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朝鎮守百越的五十萬大軍,遵命回京救駕,會是怎樣的?

嶺南人士葉生


或許秦國的滅亡是必然的結果。那麼就算真有這五十萬大軍援助最多也是為它續命,阻止不了最終的滅亡。

秦國有著典型的軍國主義特徵。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迅速強大,但是這種耕戰體系有著巨大的隱患和缺陷。

變法後的秦國重農抑商,非兵即農。這一體系打斷了世家貴族的地位壟斷,給底層百姓提供了地位上升的通道,即獎勵耕織、獎勵戰功,把國家變成一部巨大的戰爭機器。在戰爭頻分的時候,依靠耕戰體系,秦國迅速強大,隨即東出擴張,吞併六國。

那麼當天下統一,這部巨大的戰爭機器無法再正常運轉,人人渴望戰功卻無仗可打,沒有新的體系彌補這種不足,久了國家勢必出現一系列新的問題。國家的未來走向如何,我想此時的秦始皇也是迷惘的。

秦國在對外統一的殘酷戰爭中,在六國百姓心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一旦有了缺口,勢必迅速燎原。在加上刑法苛刻殘酷,徭役繁雜沉重,“焚書坑儒”及秦二世無能,奸臣當道等。秦國迅速瓦解,分崩離析。

秦國的滅亡究其根由並不僅僅是因為暴政。那麼就不是這是否夠份量的五十萬大軍能挽救的。


FDT53


秦帝國還是會亡。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沒有停下攻戰的腳步,而是繼續擴張,秦帝國的軍隊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北部軍。由蒙恬率領,扶蘇監軍,負責秦帝國北疆的防務,數量為三十萬。總部設在上郡。

第二部分,南部軍。由屠雎和任囂率領,負責秦帝國南疆的擴張,數量為五十萬,大本營設在番禺,就是現在的廣州。

第三部分,禁衛軍。禁衛軍是秦軍精銳中的精銳,現在出土的咸陽兵馬俑就是按照禁衛軍的形象設計的。雖然數量只有區區五萬,卻是以一當百的戰士。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各路諸侯紛紛響應,秦二世緊急任命少府章邯平叛,章邯率領禁衛軍擊破了周文的進攻勢頭,暫時遏制了起義軍對秦帝國的威脅。接著秦二世下令北部軍和南部軍一起回援勤王。北部軍此時扶蘇已經自殺,蒙恬被殺,大將王翦的兒子王離成為新的統帥。王離接到命令後迅速回援,一部分進入中原腹地,圍困了趙國,一部分編入章邯軍。

眼看趙國要被幹掉,楚國的項羽殺死長官宋義,破釜沉舟,一舉擊破章邯王離聯軍,坑殺二十萬降軍,北部軍覆滅。劉邦趁著項羽和章邯死磕的工夫進入咸陽,掌握了沒有被章邯帶走的禁衛軍,整編成漢軍的精銳班底。後來項羽就死在這些禁衛軍手裡。

南部軍沒有進京勤王,因為他們沒有接到朝廷的命令。由於楚地完全被義軍掌握,使者沒有機會突破義軍的封鎖線將命令下達到南部軍的任囂手中,因此南部軍完全不知道中原地區發生了什麼事。等到知道了,秦帝國已經大勢已去,也沒有必要進來給秦帝國殉葬了。

問題來了,如果南部軍接到命令進京勤王,秦帝國會滅亡嗎?答案是,也會,因為秦二世不是個好皇帝。

章邯為啥投降項羽,就是因為秦二世在趙高的挑唆下對他起了疑心,章邯一想,給秦帝國賣命也是死,不如投降算了。如果南部軍進入中原,起義軍當然會受到很大挫折,但是不可能一下被殲滅,一旦起義軍的勢頭受挫,趙高必然對這些有功將領大開殺戒,再說了南部軍的中堅力量並非秦人,而是從江南地區徵編的原六國之民,跟秦帝國本就不是一條心,亡國之恨猶在,也不可能真心給秦帝國賣命。所以這些南部軍進來,也不會挽救瀕臨滅亡的秦帝國。

一句話,失人心者失天下,秦帝國已經失去了天下人心,不亡才怪。


唐風宋月


首先50萬大軍,並非全部是戰鬥部隊,還包括士兵家屬、後勤人員、各級文官,真正的戰鬥部隊只有一半不到,約有20萬人。

其次,從秦都咸陽到嶺南相距1600多公里,以當時的技術條件,跑一個單趟最快也在2-3個月左右,從傳達命令,到大軍開拔,再到達咸陽,這個時間至少需要6個月。

也就是說,從秦朝皇帝下達命令,到嶺南大軍到達咸陽,至少要6個時間,如果要救援秦朝,必須趕在劉邦進入咸陽前大軍到達。



因為一個朝代的滅亡,是以象徵帝國最高權力的皇帝死亡來算的,鉅鹿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而劉邦進入咸陽發生在公元前207年十月,也就是說項羽剛打完鉅鹿之戰時,劉邦就已進入咸陽城了,秦王子嬰就已投降了。

也就是說,秦朝如果指望嶺南的50萬秦軍來救援,必須在起義軍周文部逼近咸陽就開始召援軍前來,也就是公元前208年,這樣的話,嶺南秦軍就有時間到達。如果這樣的知,嶺南秦軍會在劉邦進入咸陽前,先劉邦一步進入咸陽,如果是這樣,劉邦就很難擊敗秦軍。



設想一下當時的情況,項羽和其它諸侯聯軍在鉅鹿打鉅鹿之戰,而劉邦卻被嶺南秦軍擋在函谷關及武關外,無法入關,雙方就形成對峙。

這個時候的秦王已經是子嬰,子嬰是一個很有能力的秦王,從子嬰智殺趙高來看,子嬰頗有作為,如果能將秦軍擋在關外,關中及巴蜀之地,仍在秦軍的掌握之中。

即使項羽在鉅鹿擊敗秦軍主力,但這個時候的秦王已經是子嬰,只要子嬰不猜忌章邯,章邯是絕對不會投降的,章邯就會往關中撤退,從而形成秦軍與起義軍在函谷關對峙。

即使項羽率領的反秦義軍,與劉邦軍匯合,這個時候秦王子嬰只要讓章邯守函谷關,項羽縱有千古神通,仍然無法攻破函谷關,要知道戰國幾百年歷史,六國聯軍從來也沒有攻破函谷關,只要秦王是英明之君,不猜忌將領,並且用好人,項羽和劉邦很可能打不進函谷關,而所謂的反秦義軍,都是原來六國的人,而沒有秦人反秦的,關中及巴蜀之地的百姓還是擁護秦王的。



這個時候的關中,仍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支撐戰爭,加上新徵召的新兵,關內秦軍總數達到50萬左右,而關外反秦義軍總數也達到50萬,雙方勢均力敵,但由於反秦義軍魚龍混雜,沒有團結一致,實力反而不好關內秦軍。

最終的結果就是對峙,然後雙方談判,反秦義軍以項羽為首領,劉邦為二當家,秦軍以秦王子嬰為王,兩方談判罷兵,劃定勢力範圍,項羽將劉邦及部分降將放在函谷關外作為封地,也就是原來的韓、趙、魏加上楚國東部地區,為抗秦一線,而項羽自已的封地,仍在西楚,位於二線及後方,暫時罷兵議和,於是歷史又回到秦國統一天下的戰國晚期。

幾十年以後,劉邦早已去世,而項羽再次出山,依次統一關東地區,成為與秦相抗衡的唯一勢力,天下變成秦楚之爭,再過了幾十年,項羽消滅秦,進入關中,統一天下,天下變成楚國一家,中國歷史上將出現楚朝,項羽為開國皇帝。

當然,以上一切,純屬腦洞。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題主所說的應該就是去南征百越的五十萬秦軍,最後秦朝滅亡的時候趙佗也沒有回援的這件事。

首先來說當時秦軍南征是不是帶的五十萬,歷史上已經很難考證了。在唐朝之前中國古代軍事記載對於作戰部隊和非作戰部隊是統一記載的,所以說如果說的是五十萬秦軍南征的話,那麼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五十萬的作戰部隊,裡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後勤人員或者是隨軍家屬。

而且這個秦軍南征離秦朝滅亡的時候已經是過去十幾年時間了。當時五十萬的秦軍南征,真正的老秦人幾乎是已經非常少了。有多少人願意真正的不遠萬里的救援大秦呢?當時秦軍南征,受不了南方的氣候溼潤的氣候,死傷很多,加上還有很多少數民族部落的反抗,秦軍損失非常慘重。到最後征服百越,老秦人已經是死傷差不多了,這個時候的秦軍很多都是南方人。這些人不願意去救援,那麼即使到了前線,肯定也是戰鬥力不強。

當時大秦滅亡也已經是大勢所趨了,誰也阻擋不了了,項羽破釜沉舟一戰,把秦軍最後的一點士氣都打沒了,秦軍還怎麼打,最後章邯也只能選擇投降,就算是再有五十萬的秦軍能怎麼樣?還是免不了被滅的結局,趙佗不北上救援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回去了也不會改變什麼。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朝滅亡太快了,秦始皇死後僅僅三年不到的時間大秦帝國就這樣沒了,而且當時陳勝吳廣起義到大秦滅亡僅僅兩年的時間,完全沒有給南方的秦軍反應的時間,交通信息閉塞,一開始沒有把這些農民起義放在眼裡,等到局勢不能控制的時候,再去給南方的秦軍發救援信息已經完了。等到南征的秦軍回援的話,大秦早就已經滅亡了。

當然如果我們假設這五十萬秦軍回援的話,結果也不會改變什麼,大秦帝國還是一樣會走向滅亡。不光是大勢所趨,而且畢竟秦二世不是秦始皇,沒有這樣的能力。


小伍講歷史


史載: “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略取南越陸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徒民五十萬人戌五嶺,與越雜處”。

百越五十萬大軍均是逋亡人,贅婿,賈人,配以秦吏,戰鬥能力一般,無法與項羽率領的楚國軍隊相抗衡。名將章邯帥驪山刑徒都投降項羽,名將王翦之孫,武城侯王離,帥精銳邊軍於鉅鹿之戰被項羽大敗,被俘。

且大軍遠在南越,以當時的運輸能力,待帥兵支援,估計等秦二世滅亡了,軍隊還在路上。並且南越內部不平,一旦撤兵,估計南越立馬叛亂,糧草難以為繼,人心不齊,難以為勝。

另外五十萬百越大軍大多不是秦人,天下苦秦久已,回來為秦朝賣命還不一定呢,很有肯定直接加入義軍反秦了。

秦亡,是大勢所趨,不是區區一支軍隊所能挽救的。





我是一個存在483


別吹牛了,根本沒有五十萬,整個秦國加佔領其他地區人口只有1800萬,當時攻打楚時總兵力60萬已經是頃全國之力了,50萬進兩廣?吹牛了。


納蘭49


來不及,秦的內耗太厲害了,章邯都投降可見秦王朝的上層建築已經完全垮了,趙佗回師也談不到救駕而是爭天下了,但以他的身份地位,爭天下很難。


步驚雷37


回來又怎麼樣?會有什麼後果?拆東牆補西牆,豈不聞顧此失彼?

五十萬人撤退,項羽劉邦固然害怕,百越的機會可是大大滴。不趁機造反還等什麼?後院雖然不失火,前門可能被打開。

為什麼要五十萬人鎮守百越邊境?還不是因為百越地區難以征服?他們要是趁機入侵,不但會擾亂秦王朝的秩序,甚至可以給秦王朝致命一擊。


禁街虎1


就算科技發達如此的今天,五十萬軍隊的緊急拉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朝?是兩千多年以前,就算是傳達命令都要耗費掉許多。更何況是,五十萬人的軍隊調動?而且還超遠距離調動。一路上的吃飯問題,這個是最現實的問題怎麼解決?遠在兩廣的軍隊要集中起來難道不要時間?五十多萬軍隊,是不可能都駐紮在一起的。在加上古代的道路交通狀況,兵進咸陽?保衛咸陽?時間和空間上怎麼協調?幾十萬大軍的調動不是幾百幾千人!


愛看愛思考


照樣滅亡,50萬大軍其實就是武裝開拓團,包含不少婦人工匠民夫在裡面,真正的正規軍不超過20萬,而且成員多少六國遺民,根本沒有必救大秦的願望,而且秦軍在嶺南立足未穩,百越隨時蓄勢反撲,一旦分兵回援,就會後方起火,進退失據,全軍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