清晰度。

所以優等生即使全對,但思路呆板也不能得到最高等次;學困生即使有錯誤,但解題過程有閃光點,也可以給予一個較高的評價。同時,還要注重縱向評價,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引導學生“回頭看看”過往的作業,通過縱向比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或者不足,從而明確努力的方向。只有多元的評價標準,才能合理、合情、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作業,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教師,請您將批改變為評價

二、延遲評價,增強學習自信心

遇到作業中的錯誤,不少教師都會習慣性地畫一個紅紅的“×”,而且常常“力透紙背”。

我們每個人都從學生時代過來的,當看到這觸目驚心的“×”時,心情是消沉的。其實單純的“×”充其量只是表明此題錯誤,學生並沒有得到切實的指導。

也許有教師會說:“反正會集體評講的!”殊不知“明白的學生明白的道理是一樣的,不明白的學生各有各的困惑”,統一評講更多時候是告知正確思路和答案,有些學生並沒有真正走出錯誤的泥潭。

可以試試“延遲評價”,當學生的作業出現錯誤時,暫時不要打“×”,而是通過記號或者批註給予提醒,讓他們進行二次檢查和修改,然後教師對再次提交的作業進行評價。

當然,在評價數學作業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向語文教師學習,在學生的作業後面寫一寫評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作業評價非小事,更非易事,需要不斷優化和創新評價標準與方式,恰當呈現併合理利用評價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