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光緒在湖北招搖撞騙,張之洞是如何一眼識破的?

溪茈



冒充唯一的九五至尊行騙,騙子的風險是巨大的;能有騙子敢以皇帝之名行騙,這個國家所面臨的風險,也不會比騙子所涉風險小多少。至少說明這個國家亂了、妖孽橫行、怪象迭出、亡國的風險不小。

假光緒帝招搖撞騙於武昌一隅,反映的卻是,晚清王朝政局動亂、國運凋敝地無可挽回。

光緒帝是大清朝的第11個皇帝。又是同治皇帝的表弟、慈禧的親侄。當初同治帝駕崩,由於故帝咸豐絕嗣,慈禧為了自己能垂簾聽政,硬是力排眾議,棄溥侃、溥倫之選,擇胞妹婉貞之子載湉,為故帝咸豐繼嗣,承繼大統。

在場參與商議的載湉親父醇親王奕環一聽,朝庭定兒子為大清皇帝,並不可更改,頓時哀嚎一聲癱倒在地,廟堂上當眾大哭,任誰也拉不起來。


當時,欲科舉入途者如過江之鯽;轄千萬平方公里的皇帝竟沒人擔當,晚清之光怪陸離,令人瞠目結舌。大清王朝走到何等背字死局,才會弄成這般光景。

載湉4歲被迫即位,是為光緒皇帝。

光緒15年親政,親政後的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併力主改革,與維新變法者,素有深交。欲與康、梁合議派兵圍園、廢西太后慈禧。

慈禧太后政治手腕強硬嫻熟,一生涉險無數。咸豐時期,曾差點被咸豐帝所殺,同冶時期,又因淫亂宮闈,差點被東太后慈安所廢。當初羽翼未豐滿之時,尚能憑手段逢凶化吉。

如今處理起光緒帝的“政變”(晚清怪象,皇帝親政不當家,想當家還得靠政變)自然是駕輕就熟。光緒當即被圈禁瀛臺。此時為光緒24年。光緒帝28歲。


上邊慈禧奪皇帝之權,牝雞司晨、代令天下;下邊騙子充皇帝之相,遁離京師、行騙市井,這就是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魔咒的威力。

次年即光緒25年,民間竟有趁光緒被囚之機,冒充皇帝行騙之事發生。這事發生在張之洞總督湖廣期間的武昌。而且還不是野史逸聞,是真的史實。

某日,某候補官員將金水閘公館出租,稍頃便有主僕兩人承租。兩人操純正京腔,少主而立之年,舉止儒雅、服飾華貴;老僕五十多歲,公鴨嗓、無須,老僕對外舉止趾高氣昂,服伺主人,則動輒行宮廷跪拜大禮,卻不避鄰里。

日常用度奢靡無比,餐具皆為御用官窯製品,被服皆繡龍紋祥雲。分明是當今聖上光緒帝龍臨武漢三鎮。如此爆炸性的新聞,馬上不脛而走,徑傳荊楚。


其實,這騙局的破綻還是很大的。

就情形而言,皇帝出行,無非兩種。一是巡狩,雖沿途駐蹕,也使用御器御服、旌旗儀仗,但必有大批御林軍護送,各地省市府縣也早得朝庭行旨下文,此孑孓兩人,顯然不象。

二是微服私訪,明面上主僕兩人說得過去,但暗中必有侍衛護佑。還有一點,皇上的居住行止,斷然也不會張揚,以御器御服奢侈示人,以求剌殺。

光緒帝被慈禧圈禁之訊,朝庭雖不會四處張揚,但此時傳謀、通訊已有所發達,民間與地方的中低層官員,多多少少還是知曉一點內情的。

也就是這種光緒出逃荊楚的猜測,干擾了大批當地官員和士紳的判斷(其實這個破綻更大,光緒既出逃避禍,豈會行止張揚求緝捕,只能說個個官迷心竅,自甘受騙),個個竟同中了邪般飛蛾撲火,以為大好機會在前,紛紛前往主僕租住地,攀龍附鳳、送錢獻物而絡繹不絕。皆求聖上開恩,以博入仕或加官晉爵,主僕也一律來著不拒、笑納海涵。


這就是上面所說的晚清皇帝沒人當,科舉入仕搶破頭的怪象。“官本位”實在深入人心呀!

此事發酵很快,鬧得滿城風雨、半國風傳。先是武昌知縣陳樹屏聞之噤若寒蟬。聖駕臨此,半天張揚了,地方官竟還不知。便立即前往金水閘請罪問安。陳跪叩聖上問,“聖上臨幸武昌,所為何事”,“聖上”答曰,“招張之洞,方可透露”,於是陳知縣急急報於張之洞。

張之洞聞之,也懵了好一會兒。不過,他身為封疆大吏是深知內情、箇中原委的,不象下層官員僅知一鱗半爪。瀛臺屬大內深禁、慈禧權盛彌朝,皇上豈可輕易脫囚至此。

再說,皇上若真的潛逃至武昌,怎會被當地士紳下官所輕易獲知,以如此張揚攪得滿城風雨,聖上豈能跑到千里之外此地,百十里便被朝庭偵知獲擒,這兩人肯定是冒充的。


即便邏輯如此,張之洞也怕呀。實在不信天下能有如此膽肥之人,畢竟萬一要搞錯了,追責下來,官職性命難保。遂去電報向北京求證,京城回電光緒仍在禁錮,下令立即擒拿騙子。

張之洞便親審以釋天下之疑。三問兩問,兩騙子便露餡了。原來是八旗伶人崇福和管內庫太監趙德興勾結狼狽、行騙天下。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太監趙德興監守自盜,多次偷盜內庫中御器龍服,被發現後逃京,盜御器本是死罪,尋常人跑了亦是萬幸,這閹豎膽子忒大,竟不慌不忙忽悠伶人崇福,一起離京行騙天下。


崇福狀似光緒帝,趙德興又熟知宮中禮節舉止、宮闈諸事,一見光緒被禁,心想不如冒充皇上邊逃命、邊行騙算了。等跑到武昌,覺得離京千里之外,夠遠了,便開始利用信息不對稱,故意張揚,以求市井廣知,便於詐騙財帛。

等騙了不少痴迷仕途之人的錢財帛物後,尋常騙子到這會也開始跑了。這太監貪慾似海、膽大如斗,一直久滯武昌不跑。這下事鬧大了,終落得在武昌草埠門外,雙雙被立時斬首,以儆效尤。

另外,兩騙子被速斬之因,這裡還有二個內情要講。一是慈禧聞騙子冒充光緒帝行騙大怒,主要怕此事會讓擁躉保守派驚疑不定,萬一皇上出逃舉事,自己地位可能岌岌可危;二是,半個大清都風傳,光緒留在武昌,準備在張之洞護駕下,舉事反太后,眾口爍金、言之鑿鑿,張之洞也懼怒不已。所以,兩騙子連送到京城驗明正身、遲點受刑的機會,索性也不給了,當即給就地處決了。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關於假光緒在湖北招搖撞騙一案並未出現在官方檔案中,只是劉成禺在《世載堂雜憶》記載的一個事件,真假難辨!

這個事件講述了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戊戌變法後,湖北忽然冒出一個自稱“聖上”的皇帝,一時成為湖北的特大新聞,各種報紙爭相報道,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甚至爭相去拜訪,在湖北引起軒然大波,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得知了這件事情後,先是派人去探底,後又是親自發報北京去詢問,得到北京方面的消息後,才審理這個假光緒。

原來這個光緒是假的,但是太監卻是真的,因為偷了宮裡的寶貝逃了出來,而“假光緒”是一個唱戲的,對宮裡的事知道一些,兩個人乾脆就湊一個組合,到湖北來行騙了。

張之洞是何許人也,1863年就考中進士,參加殿試的時候被慈禧提拔為探花,從此官運亨通,在為政的前20年一直都是京官,直到1881年擔任山西巡撫離開北京,此後一直擔任地方大員並且主持洋務運動,從背景上來說,李鴻章算是從地方走向中央,而張之洞則是從中央來到地方。

張之洞對中央很熟悉,光緒也不可能沒見過,有人說,張之洞在京的時候,光緒還小,光緒長大了,張之洞就外調了,針對這種說法,縱橫表示,地方官員也要進京述職的,尤其是張之洞這樣的地方大員,以當時張之洞的身份,不管是真假光緒到了湖廣地面都不會嘚瑟。

這個事件,在當時充其量就是一個小案件,以張之洞的能量,即使是真光緒來了也敢去一探究竟,根本用不到別人去探路,張之洞有多牛,大家可能不知道,甲午戰爭朝廷調南洋水師北上援助北洋水師,張之洞拒絕,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張之洞表示“坐擁東南,死不奉詔”。

假光緒這個事件之所以能夠被傳的神乎其神,其實離不開當時的大環境,那就是戊戌政變後,光緒被慈禧囚禁在瀛臺,隨後慈禧以光緒的名義立溥儁為大阿哥,史稱己亥建儲。按照清朝的規矩,從來不在皇帝生前立太子,即使立儲也是秘密立儲,當時皇帝不到三十歲,慈禧太后此番作為必然要引起人的遐想。

正是因為這件事,後來還一度引發了清朝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在這個時間段任何有關光緒的話題都是政治敏感,當時就有風言風語說光緒要別人來勤王,比如跑到國外的康有為還拿光緒的“衣帶詔”說事,如果光緒逃離京城,那必然是要掀起一番血雨腥風的。

這件事就跟這個假光緒一樣,其實根本就是假的。

很多人猜測,如果光緒真到了湖北,張之洞會如何護駕,其實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關於張之洞和慈禧的關係前面已經說了,慈禧提拔張之洞的事情,慈禧之所以如此提拔張之洞,實際上是要掣肘沒有曾國藩時代的李鴻章,就像慈禧當初提拔李鴻章掣肘曾國藩一樣,在最高統治者眼裡,權力是要守恆的。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後,東南督撫集體罷工,坐擁東南,拒不奉詔,其中就有張之洞,在東南互保期間,湖廣總督張之洞和兩江總督劉坤一決定趁亂迎接慈禧和太后到漢口或者南京,然後發動政變,迫使慈禧歸政光緒,重啟維新變法。

針對這個事情,曾經有過“兩廣獨立”計劃而泡湯的李鴻章是堅決反對的,而張之洞和劉坤一最終沒能達成一致,也在於二人心存芥蒂,劉坤一建議假如成立新政府的話,最好是成立在湖廣總督駐地武昌,而張之洞表示應該設在兩江總督駐地南京,最終兩個人在這點小事上都沒能達成一致。

對於,扳倒慈禧,提升自己在朝廷中的位置,他們都是樂意的,但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承擔分裂國家,謀逆中央的千古罵名,兩個人都不願向前邁一步,可以說,清朝的士大夫做事瞻前顧後,前者曾國藩、後者就是張之洞、劉坤一這些人,要是康有為那樣的偽儒士二話不說早就把慈禧剁了。

所以,即使真的光緒來到張之洞的地界,張之洞也會禮送出境,說到底,他沒有那個魄力去對抗以慈禧為首的中央。


史論縱橫


清朝末年還真有人假扮光緒皇帝這事。

話說,光緒二十五年,也就是西元1899年。這一天,湖北武昌一家客棧裡忽然來了一主一僕兩人。


這個主人長的,白白淨淨的,看著就像有錢人家的公子,而這位僕人呢,四五十歲的樣子,臉上沒有一絲鬍鬚。

這兩個人,一口老北京腔,平時在客棧中深入簡出,但是出手不凡,甚是豪奢。有人說,見過這位僕人給他主子端茶送水時跪著自稱“奴才”,還叫他的主子為“聖上”。還有人說,曾經看見這兩個人,拿著御用的禁物。似乎一切證據都在說明,這倆人就是當今光緒皇帝和他的下人。

但是,消息稍微靈通點,人都知道,這個時候,光緒皇帝因為變法失敗,慈禧太后囚禁在瀛臺之中。難道說,過去皇帝私自出逃,為了躲避老太婆慈禧的磨爪,竟然一路逃到了武昌。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開了,但是,有人還是半信半疑。


有人懷疑,這位“光緒皇帝”身上的御用品是假的,但是這位僕人,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還曾經向眾人展示過,這些御用物品的做工、質地,確實是難得一見的珍品。還有人懷疑這位僕人是個假太監,專門去捉弄他,抓其下身,但是,事實證明,他確實是個太監。

這下不得了了,皇帝陛下從北京出逃來到武昌,這可是真龍天子下凡了。武昌城的男女老少們都坐不住了,紛紛前來面聖,每天客棧門口都烏泱烏泱擠了一大堆人,只為一睹天顏。還有很多富商、候補官員,聽說皇帝陛下來了,這可是天賜良機,紛紛攜帶厚禮,前去看望。


當今光緒皇帝陛下來湖北武昌這事兒是傳的越來越邪乎,傳的越來越廣,各地的報紙,聽到這個消息紛紛報道。這事甚至還驚動了外國媒體,老外們聽說後也是一臉懵。


至於皇帝陛下為什麼來武昌呢,其中一種說法是告訴皇帝這次來湖北武昌,是從北京逃出來的,這次出來就是為了來找張之洞保駕,護送他再回到北京城,從慈禧老太婆手中奪回權力。

這消息傳到張之洞耳朵裡時,張之洞也很迷惑。但是他迷糊了一會兒,就越發感覺蹊蹺。乾脆拍一封電報,發到北京,問下情況。結果,北京朝廷來電說,跟皇帝在瀛臺住的好好的,根本沒有去武昌。


收到回電之後,張之洞即刻派人,抓捕這兩人,過堂審問。一審才知道,這倆人還真有點兒來歷。

這個假皇上,是原來在宮中的一個戲子,他從小就在宮中演戲,對紫禁城中的事,都很熟悉。更為湊巧的是,他長得還特別像光緒皇帝,和他一起唱戲的小夥伴,私下裡,都笑稱他是假皇上。


而這位僕人呢,原來還真是宮中的一個太監,但是後來因為偷盜被人發現,乾脆逃出宮。這倆人碰到一起合計,乾脆玩起了江湖騙術。一開始經常在北京城中扮演假親王、大臣,騙點兒小錢,後來,感覺不夠刺激,於是來到外地,打算玩一票大的,直接扮演皇帝,後來就被識破了唄。


玩兒大了,被張之洞斬首示眾。


於史他說


由於古代通信不發達,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經常會搞出很多的烏龍事件。就連古代官員走馬上任的時候,都有可能出現頂包的情況。然而假冒皇帝的,他是古來第一人。

山雨欲來風滿樓

一場戊戌變法,讓光緒帝失去了自由身。年僅29歲的光緒帝,就以皇帝的名義確立下了大阿哥溥儁,史稱己亥建儲。

戊戌變法的失敗已經讓朝中官員深感不安,如今皇帝才30歲不到就立下了儲君,這到底意味著什麼?難道說光緒皇帝病重?

皇帝冊立儲君,本來是大喜之事,意味著以後有了後人。但是朝堂上所有人緘口不言,儘可能的避免對此事發表看法。

雖然天下百姓仍然以光緒帝為正統,但是已經有小部分人準備開始擁護大阿哥,但是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作壁上觀。

因為慈禧老佛爺已經60多歲,說不定哪天就沒了。而光緒皇帝正值壯年,萬一老佛爺先走一步。之後再把大阿哥廢掉,那麼擁護大阿哥的人肯定沒有好下場。

張之洞等人在和南方各省總督商量之後,他們統一以“跪賀天喜”的說法,來暫時的穩定局面。
但是後來傳出光緒帝被囚禁在瀛臺,又讓所有人人心惶惶。據說當時的光緒帝還向親信大臣傳信,希望他能幫助自己逃出牢籠。

海外各地也不斷傳來消息,不斷的籌集資金聯合內地來一個“勤王”。就連是外國的報社,也時不時的發佈各種文章來支持維新變法。

有貴人遠道而來

就在天下各地教會四起,所有人都蠢蠢欲動的時候,從京城來了一位貴人。時間是在光緒25年的10月份,這位貴人從四川乘船來到了湖北,身邊只是帶了幾名隨從。

後來輾轉來到了蘄州,託人和知州凌兆熊搭上了話。但是他的嘴裡似乎沒有一句準頭景,一會兒自稱是康有為的弟弟,一會兒又說自己是五王爺,總之是亂七八糟。

知州凌兆熊拿不定主意,就把事情報給了張之洞。由於不知道他是什麼身份,只好暫時把他收押到江夏縣的一處監獄。但是剛到監獄當中,這位貴人就被監獄長趙慶頤認出。
他回憶七八年前曾到京城遊玩,不小心曾經撞壞一位宗室的扳指。恰好這位貴人適時的出現,旁邊那位宗室立刻站立恭順。在這位貴人的調解下,趙慶頤才能夠順利走開。

有了趙慶頤的證詞,這位貴人的身份似乎更加奇怪了起來,很多人猜測他最起碼也是王公一類的人物。

後來在監獄當中,這位貴人時不時的說自己是天下第一人、寡人、朕等字樣,甚至還說自己與湖北總督有舊,整個湖北上到總督,下到按察使,都和自己有關係。

這條消息一出,整個監獄當中可謂是門庭若市。有一好事人楊端臣過來探監,剛見面就行跪拜大禮。於是這位貴人就順水推舟,給了他一份諭旨。

讓他帶著這封信,轉交給張之洞和湖北巡撫于蔭霖,先從本地庫房當中提出200兩紋銀送到江西的龍虎山。有了這道諭旨的消息,監獄當中每天有各色“大臣”要排隊見他。

一時間有關他的身份問題,傳的更加邪乎了。說他乃是當朝皇帝光緒,終於從瀛臺逃出,希望讓張之洞護駕。
有人說張之洞作為晚清名臣,怎麼可能不認識光緒皇帝呢?但是不要忘記,他在光緒7年被外放到山西當巡撫。後來先後擔任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已經有十幾年沒有見過光緒皇帝了。

再加上之前見面的時候光緒帝也還小,他也不清楚現在的光緒帝長什麼樣。雖然他為人謹慎小心,而且也非常會辦事,但是過分的謹慎卻成為了他的致命傷。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最後實在是沒辦法,張之洞叫齊了湖北巡撫政史、按察使,幾個人來了一場四堂會審。但是整個審問當中,這位貴人言辭飄忽不定。

不過最後聲稱自己是山西平遙人,岳父是山西平陽府的知府,舅舅是山海關副將蕭仰溪,自己的真名是李成能。並且還告訴張之洞,只要給榮祿發成能兩個字,就可以知道我是誰了。

此時的張之洞心想,就算他不是皇帝,也是一位妥妥貴人。而且與朝中很多大臣有舊,否則不可能連榮中堂都認識。為了自己以後前途著想,自己必須要謹慎再謹慎。

榮祿電報出真章

為了確認他最後的身份,張之洞給所有牽扯到當中的人發電報。他先是向山西布政使求證是否有平陽府知府此人,又給山海關副都督詢問蕭仰溪何人。


但是最後卻得知蕭仰溪去年就不幹了,也不知道和李成能有沒有關係,現在他本人的下落也不知道在哪。最後在多方求證不敢確定的情況下,終於把電報發到了榮祿的手上。

在審問李成能的時候,他曾說自己給榮祿發過兩封電報,但是並沒有得到回覆。抓著這個線索,張之洞詳細的向榮祿詢問了相關事情。

根據榮祿回覆的情況來看,他並不認識李成能,也沒有收到過兩封電報。並且表示自己非常關心此案,讓張之洞立刻給出最後結果。

但是由於張之洞本人的小心謹慎,商量了幾天都沒有給榮祿回覆。還是榮祿等不及的情況下,給張之洞發了一封電報催他。告訴他自己已經從上海的報紙當中瞭解到了事情的始末,要求將其就地正法。

最後多方查證之後,發現他只不過是一個破產的商人。後來遊蕩到上海的時候,認識了會黨領袖洪春圃,他可是洪秀全的族人。實際是想趁著光緒皇帝被囚禁之時,煽動全國各地人的情緒。
而這件事情當中還有一位關鍵人物,監獄長趙慶頤,從事後看來,他當初估計已經被收買。不過就之後張之洞的處理情況來看,這位關鍵人物只不過是被革職,實在是有點避重就輕了。

從整個事件來看,張之洞有點優柔寡斷。剛開始以為光緒帝外出找人護駕,後來又以為是哪一個王公貴族出門,甚至還以為他是哪些名門之後,與朝中各路高官有著關係,所以處理起來拖沓不前。

不過從張之洞處理事情來看,這也正是當下一些人的心態。


史之策


剛開始的時候,張之洞也是膽戰心驚啊!

(張之洞)

《世載堂雜憶》中講了這個故事,很精彩。

話說光緒二十五年,武昌來了兩個神秘人。主人年紀約為二十多歲,長得很白淨。僕人四五十歲,沒有鬍子,說話有點女聲。這兩個人都是操著北京話,旅館租了一間房,整天在裡面神神秘秘的。

後來住在旁邊的一些候補小官就發現,僕人把主人稱為“聖上”,非常尊敬。這普天之下,能稱為聖上的,就只有皇帝了啊!但是,此時的光緒已經被慈禧囚禁在瀛臺,難道逃出來了?

一時間議論紛紛,都說光緒跑出來了,來湖北找張之洞了,張之洞要保駕了……

這個“光緒”還有皇上才能用的東西,甚至還帶了一方“御用之寶”的玉印。當時老百姓有很多都去看熱鬧,還有些候補官員,趁這個機會送上一些東西,想撈點好處。

當時的江夏知縣陳樹屏還親自去問問,“光緒”說:“我要見張之洞。”


這麼沸沸揚揚的事情,張之洞能不知道嗎?但是他也不好出面,於是趕緊給宮裡發電報,求證光緒是不是真的逃出了瀛臺。

(光緒帝)

此時的張之洞肯定是左右為難,幸好,宮裡傳回消息,這個光緒是假的。

於是,張之洞放心大膽的把主僕二人抓回來,當堂審理。最終結果,這個僕人確實是公里的太監,因為偷了宮裡的東西,跑了出來。這個假光緒,從小就經常進宮演戲,熟悉宮裡的情況,長相也和光緒有點相似。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開始假冒行騙。

最後這兩人肯定是被砍了,張之洞等人後來很輕鬆的說:一開始就知道他是假的,因為舉手投足都像是舞臺上演戲一樣,太假。

不過,張之洞也是得到確鑿消息,才敢動手抓人審案的,在這之前,他也是捏了一把冷汗。要真是光緒跑出來,投靠他,你說張之洞該怎麼“護駕”?


七追風


對對聯:一雙玉臂千人忱。求下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