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和李光弼同為唐將,李光弼戰績更加輝煌,下場卻為何不如郭子儀?

歷史清單


李光弼的悲劇,是外因和內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外因就是當時朝中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等人的陷害,內因和李光弼的性格缺陷有關。我們來說說李光弼的悲劇。

我們的回答從天寶二年,也就是公元763年的一次戰事說起。當時吐蕃人在僕固懷恩的引誘下,開始大舉進攻關中,吐蕃人的陰謀是將長安佔領,唐代宗畏懼吐蕃,直接出逃陝州,也就是今天的三門峽。

此時,唐代宗下旨讓李光弼率兵保護他,下旨要李光弼立即前來陝州,可是李光弼沒有去,理由是他害怕朝中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等人的陷害。之後,郭子儀出征吐蕃,當時吐蕃的關內副元帥、中書令,在郭子儀的進攻下,大敗而歸。

吐蕃被打敗後,唐代宗回到了長安,此時唐代宗下令,讓李光弼留守長安,而這時候的李光弼又開始推辭了,他說皇帝的詔書自己沒有看見,於是他擅自回到徐州。不過唐代宗還是念及他早年的功勞,再次召見他前來皇宮見駕,可是李光弼又推辭了,推辭的理由還是害怕魚朝恩、程元振的陷害。

不過唐代宗並沒有為此責怪李光弼,而且在之後還封李光弼的孩子做三品大官,還讓他的孩子食邑三百戶。雖然皇帝給足了他的面子,但是他的部將卻是一些見風使舵的東西,他的部將田神功等人看李光弼皇帝召見都不去,就認為李光弼的末日來了,所以根本不服從李光弼的管教。

此時的李光弼是上對不起朝廷,下又管不了自己的將領,後來李光弼痛恨朝中有宦官,自己生不逢時,而且他之後一直陷入羞恥和慚愧之中,最後在抑鬱之中病逝了。李光弼死後,朝廷對他也是非常重視的,唐代宗停朝三日為他舉辦葬禮,官員一直送行到了延平門之外。

從李光弼的悲劇來看,朝中宦官確實在陷害他,但是他的心魔驅除不了,這樣的性格弱點,最後將他“囚禁”致死了。這位號稱“戰功中興第一”的戰神,最後這樣窩囊的死去,確實讓人遺憾。


朗照千江月


說起郭子儀,知道點唐朝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平叛“安史之亂”的有功之臣,立下了赫赫戰功。其實在當時的唐朝天下,要論軍事才能、威望、功勳,還有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可以與他相提並論的人物就是李光弼。但是同為功勳卓著的唐將,為何結局卻是大不相同呢?

 郭子儀在平叛“安史之亂”後,繼續執掌兵權,統領天下兵馬,直到85歲才溘然長逝。史書對他的評價是“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而李光弼卻在平叛之後的第二年就鬱鬱而終。筆者認為還是由於李光弼的所作所為導致君臣離心,代宗李豫對他們心生疑慮,已經不信任他了。但是郭子儀卻不同,他有獨特的政治智慧,他的表現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認為他還是對大唐忠心耿耿之人。且看如下分析。

一、郭子儀的政治智慧

郭子儀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唐代宗為了試探他曾三次拜郭子儀為尚書令,都遭到郭子儀拒絕。這一舉動看似感激郭子儀的功勳,其實是試探郭子儀究竟是忠臣,還是有二心。同時,面對朝堂上那些奸佞小人的誣陷,郭子儀都能識大體夠忍辱負重,另那些宦官奸臣自愧不如。但是李光弼的表現,卻非常不明智。

二、李光弼的不智之舉

1. 李光弼本是契丹人,作為一名蕃將戰功赫赫,手握重兵,雄踞一方,本來就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在面對吐蕃入侵朝廷下令命各地勤王時,你李光弼卻找理由按兵不動,這能不令皇上感到失望嗎?

2.吐蕃退兵之後,代宗李豫雖為奪其兵權,調其往洛陽擔任東都留守,你李光弼卻以保護江淮地區的糧食轉運為由待在徐州,遲遲不肯赴任。

以上的兩個舉動,能不令皇上感到失望嗎?在失望之餘,代宗李豫的內心不免已經對李光弼生出更深的擔憂和疑慮。這時的李光弼已經成為大唐的另類,已經違背了他一生的忠誠、正直的信條,甚至他的部下、從安史叛軍投降過來的將領都對他表示了不滿。而李光弼糾結在這種思想矛盾當中,他內心知道該像郭子儀一樣去做,但又不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到皇帝手中。於是,李光弼鬱鬱而終。

總之,造成兩位歷史人物結局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在對待君臣信任危機的問題的處理方式上,一個表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豁達的思想格局,將君臣關係的本質已經看透。一個雖然軍事才能十分優秀,卻優柔寡斷沒有處理好君臣關係,思想上的負擔最終壓垮了他。



峰哥談史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郭子儀,為人坦蕩。在安史之亂中,也是功績卓著,但比起同僚李光弼,就又遜色不少了。(郭子儀劇照)

李光弼,善於治軍。管理軍隊,紀律嚴明,謀略有當,在安史之亂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對陣叛軍史思明的太原之戰,李光弼以少勝多,以謀略取勝;河陽之戰,李更是以死明志,激勵將士作戰。

最終,在評定戰功時,李光弼被評為軍功第一,大家無不認同。(李光弼劇照)

也正是這樣一位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將領,卻十分害怕唐肅宗、唐代宗的宦官,甚至害怕到了,連面都不敢見的地步。

經過安史之亂,唐肅宗、唐代宗都認為,將領掌握兵權,是天下大亂的根源,因而對軍功卓著的將領,十分猜忌。

與此同時,唐肅宗、唐代宗,出於鞏固自身權力的目的,逐漸加大宦官的權力,以遏制將領勢力,由此使得魚朝恩、程元振這樣的大宦官崛起。

有了皇帝青睞,這些宦官也是目中無人,直接拿安史之亂中的軍功大將開刀。

郭子儀,直接被解除兵權,派他去督建皇陵。面對官場的起起落落,郭子儀泰然處置,欣然前往,沒有怨言;

過了段時間,將領僕固懷恩被逼造反,郭子儀被啟用,前去處理軍務。郭子儀自然知道,平定戰亂之後,必然又要受到那些宦官的陷害,但依然前去,從國家大局出發,堅決前去。(李光弼面對宦官陷害 劇照)

反觀李光弼,就完全慫了。李光弼一直害怕宦官的陷害。在代宗招募,前去平定僕固懷恩的叛亂時,還是害怕宦官魚朝恩的陷害,故意拖延,堅決不去處理軍務,任由叛將攻佔長安。

國家危機之時,李光弼因為一己之私,堅決不去,跟郭子儀的大公無私相比,就差太多了。

隨後,僕固懷恩戰亂被平定,代宗沒有責怪、李光弼逃避軍務,認為他之前依然軍功卓著,想再招他入朝為官,但李光弼還是懼怕宦官陷害,堅決不去。

就因為幾個小小的閹人,堂堂一代大將軍就害怕這樣了,眾人都瞧不起李光弼。曾經的部將,都認為李光弼治軍嚴明,是個好大帥;如今看來李光弼的所作所為,都不服他管理,恥笑他的懦弱,連一個小小的宦官都害怕。(李光弼憂慮宦官陷害 劇照)

這就是李光弼,治軍嚴明,但在政治上,膽小如鼠,畏懼宦官,只想遠離朝廷、宦官。但面對眾人的恥笑、辱罵,李光弼也是極其慚愧,最終在羞愧交加中,生病,離開了人世。

他的為人,也為後人所不齒。

而郭子儀,則用他的坦蕩胸懷,征服了皇帝、宦官。

皇帝有難,郭子儀率軍出征,為君分憂;皇帝猜忌郭子儀,解除他的兵權,郭無怨無悔,欣然離去,自己好好養老,不急不躁,代宗因此,感嘆郭子儀的忠誠啊;(郭子儀劇照)

宦官魚朝恩陷害,想要打擊他,整他,他依然恭敬對待他,最終竟然讓敵人魚朝恩,對郭子儀感動不已,欽佩他的為人。

小結

<strong>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郭子儀為人坦蕩,對皇帝做盡臣子的本分;對待宦官,也是知心、交心,恭敬有加。

而李光弼除了軍事的成就,做人就太差了,面對宦官,唯唯諾諾,毫無人臣的正氣,大將的英勇之氣,最終也只能被自己的懦弱無能、羞愧死了。

我是七哥,記得關注我哦


歲七夸父


自古能臣善終者無非要麼是怕功高蓋主,提前退隱;要麼情商極高,深知為人之道。郭李雖都有赫赫戰功,最終命運卻截然相反,主要原因無非如下幾點:

1,性格決定命運

兩人雖同為中興之臣,同在一個賬下做事,性格卻是大不相同,郭子儀為人圓滑大度,深得人心。李光弼有著極強的個性,治軍極嚴,經常得罪人,兩人的出身也不同,李光弼是將門之後,而郭子儀則是小吏之家出身,深得為人處世之道,兩人有著迥異的性格也就不足為奇。

2,二人為人處世能力差異

李光弼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嫉惡如仇,很容易得罪人,有一次,朝廷任命李光弼為太原節度使,接任崔眾的兵權,可以當李光弼去接任的時候,這個崔眾卻擺起譜來了,不將兵權順利的交給李光弼,這一下就惹火了李光弼,先是下令逮捕崔眾,後不顧朝廷派人來提拔崔眾,不顧阻攔,當眾將崔眾斬首,雖然此舉樹立了威信,無疑卻得罪了一堆人。

而郭子儀則不同,在帶兵過程中,郭子儀是恩威並重,部下立了功,極力為他們謀求更多的封賞,這些部下也是真心臣服於郭子儀,對於政治也是一把老手,為官幾十載,很少得罪奸佞小人,在帶兵過程中,與李光弼一樣受到了猜忌,而郭子儀卻能拿得起放得下,全身而退,而李光弼則被奸臣所嫉恨,處處是敵人,落下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少公子趣說歷史


正如上面倆位仁兄所說的一樣,性格是導致李光弼在軍事方面的地位不如同為唐代名將郭子儀的原因之一,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非我族人。

李光弼的父親是契丹高官,雖然古代唐朝講究民族融合,而且明君盛行,但是改變人們的眼光,不是一天倆天能做到的。

縱使是全球融合的今天,民族問題,也是待遇解決的問題之一,所以說沉默寡言或許是李光弼的偽裝,而地位問題或許也不是因為李光弼不善言辭,真正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民族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