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 日,对于蓝鸿春而言,将是意义非凡的一天,由他导演的首部潮汕方言喜剧电影《爸,我一定行的》在全国院线上映。这几天,不少潮汕市民都提前买好了票,准备去影院支持这部“胶己人”的电影。蓝鸿春则希望,通过这样一部反映父子两辈人不同的生命诉求和价值观的电影,让更多潮汕乃至中国父子多一个角度去看待彼此之间的关系。
合拍电影纯属缘分
2016年,蓝鸿春和狗哥(电影男主及编剧郑润奇)都是在深圳发展的潮汕人,有自己的公司,一起合拍电影纯属缘分。
认识狗哥前,蓝鸿春在微信朋友圈看过他的搞笑视频,一直觉得他很有才很“屌”。在某个视频中,蓝鸿春发现狗哥的公司地址就在深圳龙岗五和地铁站B出口,竟离自己公司很近,便主动上门结识,“既然有这个缘分,就要抓住”。
“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来面试的。”据狗哥回忆,俩人初次见面就闹了笑话。那时,狗哥的公司刚从汕头搬到深圳,正在招摄影师,蓝鸿春是他们的第一个客人,俩人误打误撞,就这样认识了。之后,狗哥经常请教蓝鸿春关于原创短视频拍摄等专业问题,彼此逐渐熟络起来。
同是在外奋斗的年轻人,同样对老家怀有深深的眷恋,在闲聊中,他们萌发了制作一部潮汕文化主题电影的想法。“在想我们的电影处女作拍什么时,脑中第一个浮现的词便是‘父子’。”蓝鸿春说。
在确定好拍摄主题后,当下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2017年年初,电影开始筹备,10月22日正式开拍,直到今年3月底才真正杀青,中间历经电影经费紧缺、镜头多次补拍、辗转多地取景重重困难。每回忆起拍摄过程中的艰辛,蓝鸿春连连发出“很不容易”的感慨。
起初,蓝鸿春试图寻找一些投资人,但很多人持着观望的态度。因拍电影而一年半没工作的他经常穷得叮当响。好在他的用心和努力感动了不少人,在深圳创业的朋友、以前的同学都开始在费用上支持他。
蓝鸿春一开始就决定全片采用潮汕人本色出演。剧中除了邀请到方展荣、李树浩(水鸡兄)等戏剧、话剧界老戏骨担任主要配角外,另一大亮点便是2000名潮汕群众参演,卖熟食的个体商户、做宵夜大排档的老板,搞建筑的小包工头,在文胸厂打工的小妹等都在其中。
由于素人演员大多都是第一次“触电”,表演经验不足。“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拍,让他们进入状态,拍出他们最真的一面。”一开始一个镜头要NG好多遍,整部电影拍了将近2000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NG超过15次。但蓝鸿春始终相信挑出来的都是自己要的、底子好的,所以一直不断尝试,让参演者在一次次的NG中寻找到感觉,演出真实感。
从不骂演员的导演
拍电影过程中,导演蓝鸿春不出意料地经常骂人。对此,他笑着解释说:“其实我本人性格挺好的,但现场有时确实很难控制,一着急就想骂人。”录音、美术组工作进度不好,蓝鸿春就会抓狂骂人,觉得专业人员不应该做不好。
但对于演员,蓝鸿春没骂过一个字。“演员要靠哄,越骂越演不好。”尤其是片中的素人演员,蓝鸿春更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他们放开了演。整个剧组都不怕他,大家就像朋友一样融洽相处。
电影拍摄剪辑上也并不是由蓝鸿春一人拍板,还要结合狗哥和摄影师的意见,遵循严苛的艺术标准。当出现意见分歧、争执不下时,他们甚至一度停工,3个人坐下来讨论到底谁对,直到商量出满意方案才继续开拍。
事实上,蓝鸿春是转行做电影的。学文科出身的他,2009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后进入凤凰卫视做了6年的纪录片编导,几乎都以潮汕题材为主。
一直以来,蓝鸿春怀揣着拍一部真正意义上潮汕方言电影的梦。2012年,他与大学室友一起创作的汕头首部独立电影《鮀恋》轰动一时。作为该片监制,蓝鸿春利用业余全部时间投入到策划、摄像,把关整个成片制作,一点一点磨出作品。
2015年,蓝鸿春辞去了凤凰卫视的工作,自己创办了广告制作公司。
回忆起那段日子,蓝鸿春感慨道,“痛苦”的时候还是蛮多的,要服务好客户以维持公司生存,压力比打工时大多了。只有在拍摄和剪片的时候,才让他感到由衷的快乐。
剪片无疑是蓝鸿春的最爱。他甚至曾连续两个月宅在屋子里剪片,几乎不跟外界接触。“这个过程累并快乐着,精神上获得满足,我也很享受孤独。”在他眼中,自己还算是个有天分的人,但天分和后天努力要两者兼具,保证后续稳定高质地输出,才能在这行扎根。
既不是学电影出身,蓝鸿春便通过拍摄大量网络剧、广告、微电影作品来提升自己,一步步向导演梦靠近。他认为,之前的历练是为后来拍出更好作品做积累,“很感谢之前拍了那么多片子,让今天这部电影看起来更成熟。”
只要故事好不担心没人看
上个月,电影推文《潮汕方言电影登陆全国,这次要带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电影院!》一经发出,便席卷了微信朋友圈,三天内阅读量达400万。随着文章被大范围转发,蓝鸿春的电话、采访突然多了起来,申请加他微信的老同学也一下多了几十个。
蓝鸿春说,在狗哥公众号发出那篇推文前,他们有过心理预期,肯定会引起一波热议高潮,只是没想到,能达到几百万阅读量。
“从电影开拍至今,一路上,我们得到了许多‘胶己人’的帮助和支持。”院线电影的排片率是受电影本身热度影响的,随着热度提高,排片率可能会有所提升,蓝鸿春将这些归功于潮汕人的情怀和力量。
在那篇阅读量超过400万的文章底下,有人留言称:好想带弟弟和父亲去看看这部电影,这些年爸爸为弟弟操碎了心,双方互不理解......这点令蓝鸿春很是感动,“我们电影讲述的不只潮汕父子故事,更是千千万万中国父子的故事,相信在传递质朴亲情上可以达到情感共鸣。”
在蓝鸿春看来,这种父子间不同的价值观念更多是时代所带来的,不能简单粗暴地归结为谁的错,这一点也正是影片想要传达的。取名《爸,我一定行的》,其实是他们这一辈的年轻人想对父辈说的一句话,一句发自内心的呐喊,这也是贯穿电影始终的题眼。
电影上映后,会不会除了潮汕人没有其他人看?蓝鸿春并不担心这个问题。他一直坚信,一部电影是否受欢迎与语种并无关系,只要故事讲得足够好,一样可以走向全国。蓝鸿春还以《天才枪手》为例,虽然是一部泰语片,主演也不是什么大明星,但当时在国内上映时仍深受热捧。
至于电影票房,蓝鸿春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只希望电影能让大家喜欢,尤其是让更多的父子、家庭走进影院,看一场讲述他们生活故事的电影。
后记
拍电影无疑是累的,但蓝鸿春觉得,累并快乐着,只要观众支持,他们还有好多潮汕故事可讲。近年来,像蓝鸿春这样的80、90后文艺创作者层出不穷,关于潮汕地区的纪录片、微电影也如雨后春笋,他们将自己对潮汕文化的记忆与理解,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呈现,成为潮汕文化向外输出的生动注脚。
文 | 汤圆
图 | 蓝鸿春、新浪潮汕供图
◤ 关于潮汕青年说 ◥
由新浪潮汕 × Hey想见共同推出的专访栏目
意在通过讲述潮汕年轻人的生活经历,
分享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欢迎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号Hey想见,我们不见不散~
閱讀更多 潮新傳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